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贏家還是「小歡喜」們

2020-08-20 姝玉瓷

食人間煙火,寫紅塵故事



說一個踩踏效應,


不懂往下看




回上海之前,有一個鄉親帶著孩子來找我「聊天」。


這次聊天的主題圍繞著「高考」進行。


家長很急切,特別想幫著孩子多一些「軟實力」,看看能不能被985/211大學「青睞」。


我一一給他分析了藝考,競賽加分,體育特長,甚至公費師範生等路線的現狀,末了,發現最適合小孩的出路還是踏踏實實的做題。


家長越聽越心涼,從一開始的滿眼渴望到最後罵娘:「這高考不是坑人呢嗎!這麼下去,農民的孩子以後不就不能翻身了嗎!」


我竟無言以對。


還記得這些年大火的毒雞湯嗎?


「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


我特別能體會這位家長的心情,所以高考在即,突然想寫點什麼。就是題目的,2020年高考贏家還是「小歡喜」們。


《小歡喜》是一部電視劇,豆瓣評分8.3分,剛播的時候,沒少上熱搜。


先說結果。



我說的高考贏家「小歡喜」們,就是上面的喬英子、黃芷陶、林磊兒、王一笛、方一凡和季楊楊。


PART 1.


如果有人問你: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你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門,但是我想給一個答案:


既不是天賦,也不是努力。


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在十幾年間由成長環境,出身階級,教育資源等因素潛移默化形成的綜合作用結果。


考取了南京大學的喬英子,父親是北京著名投資人,母親是春風中學骨幹教師。


有人說:「這好孩子都讓她媽媽逼出抑鬱症了。」


還拉出了《虎媽貓爸》裡面的畢大千做反面教材。


我想說,畢大千教育出的虎媽勝男當年讀了北京大學畢業進大公司嫁給北京戶口的貓爸羅素,事業愛情雙豐收。


沒有畢大千,沒有勝男的今天。


遺忘曲線聽說過嗎?


我們學習一樣知識,都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鞏固。



還有21遍法則。


一個「烏鴉」的單詞重複21遍才能記住,一個動作堅持21天形成習慣,就這個道理。


抖音裡的一個網紅姥姥@夏布利島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典範。



我們來看看化學老師怎麼教自己的「歐米伽」小外孫背詩。


制乙烯,

硫酸乙醇三比一

加入碎瓷混一起

液面下插溫度計

迅速升溫170

排水收集得乙烯



別說是高二,我一個本科畢業聽得津津有味。


有人可能會抬槓「這有個毛用」,「小屁孩只會嗷嗷嗷」。


再舉個慄子:


這是高考我們需要掌握的知識網絡圖。


這是一個寒門學子身邊的人所能給他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他靠自己辛辛苦苦的刷題,背單詞,中考的時候可以達到這種水平了。


這是@夏布利島等的家教。


類比《小歡喜》就是喬英子的媽媽的家教。


你來告訴我,這兩種人都接受了12年教育,高考的起跑線真的一樣嗎?


歐米伽長大了面對高中化學找不到一種「熟悉」的感覺,你信嗎?


喬英子到了高中,物理需要它媽媽操心嗎?


北大的一個耿直boy說了,現在考上清北的,一半家長父母是做老師,或者一方父母做老師的。


就像很多人吐槽《小歡喜》一樣,喬英子又是天文館雙語講解員,又是玩樂高,哪像一個高三的學生?


你以為所有人的的知識網絡,思維的獲取都要「衡水模式」嗎。


你看看英子家的硬核配置:隔音級別的書房臥室。


不得不說,無論是平常的年份還是2020年,喬英子都會是高考裡的佼佼者。


高考誓師大會上,喬英子有底氣在心願氣球上寫的是自己的夢想「CA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有底氣給女兒改成了「清華北大取其一」,同時要求英子自己補上一句「一定考上700分」。


700分什麼概念?經歷過高考的都懂得。


PART 2.


季楊楊的父親是北京副區長。


可是他的舅舅很有錢,生日禮物出手就是一臺法拉利。


季楊楊在電視劇一開篇是都快留級的水平了,按照李老師的說法「考不上本科」。


此時距離高考約300天。


這時候大家的注意力應該還在季區長如何去學習卡丁車,學習上網,給季楊楊道歉中自嗨,卻忽略了最關鍵的線索:


請到了北京西城四大天王一對一補課。


這四個老太太有多厲害?


