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準備「集中花錢、突擊消費」?小心這類陷阱!

2020-10-03 法治昌江

國慶中秋雙節已至,又到了「荷包捂不住」的消費旺季。不過,來自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節假日期間的非理性「突擊消費」也容易引發預付費合同糾紛。法院提醒,消費者在「買買買」的同時也要擦亮眼睛,並妥善保管好預付款憑據等,方便日後維權。

資料圖:大批遊客進入南京中山陵參觀。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1.節假日預付費合同糾紛多集中在三大領域  

記者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自2017年至今年8月底,該院審結的包括教育培訓、旅遊、餐飲、娛樂、健身、美容美髮等涉及預付費合同糾紛案件共計586件。其中,大部分為節假日期間訂立合同,並預存費用的案件。 

從案件特點看,節假日期間預付費合同糾紛多集中在旅遊、美容美髮、餐飲服務領域。 

預付費合同糾紛被告一般為經營者,呈現集中化特點,多為「多訴一」的涉眾串案。由於預付費合同糾紛訴訟多集中於旅遊、餐飲、美容美髮健身等行業,同一經營者對應消費人數眾多,經營者一旦出現未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有瑕疵的情形,容易形成群體訴訟。  

此外,預付費合同糾紛類型化明顯,糾紛類型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未訂立書面合同,經營者推銷辦卡時的口頭承諾在消費者實際消費時未能兌現,雙方由此產生爭議。  

二是經營者因資金鍊斷裂或經營不善導致門店關停,消費者預付卡中的剩餘未消費金額不予退還。 

三是經營者提供的格式合同中,特別是關於退費的約定,存在「霸王條款」,消費者與經營者就該條款內容產生爭議。 

四是經營者未徵得消費者同意,不當處理、洩露消費者在預付費辦卡時填寫的個人信息,存在違反個人信息保護相關規定,或侵犯消費者隱私權的行為。

資料圖:廣州北京路步行街。陳驥旻攝

2.遇到陷阱如何維權?這些證據一定保留!  

二中院方面表示,部分消費者在節假日期間更趨於非理性消費,購買商品服務有從眾心理。許多經營者抓住消費者這一心理,利用多種促銷方式,想方設法增加銷售金額,預付費方式便成了商家募集資金的有效手段。由於消費者對合同條款的把握不像平日「字斟句酌」,一些本可繞開的「坑」卻大意跌入。  

因此,法院提醒,消費者在十一期間 「集中花錢,突擊消費」的氛圍中一定要保持理性,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和經濟狀況,科學理性地選擇、購買預付費消費卡。  

消費者在辦理預付費消費卡時,切忌被銷售人員的「花言巧語」、密集廣告轟炸洗腦,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在第一次接觸銷售人員時就倉促決定購買預付卡。尤其是一些新開業的門店機構,需更加慎重。 

在準備購買預付費消費卡時,一定要仔細閱讀了解合同有關條款,對於沒有合同的或者卡面約定過於簡單的,要另行籤訂詳細、明確的書面合同。  

此外,消費者應妥善保管好預付費消費的合同、預付款憑據,如果是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支付,應核對收款商家和合同相對方的身份是否一致,保存好支付界面截圖。後續每次消費要求商家提供單次消費憑據,用以核對預付卡內餘額,防止多刷或盜刷。  

與商家發生糾紛後,及時通過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網際網路平臺「12315」等渠道儘早向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組織、民調組織等機構反映問題,及時維權。

