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後遺症:隱秘之痛 武漢新冠患者家庭的一手記錄
武漢一位醫生對八點健聞說,新冠病毒號稱「perfect(完美)級」病毒,攻擊的範圍非常廣,從腦神經到身上所有的組織器官都會攻擊。北京地壇醫院公眾號曾公布,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一些新冠患者,視其發病時的嚴重程度、感染位置,在康復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後遺症。
-
武漢大冶兩地遠程會診兒童新冠肺炎疑似患者
武漢大冶兩地遠程會診討論患兒肺部影像 郭林 攝(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大冶兩地遠程會診兒童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中新網武漢3月4日電 (薛源 王琛)武漢兒童醫院與大冶市人民醫院3日上午11當地醫生拿不準,向武漢兒童醫院求助,申請遠程會診進行甄別。「還要完善哪些檢查?一直有低熱症狀,是否要調整治療藥物?」大冶醫生想通過這次遠程會診明確該名患兒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
武漢一線醫生詳解新冠:對危重症病人的損害像「SARS+愛滋病」
彭志勇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從1月6日接收第一個新冠病人開始,在ICU病房裡一待就是兩個多月。 緊接著,不斷有床位空了出來,有病人進來,有病人出院,到3月9日晚,ICU還保持著3張空床的記錄。
-
李文亮同科室醫生梅仲明因新冠肺炎去世,武漢中心醫院已痛失3位醫生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據封面新聞,武漢市中心醫院另一名醫生介紹,梅仲明醫生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倒下,這是該醫院第3位殉職的醫生。「他和李文亮一組,感染也是前後不久。」視頻來源:騰訊視頻武漢醫生梅仲明因新冠肺炎去世據武漢中心醫院微信公眾號消息,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梅仲明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3月3日中午12時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享年57歲。
-
武漢疾控中心:在一月初武漢呈流感狀患者體內檢測出新冠病毒
考慮到在2020年1月23日前,針對新冠病毒的分子診斷技術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我們對於疫情的早期爆發情況,其實了解得並不多。 為了更好地理解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學信息,武漢疾控中心的劉滿清團隊回溯了在疫情大規模爆發的前幾周,在呈現流感症狀的患者體內分離出的咽拭子樣本。
-
全國首例兒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武漢治癒
記者剛剛得到消息,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1歲2個多月的劉新已治癒,今日可出院。據了解,劉新小朋友是全國首例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兒童重症患者。劉新小朋友家住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春節前出現感冒、拉肚子等症狀。
-
武漢兩醫生因新冠肺炎臉部發黑,是何原因?目前怎麼樣了?看白巖松連線
武漢兩醫生因新冠肺炎臉部發黑,是何原因?目前怎麼樣了?——易凡、胡衛鋒,也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詹慶元醫生說:和新冠病毒的搏鬥就跟打仗一樣!不能讓兄弟倒下!
-
越南醫院最後一名新冠患者轉陰,全體醫生護士情難自抑,放聲痛哭
據《越南快報》4月6日報導,平順綜合醫院的醫護人員在收到醫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病毒測試呈陰性的消息後,再也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時而抱頭痛哭,時而鼓掌慶祝,激動時還又蹦又跳,場面令人動容。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研究:新冠患者入院特徵相比早期更為隱蔽
當地時間3月2日,預印網站SSRN刊登了一篇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論文《注意:新冠肺炎患者入院臨床特徵已經改變》(Cau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VID-19 patients are changing at admission)。
-
給「陳廳長」治病的李醫生被查 曾稱治癒9例新冠患者
(原標題:給「陳廳長」治病的李醫生被查 曾稱治癒9例新冠患者)
-
武漢首位新冠重症醫生:孩子大了我會告訴他,爸爸是個英雄
原創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陸俊,一位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歷程中具有標誌性卻又並不為所有人熟知的醫生。2020年伊始,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急診科上班的陸俊,成為了武漢首批投身抗疫戰場的醫生,2020年1月5日,陸俊突然出現發燒、渾身乏力的症狀,隨後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他也是迄今為止公開報導中所披露的武漢市首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醫生。
-
新冠後遺症成出院患者隱秘之痛
新冠後遺症成隱秘之痛上海澎湃新聞7月13日報導,李華請了很多醫生給媽媽醫治,效果一直不明顯。作為三甲醫院的醫生,李華非常心痛,感慨現代醫學對於一些新冠肺炎後遺症顯得蒼白無力。武漢一位醫生說,新冠病毒號稱「完美(perfect)級」病毒,攻擊的範圍非常廣,從腦神經到身上所有的組織器官都會遭到傷害。北京地壇醫院公眾號曾公布,新冠肺炎患者會出現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和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一些新冠患者,視其發病時的嚴重程度、感染位置,在康復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後遺症。
-
援鄂醫生:ICU新冠患者過半肢端變紫,有人手指和腳趾發黑、壞死
所以需要加強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抗凝治療。此前,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易凡,也因全身皮膚發黑引起廣泛關注,經過治療,目前臉色已基本恢復正常。由此可見,在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特效治療方法的情況下,"我們把抗凝和抗血小板聯合,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嚴曉偉說,這說明採取的治療措施和策略是正確的。
-
獨家|武漢一線醫生解讀治癒者「復陽」:新冠病毒會變成B肝或C肝...
