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包」北方「滾」,上海人家吃完元宵才算過完年

2020-12-23 澎湃新聞

對於石庫門裡的上海小囡來說,過年總歸是最快樂的事情,而在這快樂中,最最快樂的莫過於節頭和節尾。

據老上海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何家燈彩」的傳承人何偉福回憶,年前,散落在各地的親親眷眷趕著時間、拼著幹勁,在春節之前把舊年的工作抓緊完成,他們冒著嚴寒、不遠萬裡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只為那一頓與家人歡聚的年夜飯。而這個全年最大的節日,一過就是半個月,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新年的開端,大家都會沉浸在節日歡快的氣氛中。

而對於遠歸的親人來說,年夜飯和元宵宴則是最被看重的兩頓團圓飯。如果說年夜飯是為了迎接遠歸的親人,那元宵宴則是為了「謝年」。餐桌上雞鴨魚肉當然是主角,另有一道傳統點心也能從大年初一吃到正月十五,那就是元宵。

食物的傳承似乎是最不易被遺忘的,有人說,如今年味漸淡,但元宵節吃元宵湯圓依然必不可少。

水磨湯圓板油餡

在寧波阿婆李阿婆的印象中,自己小時候過年,做湯圓可是一件大事情,磨水磨粉就是一項大工程。湯圓,越軟、越滑則越好,要做到這軟、滑,糯米原料頗為講究,要選黏性特強的品種,一般要用「水磨粉」為佳,而且最好用石磨磨。

李阿婆告訴我,對於一個十人左右的大家庭來說,每年春節水磨粉總歸要磨個二三十斤。有些人家自有磨盤,有些則會到公用磨坊裡排隊推磨。首先,把糯米粒用水泡過,然後,連水帶米一起上磨,就如同磨豆漿那樣磨成「水磨糯米粉」。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幾天,慢慢瀝去多餘的水分,然後就可以包湯圓了。「磨粉的時候,大人在磨,小孩就在後頭幫著推。磨好的水磨粉放在一口口缸裡,用水浸沒,要吃的時候撩點出來,吊在布袋子裡瀝乾,從大年夜一直好吃到正月十五。」李阿婆說。可見,好的湯圓還是要手工製作。

「如今,年紀大了,也沒有工具能夠做水磨湯圓,大多還是買現成的。」李阿婆補充道。與自家使用現磨的糯米粉做皮不同,有些商家還會將糯米粉進行混搭。豫園內的老字號寧波湯圓店就用三種粉混搭:雪白的糯米粉,顏色偏黃但吃口更香糯的米粉,過了一遍開水的熟粉,這三種粉加點香油一攪和,拌出來的糯米粉不僅黏性十足又糯又有彈性,而且雪白粉嫩,兼顧色相和吃口。

每年過年前,各大食品老字號門前排隊的阿姨爺叔可謂蔚為壯觀,一盒湯圓能夠排上一兩個鐘頭,有好吃的乾脆坐在店裡先來一大碗大湯圓痛痛快快地吃得滿嘴油香解饞。「其實也不比自己做省力多少。」李阿婆說。

磨完水磨粉,隨後要做的就是餡芯。南方的湯圓有多種「流派」,如今最出名的是寧波的「黑洋酥」湯圓。所謂「黑洋酥」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要取豬肚子裡的原塊「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壓、揉搓,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和綿白糖,直到把豬油揉化了,做成黑洋酥芯子。

好的餡芯,黑芝麻粉要選又黑又亮的新芝麻炒熟後碾碎;板油,只用剛宰殺的生豬身上生剝下來的正宗板油,熟豬油是絕對不上檯面的,否則就會有肉羶味。拌餡得用全手工,手上要先染一層香油,餡不能攪,得捏,太幹太溼都不行。

扯豬油包黑洋酥圓子,是寧波人的特長。這東西又費工夫,又費力氣,從現代保健觀點看是絕對的糟粕,可吃起來口感極佳:滑糯軟燙,做出來就是香,好吃,絕對值得一試。據說,元宵節吃一碗寧波湯圓,一年的生活會過得甜甜蜜蜜。

南方北方做法不同

等到水磨粉和餡芯都已經準備齊當,接著就剩下包了。南方的湯圓和北方的元宵不同,湯圓的做法倒有點兒像包餃子。

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面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不需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包湯圓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溼糯米粉黏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做得好的湯圓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圓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分,很黏,不易保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

而北方的元宵在製作上要比湯圓繁瑣得多:首先需將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由於元宵和湯圓都是用糯米粉做皮,並且常採用芝麻、白糖等做餡料,因此容易讓人混淆,但它們在製作工藝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煮元宵也有技巧:輕輕捏。下鍋前,用手輕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這樣煮出來的元宵,裡外易熟,軟滑可口。

開水下。鍋內水開後,放入元宵,用勺背輕輕推開,讓元宵旋轉幾下,就不粘鍋底。

文火煮。元宵入鍋煮至浮起後,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則,元宵不斷翻動,受熱不均勻,外熟內硬不好吃。

點冷水。元宵入鍋後,每開一次應點入適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即可撈出食用。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香甜可口。

