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抑鬱症你了解多少?

2020-10-03 爭渡心理

抑鬱症的危害不僅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還會影響患者身邊的家屬的情緒,對於抑鬱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快接受相應的治療,這樣才能緩解抑鬱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從而緩解家屬的擔憂!目前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方法還是蠻多的,其中藥物治療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但是大家對於藥物的治療了解還不是很多,下面給大家總結了九個問題:

一、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對於輕度到中度的抑鬱症患者,在現實中難以接受深度催眠下創傷修復並實現高效康復的情況下,最實際的有效方案不是抗抑鬱藥,而是專業的心理治療/心理諮詢、家庭關係和親子關係的改善、再結合運動療法、營養療法等的綜合康復手段。對於輕度到中度的抑鬱症患者,這幾個方法的聯合效果往往優於單純的抗抑鬱藥治療,而且對於解決抑鬱症背後的心理根源問題效果更佳,副作用又少。而對於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由於情緒、認知和行為之間的惡性循環比較嚴重,所以在以上幾個方法的基礎上,抗抑鬱藥的使用往往是有必要的。

二、抗抑鬱藥物真的有效嗎?起效需要多久?‍

多數研究報告都表明,抗抑鬱藥物對60%-70%的患者絕對有效。還有30%-50%的患者,即使服用安慰劑,也會出現好轉。所以,服用抗抑鬱藥物,是一定有助於抑鬱症的康復的。至於起效時間,因人而異、因藥而異。不過大部分藥物在服藥兩周左右,就可以出現效果。

三、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大嗎?‍

從藥理上說,抗抑鬱藥物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還比不上酒精。人們擔心的其實是藥物反應,如頭暈、噁心、呆滯等等。但這些症狀,很多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因為人體需要一個過程,去逐漸適應藥物濃度。另外,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同種藥物的反應也可能大相逕庭——有的人吃了反應極大的藥物,另一些人吃了卻可能毫無異常。還有大約30%的患者,在不予告知的情況下,即使服用糖丸也會產生強烈的藥物反應——他們出現的「副作用」,其實只是因為憂慮過甚。

四、哪種藥物最有效?‍

如前所說,因人而異、因藥而異。一位患者的服藥方案,對任何其他患者而言,都是完全不具有參考意義的。所以千萬不要看其他病友吃某種藥痊癒了,就篤定它一定是最好的。對抗抑鬱藥而言,適合自己最重要!


五、如何知道哪種藥物最適合自己?‍

別無它法,唯有「嘗試」。在開始治療後的前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裡,你需要配合醫生不停地嘗試不同的藥物,直到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為止。這需要你和醫生頻繁溝通,事無巨細地告知他,你的藥物反應、軀體症狀、抑鬱緩解情況、病情反覆情況才能幫助醫生更有效地調整方案,直至最佳。

六、如果吃藥不起作用怎麼辦?‍

藥物不起作用,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是這種藥物不適合你。如果你一直遵照醫生的劑量服藥,在服用一個月後,情緒仍然沒有明顯的改善,你就可以與醫生溝通,嘗試其他的藥物了。

第二種,是你認為這種藥物沒有作用。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你最好在開始吃藥前,先進行一次抑鬱自測,在開始服藥後,繼續每周自測一次。這樣,你就可以直觀地看到自己抑鬱的波動程度,從而知曉藥物對你到底有沒有起作用。

第三種,是你根本不相信藥物的作用。這是最棘手的一種可能。抑鬱症會讓人感到絕望,而有的患者,會對疾病導致的絕望感,深信不疑。這樣的患者,就如同一個「裝睡的人」,沒有人可以叫醒。所以,如果想自救,必須首先放下你對絕望的執拗,停止自我灌輸「無藥可救」的錯覺,才能讓藥物真正發揮作用!

