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基督徒團契」三年一屆的使命大會厄巴納2018落幕:勸勉大學生...

2021-01-12 基督教資訊平臺

視頻截圖: 厄巴納使命大會2018)

厄巴納大學生使命大會是著名的事工組織「校園基督徒團契」(Inter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三年一屆的大會。該活動鼓勵數以千計的大學生和其他人尋求上帝的話語加入到全球宣教運動之中並廣傳福音。2018年度的厄巴納使命會議於2018年12月27日至12月31日在密蘇裡州的聖路易斯。

在本屆大會上,有牧者提醒出席大會的大學生們,要求他們不要傳播「受到汙染的福音」。

「校園基督徒團契」(Inter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事工部負責人斯科特·貝塞內克(Scott Bessenecker)在會議上發言:「我們正在出席一個使命會議。我們也正在學習如何跟隨耶穌,因為我們要將有關耶穌這位新王、他的新政府和新經濟制度的好消息帶給其他人。但首先,我們不是應該先摧毀自我的巴比倫嗎?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則最終我們會將一個受到巴比倫汙染的福音傳給世界。這就好比給我們的土著鄰居提供一副攜帶有天花病毒的毯子一樣,我們向他們提供的福音是遭到汙染的,是攜帶有種族歧視、超個人主義、父權思想、環境汙染、貪婪和消費主義的。」

在一場涉及《啟示錄》18章的講道中,貝塞內克堅持認為:如今的基督徒正在建造一個現代「巴比倫」,企圖通過自身的消費主義和對某些「物質」之愛,來壓抑,剝削並邊緣化人群。

這位事工部負責人承認自己有罪,稱自己已經意識到了在自己的退休金投資計劃中有部分資金被用於某些能源公司,而後者是拿著錢向敘利亞政府和蘇丹政府購買石油鑽井權的。他還指出,這些政府「正在利用手中的這筆資金進行種族滅絕,用以確保這些油田的安全」。

貝塞內克懺悔道:「我的退休金對種族滅絕進行資助。而我就是在對『巴比倫』進行投資。」

貝塞內克繼續指出,有很多基督徒購買產品,包括最新的智慧型手機和服裝,其實是在支持一個「靠著廉價勞動力而茁壯成長」的經濟體系。該經濟體系掠奪了大量的地球資源,卻僅為少數人創造了「巨大的財富」。

貝塞內克稱,耶穌勸告基督徒要成為這世界的「鹽和光」,但很多基督徒並不這樣做,而是選擇成為這世界的一部分,「靠著這個經濟帝國所帶來的利益而生活」。

雖然基督徒很快地就能與那些涉及性醜聞、種族隔離以及貪婪的「壞基督徒」保持距離,但他們仍需要承認「同樣的罪惡也駐留在我們身上,只是光景黯淡的程度不同而已」。

貝塞內克反問道:「要是我們就是壞基督徒,那該這麼辦?」

他繼續說:正如《啟示錄》所描述的那樣,現在是時候有人「說出屬上帝之人對巴比倫政治和經濟制度進行投資會有危險的時刻了,這樣他們才能不參與到巴比倫之罪或巴比倫之瘟疫中去。」

貝塞內克勸告基督徒不僅要撤回對巴比倫的效忠,還需要「將巴比倫驅逐出去」。

他勸告人們要參考《馬可福音》一則故事,即耶穌勸一位富有的年輕財主要他變賣一切分給窮人,然後再追隨他。「在成為耶穌的門徒之前,在成為傳教士之前,這位富有的年輕財主不得不摧毀自己的巴比倫。在我們對別人做見證之前,你我都需要將佔據我們見證的巴比倫式世界觀驅逐出去。」

