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學者研發電解水制氫新型催化劑:便宜,能用8千小時

2020-12-17 人民日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發出一種可在強酸條件下長壽命電催化分解水的廉價電催化劑,並有望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應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將太陽能轉化為俗稱「液態陽光」的「太陽燃料」,是應對未來化石燃料枯竭和氣候變化的重要可再生能源策略。近年來,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逐步成為大規模發電技術。利用光伏發電驅動電解水(PV-E)制氫,是目前最有希望的大規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制氫技術。在眾多電解水技術中,質子交換膜電解水技術受到廣泛關注。但是,該技術在強酸條件下工作,大部分催化劑不穩定。目前,只有貴金屬銥(Ir)能在質子交換電解水酸性環境下穩定工作,這極大地限制了PEM電解水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因此,開發能夠取代貴金屬的廉價、高效、穩定的電解水催化劑,對發展大規模低成本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尤為關鍵。

據了解,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光催化、光電催化和電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研究及催化劑的開發。研究過程中,科研人員基於前期的探索發現了γ-MnO2(γ型二氧化錳)在特殊電位窗口範圍內,可實現強酸條件下穩定電催化水分解,並實現了8000多小時的長壽命工作。此外,該合作研究團隊還利用原位光譜電化學等方法,系統研究了這種催化劑在強酸性條件下電催化水分解反應的機理。