來源:黔微普法、遵義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相關焦點

  • 【風險提示】十一假期 當心預付式消費陷阱
    國慶中秋雙節將至,又到了「荷包捂不住」的消費旺季。不過,來自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節假日期間的非理性「突擊消費」也容易引發預付費合同糾紛。從案件特點看,節假日期間預付費合同糾紛多集中在旅遊、美容美髮、餐飲服務領域。預付費合同糾紛被告一般為經營者,呈現集中化特點,多為「多訴一」的涉眾串案。由於預付費合同糾紛訴訟多集中於旅遊、餐飲、美容美髮健身等行業,同一經營者對應消費人數眾多,經營者一旦出現未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有瑕疵的情形,容易形成群體訴訟。
  • 遇到預付費陷阱咋辦?這些證據一定要保留
    原標題:十一假期將迎「突擊消費」?法院:當心預付費陷阱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7日電(記者 張尼)國慶中秋雙節將至,又到了「荷包捂不住」的消費旺季。不過,來自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節假日期間的非理性「突擊消費」也容易引發預付費合同糾紛。法院提醒,消費者在「買買買」的同時也要擦亮眼睛,並妥善保管好預付款憑據等,方便日後維權。
  • "突擊花錢"是因為"節約倒黴"?
    這幾天,「突擊花錢」成了輿論關注的熱點。媒體報導說,今年最後兩個月,全國有3.5萬億的財政資金「急」著確定去向。為什麼呢?因為省著不花的話,就得統統上繳,明年的預算也會相應降低。  這真是咄咄怪事!  預算用不完,明年就降低標準;用完甚至不夠的話,明年就會有更多的預算。
  • 年底「突擊花錢」英文怎麼說?
    每到年底的時候,很多單位都會突擊花錢,因為年初的支出預算資金還沒有花完。今年的花不完,明年的預算就要被減少。
  • 國慶假期家庭消費持續升溫 消費結構性優化升級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7日電 (謝藝觀)「十一」黃金周假期即將結束,國人假日消費熱情高漲,消費結構性持續優化升級。來自阿里等的數據顯示,今年黃金周愛吃、愛美、愛玩是最大消費驅動力,以「銀髮經濟」為代表的家庭類消費持續升溫。
  • 花錢進名校 小心掉陷阱
    日前,北京市教委提醒考生和家長,一定要從正規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警惕「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黑客能改分」等高考招錄五大陷阱,謹防上當受騙。事實上,教育部門點出的招錄騙局並非新生事物,之所以每年都要鄭重提醒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是因為每年都有人掉進陷阱裡。有的考生分數不上不下,報好學校怕錄取不了,報差一點的學校又覺得虧;更多的是分數不理想,但想進好大學、名大學。
  • 中消協發布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節日症候群」成頑疾
    今年「十一」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黃金周假期,消費市場展現了蓬勃旺盛的態勢。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消費者對旅遊、交通出行、餐飲住宿、購物等消費需求強勁。
  • 攜程等多家機構發布國慶旅遊消費報告:十一假期或超6億人次旅遊
    9月23日,攜程旅遊研究院發布「2020十一長假旅遊性價比報告」。報告統計顯示,今年國慶前夕,全國有超過1500家景區免費或打折,20多個省市政府發放旅遊優惠券,加上各大旅遊平臺的促銷補貼,今年十一是近年來性價比最高的旅遊長假。從國內旅遊市場恢復情況看,預測今年國慶中秋8天長假旅遊人次可能達到6億。
  • 新聞英語熱詞:年底「突擊花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新聞英語熱詞:年底「突擊花錢」 2011-11-30 15:19 來源:英語點津 作者:
  • 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
    預付消費有風險 單方毀約可維權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洗車卡、遊泳卡、瑜珈卡、健身卡……每個人翻開錢包,都能找到一堆消費卡。但花錢辦了卡沒享受到應有的服務,想要退款可就難了。據順義工商分局統計,今年以來就接到了有關預付費的投訴42件,工商部門調解成功36件,為消費者挽回了經濟損失39925元。
  • 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
    洗車卡、遊泳卡、瑜珈卡、健身卡……每個人翻開錢包,都能找到一堆消費卡。但花錢辦了卡沒享受到應有的服務,想要退款可就難了。據順義工商分局統計,2017年以來就接到了有關預付費的投訴42件,工商部門調解成功36件,為消費者挽回了經濟損失39925元。
  • 這些"就業陷阱」,你得小心
    這些「就業陷阱」,你得小心畢業季到了,暑假也來了,各階段的大學生將走上街頭打短工,或步入社會參加實踐、踏上職場。然而,一些騙子卻盯上了他們並精心設下騙局!貼心的小編梳理了常見的打工陷阱,同時獻上破解方法。打工者們一定得注意防騙!
  • 「雙節」假期助力餐飲業復甦:消費信心逐漸恢復 「一座難求」再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0日訊 失去了「春節旺季」的餐飲業,在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中迎來了復甦。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從市場變化來看,黃金周期間,餐飲、休閒等服務消費快速升溫,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釋放。
  • 十一假期火車票今日開搶
    30天後,十一假期將開啟,今日起,十一黃金周的火車票將正式開搶。長假將至,今年的十一車票好搶嗎?疫情之下,外出探親、旅遊又要注意些啥?十一火車票今日開搶十一火車票開搶,又到了拼手速的時候!
  • 韓劇奶酪陷阱3、4集中字劇情分析 奶酪陷阱什麼時候更新
    今天九遊玉米就為大家帶來韓劇奶酪陷阱3、4集中字劇情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昨晚,《奶酪陷阱》播出了最新的第4集,面對劉正的... 最新韓劇奶酪陷阱剛剛上映,就已經在網上炸開了鍋。最新第4集劇情怎麼樣呢?今天九遊玉米就為大家帶來韓劇奶酪陷阱3、4集中字劇情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 「十一」長假將至 學生假期生活應如何安排?
    「10月4日上午數學課、下午鋼琴課;5日上午作文課,下午英語課……」「十一」7天假期,小六學生阿怡有4天要上短期班。阿怡媽媽說,前3天帶孩子在廣州周邊逛逛,從4日開始就要收心上課。家長陳小姐告訴記者,小區附近的一家培訓機構,這兩天推出了「國慶團購班」,象棋、英語、珠心算、拼音識字等應有盡有。「一天連著上幾節課都行,家長可以任選時間。」陳小姐說,她給孩子報了一個珠心算班。
  • 確定性的服務、消費和體驗,十一京東家電安心買放心用
    來源:時刻頭條金九銀十,十一長假從來都是消費市場的黃金季節。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全面轉好,政府促進消費政策措施持續發力,8月份商務部數據統計,我國消費品市場實現了今年以來的首次正增長。前兩周,全國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總額約1.9萬億元,環比增長7.4%。
  • 海底撈否認排號花錢可插隊遭打臉,中消協點名海底撈排隊亂象
    中消協15日發布了《「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點名批評高德地圖、海底撈等商家。
  • 暑期打工,這些「就業陷阱」得小心!
    貼心的小編梳理了常見的打工陷阱,同時獻上破解之法。打工者們一定要注意防騙!  讓學生在網上幫人刷單,以高薪誘惑,抓住他們涉事未深和急於掙錢的心理,對初出校門的學生行騙。  以印刷廠、廣告公司等單位名義,發布新媒體應聘信息,招募手機聊天打字員,便通過植入病毒的木馬讓對方點擊,直至騙到錢為止。
  • 預付卡消費「陷阱」要小心~
    現代生活中有了預付卡的確帶來了不少便利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據統計,2019年我區共接到預付卡類信訪投訴2200餘件。其中,美容美髮行業佔比約60%,健身行業佔比約30%。今年,面對更為複雜的經濟社會背景,截至7月底,我區已接到預付卡類信訪投訴1400餘件。熱線投訴頻頻發生,各種預付卡「打水漂」現象迭出,消費者更需提高警惕,理性認識。對於這種「層出不窮」的消費現象,濱濱有話說~什麼是單用途商業預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