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戴欣怡
網課馬上就要說收入尾聲了,在這段特殊時期的學習中,孩子們是否有不一樣的收穫?杭州市現代實驗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就Get了新的作畫技能,在家上美術課的日子裡,他們利用生活中的普通材料,甚至是廢棄「垃圾」,通過「奇思妙想」,製作出各種意想不到的美工作品。
美術老師劉智秀在朋友圈曬了一組學生的圖,配文「奇思妙想」,引來朋友圈一片好評——
沈心宜
於子涵
金鈦玥
俞澤楷
馮魯寧火柴棍拼成的扇面、菜葉子撕成的裙擺、剪刀柄可以看做瓢蟲翅膀,或是爺爺的老花鏡……乍一看還毫無違和感。
本端記者也被孩子們的創意腦洞驚豔到,不愧是「奇思妙想」。
劉老師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這項作業來自最近的一堂美術網課《奇思妙想》。「《奇思妙想》是六年級下冊第5課的內容,通過學習達利的油畫作品《永恆的記憶》,裝置作品《女人的臉》啟發學生對某一事物進行聯想。」劉老師介紹。
裝置作品《女人的臉》
油畫《永恆的記憶》
劉老師要求學生們利用重構,替換,變形,結合,添加等方法,去觀察身邊的事物,並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繫進行聯想,最後構思一副富有創意的作品。許多同學把手邊的材料放進畫裡,於是有了這些天馬行空的創意畫:
鄭依欣
徐雨岑
陳家樂
蔡一靚
邵康捷
賈檀欣
毛羿程
方子涵
莫藍惠
屠佳怡除了用身邊物件作為素材,還有部分同學通過聯想、替換等方式,把不同事物聯繫在一起畫了出來。
比如學生畫的「機械螳螂」,就是把螳螂關節和齒輪聯想起來,鋒利的鐮刀想像成了「機械臂」,可以用來切割東西,既有一定的聯繫,但又是不同的事物,形成了聯想和替換。
機械螳螂(範嶼科)
條形碼泡麵(張欽怡)
棋盤格領帶(餘函芸)
鴨子香蕉(楊碧瑜)這些腦洞大開的作品,讓劉老師也感到驚喜,網課在家的這段時間,學生們接觸到的手邊事物更多,奇思妙想也在日常生活中碰撞出創意火花。
現在,劉老師的美術課每周上一次,前一周是美術欣賞課,後一周需要交作業,現在已收到了4次作業。除了「奇思妙想」,同學們前段時間還自製了小動畫,同樣創意十足。
不少同學還畫出了一部功夫片:
孫楚桓
沈語涵孩子們的畫風也非常可愛:
楊碧瑜
劉宸希
沈心宜這樣好玩有趣的美術作業
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