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不能坐飛機?關於抑鬱症你該了解這些

2020-11-04 思睿明精神心理

近日,因抑鬱症患者出現症狀被拒絕登機的新聞上了頭條,眾多網友各站一方,各執一詞,兩方立場各有道理。

先拋開爭執不說,咱們回到事件本身,抑鬱症到底是什麼情況?

抑鬱症精神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疾病,不是一種思想問題。

它的表現形式為情緒、思維和行為等諸多方面的改變,這與我們大腦的生理功能有密切關係。

好比糖尿病一樣,可表現為多飲,但不是「嘴饞病」,而是體內的胰島素缺乏所致。

抑鬱症的發生與我們大腦中一種名為 5-羥色胺的神經遞質的缺乏有關。

患抑鬱症時,你會情緒低落,對以前喜歡的事情或活動失去興趣,沒有愉悅感,精力不足,易疲勞,工作效率下降,睡眠質量下降甚至早晨和徹夜不眠,食慾和性慾下降,有便秘、體重下降、焦慮、害怕、反應遲鈍、甚至會因悲觀失望而產生自殺的意念或行為。

以上症狀綜合在一起,醫學上稱為抑鬱症候群。

這些抑鬱症狀持續一定的時間,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就是抑鬱症。

而事件中女主出現手抖震顫的情況,是由於服用了抗抑鬱藥導致的副作用,是在合理正常範圍內,並且不會影響其他乘客。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抑鬱症患者,通過治療,他們的病情都能夠被很好的控制住,能夠正常生活,並不會影響其他人,也不會傷害其他人。

希望以後能夠有越來越多的朋友關注抑鬱症患者,給他們多一些關愛,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他們只是暫時生病了。

關愛抑鬱症患者,思睿明是真心的,我們準備了一份大福利要送給大家。

作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心身健康專業委員會的籌建和發起單位之一,思睿明醫療致力為患者的身心健康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特舉辦大型公益義診+贈藥活動!

思睿明醫療邀請到各大精神心理科專家,這些平時排隊排不到、掛號掛不到的專家齊聚於此。

更關鍵的是:大專家+免費!


