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李熙慧
海都訊 兩個月大的妞妞(化名)屁股上長了個「大肉墊」(如圖),家人發現,隨著妞妞長大,這個「肉墊」也在跟著長。
昨日,記者從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了解到,妞妞屁股上的「肉墊」其實是個巨大的畸胎瘤,已成功進行切除手術,瘤子內還有部分骨頭、毛髮以及神經等。
屁股長瘤佔體重六分之一
妞妞的奶奶告訴記者,兒媳婦在懷孕5個月做彩超時,發現嬰兒臀部長有瘤子,當時只有拳頭大小。孩子在媽媽體內長大的同時,這個瘤子也在長。妞妞生下來時,只能側躺。妞妞兩個月大時,體重長了近一倍,達到了12斤多,但讓人煩惱的是,她屁股上的瘤也跟著長大。
「瘤子完全把妞妞的小屁股包起來,就像帶著一個『大肉墊』。」協和醫院小兒外科陳鋒醫生告訴記者,切除的瘤子單獨稱重有2.12斤,佔了體重的六分之一。
協和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魏孝鈺接診後,檢查發現屬於「良性骶尾部畸胎瘤」。新生兒畸胎瘤大多為良性,骶尾部畸胎瘤更是常見。
兩小時手術出血不到30毫升
「腫瘤這麼巨大,從醫近30年也是首次遇到。」魏主任說,發現畸胎瘤必須儘快手術切除,否則隨著年齡增長,惡變率增加,惡性程度也增加。
隨後,魏主任又邀請了麻醉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介入科、影像科、ICU、小兒內科、護理科等多科專家會診。
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和準備,在兩個多小時的手術後,終於順利切除了18cm×16cm大小的畸胎瘤,成功為寶寶「減負」,出血不足30毫升。切除下來的畸胎瘤,裡面還包括了不少人體組織,其中有毛髮、骨骼、神經等。
嬰兒長腫瘤病因跟成人一樣
為什麼小嬰兒會長畸胎瘤?記者詢問妞妞的家人,其稱,家裡人都健康,並沒有遺傳疾病等。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鋒解釋說,畸胎瘤病因目前還不明確,但跟胚胎期人體多能幹細胞(生殖細胞)異常分化有關。
陳鋒提醒,嬰幼兒出現腫瘤,病因其實跟成人一樣,除了遺傳易感性因素以外,都屬於基因突變。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環境很重要。預防兒童腫瘤關鍵靠父母,從妊娠早期開始,孕婦要避免病毒感染,避免接觸有毒物等生物、化學和物理致癌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做好孕前檢查、產前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