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學家發明電解水制氫技術 有望生產清潔燃料

2020-12-17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澳科學家發明電解水制氫技術 有望生產清潔燃料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該技術採用了一種價格低廉、有特殊塗層的泡沫狀材料,能使電解水產生的氧氣氣泡快速逸散,從而提高製取效率。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研究人員說,這種電極是迄今在鹼性電解質中產氧效率最高的電極。它使用鎳和鐵為原料,成本低廉、容易製造,不像其他電解水技術那樣需要用珍貴的稀有金屬作為催化劑和電極材料。

  在電解水的過程中,水在電流作用下被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產氧電極的效率低、成本高、需要消耗大量電力,是電解水制氫實現工業化生產的主要技術難關之一。

  研究人員採用了市面上常見的泡沫鎳,用一種活性很高的鎳鐵合金催化劑對其進行電鍍,製成電極。泡沫鎳材料內部有許多微孔,直徑約200微米,約為人類頭髮直徑的兩倍。超薄的鎳鐵合金鍍層裡面也有大量微孔,直徑約50納米。

  由於鍍層和內部都充滿微孔,新型電極的表面積非常大,有利於電解過程中生成的氧氣的釋放和逸散。氧氣氣泡逸散不夠快,是一個降低電極利用率的普遍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將進一步研究其中原理、優化性能,幫助早日實現低成本制氫。氫的燃燒產物是水,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和其他汙染物,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如果能大規模低成本製取,將有助於滿足世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同減少汙染、遏制全球變暖。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澳科學家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有望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
    新華網雪梨3月20日(記者張小軍 實習生萬思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該技術採用了一種價格低廉、有特殊塗層的泡沫狀材料,能使電解水產生的氧氣氣泡快速逸散,從而提高製取效率。
  • 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原標題: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新華社雪梨3月20日電 (萬思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 德發明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新工藝
    原標題:德發明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新工藝   科技日報柏林5月25日電 (記者顧鋼)德國柏林的赫爾姆茨太陽能燃料研究所研究人員應用特殊納米材料,日前發明了高效利用太陽能制氫新工藝。這種納米材料可以使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達到80%。   新工藝採用的是水電解原理。
  • 科學家發明新一代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美術設計:崔劼   當電流通過水時,會產生氫氣和氧氣,氫氣在氧氣中燃燒,得到的產物是水。化學公式循環往復,這些中學課本上的內容為人所熟知。   過去的一百多年裡,科學家一直在試圖讓反應過程變得更快。電解水析出氫氣和氧氣作為整個反應中的兩個部分,為了提高反應速率,需要分別找到合適的催化劑。
  • 電解水制氫經濟性難題怎麼解?
    因「跨界耦合」的特性,其被公認為清潔能源體系建設的助推器。傳統制氫方式包括天然氣制氫、煤制氫等,但仍難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近兩年,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發展勢頭漸顯,其工藝簡單、無汙染,被視為制氫最佳路線。
  • 電解水制氫將成主流氫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了使得電解水整體設備進一步適應可再生能源制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主要有鹼性電解水、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和固體氧化物電解水三類。
  • 造價是煤制氫3倍、天然氣制氫1.5倍!電解水制氫經濟性難題怎麼解?
    因「跨界耦合」的特性,其被公認為清潔能源體系建設的助推器。傳統制氫方式包括天然氣制氫、煤制氫等,但仍難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近兩年,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發展勢頭漸顯,其工藝簡單、無汙染,被視為制氫最佳路線。
  • 造價是煤制氫3倍、天然氣制氫1.5倍!電解水制氫經濟性難題怎麼解?
    因「跨界耦合」的特性,其被公認為清潔能源體系建設的助推器。傳統制氫方式包括天然氣制氫、煤制氫等,但仍難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近兩年,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發展勢頭漸顯,其工藝簡單、無汙染,被視為制氫最佳路線。
  • 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而電解水制氫正是將富餘電力轉化為氫能的好途徑。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屬新能源所研究員陳亮團隊提供了一種高效的酸性析氧電催化劑,並提出了相應的機理解釋,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酸性電解水制氫的研究。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電解水制氫產業成熟、安全可靠
    最近,由於河北張家口「11·28」爆燃事故最初指向制氫安全,氫能產業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安全性成為了海內外關注的焦點。但相關人士指出,此次誤報事件帶來的爭議並未完全平息。他表示,氫能以其清潔、高效的特點被認為是未來最有潛力的能源載體,然而其安全性常常受到人們質疑。談「氫」色變的社會現象凸顯出氫能科普的重要性。
  • 讓能源更清潔更綠色: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項目開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近日,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目前國際頂級制氫儲能項目,預計建成後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 氫能源是目前已知最綠色清潔的能源,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當前,在行業整體發展的壓力下,「綠氫」項目的啟動對推廣發展清潔能源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 「水氫車」背後: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真正投產
    不過,暫且擱置「水氫車」技術的爭議,氫能源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燃燒熱值高、來源廣、零汙染、零碳排等諸多優點,被廣泛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近年來,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逐步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新熱點。
  • 創多項國際、國內第一 寶豐能源開建電解水制氫綜合應用項目
    不論是氫燃燒還是通過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產物只有水,沒有傳統能源利用所產生的汙染和碳排放。生成的水還可以繼續制氫,反覆循環使用,真正實現零排放。因此,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同時,氫能源來源廣泛,特別是可以通過與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結合,利用電解水製取。這種方式不僅實現了氫能源全生命周期的綠色清潔,更拓展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氫能網訊:前言:北極星氫能網獲悉,衣寶廉院士在題為《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的演講中提到: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並分析了目前3種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特點、難點及未來發展方向。
  • 中日學者研發電解水制氫新型催化劑:便宜,能用8千小時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發出一種可在強酸條件下長壽命電催化分解水的廉價電催化劑,並有望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應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 康明斯:解讀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和成本降低空間
    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主要由兩個電極和電解質組成,是純水發生電化學反應分解產生氧氣和氫氣的過程。電解水的能源則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等零碳能源,制氫過程無汙染排放,是最清潔環保的「綠氫」。  相比其他電解水技術,PEM能在高電流密度下工作,體積小、效率高,生成的氫氣純度可高達99.999%,被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前景的水電解技術。
  • (PPT)衣寶廉院士: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為解決可再生能源長時間不均,選摘氫能,採用電解水制氫解決可再生能源的儲存、再分配問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據報導德國已制定氫能戰略,成立由內閣任命的國家氫能委員會,投資90億歐元促進氫能的生產與應用。德國在漢堡將建100MW的電解水廠,每小時可生產2噸即22000立方米的氫氣。原因三,燃料電池技術的突破。
  • 俞紅梅: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
    9月14-16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與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籌)共同主辦的第五屆FCVC大會於上海汽車會展中心召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效電解制氫研究組長俞紅梅到場並發表了以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 電解水制氫到底有啥優勢?聽聽張久俊院士怎麼說?
    氫能首先是一種無汙染的清潔能源,燒了以後,通過燃料電池燒,或者是直接燒了以後,它產生出來的就是水,一個氫分子加上一個氧分子變成水,它就是這個水,所以非常的清潔。第二個,它的來源比較廣泛。比如說電解水,它就是來源於水,或者是從我們的低碳化合物進行裂解,產生氫氣,它的來源比較廣闊。
  • 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氫能經濟」理想路徑
    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電解水制氫生產中實現「大規模」「低能耗」「高穩定性」三者的統一?被列為2020年重大工程技術難題之一。 最大優勢是產生「綠氫」 氫不但可以直接作為能源使用,在石化工業中也有著重要的用途,被譽為未來世界能源架構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