七、如果藥物起作用了,我需要服用多久?‍

一般情況下,在藥物作用穩定後,醫生都會建議你繼續服藥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症狀較輕的患者,可能用時會短一些。為了讓抑鬱不再復發,不再加重,請務必遵醫囑,不要私自斷藥、停藥。即使到了減藥期,也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逐漸減藥,以免造成病情反覆。


八、我有可能終生服藥嗎?‍

首先,需要終生服藥的患者只佔少數,只要積極配合治療,不隨便停藥減藥,那麼復發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小,也就不需要終生服藥;其次,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同步進行心理治療,是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的最好方法。

相關焦點

  • 關於抑鬱症,你了解多少?抑鬱症開心方法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瑜伽老師小二呆~最近,網上掀起了一波關於抑鬱症話題的討論,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各大官媒都在積極科普與轉發,那麼,關於抑鬱症,你了解多少?抑鬱症,本質上是一種疾病,類似於感冒發燒,需要通過正規的治療來緩解和治癒。有人認為,抑鬱症是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其實不然。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被稱為「心靈的感冒」,據世衛組織估算,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 關於抑鬱症 您了解多少?
    日前,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高中及高等院校要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同時還要大力普及抑鬱症知識教育,加大抑鬱症的就診率。這也讓抑鬱症話題登上熱搜,引發人們大量的關注和討論。那麼,面對抑鬱症,市民的了解有多少呢?我們的記者也進行了街採調查。
  • 你對抑鬱症了解多少?
    【你對抑鬱症了解多少?】抑鬱症≠抗壓能力差,它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抑鬱症≠抑鬱情緒,會長時間對人造成影響;很多抑鬱症患者,仍未接受規範治療。戳圖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並正確看待抑鬱症!關愛身邊的抑鬱症患者
  • 關於抑鬱症你們了解多少
    抑鬱症是什麼,抑鬱症是因為什麼原因產生的呢?抑鬱症是心理疾病,是內心的自我封閉造成對自己的身心的壓抑。如果你長時間在一個房間不出門,時間長了會感覺很壓抑,這就是抑鬱症的前期。後來會變得容易發脾氣,然後想要發洩,摔東西,做其他發洩情緒的事。
  • 關於抑鬱症,你有多少誤解?
    近日,一則「抑鬱症患者被拒絕登機」的新聞再次將抑鬱症呈現在了大眾面前。其實,抑鬱症已經多次成為人們口中的熱議話題,大眾對於抑鬱以及抑鬱症的討論也不是一兩天了……然而提起抑鬱症,依舊有一大部分人對此抱有誤解、歧視、諷刺、謾罵,關於抑鬱症,「你認為的」的那些事真的如此嗎?
  • 抑鬱症的三個等級,你了解多少?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曹蕊說起抑鬱症,大家可能多少有些了解,它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
  • 對於抑鬱症你了解多少?
    最近幾年,抑鬱症患者顯著增加。我身邊就有很多例子。有生不出兒子而抑鬱的,有夫妻關係不融洽而抑鬱的,有高考失利而抑鬱的,有失戀而抑鬱的,有產後而抑鬱的……對於抑鬱症我很了解,因為我不僅是一名護士,更是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家屬。我老公患有抑鬱症,因為從小他父母離異,父愛缺失,母親佔有欲強,他早早的輟學打工。他的童年缺少愛和理解。
  • 被央視關注的抑鬱症,你了解麼?
    最近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頻頻發布關於抑鬱症的消息,警醒、提示我們作為人類的一員要重視起抑鬱症了!現如今,抑鬱症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平均每20個人就有1個是抑鬱症,每30秒就有1個人因此而結束生命。
  • 你了解抑鬱症嗎?你接觸過抑鬱症人群嗎?
    最近聽了一首歌《來自世界的惡意》,這首歌是寫給抑鬱症人群的。裡面寫到「這不是我的問題,我要該像誰證明?我終於感到來自世界的惡意。還有多久,我剩下多少的勇氣?」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去聽一下,我想你會很感動的。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如何區分?關於抑鬱症你想了解的問題在這裡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如何區分事實上,抑鬱症並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開朗的人也會得抑鬱症。它與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功能紊亂有關,導致大腦總是會傳遞到一些不愉快的信息,不良事件只不過是誘因。」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也不相同。
