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如其人,我們岐山人,就是臊子麵,薄勁光酸辣香煎稀汪!

2020-12-22 寶雞旅遊

生在岐山,血液和骨子裡都散發著故鄉的氣味,就像岐山臊子麵一樣濃烈,像岐山醋一樣甘醇。

臊(sào)子面是中國西北地區特色傳統麵食,在關中地區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岐山臊子麵具備了「薄、勁、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大特點。面如其人,岐山人的身上也生長著獨特的性格。

1

「薄」

能把麵條擀得既「薄」又富彈性,可是家家戶戶岐山媳婦兒的拿手好戲。

精打細算的岐山媳婦兒總是深諳擀麵的學問,揉面功夫、醒面時間、面和水的比例,掌握好這些,再佐以對家人愛的付出,自然能出一碗柔韌的臊子麵。

2

「勁」

岐山臊子麵手工擀制的麵條勁道爽口,象徵著岐山人堅韌的性格

岐山是一片多情而肥沃的土地,她的文化自信讓岐山人的歷史深度厚重,這些特點,足以使岐山人在各種考驗面前、各種風浪面前、各種誘惑面前保持初心、始終如一,堅守固有的本色和立場、柔韌有餘

3

「光」

光明磊落的岐山人堅守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環境使然,岐山人做事不含糊,就像做面,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岐山人坦蕩,餓了不顧三七二十一,端起臊子麵,不一會兒,十幾碗就下肚了,一個個小碗摞起來,足見臊子麵的魅力。

4

「煎」

岐山人的古道熱腸是出了名的,在岐山人家裡作客,主人往往熱情得讓客人喘不過氣來,特別是吃飯時反覆問你調和怎樣、吃飽了沒、吃乾麵不等等。

熱情的岐山人每逢吃飯時分,不分老人碎娃,大家都紛紛端著老碗聚集起來,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大家粗喉嚨大嗓門的,話題涉及國內國外、天上地上、奇聞軼事。

5

「稀」

質樸、實誠,是岐山人的顯著特點,這一點是遠近聞名的。

岐山「楞娃」便成為岐山人的代名詞,如同鳳翔的「改改」一樣已經融入了當地歷史,融入了風俗,融入了骨髓,甚至成為一方水土象徵意義的東西,像旗幟一樣高揚著。

6

「汪」

面如其人,岐山人胸懷廣大,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關注大勢、關心時事、關愛祖國的情感由古至今一直綿延傳承了下來。