相關焦點

  • 了解抑鬱症,關愛抑鬱症患者
    後經記者多方核實了解到墜樓的男子30多歲,生前曾患有抑鬱症。但是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抑鬱症」的認知還不夠深刻,僅僅停留在「想太多」的階段,認為「你只要多休息就會好」。然而他卻肆無忌憚的傷害著全球超三億人的生命,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預計到2020年, 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
  • 關於抑鬱症,你了解多少?抑鬱症開心方法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瑜伽老師小二呆~最近,網上掀起了一波關於抑鬱症話題的討論,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各大官媒都在積極科普與轉發,那麼,關於抑鬱症,你了解多少?患有抑鬱症,該如何緩解自愈呢?如果是輕度抑鬱症,是可以通過自我調節的方法自愈的。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可遺憾的是,你越想消除抑鬱,抑鬱會讓你更痛苦,看似好像無解了,怎麼辦呢?最好的答案就是,接受他!得高血壓冠心病,吃東西總是要先考一下,這些都是一輩子的病,為何這我們就能接受它,甚至可以允許它們和我們相伴一生,抑鬱症就不行呢?所以接受抑鬱才是走出抑鬱的正確態度。
  • 關於抑鬱症 您了解多少?
    記者 肖鑫:你會抑鬱嗎?對於抑鬱症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從專業心理諮詢師那拿到了這樣的一份抑鬱傾向的自測表,這當中有9個問題,接下來我們將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來了解一下市民對於抑鬱症的認識。記者隨機邀請了10位市民,填寫我們的調查問卷。
  • 健康科普|抑鬱症,你真的了解嗎?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
    健康科普|抑鬱症,你真的了解嗎?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來源: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進與教育資源庫編 審:劉 坤責 編:包雪蓮編 輯:謝亞敏原標題:《健康科普|抑鬱症,你真的了解嗎
  • 抑鬱症:如何勸說抑鬱症患者接受治療
    以一種「關懷」的方式,讓他知道抑鬱症會影響到你和家裡的其他人。當他抑鬱時,你們的關係,親密關係,家庭責任和財務狀況都會受到不利影響。分享知識。閱讀抑鬱症相關書籍,了解相關知識,或觀看關於抑鬱症的視頻,並與抑鬱症患者分享它們。強調抑鬱症是一種可治療的疾病,就跟其他疾病一樣,得抑鬱症不是虛弱的表現。
  • 抑鬱症患者眼神自帶灰色濾鏡?西瓜視頻帶你了解如何關愛抑鬱症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不開心的時間段,如果能走出這灰暗的時光,你就能往正常的生活繼續前行。假如沒走出來,有可能會一直在惡性循環,最終會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那麼,如果一個人抑鬱的話,能從眼神裡看出來嗎?讓我們一起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簡裡裡來了解下,她在她的視頻裡講述了抑鬱症患者眼中自帶灰色濾鏡的心理學原理。
  • 關於抑鬱症你了解多少?
    抑鬱症的危害不僅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還會影響患者身邊的家屬的情緒,對於抑鬱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快接受相應的治療,這樣才能緩解抑鬱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從而緩解家屬的擔憂!目前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方法還是蠻多的,其中藥物治療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但是大家對於藥物的治療了解還不是很多,下面給大家總結了九個問題:
  • 抑鬱症的痛苦你了解嗎?|抑鬱症|痛苦|疾病|-健康界
    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烏雲密布的天空;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行走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道路上;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身處狹小空間,連同呼吸也很困難。尤其是重度抑鬱症患者,發病時更為嚴重。
  • 如何早期發現抑鬱症?抑鬱症患者應該如何自救?醫生告訴你
    在2019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黃悅勤教授團隊在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布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全國精神衛生調查(CMHS)結果,其中關於抑鬱症的患病率,其中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6.9%,12個月患病率為3.6%。
  • 抑鬱症患者想投保?難,但還有這些選擇
    這些都可能成為壓垮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放任這些情緒就有可能會患抑鬱症。不過這可能只是抑鬱的情緒,不能根據一種情緒就判斷為抑鬱症。不僅對抑鬱症核保寬鬆,同時,B肝病毒攜帶者、乳腺和甲狀腺結節患者,也都有承保的機會。關於更多重疾險的選擇,可以看奶爸之前寫的這篇《10月買重疾險,我最推薦這幾款!》。
  • 普通人眼中的抑鬱症患者
    在給這篇隨筆寫下題目的時候,我再反覆思量是該說成「普通人」還是說成「正常人」,想來想去兩個詞都讓我越看越陌生,所以就選擇了更正常的一點的「普通人」。這裡的「普通人」只是作為抑鬱症患者的相對面來進行描述,即沒有患上抑鬱症的人、準確的說是不具有抑鬱症典型特徵的人群。畢竟,有些人可能已經步入絕境了,自己還不知道的,是大有人在。
  • 你真的了解抑鬱症患者嘛?
    相信大家近幾年遇到過很多很多的人會說自己不開心不快樂抑鬱了 其實抑鬱症患者很少會主動和你分享自己的不快樂,往往主動說出來的只不過是希望得到身邊朋友的關心這並沒有錯 但是打著抑鬱的名義就不對了,據統計在中國抑鬱症患者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億,每年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口超過了20多萬 發病率已經高達2.1%。這僅僅是19年的數據 到底是為什麼會越來越多人患病呢?
  • 關於抑鬱症,你有多少誤解?
    近日,一則「抑鬱症患者被拒絕登機」的新聞再次將抑鬱症呈現在了大眾面前。其實,抑鬱症已經多次成為人們口中的熱議話題,大眾對於抑鬱以及抑鬱症的討論也不是一兩天了……然而提起抑鬱症,依舊有一大部分人對此抱有誤解、歧視、諷刺、謾罵,關於抑鬱症,「你認為的」的那些事真的如此嗎?
  • 如何與抑鬱症患者談戀愛
    他說剛認識你的時候覺得你溫柔有趣又陽光,後來在一起之後才發現你敏感固執又消極。我說那你在了解之後會覺得自己被騙了嗎?他說不啊,我只是很心疼你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故事的開始總是美好的。3.抑鬱症患者是否懦弱很多人對於抑鬱症的認知就是矯情,吃飽了撐的和神經病等,這些不具有科學常識的認知會嚴重傷害到抑鬱症患者。舉個例子:我說我好難過,你說我神經病。
  • 抑鬱症患者,大腦發生了怎樣改變?該如何判斷患上抑鬱症?
    但抑鬱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大腦功能性障礙的疾病,不僅是單純的心理疾病,而是在生理上產生變化之後,造成的結果。這種疾病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超過3.5億名患者,在我國也有超過9000萬抑鬱症患者。這些患者承受著腦部生理病變的影響,還要不斷的接受外界勸他們自己走出抑鬱症,讓患者心理負擔更重,最終影響患者出現過激的情緒。
  • 你所了解的抑鬱症不一定是對的:人們對抑鬱症的10個誤解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仍然被普遍的誤解。抑鬱症可以是輕微或嚴重的,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自殺。由於病恥感使得很多患者不會談論它或者尋求治療。最重要的是,普遍的誤解使得抑鬱患者遭受非議以及妨礙了他們接受治療。你所了解的抑鬱症知識並不一定是對的,來看人們對抑鬱症普遍的誤解。
  • 是你嗎?微笑抑鬱症患者
    這些詞彙都是正常的人群通過自己的主觀想法來加上去的而已。 據最新數據統計,全球抑鬱症患病人群累計超過3.5億人,而我國抑鬱症患者超過9500萬, 其中約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九成沒有得到規範專業治療。
  •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抑鬱症患者:我們做錯了什麼嗎?
    某大學研究生於實驗室自殺、某航空公司拒絕抑鬱症患者登機...這兩天關於「抑鬱症」的話題頻繁登上熱搜,說實話我現在的心情是複雜的,有那麼一點開心,但更多的還是沮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這些「名詞」侵蝕,在快節奏的今天,是不是該反思一下,慢下來。
  • 抑鬱症患者帶你了解,抑鬱症的可怕之處是什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大約有將近3.5億人患有抑鬱症,與此同時因為抑鬱症所自殺的人已達到了百萬之多,前段時間有一位網友問我:「抑鬱症這種疾病的可怕之處是什麼?」這個問題其實我之前有給大家解答過,患上這種疾病的人非常的痛苦,疾病其實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這種疾病所帶來的痛苦,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位患者的自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