左宗棠是漢族人,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軍事家、政治家,湘軍名將,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等人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參加鄉試中舉,雖然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但他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來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平定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推動新疆置省。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清廷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左宗棠很自負,他自詡為諸葛亮,經常稱自己為「今亮」、「老亮」,有時也常常拿自己和諸葛亮比較,《清稗類鈔》中記載,左宗棠在陝甘總督任職,藩司是林壽圖,能詩善飲,性極詼諧,二人常飲酒談論。
有一天,林壽圖與宗棠正笑談間,前方捷報至,林壽圖於是稱讚左宗棠妙算如神,令人欽佩,宗棠拍案自誇道:"此諸葛之所以為亮也。"
隨即二人又談論人物,左宗棠痛責當時自稱左宗棠的人很多,林壽圖拍案說道:"此葛亮之所以為諸(豬)也。"左宗棠以為林壽圖是在說自己,從此就與林結怨。
左宗棠雖然喜歡自誇,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有缺點,知道自己氣質粗鄙,他曾經說過"寡言,養靜二條實下功夫,強勉用力",他也知道自己應該在不足的地方多下功夫。
在左宗棠還是普通老百姓的時候,林則徐就聽說過他。道光二十九年,林則徐途經湖南,終於有機會能在長沙舟中見到左宗棠。
《清稗類鈔》記載,左宗棠也是早就仰慕林則徐的大名所以想要快點和他見面,結果沒想到因為太著急,慌忙之中就掉進了水裡,衣服全溼了。他從水裡爬出來,上了林則徐的船,行完禮之後說:"聽說古時對待士人有'三薰三沐'的禮節,'三沐'已然拜領,不過'三燻'還沒有。"林則徐笑著說:「都是落湯雞了,還打什麼文語?快去更衣吧,小心著了涼。」
左宗棠和林則徐相談甚歡,交談起來忘了時辰聊到半夜。說道新疆局勢,林則徐忽然用手拍左的肩膀,嘆道:"他日完成我的志向的人,大概是你吧!"林則徐還在舟中手寫了一對聯送給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在落款時林則徐自稱"愚弟",稱左宗棠為"仁兄"。左宗棠非常感動,晚年還將這副對聯掛在齋壁上。
二十三歲時,左宗棠曾自寫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三十年後的同治五年三月,左宗棠在福州寓所為兒女寫家訓時,也是寫的這副聯語。
左宗棠敬重陶澍和林則徐。林去世時,左曾題輓聯。若干年後他得以像陶、林二人一樣出任兩江總督,又給陶、徐合建專祠,並題聯:"三吳頌遺愛,鯨浪初平,治水行鹽,如公皆不朽;卌載接音塵,鴻泥偶踏,湘間邗上,今我復重來。"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人都是心繫天下,胸懷大志的人,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能使得我們國家的國土和人民少被外人侵犯,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們紀念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