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又出新花樣 接到退款和校訊通簡訊要小心

2020-12-17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電信詐騙又出新花樣 接到退款和校訊通簡訊要小心

  2500萬用戶去年遭遇支付類病毒感染 電信詐騙又出新花樣

  數據顯示,2015年新增支付類病毒超過32.6萬,2015年被支付類病毒感染的用戶數高達2505萬人。而在行動支付類詐騙案件中,70.2%的受害者為男性。而據廣州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相關人士介紹,今年以來,假冒校訊通發送簡訊的新型詐騙手法頻發。這類冒充校方發送的詐騙簡訊,直呼機主姓名,並附有網址連結。一旦不慎點擊,手機就會被種植木馬病毒。

  專家提醒手機用戶,下載手機APP要到正規渠道,同時,日常消費綁定的是小額度銀行卡。

  「你已涉嫌非法洗錢,請將錢匯至我局安全帳戶;你有500元商品退款,快點連結看看」,目前,各類詐騙簡訊仍不時在廣大用戶的手機上出現,用戶在行動支付可能遭遇的風險仍未減少。

  艾瑞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為101713.6 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同比增長69.7%。艾瑞分析認為,未來三年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交易規模仍將以超過20%的複合增長率保持快速增長。而為了應對日益升級的行動支付詐騙,保障廣大用戶的資金安全,昨日,騰訊安全支付聯合艾瑞諮詢發布《騰訊支付安全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支付類病毒通常會通過後臺隱藏運行的方式上傳用戶敏感信息,並攔截銀行簡訊等驗證碼,從而實現盜刷受害者銀行卡的目的。

  數據顯示,在行動支付類詐騙案件中,70.2%的受害者為男性,佔絕對主力。而在每100萬51~60歲的行動支付用戶中,受害者達154人,分析認為,這與老年人不熟悉行動支付操作有較大關係。同時,雖然每100萬30歲及以下用戶中受害者人數僅為23人,但由於這一年齡用戶佔全部行動支付用戶的71.6%,因此受害者絕對人數是各個年齡段最多的。

  而昨日,由廣東銀行同業公會主辦的「2016年度廣東銀行業普及金融知識萬裡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相關人士也表示,當前,電信詐騙依然形勢嚴峻,不法分子換湯不換藥,想出各種新招數,目的還是引誘客戶登錄釣魚網站,盜取客戶帳戶信息等。

  案例1

  假冒校訊通引誘 客戶登錄病毒網站

  「XXX您好!這是您子女在校期間的各項成績與總評tpyzc.cn/XXXX,請與學生多溝通並督促[校訊通]。」

  據廣州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相關人士介紹,今年以來,假冒校訊通發送簡訊的新型詐騙手法頻發。這類冒充校方發送的詐騙簡訊,一開頭就直呼機主姓名,並附有網址連結。一旦機主不慎點擊,手機就會被種植木馬病毒,不法分子即可通過手機銀行檢測到銀行卡信息,並攔截包括驗證碼的所有簡訊。而掌握這些信息後,不法分子就可以輕鬆盜刷機主的銀行卡。

  2

  假借不慎扣了款索要退款驗證碼

  如果發現銀行卡帳戶餘額少了,而有人打電話稱要退款的時候,千萬要小心了。這是近期另一新型詐騙手法。前述相關人士介紹說,不法分子在掌握了機主的銀行卡信息以及密碼之後,將機主的銀行卡活期轉至理財帳戶。

  「由於部分銀行類似的操作並無簡訊提醒,於是不法分子就會致電機主,稱不小心扣了機主的款,並以撤銷操作為由套取機主的驗證碼。這時,客戶發現自己的餘額確實少了,緊張之下就會很容易洩露驗證碼。」相關人士介紹說,一旦獲取了驗證碼,不法分子就可以對機主的銀行卡進行轉帳取款。

