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通訊員 郭濤 《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 於境源 發自湖北黃石
一直以來家訪都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毫無疑問,開展有效家訪,就是進行心心相印的真教育。疫情期間,湖北黃石市育英高級中學統籌整合地方和學校相關教學資源,為育英學子提供了豐富多樣、全覆蓋的優質網絡教學資源,全力保障孩子們的學習。
為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黃石市育英高中開展「百師訪千家」活動,通過家訪起到助學、促學的作用。
家訪前,各班班主任提前做好學生信息登記,通過打電話、發微信等方式聯繫家長,認真統計走訪地址,精細部署走訪路線。有的學生家在農村,道路狹窄,顛簸泥濘;有的學生家住大冶、陽新,路途遙遠,修路難行。但再難走的路,也阻不斷好久不見的師生情。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問候,是喜悅,也是幸福。
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育英各家訪小組十分看重此次行動,認真對待每個細節。
在「三尺門外」,傾心奉獻,讓更多的孩子不斷進步、快樂成長。作為老師應該謹記:「在家訪的時候要善於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讓家長也能欣然配合。」
深入學生家庭,與家長交流,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工作非常滿意,對孩子在學校的健康成長感到欣慰,看到孩子在學校各方面都得到了鍛鍊,感謝老師們為孩子的耐心付出,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方法表示支持,願意繼續積極配合老師,建立起家校一體的共育模式。
教師們通過參觀孩子的學習空間,將孩子在校的情況細緻羅列,聽取家長的反饋和意見,最後與家長達成一致,幫助孩子樹立努力的目標,優化學習方法,激發學習動力。家長們在交流中也受益匪淺,紛紛對老師們和學校表示感謝,家校合作在家訪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通過家訪,學校走近了學生家長,聽到了家長們的心聲,也得到了家長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彌補了學校在校教育的不足。家訪活動,也將助力學校教育,將家校更緊密,更有效地聯結起來。
家訪的同時,教師們也都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職業,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教師肩上的重大責任。疫情當前,我們唯有一如既往的上好網課,做好有溫度的教育,才不負家長的信任,學生的喜愛。
家訪,一場行走的教育。老師們走進一個個可愛的家庭,看到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孩子與老師的感情更深了,家與校的距離更近了。
老師們叩開的,看似是一扇扇家門,連接起的卻是家校之間的心橋。家訪的路還沒有走完,家訪的故事也還有很多,走過這些孩子的家,老師們都深有感觸。孩子的成長就像一粒種子,需要很長的一段周期,並且種子的花期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我們應像園丁種花那樣,用愛與智慧靜靜地傾聽花開的聲音,看著他們慢慢懂事、成長起來。
願黃石市育英學子們不負韶華,將所有的磨礪化成成長的動力,不斷向前,乘風破浪,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