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杭州發布《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區、縣(市)政府出臺公務員獎金政策時,必須同時間、同幅度考慮中小學教師,率先實現教師平均工資收入高於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我始終認為,教師應該成為最受尊重的職業,應該成為被人們羨慕和追捧的對象,他們應該是社會的高收入群體,師範院校應該是拔尖學生最想報考的學校,試想一下,一些平庸的人混入教師隊伍後,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現在毆師現象愈演愈烈就值得深思。
杭州這次推出重磅政策,率先宣布要實現教師平均工資收入高於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注意是「高於」,而不是以前的「不低於」,在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方面,杭州無疑走在全國前列,單憑這一點,就應該給杭州主政者點個大大的贊。
杭州這次不僅要提高教師工資收入水平,還實施了杭州市「中小學名師11名師培養工程」和「中小學名校長525培養工程」。每年認定100名「杭派」名師、20名「教育家型」名師,市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2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對認定「杭派」名校長、卓越校長,市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40萬元、100萬元的獎勵。
杭州推出名師名校長工程,可能是受馬雲的影響,馬雲是杭州人,馬雲曾經說,教育就是未來,我們應該給老師最高的認可、最好的待遇,這樣他們就會尊重工作、尊重孩子。好老師可以一輩子至少幫助200名學生,一個校長可以支持100個老師。
杭州重獎名師名校長的初衷是好的,但可能不切合實際,因為現實中名校長、名班主任、特級教師都是評出來的,特別是校長都是由上級直接任命的,並不是教學業績幹出來的。
現在各種名師都是通過各種比教、寫論文、評比做臺帳評選出來的,試想一個老師把精力都放在這些方面,這樣評選出來的所謂的名師的含金量都會大打折扣的。事實上,現在教師隊伍中所謂的名師,都是拿著高工資高補貼上著最少的課……
教育不同於科技,其最大意義,在於普及價值,澤被每個角落,每一位學生,而不在於誰拔尖;如果要評名師,那也應基於師德來評判,而不是困擾於師技,教育質量應該取決於教育制度保障,並不是由名師教學的技術高低起決定性作用的。
教育是千千萬萬的普通教師在一線幹出來的,而不是靠幾十個「名師」拼出來的。教育不是唱歌演戲,不是明星歌星的活。杭州重金少數名師名校長,看似激勵了少數教師,實則傷害了廣大一線教師的心,會讓教師隊伍中收入兩極分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請杭州主政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