  相關人士表示,這種情況下,機主切莫慌,也千萬不能洩露驗證碼,而是應該報警或者致電銀行客服查詢,並更改銀行卡密碼。

  原因1 上網習慣不好

  對於行動支付時被騙,分析認為,上網習慣不好,導致支付的時候受騙機率增加。數據顯示,目前75%的用戶是多個帳戶使用相同密碼,從而提高黑客「撞庫」成功率,有可能造成用戶連鎖損失,同時,80%的用戶隨意連接免費公用wifi,一旦連上釣魚wifi,導致隱私洩露。

  原因2 手機APP病毒

  其次,手機病毒是導致用戶在行動支付時錢財受損的另一個原因。數據顯示,從手機病毒來源看,手機應用商店、論壇中的無認證手機應用是傳播APP病毒的主要渠道,其比例分別是20%、19%。信息安全專家表示,手機中的支付類病毒會隱藏痕跡以對抗安全軟體,並通過後臺靜默聯網、竊取用戶隱私、轉發簡訊等方式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各類騙術揭秘

  木馬簡訊是不法分子慣用的手法之一,冒充包括學校、交警、銀行、航空公司以及親人、朋友、同學等名義給用戶發木馬簡訊,一旦用戶點擊,則有可能導致用戶手機中毒。報告還對支付詐騙騙術進行了歸納,其中,冒充公檢法的詐騙簡訊佔比38%,居第一;冒充各類客服的簡訊次之,佔比12%;詐騙簡訊、電話緊隨其後,佔比11%。

  提醒

  不要點擊簡訊連結 不要洩露驗證碼

  據介紹,170和171開頭的號碼已成為電信詐騙的高危電話。警方提醒廣大市民,接到此類號段開頭的電話或簡訊時,應該核實對方真實身份,不要輕易點擊簡訊內連結、不要隨便按照對方要求進行轉帳匯款、網絡交易等操作,並及早安裝手機安全防護軟體,慎防被騙。

  該人士特別提醒,驗證碼相當於動態密碼,請務必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要隨意向陌生人提供驗證碼。

  反電信詐騙中心自2015年4月1日成立至今,已為1858名群眾挽回9224.94萬元損失。廣東銀行業公會表示,廣東銀行業將加大對偽基站、釣魚網站的監測力度,利用科技手段及時攔截可疑交易並做好登記工作。另外,將加大事前宣傳力度。據了解,接下來3個月將舉辦不同金融主題的宣傳活動,8月份為「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月」。

  專家支招

  信息安全專家提醒廣大用戶提高支付風險意識:

  首先,不同帳戶建議使用獨立的密碼,對包括銀行等金融類網站的帳號,要用複雜程度高的密碼。

  第二,連接公共WiFi時不執行敏感操作,包括登錄自己的銀行帳號以及各類金融帳號。

  第三,日常消費綁定的是小額度銀行卡,而大額消費要單獨綁定銀行卡。

  第四,無論發生什麼,不要對外透露自己手機收到的驗證碼。

  第五,要在正規渠道下載手機應用,特別是一些涉及到支付的金融機構的APP,更要選擇在官方渠道下載。

  第六,手機上收到的要用戶點擊連結的任何簡訊,一定不要輕易點開,即使顯示為親朋好友發來的,要先打電話給對方確認是否對方發過來的。

  第七,不要輕易掃描陌生人發來的二維碼。(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電信詐騙「新套路」 收到銀行卡被盜刷簡訊別輕信
    原標題:電信詐騙又玩新花樣 收到銀行卡被盜刷簡訊別輕信【摘要】 1月27日,重慶移動提醒廣大市民,近期出現了一種新型電信詐騙手法——不法分子在盜取銀行客戶網銀密碼後,以此類簡訊為誘餌,利用部分銀行卡同時擁有儲蓄帳戶和理財帳戶的特點,一步步套取持卡人簡訊驗證碼
  • 東南網事:頻頻接到騷擾電話 要小心電信詐騙
    2016年5月30日福建日報東南網事版主要稿件:頻頻接到騷擾電話 你就要小心電信詐騙了、騷擾電話轟炸,隨後銀行卡、支付寶上錢款被「洗劫一空」—— 頻頻接到騷擾電話 你就要小心了!通過致電銀行客服、通信運營商客服,張女士得知,事發當天,不法分子持她身份證補辦了電話卡,利用手機銀行轉走了她卡裡的錢……近年來,「補卡截碼」這一新型電信詐騙方式並不少見。很多網友表示,現在電信詐騙不再是發個簡訊通知中獎或冒充親朋好友急需借錢這麼簡單的伎倆,真是防不勝防。
  • 坐等退款被騙11萬多 山東一居民遭遇電信網絡詐騙
    還真是那句話,網購改變生活,時刻便利你我,買的次數多了,可也要小心埋伏在網絡購物背後的詐騙。疫情期間,冒充購物客服退款類詐騙警情數大幅攀升,大有與雙十一期間比肩之勢,十分值得「剁手黨」們多加注意!近日,山東居民小佩(化名)就遭遇了這類電信網絡詐騙,被騙了11萬多元!,把他的遭遇發出來,希望能夠警醒時常網購的親們。
  • 開學在即,針對廣大學生和家長的電信詐騙有增多趨勢(附案例)
    詐騙分子除冒充「公檢法」人員外,還可能假冒遊戲或網購平臺客服、學校老師等身份實施詐騙,學生和家長接到陌生電話時,務必仔細核實,避免輕信受騙。 跟孩子有關的事,家長要從學校公布的官方途徑了解,或直接和校方取得聯繫。注意信息源,切勿點擊不明網絡連結。平時記得保存孩子班主任、老師的電話。什麼學費打款、孩子受傷、孩子被綁架,統統直接和老師聯繫,最好多方求證!
  • 快遞還沒收到,詐騙電話、簡訊卻先行一步:電信詐騙需警惕
    隨著「雙11」購物狂歡節的帷幕,有些消費者的快遞還沒收到,但是詐騙電話、詐騙簡訊已經先到了。近日,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接到多起網購詐騙案件,犯罪分子一般都會自稱客服人員,以退款為由騙取市民錢財。近日,李先生在淘寶購買了一個雙肩包。
  • 小心機票退票改籤詐騙
    假期很快要結束了,人們忙著訂購機票返程。每到這個時間,是航空運輸高峰季,也是騙子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員,以「飛機故障」「天氣不好」等理由「幫」你改籤機票詐騙的高發季。10月7日,海南省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發布預警提醒:千萬要小心機票退票改籤詐騙。市民黃先生國慶節舉家出行,並提前訂好了返程機票。
  • 輕信「校訊通」升級 家長損失8000元
    >  「李某某家長您好,您孩子在我校的表現、品德、成績我校已經做了記錄,請關注查閱」……如果哪位家長的手機上收到這麼一條有關孩子在校表現的信息,總是會迫不及待地點擊查看,其實這是目前的一個新興詐騙手段——「校訊通」電信詐騙案!
  • 「校訊通」收費存爭議 轉型能自救嗎?
    中小學紛紛迎來開學季,不少新生家長在給孩子辦理入學手續時,被告知需要開通一項「校訊通」的功能,用來接收來自學校和老師的簡訊通知,這項功能一般每月收取10元左右費用,多是從家長的手機上扣除。  據了解,「校訊通」是在2003年由中國移動推出。但面世的13年來,因為收費、壟斷、與聯通電信不兼容等問題,而備受爭議。
  • 電信詐騙,太可恨!宣傳防範,請收藏!
    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簡訊、網絡等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匯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自己或者家人掉入電信詐騙的陷阱呢?首先要學會識別電信詐騙的常用手段其次要掌握防範電信詐騙的方法案例一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漫畫」解析電信詐騙套路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漫畫」解析電信詐騙套路 2020-12-16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一準媽媽網購月子服掉入電信詐騙陷阱「客服」來電退款引誘騙...
