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江蘇有一個14歲的男孩子報警向警察求助,原因是他的父親在他的房間裡安了攝像頭,無時無刻地監控他的行為,這讓他覺得非常不舒服,但又無力反抗父親的權威,無奈之下選擇了報警。
據了解,這個男孩喜歡打遊戲,有時候甚至會熬夜打遊戲,因此父親想要在他房間裡安裝攝像頭,監控他到底有沒有在打遊戲。對此,男孩向父親提出了反抗,但父親卻說:我是你爸爸,還不能監視你了?你有什麼隱私?
對此事,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些網友講到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但是父母也不能完全地剝奪孩的隱私權,這對孩子來是不公平的。
但也有網友認為:父母的這種做法也是出於無奈,正常父母都不會以這種方法監督孩子,這個孩子應該是很難管,而且如果孩子不加強管理,將來容易走上歧途。其實,孩子也是有隱私權的,無論怎麼樣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
家用攝像頭成了父母監控孩子的工具
知乎上有一名女孩就發帖求助網友,"我的父母親在我房間裡裝監攝像頭我該怎麼辦?",女孩還為此選擇離家出走來抗議。
曾有調查研究發現,在422個家庭裡就有33個家庭在孩子的房間安裝監控,理由是為了督促孩子學習。
而在一些某購物平臺上,我們可以從評論區發現,大部分家用攝像頭的評論者大多數家長,而留言評論是為了監督孩子學習。
而一些家長,更是把在孩子安裝攝像頭作為一種炫耀的資本,微博上有一個2.9億閱讀量的話題,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
家長這種控制欲強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讓孩子感覺自己每天就被監視一下,一點自由隱私都沒有。
孩子在父母面前完全沒有隱私?
在很多父母的眼裡,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個附屬品,應該服從自己,並且自己之所以會監控孩子,也是從為孩子好的角度出發,所以孩子在父母面前根本就沒有必要有隱私,反而太過隱私可能會對孩子不好。
然而,這樣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孩子無論年紀多大,都會有自己的一個想法,都渴望能夠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即便是父母,他們也不希望總是生活在別人的監控之下。而且,父母過度的監控孩子,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是一種傷害。
過度的監控孩子,會讓孩子喘不過氣來,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壓力,特別是對於比較小的孩子,他們可能不會反抗父母,對父母言聽計從,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一種順從的性格,而且事事依賴父母,不會自己獨立思考,也缺乏獨立的能力。
並且,長期在父母監控之下會讓孩子覺得不自信,因為他們從父母那裡感受不到自己被信任,漸漸地失去自信心,凡事一離開父母就覺得自己做不好,也不敢去嘗試新的事物,這會嚴重地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也具有隱私權,父母雖然作為孩子的監護人,但這不意味著孩子每時每刻都要活在父母的監控之下,要想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還需要從保護孩子的隱私開始。
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從保護孩子隱私開始
1、父母要改變"孩子無隱私"的觀點
在很多父母的眼裡,覺得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屬品,自己所說的話就是權威,自己所做的事情也無須向孩子解釋,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是父母生養的,因此孩子在父母面前不需要有隱私,其實這座木想法是自私的,也是不合理的。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隱私權,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剝奪孩子的這項權利,更不能理所應當地認為孩子一切都要告訴自己,我們要學會改變這種"孩子無隱私"的觀念,將隱私權交還給孩子。
2、父母要充分地給予孩子尊重
雖然絕大多數時候,父母對孩子實行監控管理的初衷是為了孩子好,需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如果孩子發生事情或者做了什麼事情的時候,自己可以及時地發現和了解,也能夠及時地給孩子教育。其實,這是父母對孩子控制欲過強的體現。
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內心也渴望能夠得到父母的尊重,這種360度監控孩子的做法會讓孩子感覺得不到自由,因而內心感到壓抑,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隱私權,讓孩子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3、父母需要加強對孩子的信任
父母喜歡監控孩子,就是因為內心對孩子不信任,總以為孩子還小,生怕孩子會受到傷害,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要知道過度地對孩子監視是不可取的。
父母要學會給予孩子多點信任,相信孩子能夠獨立地完成事情,而不是凡事都要為孩子做決定,不敢放手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養成懦弱,沒主見的性格,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
父母愛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過度的監控孩子就是在剝奪孩子的隱私權,這並不是愛的表達方式,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梔子花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