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文
大象畫室素描主教
多年從事一線美術素描教學研究實踐
2014年~2019年所帶成績
學生斬獲聯考成績包括黑龍江聯考狀元、
廣西聯考第5名以及各省份素描聯考高分
連續多年培養出中國美院狀元、榜眼
以及天美、川美、湖美等藝術院校素描狀元
僅國美素描高分卷88分以上
累計已斬獲數十張、成績斐然!
參與指導第9屆師承學院教師研修
2019年聯合創辦「狀元導師」素描教師研修
出版書籍:《獨角獸》《全體系美院素描》
《美院系·狀元素描》等
選擇藝考這條路也和很多美術生一樣,本身對繪畫有著一定的熱愛加上文化課的薄弱,在身邊人的建議下,決定藝考。但是,相比於其他美術生,張宗文老師的正式起跑著實有點晚……
因為,張宗文老師高三那一年才決定做美術生。並且,他卻認為,聯考應該很簡單,沒多大難度,所以,硬是到了九月份才進入畫室進行正規的訓練。那時候,距離聯考也僅剩三個月的時間了。
在接受正規的美術教育之前,畫畫僅僅是張宗文老師的一個興趣愛好而已,平時畫一下黑板報,給同學畫畫像,畫一些球星之類的……並且都是平日裡自學著畫的。所以,從未學過素描色彩的他來到畫室,才發現考學的東西不論是審美上還是考試內容上,都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
那時候的畫室裡,以聯考為主,全是應試的教學,張宗文老師一直畫不好,成績也處於最容易被忽視的中遊檔,而專業老師也不看好他,認為他考個一萬名差不多了。
但就是這樣一個被老師忽略的他,卻在最後聯考時考出了全省72名的好成績,以專業省狀元的身份進入了211大學。
張宗文老師認為是自己聯考的運氣好,同時他也說,那時候零基礎的他,並不是畫室裡最用功的,但是,老師的每次示範他都特別認真地看,並且善於思考,所以,學習效率還是關鍵!
進入大學的張宗文老師並不喜歡自己選擇的專業,所以,大學期間,他一直沒有放棄畫畫這件事。並從大二開始兼職做美術助教,但當他做了助教後才發現自己的專業嚴重不足…
因為,在兼職過程中他接觸到很多美術老師,看到他們的畫面就覺得自己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最後,張宗文老師在摸索學習中發現,自己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基本功不紮實。
所以,大二做完助教後,他回到了學校,開始下定決心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當時的他,並沒有選擇報名教師培訓班,而是選擇自學。那時候,他把自己關在宿舍裡,畫石膏,閱讀理論書籍,以前高三考學時沒做的基本功,全都一一惡補。
最終,他憑藉自己的一步步自學摸索,彌補了曾經基本功的薄弱,並在大三的時候,做了一次全職老師,用大量的時間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張宗文老師的三個繪畫階段
高三正式啟蒙:第一次去畫室接受正規美術培訓,學習理論,接受教條式學習,所有的過程都讓他覺得畫畫並不是一件自由的事,它有一定的框架,有一定的得分點和規則。
大學時期:決定從事美術培訓,與別人對比後,發現自身的不足。領悟到,想要專業提升,基本功很重要,並開始從最初的石膏幾何體練習探索!
從事美育若干年:一直看考前班的畫面上限太低,會對繪畫產生厭倦,所以,張宗文老師喜歡欣賞大師的素描、油畫等作品。他明白大師的作品作為天花板,可以讓自己深刻體會自身的不足,以此保持求知慾和上進心。欣賞大師可以讓自己在畫畫的方式方法上拋卻刻板,也可使自身的教學變得靈活。
所以,從啟蒙前的自學兒童畫和人物畫像,到啟蒙階段了解美術專業,再到大學認清不足,提升自我,大部分時間張宗文老師都憑藉自學,實現不斷的探索和進步!
張宗文老師說,不論是聯考還是美院校考,最終考核的還是學生的基礎問題,他曾經也因為基礎的不紮實而導致畫面問題,因此,在他的教學中,最注重的還是學生的基本功!
而學好基礎也恰恰是很難的一件事,不斷畫石膏幾何體,記一些理論知識,就像學習英語單詞一樣枯燥,但一定要有耐心,慢慢積累,沉澱自己。只有基礎紮實了,以後不論偏向聯考畫風還是校考畫風,都是一學就會。
在張宗文老師的教學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引導觀察。觀察是一種繪畫的習慣,在引導學生觀察的時候,可以通過寫生等教學方式。當然,老師以身作則同樣重要。老師做範畫時就往觀察走,才能用形象生動的畫面,一步步引導學生。
考學時的張宗文老師就是以零基礎的身份進入畫室的,最後卻用三個月的時間證明自己。所以,他看好每一個零基礎的學生。
在張宗文老師眼裡,零基礎的學生和有基礎的學生都差不多,甚至,有一些零基礎的學生只要肯努力專注,用對學習方法,就能考取理想的成績。
比如,張宗文老師考學階段,雖然不是最努力的,但是,他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學習效率會高很多。他認為學生需要擺脫木訥機械化的學習,並通過閱讀,欣賞大師的作品,看更優秀的畫面去提高自己!
一個永遠對繪畫保持興趣的學生,同樣會成功。因為,學生在集訓時會經歷很多的難題,而心態上的問題最大。只有一直看,才能懂得更多的東西,才會意識到自己有太多不足,從而激發自身求知慾,不斷努力進步…
- end-
聯考高分保底
校考美院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