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公安機關對電信網絡詐騙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犯罪形勢得到有效控制。雖然老百姓防範電信詐騙的意識不斷增強,但詐騙分子不斷花樣翻新,藉助網際網路平臺,通過新手段、新技術進行電信網絡詐騙,消費者網購需提高警惕。
10月26號上午,浙江省杭州市的林女士由於之前網購的「椰青」遲遲未到,物流也顯示籤收,所以在淘寶上申請了退款。就在申請退款後不久,她接到了一個自稱是圓通快遞員的電話,說丟失了林女士的包裹願意賠錢給她。由於對方準確報出了物流單號,所以林女士按照對方要求打開了對方發送的連結,進入到一個支付寶登錄頁面,並在對方的誘導下填寫了幾個驗證碼,損失了3萬元。
家住安徽亳州的高女子在拼多多上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她買了一單抽紙又成功退貨之後,被自稱平臺客服的騙子騙走數萬元。
今年1月2日,公安部刑偵局微信公號發布《乾貨滿滿!各類電信網絡詐騙防範攻略》,裡面也介紹了幾個新的詐騙形式。
2017年的「雙十二」剛過沒多久,福建廈門的江女士接到一個電話,一名自稱「螞蟻金服」工作人員的人告訴她,之前一個貸款申請通過了,但是需要反饋一個驗證碼才能放款。江女士高興壞了,這筆貸款對她來說可是雪中送炭。於是,她沒有過多懷疑,在手機收到一個驗證碼簡訊時,馬上就通過浮動窗口把驗證碼報給對方。沒想到,接下來江女士的支付寶帳號被人先後分8次消費了2000元。發覺被騙後,江女士趕緊報警。
無獨有偶,農先生也落進了騙子的圈套。對方自稱是支付寶的客服,詳細說出了農先生和他家人的情況,並主動要求退還其妹妹之前被騙的錢款。農先生沒有懷疑。隨後,在對方誘導下,農先生通過支付寶平臺的貸款項驗證了身份信息,並按照對方的要求,先後四次轉帳24480元。匯完款後,農先生越想越不對頭:「不是應該給我錢嗎,怎麼要我給錢?」隨後,農先生電話諮詢了真正的支付寶客服,發現上當了!
實際上,當前的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例如淘寶拼多多等網購平臺都在不斷加強風控能力建設,能夠較有效地阻止絕大多數的欺詐盜刷事件。拼多多內部就成立了平臺治理部,在品質管控及內控、打假、智慧財產權保護、信用體系升級等方面均有專家團隊負責。
雖然詐騙手段不斷更新,五花八門,歸根到底都是利用受害人趨利避害和輕信麻痺的心理,誘使受害人上當而實施詐騙犯罪活動,為此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