相關技術人員表示,非貴金屬電催化劑在強酸條件下能夠成為長壽命分解水,為發展廉價、穩定、高效的分解水制氫催化劑開啟了新的思路,也為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起到促進作用。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明新一代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電解水析出氫氣和氧氣作為整個反應中的兩個部分,為了提高反應速率,需要分別找到合適的催化劑。   直到今天,氫析出的相關催化技術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但氧析出還沒有找到更高效廉價的催化劑。這是氫能源領域懸而未決的難題之一,業內將之與非鉑氧還原催化劑的研發並稱為兩大聖杯。   如今氧析出催化劑的聖杯即將被中國科學家捧走。
  • 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而電解水制氫正是將富餘電力轉化為氫能的好途徑。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屬新能源所研究員陳亮團隊提供了一種高效的酸性析氧電催化劑,並提出了相應的機理解釋,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酸性電解水制氫的研究。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我國學者研製出廉價高效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宇恩教授課題組運用創新工藝,研製出一種廉價、高效的新型釕單原子合金催化劑,向推進「電解水制氫」的工業化應用邁出重要一步。日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催化》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該研究成果。氫能被認為是一種「終極能源」,電解水是最被看好的製備方式之一。
  • 電解水制氫有了長壽命廉價催化劑
    (觀察者網訊)觀察者網4月2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Ryuhei Nakamura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在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 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氫能經濟」理想路徑
    而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達到「零碳排放」,產生的氫為「綠氫」。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告訴《中國科學報》,利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電解水製取「綠氫」,一方面可極大地消除氫氣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問題,構建真正潔淨的新型能源體系;另一方面可將間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轉化儲存為化學能,實現持續穩定的能源供給。
  • 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原標題: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新華社雪梨3月20日電 (萬思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 更高效的新型電解水催化劑
    圖片來源:南洋理工大學人們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尖晶石氧化物催化水電解的原理,以改善其性能,並進而提升電解過程的效率。日前,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領導的團隊通過辨識影響催化性能的因素,設計出一種性能更好的新型尖晶石氧化物,向氫能源經濟又「邁進了一步」。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2電解水制氫技術現在有三類電解水制氫技術,比較成功的是鹼水電解,還有就是質量交換膜的純水電解,這個正在進行兆瓦級的工業實驗,正在研發高溫蒸汽電解。鹼性水電解工業比較成熟,現在成套的電解槽可以出售,我這裡列的都是國外的電解槽,像Hydrogenics等等這些,我們國內有三家電解槽供應商,在武漢和蘇州還有天津,我們就內三個廠家可以供應鹼水電解。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正在研發,主要的特點是效率比較高,把液能可以變成氫能,但是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
  • 電解水制氫將成主流氫源?
    據悉,電力成本高是電解水制氫目前面臨的最關鍵問題。對此,謝寧寧直言:「電解水制氫未來在降成本還有規模化的提升方面,需要與可再生能源結合。因為隨著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和風能成本的走低,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 (PPT)衣寶廉院士: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電解水制氫技術現在有三類電解水制氫技術,比較成功的是鹼水電解,還有就是質量交換膜的純水電解,這個正在進行兆瓦級的工業實驗,正在研發高溫蒸汽電解。鹼性水電解工業比較成熟,現在成套的電解槽可以出售,我這裡列的都是國外的電解槽,像Hydrogenics等等這些,我們國內有三家電解槽供應商,在武漢和蘇州還有天津,我們就內三個廠家可以供應鹼水電解。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正在研發,主要的特點是效率比較高,把液能可以變成氫能,但是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
  • 觀察|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德發明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新工藝
    原標題:德發明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新工藝   科技日報柏林5月25日電 (記者顧鋼)德國柏林的赫爾姆茨太陽能燃料研究所研究人員應用特殊納米材料,日前發明了高效利用太陽能制氫新工藝。這種納米材料可以使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達到80%。   新工藝採用的是水電解原理。
  • 澳科學家發明電解水制氫技術 有望生產清潔燃料
    原標題:澳科學家發明電解水制氫技術 有望生產清潔燃料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該技術採用了一種價格低廉、有特殊塗層的泡沫狀材料,能使電解水產生的氧氣氣泡快速逸散,從而提高製取效率。
  • 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俞紅梅: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效電解制氫研究組長俞紅梅到場並發表了以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以往在沙漠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是無所謂的,但是如果將來國內能開拓現場制氫,比如說加氫站可以,佔地面積成為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
  • 電解水制氫到底有啥優勢?聽聽張久俊院士怎麼說?
    長期的話,我們看到很多太陽能的標誌,我們主要的發展還是靠太陽能以及我們的可持續能源的風能、地熱能等等,這種能來發電,來制氫,這是短期、中期以及長期的制氫方法。   我們講電解水制氫,我們知道電解水制氫是電化學的電解水制氫,實際上包括五個大的方法。第一個就是鹼性電解水制氫。第二個是酸性電解制氫。
  • 如何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
    因此水電解制氫成本的關鍵在於耗能問題。 由此引出兩條降成本的途徑:一是降低電解過程中的能耗,二是採用低成本電力為制氫原料。 目前主流的電解水制氫技術有三種類型:包括鹼性電解水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PEM)制氫和固態氧化物電解水(SOEC)制氫. 其中鹼性電解水制氫是最為成熟、產業化程度最廣的制氫技術,但其電解效率僅為60-75%,國外研發的PEM技術與SOEC技術均能有效提高電解效率,尤其是PEM技術已引入國內市場。
  • 大連化物所在酸性條件下長壽命非貴金屬電解水催化劑方面獲進展
    利用光伏發電驅動電解水(PV-E)制氫,是目前最為可行的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之一。在眾多電解水技術中,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技術受到廣泛關注。但是迄今為止,只有貴金屬IrOx能在PEM酸性環境和陽極極化條件下穩定分解水,這極大限制了PEM電解水技術的大規模應用。
  • 中國氫能聯盟:2030年左右,電解水制氫將成有效供氫主體
    6月26日,中國氫能聯盟在山東濰坊發布了《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該白皮書由國家能源集團、同濟大學、鋼研集團、濰柴動力等30多家國內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型骨幹企業和科研機構歷時8個月聯合編制完成。
  • 電解水制氫:如何設計金屬碳化物催化劑?
    電解水制氫是高效、綠色的制氫途徑,但嚴重依賴貴金屬Pt催化劑,亟需發展經濟、高效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過渡金屬碳化物具有類鉑的電子性質和催化行為,是一種潛在的析氫電催化劑。近年來,相關研究工作通過合理的設計策略,調控並優化碳化物的納米結構和電子性質,顯著提高了該類材料的電催化活性和水分解制氫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