宋倩是她們的學生。


宋倩心甘情願把英子送去補課,自己退居二線那種。


而季楊楊從認真上四位老師的課到高考,不到三個月準備時間。


可是在電視劇大結局時候,人家憑自己的本事上了北京理工大學(這不是我想要的,不念)


最後出國去慕尼黑學習汽車專業。


有人說,這扯淡了,三個月就能把高考分數提高200多分?神仙也教不出來。


可是我告訴你,這個可能,完全可以實現。


我2016年在北京曾經做過住家執事(相當於管家)。


主要的責任就是幫主人家瀕臨中考()的小孩安排補課老師一對一上課。


小孩此時距離中考不到2個月,6科的成績加起來不到200分,就算對北京教育環境再不了解,也知道這個分數考不上高中。


說句到家的話,可能連好中專都考不上。


但是主人家就是捨得花錢,一天請6個私教上6節課,2個月後考上高中。


你抬槓說人家孩子刻苦努力了。


試問哪個孩子在高中尤其是高三階段不努力?


你說這個孩子多聰明,天賦異稟。


別自己騙自己了好嗎,智障兒童都在特殊學校呢。


寒門學子以為條條大路通羅馬,我騎自行車十年寒窗風雨兼程甩開旁人一大截了。


卻不想二代們在衝刺關頭坐了火箭。


PART 3.


方一凡是整部劇最亮的顏色,也是整部劇最魔幻的地方。



父親高級法務,母親高級財務。


一聽就是坐辦公室的精英。


他也是個學渣。


高三開學時候他和季楊楊是唯二被認為考不上本科的人。


季楊楊的父親是誰呀,舅舅多厲害呀,方一凡只是工薪階層,後來父母還雙雙下崗。


這時候大家該感覺,這是疫情之後寒門學子的代表了吧,雖然整個高中都不務正業,但在高三拼了一把,也踩著本科線,上了大學。


大家別忘了,他讀的叫南京藝術學院。


很多人對藝考學費沒概念,我貼個圖:


說疫情不會對普通高考生造成影響的,我想試問誰家能輕輕鬆鬆拿出幾十萬上百萬給孩子「試錯」?


有幾個三線城市或者鄉村的孩子學的起「藝術」?


有很多人也diss這個橋段,說是太假。


哪有高三都上了快一半的時候,去學藝術的?


這個和現上轎現扎耳朵眼有啥區別?


我借用知乎答主@Ming Ali有一段精闢的見解:


「北京的踩踏效應太嚴重了!」


比如一個十條賽道的跑道賽跑,比賽百米,如果有十個運動員跑步,那跑第一名的無疑是跑步最快的,當然也有運氣成分,但是實力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如果賽道裡塞一百名選手,跑第一的大概率不是跑最快的那個,而是運氣最好的那個。

賽道太擁擠,實力受到牽絆,反而是比較會陰謀詭計使絆子的那個人可能勝出的機率大。


考生上百萬,一分就可以拉開幾千人的排名,在大家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運氣,特長加分起到改變命運的比重就被無限放大,


一些對規則細枝末節完全沒有意義的琢磨變得很重要,因為當大家實力差不多時,這些細枝末節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不得不承認,方一凡的「運氣」很好。


他們的家庭財力(賣套房子一千萬)、人脈(他媽認識高考名師,他爹認識季區長)也能支撐得起他對規則「細枝末節」的挑戰。


PART 4.


曾經我一直羨慕林磊兒,學習成績那麼好,還有疼愛他的小姨小姨夫。


後來我發現我錯了:林磊兒除了學習成績,一無所有。


英子說,這個8499是爸爸送的,磊兒低下了頭。


英子和媽媽鬧翻躲在角落裡鬱悶的時候,磊兒忍著眼淚;


文潔和方一凡吵架,和好擁抱的時候,磊兒羨慕地看著。


像極了自己成長經歷中的某些觸動內心最敏感神經的瞬間:


別人家的父親給同學買了好貴的玩具分享給我,可自己的父親已經三個月沒回過家了。


寄居在親戚家中,看著別人家的父母如何疼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不知在何處。


住寄宿學校的時候,羨慕那些走讀的同學每天都有父母在校門口接,期盼自己的父母有一天也站在校門口微笑著向我招手。


但我們知道,這一切都不可能,就像磊兒一樣。爸爸不會回來,媽媽也不會回來。


最重要的是,小姨會賣房子支持一凡表哥去學藝術,,不可能賣房子讓自己做同樣的事(不要槓搬家租房,搬家對兩個孩子都有好處。)


正因為這樣,磊兒符合我們對「寒門學霸」的所有想像。


他又呆又萌,聽話懂事。


可是冰凍三尺,一日之寒嗎?