貝塞內克指出:這就意味著以簡單的生活方式來學習滿足的恩典,也意味著支持邊緣人群、被囚禁者、尋求庇護之人和窮人,也意味著解決教會中的性侵問題和父權思想。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在團契中一同經歷生命
    聖經把這種經驗分享成為」團契」。然而時至今日,這詞彙的聖經含義已漸次失去。「團契」往往是指日常的交談,社交聯誼,吃喝喝玩樂。「你在哪兒團契」其實是指「你上哪個教會」,」請留步參與團契」通常是指」留下來享用茶點」。真正的團契絕對不只是出席聚會,而是一同經歷生命。這是指無私的愛,坦誠的分享,切實的服侍,犧牲的奉獻,憐憫和安慰以及新約聖經一切關乎」彼此」的命令。
  • 基督徒癌症患者見證:靠主心中有平安(視頻)
    北京崇文門堂大聖詩班鄧惠君姊妹見證她妹妹平靜接受癌症的事情(圖:喜樂燭光團契微信) 一些人得知自己患癌症後,剛開始無法相信這個事實,後來會發出不平的呼喊一位基督徒癌症患者的反應截然不同,她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並把醫治的結果交託給神。在5月29日北京崇文門堂喜樂燭光團契的月末見證會上,崇文門堂大聖詩班的鄧惠君姊妹見證了她妹妹平靜接受癌症的事情。鄧惠君的妹妹70多歲,患的是直腸癌,體重只有70斤,目前採取化療控制病情。當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時,她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 新世代基督徒的處境:從近十年大學生基督徒的事工變化談起
    2018年,21世紀的新一代已經長大成人了。物質條件極度發達的今天,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時代的這種快速變遷,社會上有了很好的預備,也很快的適應了這種變化。娛樂方式的豐富化,人們的精神世界似乎都有了可安放的場所。然而教會似乎被這個世界遠遠的拋在了後面。當然,宗教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
  • 基督徒強調關係的重要性,有一個專有名詞
    而基督徒去到教會,則不是獨來獨往,而是和其他的弟兄姐妹建立在基督裡的愛的關係。這是因為,基督教很強調團契的重要性。一、團契生活是什麼?狹義上,可以指教會中的某一個特定團體,如青年團契、婦女團契;也可指兩三個人在耶穌基督裡的交通和勸勉。
  • 畢業了 || 一位大學小團契帶領弟兄 在又一年畢業晚會上的另類感言
    之所以加雙引號,是因為這裡說的「害」,在很多基督徒看來,恰恰是大寫的幫助。大學生團契,很可能是一個人信仰成長最快的地方,與此同時也是一個人學習生涯最重要的階段。我們都說大學是學校和社會的橋梁,出了校園就不再是學生,而是一個社會人了。所以作為半個社會的大學,對於大家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幾乎所有的團契都會呼召在校的大學生勇敢站起來服事團契,服事教會,服事上帝。
  • 從初代教會的小組模式學習:怎樣更好的發展小組團契
    他們有三年多的時間,天天在一起,吃喝住行,形影不離。初期教會,在人數激增的情況下,很快就有了小組聚會形式。因為單靠大型聚會,幾千人是明顯不能同時滿足的。所以他們就發展出,大聚會和小組聚會相輔相成的模式。他們會在聖殿一起聚會,也會分成小組在家中擘餅。他們即在大聚會中保持合一,也在小組中獲得更親密的團契生活。
  • 六大理由:讓你的教會建立不同年齡段團契
    當教會中有不同年齡段的人,應該如何分配他們參與到團契小組中呢?美國有豐富牧養小組經驗的傳道人華理克•豪威頓分享了自己建立跨代小組團契的六大原因。第一、 跨代小組團契需要父親們和母親們成為模範與導師。在一個健康的跨代小組團契裡,比較年輕的成員可以見證到這些父親和母親們的基督徒生活模範。
  • 【專訪】杭州心連心團契榮獲「優秀志願者團隊」 負責人斯多勇弟兄...
    第一次聽到「心連心團契」是在5年前,這是個由杭州一群基督徒自發組織而成的基督教團體,致力於各種社會服務傳遞上帝的愛:捐助貧困學校、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救濟雲南災區、敬老院看望老人、醫院義工服務等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 心連心團契牧者分享:基督徒如何學會滿足
    12月8日,在杭州心連心團契分享會上,斯牧師以「學會滿足」為主題來進行分享交流。使徒保羅說:「我的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4:19)」。神供給人的需求從哪幾個方面體現?
  • 大學生基督信仰調查