  • 抑鬱症=精神病=24個月醫療期?法定算法你了解多少
    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每年為轄區老年人開展精神健康篩查。
  • 抑鬱症患者不能坐飛機?關於抑鬱症你該了解這些
    近日,因抑鬱症患者出現症狀被拒絕登機的新聞上了頭條,眾多網友各站一方,各執一詞,兩方立場各有道理。先拋開爭執不說,咱們回到事件本身,抑鬱症到底是什麼情況?抑鬱症的發生與我們大腦中一種名為 5-羥色胺的神經遞質的缺乏有關。
  • 孩子抑鬱症?關於青少年抑鬱你不了解的真相
    ———我們能搜到的或是通過網絡了解到的治療抑鬱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多去運動,接觸正能量,或是增加人際交往等等,但是我覺得這些方式有待商榷,因為如果一個抑鬱症患者能做到這些他就不抑鬱了,這種方向就好比讓一個本身已經腿折的人去參加跑步訓練一樣。那麼具體怎麼治療抑鬱症呢?
  • 你了解抑鬱症嗎?抑鬱症能自救嗎?
    有人說抑鬱症很可怕,很讓人痛苦;有人說抑鬱症是矯情,不能自我調節;有人說抑鬱症是什麼,他(她)不知道啊!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抑鬱症吧,它都有什麼症狀,也算是做個科普吧!抑鬱症病人的自殺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而我對抑鬱症的徹底改變是在我高中的時候遇到的一件事情。
  • 關於青少年抑鬱症你知道多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東營報導現如今,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據世衛組織估算,全球共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近日,國家衛健委明確抑鬱症防治4類重點人群,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群和高壓職業人群。青少年抑鬱發病率高達2%至8%,且往往比成年人更具有自殺傾向。
  • 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
    今天早上看到一條讓我一下特別沉重的熱搜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01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而且到了2022年還會提升50%所以我就很想問這麼一個問題大家真的了解抑鬱症嗎抑鬱症不僅僅是心理問題
  • @三亞市民,女子患抑鬱症被拒登機引熱議,關於抑鬱症你知多少?
    之所以我們常常「看不到」他們,也許是他們自己沒能及時發現、沒有到醫院確診;也許是他們存在「病恥感」,害怕公開病情會帶來別人的異樣目光;也許是他們不了解這個疾病的危害,還在倔強地自己扛……  如果,更多人了解抑鬱症只是精神系統的常見疾病,更多人知道它可防可治,更多人能夠平等對待、關心關愛抑鬱症患者,我們共同為他們營造更「友好」的生活環境,會有1/14的人因此而受益。
  • 你所了解的抑鬱症不一定是對的:人們對抑鬱症的10個誤解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仍然被普遍的誤解。抑鬱症可以是輕微或嚴重的,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自殺。由於病恥感使得很多患者不會談論它或者尋求治療。最重要的是,普遍的誤解使得抑鬱患者遭受非議以及妨礙了他們接受治療。你所了解的抑鬱症知識並不一定是對的,來看人們對抑鬱症普遍的誤解。
  • 抑鬱症的痛苦你了解嗎?|抑鬱症|痛苦|疾病|-健康界
    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烏雲密布的天空;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行走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道路上;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身處狹小空間,連同呼吸也很困難。尤其是重度抑鬱症患者,發病時更為嚴重。
  • 世界精神衛生日,你對抑鬱症了解多少?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抑鬱症患病人群累計超過3.5億人,中國是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約有5400多萬人患有抑鬱症。今年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並針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等重點人群,分別提出了心理健康服務措施。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抑鬱症患病人群累計超過3.5億人,中國是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約有5400多萬人患有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