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南寧一名穿著內褲、攀爬在高樓外牆的男子的視頻在網上流傳,並引發各種猜測。網傳的視頻顯示,在一棟高層住宅樓的外牆上,有一名身穿白色上衣、下身只穿了內褲的男子攀爬在外。只見他雙腳踩在外牆一處狹窄的地方,雙手攀扶著窗口邊沿上,距離地面有幾十米高。後經記者多方核實了解到墜樓的男子30多歲,生前曾患有抑鬱症。
「抑鬱症」一個令人敏感的字眼又一次出現大眾面前,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但是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抑鬱症」的認知還不夠深刻,僅僅停留在「想太多」的階段,認為「你只要多休息就會好」。然而他卻肆無忌憚的傷害著全球超三億人的生命,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預計到2020年, 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
抑鬱症,它不分年齡,性別,能力,貧富貴賤,就這樣悄悄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為害怕自己與身邊的人不一樣,總是假裝自己很開心,微笑著的抑鬱症患者往往背負了更多的壓力,一直到情緒崩潰,抑鬱症不是簡單的情緒抑鬱而是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徐遲是現代詩人、散文家。17歲開始寫詩,22歲出版轟動文壇的詩集《二十歲人》。他的《祁連山下》一經發表就受到廣泛的好評,1978年他在《人民文學》發表聞名全國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為他贏得了極大的聲譽。
但是在經歷愛妻徐松癌症離世、二次婚姻破裂等一系列的打擊之後,熱情和樂於助人的徐遲變得孤僻、沉默,幾乎足不出戶:不讀書、不看報、不下樓、不會客。他從一個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變成了一個把生命看得毫無意義的人,在他自怨自艾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他也曾對身邊的朋友訴說過自己的孤獨和寂寞,稱自己想自殺。然而周圍沒有一個人意識到這一點,只覺得他是想太多,沒有什麼大不了。孤獨無助的他精力衰竭,終於在悄無聲息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你就是太閒了,如果你忙到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的時候,看你還有沒有空抑鬱。」
「人很少知足,但樂意賣慘。」
「縱容自己的悲傷,其實就是逃避,沉溺痛苦,卻不願意努力改變現狀。」
諸如此類的話,我想很多抑鬱症的患者都從家人、朋友口中聽到過。而這很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沒人覺得你是生病了,只會覺得你是想太多,覺得你在賣慘。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哪怕是陌生人有抑鬱的傾向,都請你不要太冷漠,不要覺得「這種事情要靠你自己,你自己不想好,沒人幫得了你」。能救抑鬱症患者的不只是文拉法辛…,還有耐心的傾聽,溫暖的陪伴以及想要活下去的勇氣,所以請你用心,關愛抑鬱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