其中湖北新增17例,均為武漢病例,較前一日減少19例;湖北除武漢外連續5天零新增。隨著更多患者治癒出院,大眾對於這次疫情的後續發展越發關注,而個別治癒病人「復陽」也讓人對這種病毒疑慮重重:為什麼有患者出院後核酸檢測又呈陽性?新冠病毒以後會不會變成像流感或B肝、愛滋病一樣的病毒長期留存在人體內?
-
失去嗅覺的人:新冠康復患者何時能完全回歸正常生活
新冠疫情期間,也有年輕輕症患者主要表現為嗅覺和味覺消失。武漢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李華(化名)稱,判斷一些新冠康復患者的症狀,是否屬於新冠後遺症,應該看它是否具有可復性,如果症狀在後期逐漸恢復了,叫做可復性;如果後期一直沒有好,才叫後遺症。相對於老年重症新冠患者,一些中年乃至青年的輕症患者更容易被社會忽視。
-
千裡謝君恩 4名武漢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來青感謝救命恩人
一個擁抱,一句感謝。時隔174天,又是一場跨越一千公裡的相聚。只不過,這一次換做我們趕到青島,向你們報個平安,向你們道一聲感謝。還有個無比重要的事兒,看看你們摘下口罩、脫去防護服的樣子……9月19日晚6時,武漢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組團乘坐飛機抵達青島流亭機場,迎接他們的是援鄂隊員——市立醫院姜莉護士長。
-
被歧視的新冠康復患者:恐懼、誤解、歧視,制約著他們回歸社會
新冠疫情以來,社會上對新冠患者談之色變,他們雖康復歸來,周邊人仍視若洪水猛獸。 對於新冠康復患者來說,劫後餘生,已屬不易。生理之痛,隔離和治療期間帶來的心理陰影,後續症狀的折磨,此起彼伏;而社會對他們的恐懼與歧視,更使他們陷入被孤立的困境。
-
新冠疫苗已開賣?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最新回應!
【詳情點擊】(瀋陽網)【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疫苗未上市,「可訂購」等傳聞不實】近期網上出現了關於新冠滅活疫苗可以「訂購」、「朋友圈兜售」、「支付保證金採購申請」等不實傳聞,引發廣泛關注。8月13日,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在網站公告稱,目前,我公司的新冠滅活疫苗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國際臨床試驗(III期),疫苗產品尚未正式上市。
-
武漢大學開發出新檢測方法 能大幅提升新冠病毒陽性檢出率
武漢大學開發出新檢測方法 能大幅提升新冠病毒陽性檢出率 2020/03/06 00:0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單暉 瀏覽:3303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首批13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每位患者及其家人獲...
2月19日上午,首批進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13人臨床痊癒出院。執行院長肖駿現場向他們表示祝賀,並代表泰康保險集團陳東升董事長,給每位康復出院人員及其家人贈送了一份「泰康防護疫保險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