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裡是海昌天瀾物業,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這句開場白孫鴻豔說了多少遍,她自己也記不清了。
30歲的孫鴻豔是碧桂園服務·天津區域海昌天瀾的一名鳳凰管家。今年是她入職碧桂園的第三年,她的熱情和認真得到了業主認可,被業主親切的稱為「貼心人」。
「回家」還是「回崗」
2020年春節前夕,新 冠肺炎全面襲來。人們生活的高頻詞從「過節」、「回家」變成「口罩」、「防疫」。人口大量聚集的小區,成為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通知:春節值班,有願意留下來的今天六點前報給我」。孫鴻豔的工作群突然彈出一條消息。她想留下,但是她又糾結。正是疫情初發的節骨眼,小區防疫需要她;可家裡爺爺奶奶都重病,家人已照顧不暇,老人也需要她。
「回家」還是「回崗」成了橫亙她眼前的難題。怎麼辦?她決定問下愛人的意見。「家裡有我呢,崗位需要你,你去吧,放心」,愛人的寥寥幾句讓她吃下了定心丸。
「我報名春節值班」,孫鴻豔飛速打出一排文字,接著便關了手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隨後,孫鴻豔和其他留守同事被緊急召集起來開會。「根據公司剛剛發的防疫工作要求,眼下我們的重點工作有以下幾項……」,待她的主管領導分配完工作,孫鴻豔便無縫投入到防疫之中。配合居委會排查外地返津業主,為業主買菜、送快遞,她從睜眼忙到天黑,「每天微 信步數都在好友中排前三」。
回憶起抗疫那段時間,她的上級領導國曉燕同樣感觸頗深:「疫情防控不能大意,我們人手又有限,像小孫還有我們留守的其他同事工作項壓得滿滿的。我心裡都覺得對不住他們。」
孫鴻豔為業主送去生活必需品
園區為家 業主就是家人
「鴻豔是我們物業隊伍的『排頭兵』,業務能力槓槓滴」,她的同事對她讚許有加。入職三年多她從收費專員做起,隨後成為見習鳳凰管家,到現在已經晉升為鳳凰管家主管。
每天她會抽出固定的時間在園區裡巡查,排查園區的隱患,通知相關同事及時整改維修。「我們有項管理動作叫『走動式』管理,如果沒有特殊工作安排,每天上午8點半到10點,下午1點到3點是我的固定巡查時間,」孫鴻豔介紹到。
真正把園區當自己家,把業主當家人,孫鴻豔發現了園區中不少「小秘密」。天津的用電規則是低於10元後,電錶自動跳閘斷電。很多業主總忘記交電費,導致正用著電器家裡突然斷電。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孫鴻豔多留了一個「心眼」。電費低於10元後,電錶顯示燈會常亮。孫鴻豔便會及時通知業主繳費。14號樓的秦女士就收到這樣的溫馨提醒,「我第一反應是驚訝,確實沒想到物業工作做得這麼細緻」。
孫鴻豔接聽業主來電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在園區工作時間久了,不少業主也認識了她。「我把業主的事當自己的事,業主也把我當自己家『閨女』」,孫鴻豔笑言,「還有業主問我結婚沒,想給我介紹對象,家裡做了好吃的也給我捎點」。
李奶奶和曹爺爺獨自居住,由於上了年紀,老人的聽力不太好,生活上總有些小困難。「前段時間,爺爺奶奶門禁卡打不開門,他們很著急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就第一時間聯繫了我。」隨後,孫鴻豔上門取走了二老的失效門禁卡,重新充磁後又將門禁卡送回二老手中。像這樣的小細節還有很多,比如教老人使用手機、幫助老人網上認證等等。「小孫這孩子真不錯,平時有啥事跟她說,她立馬想辦法解決」,李爺爺肯定了孫鴻豔的工作付出。
孫鴻豔也清楚自己的崗位職責,「就是為業主做好服務」,所以無論業主的大事小事,她都會搭把手。海昌天瀾13號樓的賀先生,因為工作性質,平時比較繁忙,家裡房子裝修無暇顧及。「賀先生把家裡鑰匙給了我,裝修材料到了,裝修工人要進門了,他就聯繫我,我去開門」,孫鴻豔說,「後來房子順利裝修完畢,賀先生在新房迎娶了新娘」。事後,賀先生專門給她送來了錦旗並直言:「從來沒遇見過這麼好的物業」。她就這樣一點一滴為業主服務,一年下來,她收到的業主感謝信和錦旗,一個手數不過來。
業主給孫鴻豔送來錦旗
以真心換真情,雖無血緣相連,但有濃濃的物業鄰裡之情。急業主之所急,想業主之所想。這是孫鴻豔平凡的崗位故事,也是無數碧桂園物業人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