大家別忘了一件事,林磊兒的媽媽也是高材生。他在福建接受的是更殘酷的高考訓練,北京的試卷難度全國最低。


說一個更現實的問題,磊兒的分數,在北京可以考上清華,在高考大省,會是什麼水平?


我還可以講一個更現實的,原著中林磊兒是考上了清華大學,但是父親去世,最後還是選擇了學費全免的江南大學。


這就是寒門學子的現狀,真實得緊。

PART 5.


我沒點到名字的「小歡喜」也不是普通小夥伴的模樣。


黃芷陶,舅舅在春風中學當老師,父母在國外。人家有兩手準備;


王一笛,父親在國家大公司任總經理,在母親的規劃下早早地開始了藝考籌劃。


就像一個網友說的:


「小歡喜講的是一群富二代的高考故事,和我等小民毫不沾邊。」


但是依然有大批高考生的家長被自我感動的熱淚盈眶。


大家一定看過這樣的抖音推送:


(視頻:吉林市已復學的高三初三年級轉為網課,學生含淚喊口號離校)


學生們離校時候喊著加油,喊著口號:


「楊帆起航劈波斬浪,二十一班,鑄就輝煌;青春飛揚捷報遠航,少年立志十五最強。」


「一七九班,重任在肩」


「我命由我不由天。」


新聞也鋪天蓋地的正能量著「社會總會報答自律學習的人!你們高考一定會考上心儀的大學!」


繼吉林之後,牡丹江高三部分學校也停課。


有人說「大家都一樣,面臨一樣窘困的外部環境,誰比誰就佔了便宜?」


其實你們只說對了一半,外部因素確實都一樣,我們忽略了內在因素。


而寒門是不是能出貴子,98%的因素取決於家庭給你的推力有多大。


一位家長哭著說「以前大家在學校上課,老師會關照一下家境不好的同學,給答疑解惑。現在都上網課,別人的孩子能請得起家教輔導,我家連無線網都沒有,對不起孩子。」


由此,無數人自發在網上打出問題「網課下的2020年高考,寒門學子怎麼辦?」


這次的疫情改變了太多東西,可能改變很多高考生的一生。


今年的高考贏家,是「小歡喜」們。


或者說,歷年高考的贏家都是「小歡喜」們。


2020年的高考近在咫尺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怎麼辦?


放棄嗎?


別傻了孩子,高考可能改變不了命運,但是他是改變命運最好的機會。


寒門學子雖然身後無盾,可是手中有矛。


寒門難出貴子,沒告訴你寒門沒有貴子。


既然有這個機會,為什麼不是你?