俗不同 味尤濃

除了最為有名的「黑洋酥」湯圓,湯圓餡子還有豆沙、花生、棗泥、香菇、幹蒸薺菜、純鮮肉、薺菜鮮肉、蘿蔔絲餡等。無餡兒的還有「寧波小湯圓」,過去老上海有些寧波人家比較節儉,認為做大湯圓用料費,所以,自己做點指甲大小無餡的酒釀圓子或黑洋酥捏入生的去膜豬板油做成餡子的小圓子。

雖然元宵節吃元宵湯圓已經深入人心,但舊時也有少數上海人過元宵節不吃湯圓的,有的農民元宵夜食南瓜、苦草、高粱圓子,黃、綠、紅三色兆豐年。川沙居民元宵愛吃謝年的「收心餛飩」,青浦有些人家愛吃用薺菜、油豆腐、粳米粉等做的糊塗羹,寓意太平無事糊裡糊塗過一年。

可謂百裡不同俗,不過,一嚼一嘴油香的豬油黑洋酥湯圓,鮮湯滾滾的鮮肉大湯圓,還是滋潤著多數上海人的味蕾。美食的快感和濃濃的年味在湯圓入口的那一刻瞬間得到最大的滿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元宵節:北方「滾」的元宵,南方「包」的湯圓,到底有何區別?
    歷來北方和南方的飲食存在著飲食差異,端午節,甜粽鹹粽的分別,冬至,餃子湯圓的分別,元宵節,元宵湯圓的分別。1、做法不同北方元宵是要先做好固體陷切成小塊,蘸上水,放在滿生糯米粉的篩漏上搖,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
  • 北方「滾」元宵的來歷!北方黑芝麻元宵的製作方法
    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在外國地區也有過的,例如日本、韓國等。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是很熱鬧的。可是今年的元宵節,仿佛有點兒冷清,什麼活動也沒有,廣場上幾乎沒有人。夜晚的餐桌上,只是有幾個湯圓作為元宵節的禮物。
  • 正月十五元宵節,賞完花燈,猜完燈謎,您是滾元宵還是包湯圓?
    食者不必是饕餮客,而製造美食者,必定閱過人間百味,又能返璞歸真,回到食物本身。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囉嗦的厲大叔,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俗語說「十五之內都是年」,過完今天也就意味著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春節正式結束了。
  • 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你更愛哪一個?
    小時候,每到元宵節,爸爸總會從路邊買來一些元宵。5元一斤,放在鍋裡煮熟了,每人一大碗一起吃。吃在嘴裡感覺粗糙的口感,甜膩的滋味,當我再不喜歡吃元宵!長大後,偶爾從超市買回來一包湯圓,才知道,元宵原來也可以做的這麼好吃!清甜的滋味,細膩的口感,入口都是綿軟的幸福!
  • 看似同個東西,都是糯米做的,為什麼南方叫湯圓,北方叫元宵
    春節一過,馬上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只不過在這樣團圓的日子,大部分年輕人已經遠離家鄉去到外地工作,留守在家裡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了,在這裡小編覺得這天最應該放假陪家人的,可惜沒有法定假期。
  • 湯圓、元宵傻傻分不清楚?先別管這些,吃湯圓的這3點要注意
    俗話說,過完十五才算過完年。元宵節根據地方傳統不同,南方吃湯圓,北方吃元宵,但是湯圓和元宵是有很大差別的。湯圓,是將生糯米粉用熱水或冷水和成粉團,再將各種餡兒包進去。湯圓的水分比較高,那些沒有餡兒的小湯圓可以用來煮酒釀或者作為各種甜湯的配料。湯圓可以用來煮著吃,也炒著吃。元宵,大多數時候都是炸著吃的,當然也可以煮著吃。
  • 元宵包肉餡?薑湯+糖漿熬湯圓?額滴神!南北方又要吵起來了………
    ,全身心的投入到……過元宵節的準備工作中!>瞬間覺得好像南北方對於元宵(南方人叫湯圓),以及元宵節的理解似乎完全不一樣……top1小編問這位大姐,梅州過元宵節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食品:做法就很不一樣:北方:元宵」滾「出好兆頭在北方,有「滾」元宵一說,將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
  • 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是一回事嗎
    而吃元宵和看煙火無疑是元宵節最主要的風俗,也是過元宵節時人們最期待的兩件事。尤其是元宵,可以算得上元宵節的頭牌吃食了。一般來說,在元宵節這天,北方人會吃元宵,而南方人則會吃湯圓。那麼,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是同一種食物嗎?實際上,「元宵」和「湯圓」二者雖然模樣有些相似,原料也差不多,但絕不僅僅是稱呼上有差異那麼簡單。它們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製作手法不同。
  • 過完元宵才算過完年?關於元宵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小時候,學校都是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才開學,在我們的印象中,新年也就在那個時候戛然而止。
  • 元宵包肉餡?薑湯+糖漿熬湯圓?南北方又要吵起來了
