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都是用筷子吃飯,美國、英國等地用刀叉吃飯,如今已經形成了一種風俗習慣,成為了各國之間特有的文化。然而其實我們中國人最早使用的是勺子,之後是叉子,然後才是筷子,所以我們中國用刀叉的歷史更為悠久,為何後來只用筷子而不用刀叉?那就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中國很早就已經開始使用餐具,考古學家發現遠古中國人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這與當時的農作物有一定的關係。當時的農作物遠沒有我們今天這樣豐盛,主要就是水稻與粟,烹飪方式也簡單,加點水煮成粥就行了,為了食用方便,勺子就這樣誕生了。
當時隨便找了一個類似勺子形狀的東西來代替,大家用的時間長了發現並不美觀,也不好用,於是開始製作勺子,隨後便流傳了下來。那時我們還是新石器時代,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所以漸漸地用到了刀叉,所以我們比西方國家使用刀叉的時間要長得多。
據考古發現證實,叉子的歷史約4000年,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些骨制餐叉,是三齒狀的,與如今西餐用的叉子是一樣的,並且在出土的時候,便隨著勺子與刀,與現在的西餐配置是一樣的。原來我們的祖先如此先進,早在4000年以前就用上了西餐三件配套。
《韓非子·喻老》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由此可見,筷子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不過當時的筷子並不叫筷子,而是叫「箸」。那為什麼我們中國慢慢地不用刀叉而用筷子呢,因為當時我們中國的烹飪技術已經擺脫了原始的狀態,進入了文明時期。
從「周代八珍」中我們就能很好地看出來飲食的發展,「周代八珍」是由2飯6菜組成的,這些飯菜都是經過廚師精心烹飪而成的,只需要用筷子夾起來吃就好。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這樣的待遇,於是筷子成為了貴族才能使用的餐具。
之後少數民族受了漢族的影響,也開始使用筷子,他們發現在使用的過程中筷子用起來非常方便。當時已經開始用水煮東西吃,如果用勺子或者是刀叉去撈,是很不方便了,因此筷子成為了主流。
筷子雖然看著簡單,只有兩根長短一樣的木棍,實際上筷子也有很多的講究,筷子的上頭是圓的,象徵著天,下方是方的,象徵著地,從中也可以看出來古人對於天地之間的理解。在使用筷子的時候,中指在中間,其餘的四根手指平均分布在上下,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從中也看得出來當時的中國人對於人和世界的理解。
夾菜時也有很多的講究,比如說只能從上往下夾,這叫做「騎馬夾」,從小往上夾叫「抬轎夾」,所以當時規定只能從上往下夾,看了之後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如今筷子已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