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正好閒著無事,我就去了家附近的廟宇去拜拜,聽母親說廟宇來了一位無名高僧,很多人慕名而去,想得到高僧的一些指點。這引起了我極度的好奇心。
廟宇還是同往常一樣,沒有多大變化,我徑直走進去,此時一位慈眉善目的高僧映入我眼帘。他的身旁正站著一位愁眉苦臉的女人,情緒頗為激動,看樣子像是在向高僧傾吐自己的不幸,我於他們身邊站定,想一探究竟。
原來,女人一直在抱怨著自己的命有多苦,等女人抱怨完,高僧這才淡然地說道:不想命苦,就要避免以下三點。
【一】脾氣很大
杜月笙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這麼看來,社會還是以末等人居多。
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一個人能不能成就大事業,看他脾氣大小怎麼樣就可以了,脾氣越大,成功概率就越小。
怒氣重的人傷肝,所以我們講整天發脾氣,這是肝火太旺了。肝在五行之中屬木,火是燒木的,你火太大了,把木頭都燒了,那肝就燒壞了。
再者,當你對朋友,對同事,發脾氣時,你們之間就有了間隙,也從而影響你的人際關係,這樣自然日子會過得不順。
我們要學會細細反省自己,把怒氣放下,不要老生氣,生氣一點好處都沒有,傷人又傷己,傷人是叄分,傷己是七分。當你情緒一起來,是沒有智慧的,這樣你怎麼能辦好事?你怎麼會順?
【二】愚痴,沒有智慧
薄伽丘曾說:人類的智慧就是快樂的源泉。
愚妄的主要特點便是自以為聰明。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身處於愚痴之中而無法自知,這種現象其實在佛學中被稱之為執念。他們固執地以為自己的一切才是真理,從不善於傾聽和接受別人的建議。
這種人自作聰明,把其他人都看成傻子,結果做事情往往不順,讓自己敗在自己的愚痴之中。
一個自以為是智者的人和一個智者口中的愚者在山裡迷路了,他們共同遇到一個岔路,不知該怎樣走。
那個所謂的智者在岔路口反覆思量到底該走哪條路,而愚者用投硬幣決定走了哪條路。結果愚者走出了困境,而那位所謂的智者遲遲沒有決定而餓死於山中的岔路上。
真正的智者是謙虛的,是大智若愚的。只有愚者才會自視過高,並且過於執著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還混然不自知,這樣其實就是走上了自取滅亡的道路,日子怎會不苦?
【三】不懂善良
馬克吐溫曾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
善良也是我們社會所倡導的,佛學中也說要:真善美。善良的心就是太陽,它能溫暖世界萬物,能照亮世界每一個黑暗的角落。
一個人如果不懂善良,那同惡魔是沒有分別的。因為這樣他們沒有同情心,做事不會為他人著想,自私自利,嚴重的甚至會危害社會。
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並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
佛學中也說:善有善報。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學會善良,為自己積福、積德,一個不懂善良的人,親人遠離他,社會的人排斥他,這樣眾叛親離,怎麼會得到溫暖和幸福,日子怎麼會過得順。
聽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請問您家有蠟燭嗎?」
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賴上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沒有!」
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開心地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著,竟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讓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鄭重地向孩子道了謝。
其實,善良就是身邊的點滴,不需要多轟轟烈烈。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因為善良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遠見,一種自信,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文化,一種快樂。
聽完高僧的分析,女人慚愧地低下了頭,我站在一旁若有所思。我無法揣測出女人為何聽完後有此舉動,但我卻很感謝她,因為今天跟著她,我也上了一節意義非凡的課,希望這節有意義的課對你也如此有利。
作者:千面修行者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千面修行者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