    準媽媽網購月子服,不想卻掉入電信網絡詐騙陷阱,一步步被引誘騙走6萬元。接到報警後,合肥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與時間賽跑,成功追回全部損失。8月7日12時,合肥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接到市局110推送一起警情,正在合肥市某醫院產檢的準媽媽小胡,接到一個自稱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說其購買的月子服甲醛超標,要給其退款,後在對方引誘操作下,被詐騙6萬元。接警後,合肥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立即啟動緊急止付機制,中心值班員倪春林協同銀行派駐中心工作人員與時間賽跑,成功將小胡被騙的6萬元全部追回。
  • 冒充淘寶支付寶拼多多客服詐騙,「網購族」退款要注意
    近年來,公安機關對電信網絡詐騙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犯罪形勢得到有效控制。雖然老百姓防範電信詐騙的意識不斷增強,但詐騙分子不斷花樣翻新,藉助網際網路平臺,通過新手段、新技術進行電信網絡詐騙,消費者網購需提高警惕。
  • 年末歲初四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 記牢這份防騙指南
    在網絡無處不在的今天,電信網絡詐騙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處於高發態勢,危害嚴重,我們要時刻警醒。哪些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高發?電信網絡詐騙套路有哪些,如何有效防範?12月9日,記者走訪相關部門和人士。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套路」?
  • 最全電信詐騙:七大種類60種網絡詐騙手段
    9.假客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假冒成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實施詐騙。10.退款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簡訊,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引誘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 他們都上了電信詐騙的當!檢察官以案說法普及電信詐騙主要套路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愈演愈烈,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喂,我是XX網店的客服,你在我們這買的XX商品,我們發現有質量問題要給你退款,但請先打款到這個帳戶……
  • 這是去年最熱的木馬、病毒和電信詐騙
    導語:看了這麼多病毒木馬、手機病毒、電信網絡詐騙介紹和防範注意,你要是還被騙了,我也是沒什麼可說的。2016年,網際網路安全威脅頻發,以病毒木馬、手機病毒、電信網絡詐騙三大類為主。以下就是去年別人踩過的坑,希望今年你不會踩到,雷鋒網祝你好運。
  • 羅湖警方提醒:小心,「客服退款」詐騙捲土重來了
    "近期,深圳市公安局羅湖分局發現多起冒充客服的詐騙案件,受害人均是在收到"客服人員"的電話後錯信對方,將自己的銀行卡信息、簡訊驗證碼發送給對方,導致帳戶被盜刷。10 月 25 日,羅湖東曉派出所接到一事主報案。事主接到自稱是"淘寶商家的支付寶理賠客服"的電話,說她先前下單的眉筆有問題,要把款項退還給她,並要求添加 QQ。
  • 紐西蘭一詐騙團夥又出新花樣 主要針對華人
    紐西蘭一詐騙團夥又出新花樣 主要針對華人
  • 合陽公安:防電信詐騙,您真的了解嗎?
    機票「退改籤」、「猜猜我是誰」、冒充「公檢法」……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套路」不斷翻新,花樣防不勝防,嚴重影響公民安全感和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電信詐騙」貌似是一個經久不息的騙局,不法分子總能想出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騙術進行詐騙。對於公安機關「防電信詐騙」宣傳的心法、口訣、攻略,你或許耳熟能詳, 但「電信詐騙」,您真的懂了麼?
  • 【反電信詐騙】請警惕五類常見電信詐騙類型
    藍皮書指出:「2019年各種傳統犯罪向網際網路遷移,網絡犯罪呈上升趨勢,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網絡電信詐騙高發、易發的態勢明顯,造成的財產損失巨大,社會危害極大,近年來執法、司法機關也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為了有效防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警察蜀黍向您揭穿以下五類常見且多發的電信詐騙手段,提醒廣大群眾保持高度警惕,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