文化基因的傳承使岐山人士中有內涵、有知識、有韻味,四處洋溢著書香氣息。

7

「酸」

酸湯則是岐山臊子麵的「精華,熬酸湯更是功夫活兒,功夫到了,甘醇的岐山醋就成了,醇厚的就像岐山人。

歷史上,岐山也出過不少名人,誰也擺脫不了故土的影子和情愫,許多東西是揮之不去、與生俱有的。

8

「辣」

吃麵有辣椒才好吃所以岐山臊子麵會有一層紅紅的油潑辣子。岐山人就是風風火火、雷厲風行的行動派。

9

「香」

一碗噴香的臊子麵,既是岐山的品牌,也是岐山的一個符號,就像它深厚的文化,歷久彌香。

部分圖片信息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岐山文物旅遊

編輯:shiner 審核:劉陽

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如有侵權或轉載版權問題,

請及時和我們聯繫,

以便我們第一時間內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岐山臊子麵------岐人血脈裡的美食
    你們陝西人吶,面就好像是你們的魂,好像一天不見都不行似的!我笑著對他說,是呀,面是我們的魂就像米飯是你們的魂一樣!後來這位老師告訴我,他聽了我的話後認真查閱了傳統美食的資料,知道了美食不光是口腹之享,更是一種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與氣息的的文化。二土生土長的岐山人,哪個不是從小就浸泡在濃香的臊子麵文化裡一天天長大!
  • 【陝菜味道】岐山臊子麵
    「岐山臊子麵」簡稱「岐山面」,享有西府美食「第一碗」盛譽。味以「酸、辣、香」,湯以「煎、稀、汪」,面以「薄、筋、光」的九字特色,享譽四面八方,是陝西最著名的臊子麵。岐山臊子麵有「神來之食」的「名頭」。
  • 正宗臊子麵的做法
    一碗正宗的臊子麵,應具有「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九大特點,講究的是「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這樣擀出來的麵條,煮熟之後面身通透如玉,口感筋道爽滑,入口綿軟卻有嚼勁兒,這才算得是一碗好面。二、湯 | 煎稀汪臊子麵最為重要的便是臊子湯,臊子湯是臊子麵的靈魂。只有一碗熱得燙嘴的酸辣湯底,才能撐得起一碗完美的臊子麵。
  • 陝西人的「壓軸菜」「正宗陝西岐山臊子麵」
    臊子麵是岐山的風味名吃,因為做工精細,用料講究,色香味形渾然一體而久負盛名。臊子麵從製作烹飪到色香味形,在眼觀口感上可以用「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九個字概括。前一秒,我們可能還為一些事情吵得不可開交,但只要是上了餐桌,這些的矛盾便瞬間因為一碗麵消失了,這便是美食的力量。
  • 好吃的岐山臊子麵,它名字的由來,原來還有一個故事,真香
    岐山的麵食品種很多,不少朋友都喜歡。以麵粉為主要原料的風味小吃有臊子麵、鍋盔、掛麵、麵皮等。用料考究、花樣繁多、製作精細、工藝精湛,是岐山麵食的基本特點。岐山臊子麵聞名遐邇,有「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的特點,俗稱「神來之食」。
  • 正宗臊子麵做法,不好吃你不要看
    岐山臊子麵在陝西的麵食裡佔據頭把交椅,無論是「紅白喜事」還是逢年過節,都會吃上一碗臊子麵,臊子麵的地位在陝西人的心中不亞於餃子,臊子麵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以岐山臊子最為出名,岐山臊子麵的特點是 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吃臊子麵就是吃的酸
  • 岐山面香千年傳:岐山臊子麵的靈魂做法,吃貨們速速收藏吧!
    對於陝西人來講「面」才是壓軸大菜。其中,當屬「臊子麵」佔據頭把交椅。岐山臊子麵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著稱,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無論是「紅白喜事」還是逢年過節,唯有那一碗「臊子麵」才是最值得期待的。「臊子麵」在陝西人心中的重要程度一點都不亞於餃子。
  • 陝西人最愛的「一口香」臊子麵(陝西臊子麵詳細配方乾貨收藏)
    我們吃麵時千萬別跟老岐山人提幹拌臊子麵,要遭到恥笑。當地臊子麵講究「薄筋面,酸辣香,煎稀旺」。面要薄、要筋道、要發光,面不用扯,是用刀犁出來的。湯最重要,用當地岐山醋,辣子是鳳翔辣子面兒。「煎」指湯溫度高。
  • 「臊子」原來就是「滷」:說說陝西美食、西府名吃臊子麵(二)
    看來,這個西府地區,也就是寶雞地區所的岐山和扶風,確實值得去看看。據岐山文化館李辛儒考證:臊子麵源於周代屍祭制度的"竣餘"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邊吃還邊給我們講起了臊子麵的特色,讓我們在飽口福的同時,還飽了耳福。回來以後,翻閱資料,概括總結,個人感覺:陝西臊子麵品種眾多,而一碗地道、正宗的臊子麵,應該要達到「九五」,也就是「九五」至尊的意思啦。不過,不是一個,而是兩個「五」。
  • 陝西特色面岐山臊子麵正宗做法,麵條筋道,湯味酸辣,值得收藏!
    臊子麵是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麵食,有其悠久的歷史,尤以岐山臊子麵最為著名。岐山臊子麵以薄、筋、光、煎、稀、汪、 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