    大學生基督信仰調查  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課題組的調查顯示,大學生基督徒的人數近十年來沒有多大的增長  ■實習記者/葉林  每周四的晚六點半,在海澱區的一個基督教堂都會出現很多不同的面孔,他們大多是這個大學生團契的成員,來自北京各個高校不同專業,
  • 東營基督教會聖恩堂於婦女節舉辦姊妹團契聚會
    東營基督教會聖恩堂於婦女節舉辦姊妹團契聚會 3月8日8:30-14:40,山東省東營市基督教會聖恩堂舉辦姊妹團契聚會,邀請棗莊市雷金芳姊妹證道,700多人參加在上午的分享中,雷姊妹引用提摩太前書2:9-11節和箴言31:28-31節的經文從「為女人的地位點讚」、「為標準的女人點讚」、「為品味的女人點讚」三個方面展開分享;在下午的分享中,雷姊妹講解了約書亞記1:1-9節的經文,勸勉姊妹們肩負神的重託,像約書亞一樣充滿盼望的進入迦南地。聚會中有詩班獻唱,整個聚會在趙元法長老的祝福中結束。
  • 我校召開新一屆學生組織換屆成立大會
    我校召開新一屆學生組織換屆成立大會  10月19日下午,我校團委在道德講堂組織召開新一屆學生組織換屆成立大會。
  • 【特稿】基督徒和教會做婚戀輔導的優勢與挑戰初探
    袁大同談到,基督徒相信聖經是最高的智慧,在輔導中能夠指出人裡面罪的問題,並且反轉生命解決根本問題,這樣生活自然會來到實質性的改變。同時,袁老師指出,基督徒輔導具有的優勢只是站在基督徒的立場上看,非基督徒並不一定認同。
  • 第九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浸會大學圓滿落幕
    6月12-13日,第九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浸會大學圓滿落幕。此次大會圍繞「1949年後的中國基督教」展開豐富精彩的討論,數十位學者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讓大家對近代中國基督教有了更清楚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社會上的單身男女越來越多,教會也同樣面臨很多單身基督徒。然而很多時候,教會為家庭提供各種合適的福音信息與團契、活動等,卻很少會關懷到單身基督徒的需要。據美國某基督教媒體刊登的文章上提到,在美國,每個教派裡至少80%的教會沒有以單身成年人為主要對象的事工。大多數教會並不排斥單身人士,但他們更關注婚姻與家庭。
  • 新一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 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大會啟動
    新一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 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大會啟動 2020 年走到了尾聲。
  • 太原基督教會在實踐中摸索團契發展之路
    風波與挫折中發展起來的青年團契 太原市基督教會於90年代中期開始創辦青年團契,近年也於寒暑假期間舉辦以大學生為主要參與對象的夏令會、冬令會。王牧師介紹說,現在教會的第二場禮拜參加的人基本為中青年人,在教會中中青年人的比例大概也佔到了40-50%,並且從受洗人數來看,中青年信徒人數比例在不斷地增加。
  • 杭州下沙磐石堂大學生團契開創「好人」行動 由被服侍變為服侍者
    杭州下沙磐石堂大學生團契在主日開啟「好人」行動(圖:磐石堂大學生團契的微信;福音時報編輯) 10月4日,杭州下沙磐石堂大學生團契成立的「好撒瑪利亞人組」首次舉辦活動,在主日的上午提供代禱、手機鈴聲的調節
  • 2018TESOL中國大會圓滿落幕!
    2018TESOL中國大會現場2018年7月20日-22日,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舉行2018TESOL中國大會。本次大會由世界英語教師協會(TESO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中國日報社及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主辦,「以我為主、兼收並蓄」為要求,實現促進我國英語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百餘名國內外知名英語教育專家、學者及大會優秀論文作者分享在英語教學不同領域的學術研究及教學實踐成果,展望英語教學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