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奢侈品牌杜德班納的宣傳廣告裡,展示了一名華人模特兒用筷子吃披薩的畫面,由於筷子不適合吃這種大面積食物,她最終還是用了刀叉來暗指中國筷子的不便利。此宣傳片一出,立馬引起眾多華人的不滿,原因還是在於那些外國人用傲慢和偏見來看待中國文化,在潛意識中認為筷子比刀叉低一等。
筷子這個中國人獨一份兒的餐具,其實有著豐富的內涵,遠比它外表上複雜地多!筷子也不比刀叉差,畢竟學會使用筷子比用刀叉難多了!接下來子曰就來說說,作為中國人必須了解的關於筷子的知識:
筷子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商紂時期已經產生,在先秦時期它被叫做「挾」,從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挾持」,用來夾菜的意象。在隋唐時被稱做「筯」或「箸」,之後便都被稱為「箸」。再到明朝時期,突然有講究的文人提出「箸」和「住」諧音了,「住」有打住、停止的意思,有點兒不吉利,乾脆改為「快」,多吉利啊!又為了表現「快」的材質,遂叫「筷」。
其實筷子的形狀和形狀都是有講究的,經過長期的使用,中國人將筷子的長度定製為七寸六分,為何是這個長度呢?其實這代表「人有七情六慾,和禽獸有本質區別」。當然啦現在什麼長度的筷子都有,比如短小的方便筷,較長的火鍋筷,人們用起來方便、開心就行;而筷子一頭圓一頭方的設計,則代表天圓地方,代表著古人樸素的宇宙觀,也正好暗合了「民以食為天」這句俗話!
筷子作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獨特的餐具,作為禮物用來送人也屬佳品,因為筷子在生活中的寓意著實豐富:把筷子送給結婚新人,便有著成雙成對,合二為一的寓意;給喜遷新居的人,便有著快(筷)快(筷)發家的寓意;送給好朋,則有雙木成林、同甘共苦的寓意;送給小孩,則有「快長快長」的期望;送老人長長久久、喜樂安康,福壽無邊的寓意。
當然啦,筷子作為中國餐桌文化的重要一環,對它的使用過程中也是有非常多禁忌的:
1、把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被稱為「三長兩短」。在古代被認為是對別人的詛咒,因為古代棺材就是「三長兩短」,是非常不吉利的象徵,所以子曰建議大家注意將筷子放好。
2、如果你碗裡盛了米飯,你把筷子直接豎插在飯碗裡,這會被認為是當眾上香。因為中國人給去世的人上香時,就是將長香插在盛滿米的香爐中,這也被視為在詛咒人。
3、用筷子來敲打飯碗和菜碗的邊緣,並發出叮叮噹的聲音,這也是被視為一種忌諱。因為在古人的觀念裡,只有乞丐窮人才會沒有飯吃,需要用筷子敲碗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以便討一口飯菜。
以上就是筷子主要的三種忌諱,你知道幾種呢?說了這麼多,子曰覺得筷子真的不是「簡單」的餐具,它並不比西方的刀叉低一等,我們有五千年的優秀文化,並不需要外來文化把我們當成「荒地」來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