  • 揭秘何為正宗的「岐山臊子麵」!怪不得那麼香!
    岐山臊子麵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而岐山臊子麵鄉土風味尤為濃厚,以酸辣著稱。岐山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並突出酸辣味。臊子麵吃起來一定要「酸辣香」,才能符合關中人豪爽的性格,臊子麵的配料和湯是整個面的精髓所在,怎麼做臊子肉、放多少辣子,添多少湯,都有講究。
  • 一口香臊子麵那麼多人學習為什麼
    一口香是陝西扶風的傳統特色小吃,在岐山燥子面的基礎上精工細做,只吃一口,就讓你留連往返。先做臊子,雞蛋煎成薄餅,切成菱形,韭菜切斷,五花肉切塊,加蔥姜蒜,辣椒,先大火再改小火炒20分鐘左右。備面:將麵條煮至九成熟,撈出用涼水過一遍。
  • 岐山臊子麵正宗做法,麵條筋道,酸辣開胃,做法非常講究
    四川人,湖南人無辣不歡,而陝西人則是無面不歡,千百年來,麵食是陝西人離不開的一道美食,從古到今從沒有改變過。陝西人對於麵食的喜愛程度不言而喻,其中最為喜愛吃麵條,哪怕一天三頓都不覺得膩。所以網上經常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給陝西人一袋面,能換你整個麵食世界。陝西的麵條大概有60多種做法,每一種都別有風味,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臊子麵了,那種酸辣香的口感,令人百吃不厭。臊子麵雖然是陝西的特色麵食,但是每個地方的做法都不太相同,但是最正宗的就是西府臊子麵了,也就是大家說的岐山臊子麵。
  • 這才是岐山臊子麵的正確做法,酸辣鮮香,回味無窮,太好吃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陝西臊子麵的家常做法,臊子麵是陝西的一道特色傳統麵食,在陝西關中最為流行。每逢年過節、結婚過喜事、等重要場合都少不了一碗臊子麵。結婚過喜事的時候,大師傅一天要供應上千碗臊子麵,一點都不誇張。普通的1個人能咥10碗,甚至遇到飯量大的人能咥30碗都不夠。臊子麵在陝西關中,大街小巷的飯店都是隨處可見的,很多飯店都主打臊子麵。
  • 岐山臊子麵幹拌的做法,一個人吃2碗還不夠
    臊子麵有幹拌的嗎?第一次吃誒!岐山臊子麵是中國西北部地區的特色麵食,尤以寶雞的最為有名。臊子麵通常是帶湯的麵食,到了北方既有帶湯的做法,也有幹拌的做法。今天聊聊岐山臊子麵的乾拌麵。臊子麵配料極其豐富,木耳、胡蘿蔔、豆腐、肉丁、蛋皮顏色搭配也非常漂亮,很有食慾。
  • 陝西岐山臊子麵怎麼做才好吃?
    臊子麵是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陳東的一種傳統特色麵食小吃,其特點是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臊子麵最為正宗。臊子麵歷史悠久!臊子麵的由來: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取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麵條,一家人吃後無不稱讚麵條爽滑鮮美。後來她的小叔子考上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做客,便請她嫂子做最拿手的麵條招待客人,大家吃過後讚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由於「嫂」與「臊」是異字諧音,天長日久,「嫂子面」演變成了「臊子麵」!
  • 老奶奶教您做正宗岐山臊子麵,做法簡單,好吃易上癮,趕緊學起來
    臊子麵是陝西西府地區的(陝西省寶雞市)的名小吃,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一碗合格的歧山臊子麵應該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點。湯是臊子麵的靈魂。每次吃的時候,往碗裡撈上一筷頭麵條,然後澆上湯開吃。
  • 乾飯第二期,臊子麵,看著就香!
    臊(sào)子面是中國陝西省的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方流行。臊子麵歷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雞蛋等,做法簡單。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
  • 面四季大碗牛肉麵「幹拌素臊子麵」
    素臊(sào,不讀shào)子面是陝西省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的一種漢族傳統特色面,為西府(寶雞)名小吃。臊子麵歷史悠久,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岐山臊子麵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
  • 民間傳說與地方風俗習慣的完美結合——以陝西岐山臊子麵為例
    臊子麵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麵條細長、薄厚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老少皆宜。一般製作的時候,會分為素臊子麵和肉臊子麵。麵湯中,會配以不同的菜色做成湯,再將面放在其中。最正宗的岐山臊子麵講究五色獨具、九要別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