就像一個博主說的:「現在普通人根本上不了北大,可是誰告訴你,那你是個普通人?」

相關焦點

  • 《小歡喜》成學霸劇組,「童文潔」藝考最大贏家,「英子」落榜
    去年這個時候,家庭情感電視劇《小歡喜》在各大平臺熱映,這部劇主要講述了三個面臨高考的家庭在高三那年所發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高考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高考的成績直接影響著你未來的選擇,所以很多家庭在高三那年都會變成一個戰場。
  • 小別離小歡喜是什麼神仙劇組,「童文潔」才是今年藝考的最大贏家
    22日開始,全國各省都可以查詢高考成績了,而當紅小明星的高考成績也是大家頗為關注的。作為今年的高考生,在《小別離》中飾演「方朵朵」的子楓妹妹考了北電第3名的成績,《小歡喜》中的「林磊兒」劉家禕考了北電第8名,「方一凡」的扮演者周奇北電第9名,《小別離》劇組中的「金琴琴」趙金麥則是取得了中戲第1名的好成績。這也太優秀了吧!
  • 海清說都是小場面,不要慌張,小歡喜小別離是什麼神仙劇組
    今日高考成績已經陸續公布了,海清竟然成了最大贏家。一起來看看怎麼一回事吧!發文賀張子楓周奇劉家禕金榜題名:「熱烈祝賀我女兒、兒子、外甥,金榜題名!眾所周知,海清都快成為00後劇裡的媽媽專業戶了,和張子楓、趙今麥合作了《小別離》,在劇中,張子楓飾演「方朵朵」,趙今麥飾演「金琴琴」。2019年的《小歡喜》更是成了暑期爆款。海清在劇中扮演脾氣暴躁的「我媽本媽」董文潔,為了孩子能考上大學操碎了心。這不,終於等到了這一年。
  • 《小歡喜》:高考獨木橋面前,中產階級無以名狀的焦慮感
    黃磊編劇、汪俊導演的《小歡喜》,呈現了北京市(疑似海澱區)三個家庭、四個高三生在高考面前的焦慮一年。戲中人當然有著各種各樣的不確定,唯一確定的就是高考很嚴肅、很殘酷、也很公平。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高考是人生必須要走的獨木橋。橋的這邊,是十二年寒窗苦讀,橋的那邊是職場和人生的敲門磚。
  • 高考成績出爐,海清黃磊成最大贏家:兒子女兒外甥全考上了
    ,今年因為疫情,高考推遲了很多,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考生的成績,所以大家都很好奇今年高考的成績究竟如何,相信各地的考生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成績,以及是否能夠去到滿意的大學了吧。》《小歡喜》劇組中,扮演黃磊海清的女兒,兒子,外甥。
  • 《小歡喜》:幾家歡喜幾家愁,到最後都有一個歡喜的結局,為啥?
    《小歡喜》這部劇在今年的白玉蘭電視劇盛典上可謂是大放異彩,奪得了包括最佳女配角在內的多個獎項,海清也憑藉童文潔一角入圍了最佳女主角的角逐,雖沒有摘得獎項,但也是贏家。《小歡喜》以三個不同家庭的視角講述了父母為高三孩子備戰高考的經歷,不僅是考驗高三階段的孩子,更多的是作為父母的付出。方圓,童文潔,方一凡,林磊兒一家。
  • 當年的高考贏家,如今過得是爽還是慘?
    或許你都已經忘了,明天就是2020年高考第一天了。不過沒關係,總有人記得,比如……當年靠高考翻身的「考一代」、「考二代」們,是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的。「考一代」們十二年磨一劍,靠高考走出小城,來到更大的世界並紮根於此,他們是靠高考改變命運的一代人。如今每當高考季來臨,他們中總有一些人忍不住藉此唏噓唏噓,緬懷緬懷,打打雞血,暗暗秀曬。
  • 《小歡喜》人生不只有高考,也不止於高考
    每年暑假檔前後,都是出現一批聚焦中高考題材的影視作品,4年前《小別離》引發熱議,去年的《小歡喜》也贏得了口碑。三個家庭,三個難題,比起前作,《小歡喜》更貼近現實。人生不止高考這一次考試,每一次困難都是一場試煉,是心靈的考場。劇中除了高考,還設置了人生的諸多關卡,讓演員們帶著觀眾去解鎖。
  • 2020高考全國卷各省市分數線對比,差異太大,有人歡喜有人憂!
    最近幾天,各個省市陸續發布了2020高考的分數線,考生們也相繼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績。每年高考,都會衍生無數話題,每年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今年由於疫情原因,高考推遲了一個月,但是今年的高考試題難度總的來說跟去年相差不大,從各個省市的分數線就可以看出。
  • 00後的第一屆高考畢業生給2020年高考考生們一段話!
    各位2020年即將高考的考生們:你們好!我是2019年高考畢業的一個大一學生!2020年註定是不平常的一年,這是一年迎來高考大改革的一年,但是對你們影響最大就是疫情的影響了,我對於這次疫情就不表達什麼個人看法了,但是我知道你們多多少少都會被這次疫情影響了!但是我希望你們不要把這個當作藉口,由於這次疫情,你們獲得了高三畢業生從未有的超長」寒假「,有的人會因此高興,我可以多休息幾天了,但是更多的人會覺得這不好,會影響我們複習的進度。