    除夕過去了,初七過去了,我們都應該收收心,全身心的投入到……過元宵節的準備工作中!最近,小編認識了一位來自廣東梅州的大姐,為了表達東北人的豪爽好客,想在元宵節請這位大姐吃一頓正宗的北方元宵,結果和這位大姐一聊天,瞬間覺得好像南北方對於元宵(南方人叫湯圓
  • 元宵節元宵做法步驟怎麼煮才好吃 與湯圓有什麼區別
    元宵佳節要到了,家家戶戶都會做上好吃的元宵,如何製作元宵,元宵怎麼煮好吃,與湯圓有什麼區別,小編將一一介紹:  新華食品發現,每值元宵之際,很多網友就在論壇、微博上開啟「元宵vs湯圓」區別之爭,火熱之勢堪比「藍黑vs白金」之爭。而據相關調查顯示,多半市民認為,元宵和湯圓沒啥區別,對兩種品種的理解也五花八門。
  • 探訪傳統手工「滾元宵」市民排長隊忙搶購
    泡米、晾米、磨麵、炒制餡料到最後滾元宵,傳統元宵的做法工序複雜又耗時,在元宵佳節時吃上一頓正宗的元宵,是北方人們過節的傳統。2月27日,隨著正月十五的臨近,傳統工藝製作的元宵熱銷,在山西太原,當地老字號元宵店銷售窗口前全天都排著長長的購買隊伍。
  • 元宵湯圓到底該吃甜還是鹹?都別爭了,答案在這裡!
    【都說吃了湯圓才算把年過完,南、北方湯圓甜鹹黨們也即將抵達「戰場」!你是愛吃甜還是鹹湯圓?】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年後假期的第一個節日,在這天,人們賞燈、猜燈謎,最少不了的還是吃元宵或湯圓。吃甜還是鹹?
  • 特殊時期,元宵節宅在家裡吃湯圓或元宵,兩者有何區別?
    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正月十五吃元宵,直到我國宋代才開始在民間流行,這在當時算是一種新奇食品,隨著時間和歷史的推移,元宵和湯圓才有了區別。元宵是將固體的餡兒切成小塊,蘸上水,在生糯米粉的篩漏上滾出來的,而湯圓是將糯米粉和成麵團,再將餡心包進去,最後搓圓的。滾出來的元宵表皮乾燥鬆軟,包出來的湯圓則是光滑黏糯。第二是餡料上的差異。
  • 元宵節談吃: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各地什么元宵節的好吃食?
    導讀:元宵節過完了,年味也徹底沒了,所以才鬧元宵,抓住春節快樂最後的尾巴狂歡。當然,在這個節日裡,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北卷元宵,南包湯圓,元宵一般都是菜甜,而湯圓則更是花樣繁多,元宵和湯圓各有各的優點,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們元宵節的美食。
  • 元宵是「滾」出來、湯圓是「包」出來,不管哪種都不適合多吃
    其實在很多人的心中,湯圓和元宵是一種東西,只是北方愛叫「元宵」,而南方更愛稱為「湯圓」。但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要告訴大家,這種認知是大錯特錯的,湯圓不等於元宵,它們是有很大差別的,下面就和大家好好說一下:在做法方面,兩者差距就非常大。湯圓和餃子一樣,都是「包」出來的,先用糯米粉和面成團,然後把各種陷包進去,最後弄成圓圓的形狀,表面很光滑。
  • 元宵節英語詞彙:元宵or湯圓,教你區分清楚
    過完了初一,十五還會遠嗎?老人們常說過完正月十五(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才算過完年,正月十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元宵節(Lantern Festival)。
  • 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正月十五如何過?當然是邊吃邊玩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啦,新年馬上就過完了,舞龍舞獅,掛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元宵節這個喜慶團圓的日子最適合全家人一起熱鬧慶祝。大家都準備如何過元宵節呢?在小編看來當然是邊吃邊玩最是歡樂。說到吃方面,元宵佳節不論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各地的習俗雖有所不同,但都會吃的一種食物就是元宵,當然北方多稱其為元宵,而且是「滾」出來的,而在南方則多被稱為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從種類上分,可分為實心的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還有甜鹹之分。
  • 元宵節到底是吃元宵還是吃湯圓?傻傻分不清楚!
    有那麼一句話,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元宵是通過很複雜的製作過程然後一點點滾出來的,很費時費工。而且煮出來了的元宵湯是混的,湯喝起來很好喝。而湯圓則是早期南方的一種小食品,現在製作和煮起來相對比較方便。
  • 我在南方過冬至,您在北方包餃子
    冬至 水餃 梅施雲今天冬至,一時間思緒萬千,總想表達點什麼,卻無從下筆,印象中作為北方的人,總以為南方的天氣像春天一樣溫暖,沒想到依然這麼寒冷,卻沒有北方的大雪紛飛。所以,記憶的小時候,媽媽總會在這一天從早上開始進行忙碌,「洗菜-晾菜-切菜-拌肉-和面-擀皮-包餃子-下餃子」,再到熱騰騰的餃子出鍋裝碗,我一口一大個的吃完,滿足的去玩耍!以前總覺得這是一個一氣呵成又覺得無聊的過程,沒想到成了今日我如此懷念的一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