  • 南寧市2020年高考一本上線人數,哪家更歡喜呢?
    幾家歡喜,幾家愁!2020年高考不同往年,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南寧市學校高考上一本線的百分率是多少呢?提供下表,與大家分享,或許對你有用。這個表不算完整,有部分學校沒有公布數據,但是不代表這個學校高考成績不理想。
  • 《小歡喜》童文潔穿旗袍助力高考,寓意「旗開得勝」,太真實了!
    隨著《小歡喜》即將迎來大結局,各種話題和熱度也是居高不下,三組家庭描繪出來的「家庭教育圖譜」直擊人心,很多人都看到了自己或孩子高考時的影子,爸爸媽媽和老師說的話都感覺似曾相識,終於到了高考的時刻,童文潔穿著旗袍坐著輪椅給方一凡和磊磊加油助威,寓意「旗開得勝」,這也太真實了吧!
  • 旗下藝人包攬北電中戲第一,今年藝考最大贏家其實是董子健的媽媽
    2020年各省市高考錄取分數線逐漸出來啦,吃瓜群眾們除了關心自己身邊的人高考情況外,每年要參加高考的明星們的考試情況也是大家關心的。而今年出現了一位藝考王者:夏夢,她在專業考試中,獲得了上海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表演全國第一名,中央戲劇學院第五,plmm真的是非常棒了,現在她被稱為藝考女神。
  • 《小歡喜》大結局,在原著中3個家庭最後怎麼樣了?
    >今年夏天《哪吒》可以說是大銀幕上最大的贏家,但在小銀幕上,由黃磊和海清主演的家庭劇《小歡喜》也引起了熱議!所以,今天我們來看看《小歡喜》的結局三個家庭怎麼了?一、黃磊與海清飾演夫妻又圓又乾淨方逸凡,他的兒子,林雷爾,他的表弟。
  • 《小歡喜》大結局竟是在深圳這所學校拍的,學生們體驗當群演
    南都訊 記者伍曼娜 通訊員陳靜雯 新學期開學不久,深圳市龍崗區的華中師範大學龍崗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中師大龍崗附中」)的師生們都在熱烈討論一部暑假熱播劇《小歡喜》,而且還坦言感受到了「小驚喜」,這是為什麼呢?
  • 《小歡喜》喬英子金榜題名,南京大學發錄取通知書蹭熱搜
    《小歡喜》收官,最大贏家並非喬英子,而是林磊兒和南京大學文/一床情書《小歡喜》收官,「春風六子」方一凡,喬英子,林磊兒,季楊楊,黃芷陶,王一笛都考上了理想學府。不過林磊兒稍微有些遺憾,因為高考時發揮不佳,沒有考上清華大學物理系,而是上了機械工程專業,離他成為「清華大學史上最年輕物理教授」的目標有差距。 平時被林磊兒力壓的喬英子發揮出色,上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分數線,但她選擇了南京大學,而且是她最愛的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不久的將來,她將成為「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星」,擁有整個蒼穹。
  • 當《少年派》遇到《小歡喜》
    少年派小歡喜《十六歲花季》裡楊昆老師演的班主任像他的學生一樣滿是青春氣息,他和學生們更像是朋友。我尤其記著她戴隱形眼鏡被學生發現,然後進門一剎那,黑板上寫著&34;!現在想起來還要笑。其實生活中這樣的老師還很多。《少年派》選擇了四個家庭,挺有代表性,林妙妙的城市中產階級家庭,錢三一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江天昊的白手起家到城市打拼的家庭,鄧小琪的單親家庭。
  • 《小別離》《小歡喜》齊上陣,戲外都是學霸,海清媽媽想想都開心
    今天是高考放榜的日子,因為《嚮往的生活》一直對張子楓妹妹比較關注,看到張子楓以北電第三的成績上了熱搜,木木一搜發現除了張子楓,還有一批小演員成績斐然。我可能比朵朵更偏成熟一點吧,我相對來說還是蠻聽話。張子楓在這次高考中,以第三的成績進入北電,成了媽媽的小學妹。
  • 《小歡喜》喬衛東宋倩復婚,高考當天秀結婚證,卻被童文潔搶風頭
    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更多明星資訊《小歡喜》喬英子一家迎來大歡喜,喬衛東和宋倩經過分分合合後終於決定復婚,並且還在女兒高考當天秀結婚證,這波操作很彪悍!然而喬衛東夫妻終究抵不過方圓童文潔夫婦的奇葩行為。
  • 填報高考志願時,借鑑《小歡喜》
    兩天的高考剛剛結束 ,高三的學子們又要面對人生中最具有挑戰性的考卷,換句話來說,也是決定此後的人生質量過得如何的入門券:填報高考志願。 毫不誇張地說,高考志願填合適了,將來能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如果填不合適了,也許未來的生活會在抱怨、悔恨中度過餘生.畢竟前方的路是黑的,誰也無法保證他給你的計劃安排就是正確的。只有時間才能驗證這一切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