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盜汗怎麼辦?4個中醫小偏方,養陰斂汗效果棒

2020-11-13 小說俱樂部

【偏方一】

外抹法。

材料:龍骨、牡蠣、糯米粉各適量。

做法:龍骨、牡蠣磨極細末,再與糯米粉拌勻外撲。

【偏方二】

洗浴法。

材料:甘蔗葉適量。

做法:煮水溫洗全身。

【偏方三】

龍骨外敷法。

材料:龍骨、牡蠣各30克,大麥芽50克。

做法:研極細末,每次取5克,撒於臍部包紮,12小時換藥1次。

【偏方四】

文蛤外敷法。

材料:文蛤、何首烏各3克。

做法:研細末醋調成糊,外敷於臍部。

【問診記】

上周六,表姐帶著她3歲的兒子來我家玩,我倆一直聊到了深夜,他們乾脆就在我家過夜了。常常主動提出要陪弟弟睡覺,小外甥也蠻黏常常,我就讓他們倆去小房間睡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在刷牙的時候,常常拉著我的衣角對我說:「媽媽,弟弟晚上不乖,一定是他羞羞尿褲褲了,身上都溼了。」

我一聽,趕緊去小房間一看,床是幹的。我想到了些什麼,就問表姐:「姐,外甥他平時出汗多嗎?晚上睡著了出汗嗎?」

被我這麼一問,表姐有些不解地回答說:「好像是啊。小傢伙睡覺時候汗是挺多的,我還以為給他蓋得太多了。」

我把小傢伙叫過來,讓他把舌頭伸出來一看,舌頭有點兒紅,舌面有點兒幹。我告訴表姐這有可能是盜汗。

表姐一聽,就有點兒擔心,問:「這算不算病?對他有沒有什麼影響啊?需不需要治啊?」

孩子盜汗分2種:生理性盜汗和病理性盜汗。

生理性盜汗是因為幼兒時期,皮膚還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自主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如果寶寶在睡覺前活動過多,則在睡眠時出汗也比較多。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會增加,這也會造成寶寶入睡後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時之內。此外,如果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得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則都可能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如果是生理性盜汗,則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採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導致高熱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寶寶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於睡眠和控制孩子肥胖,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寶寶的夜間大汗,是由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臥室溫度以20~22℃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一般來說,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並給予克服,則出現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偶爾有一兩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分和鹽分,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

病理性盜汗,西醫認為有可能是由缺鈣、佝僂病、肺結核等疾病引起。中醫把盜汗細分為自汗、盜汗,即自汗是不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出汗,多為氣虛、陽虛引起的;盜汗是睡覺時出汗,醒時汗就止了,多為血虛、陰虛引起的。

考慮到像外甥這情況應該屬於陰虛,我告訴了她幾個我常用的小偏方。

【小偏方】

我推薦的小偏方有4個。

1. 外抹法:龍骨、牡蠣磨極細末,再與糯米粉和勻,外撲,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

2. 敷臍法:取龍骨、牡蠣各30克,大麥芽50克,研極細末,每次取5克,撒於臍部包紮,12小時換藥1次。

3. 取文蛤、何首烏各3克,研細末醋調成糊,外敷於臍部,具有養陰斂汗的功效,用於盜汗。

4. 洗浴法:甘蔗葉適量,煮水溫洗全身,有很好的斂汗作用。

相關焦點

  • 一味不被人熟知的良藥,李時珍卻說它善於「補氣除熱、斂汗止汗」
    中醫裡面認為,人體之汗乃由津液所化生,有「蘊於內為津液,散於表則為汗液」之說。一般情況下當我們進行大量的體力活動、或者飲食過於辛辣刺激、精神高度緊張、溫度較高等等,都會出現正常的排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中就有關於浮小麥的功效記載,稱其入藥善於「補氣除熱、斂汗止汗」,對於「自汗盜汗、骨蒸潮熱」等情況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而至現代,浮小麥善於斂汗止汗的功效依舊被醫者認可。1、浮小麥斂汗、止汗的應用。
  • 小兒盜汗或因體虛 宜中醫推拿來治療
    當孩子體虛時,自主神經功能不穩定,致使皮膚汗孔開閉失調,不能收斂汗液,汗就容易流出。往往表現為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後,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家長要注意調整飲食,促進小兒食慾,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攝入量。必要時可採用中醫中藥調理脾胃不合。
  • 產後經常出汗可能是月子病,這個小偏方對治療產後盜汗療效很好
    看著他憨厚老實的樣子,我不忍心再「為難」他了,於是給他講解了有關「褥汗」的醫學常識。我告訴他:「產婦剛剛生完寶寶後比其他人要更容易出汗,這是正常現象。但是,也應注意護理。首先,產婦不要穿戴過多,蓋的被子不宜過厚。出汗多時用毛巾隨時擦乾,內衣、內褲要及時更換。那種認為『坐月子』就要捂著,甚至在炎熱的夏天也要門窗緊閉、穿厚衣戴厚帽的做法,是沒有道理的,無異於『火上澆油』,甚至造成中暑。
  • 寶寶汗多怎麼辦才好?
    幼兒正常出汗和多汗是有區別的中醫教你如何應對~怎樣判斷寶寶汗多是否正常?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但「腠理疏薄,且頭為諸陽之會」,故入睡時頭汗較多,通常為正常現象,不屬病態。如果寶寶是因為穿衣過多,餵奶過急,或劇烈運動等出汗較多,沒有其他不適,也不屬病態。
  • 盜汗怎麼治療 這些偏方輕鬆治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經歷,常常在晚上入睡後感覺全身出很多汗黏糊糊的,但是在睡醒了之後會發現汗都幹了,被稱之為盜汗。那麼盜汗應該怎麼治療呢?盜汗分為哪些症狀,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怎麼樣自我調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盜汗怎麼治療1、韭黃100g,豬腰1個,食油、鹽、姜、味精等適量。將韭黃洗淨切成小段,豬腰洗淨切成薄片。
  • 晚上經常出汗怎麼辦?盜汗、自汗、虛汗……先分清再調理!
    幾天後感冒已經痊癒,但是小盧卻出現了盜汗的現象,每晚醒來全身是汗,衣服經常被汗溼,半夜要起床換一次衣服。正常人全身皮膚都會出汗,但出汗過多就會形成多汗症。那小盧的這個盜汗是什麼汗呢?在中醫看來,出汗除了盜汗以外,還分好幾種,待妙姐跟大家一一說清楚。
  • 龍骨(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
    【功 效】: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主 治】: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性味歸經】:甘澀,平。①《本經》:「味甘,平。」②《別錄》:「微寒,無毒。」③《藥性論》:「有小毒。」④《本草正》:「甘,平,性澀。」⑤《醫學衷中參西錄》:「味淡微辛,性平。」
  • 孩子體虛不固汗?4道食療方補氣固表治自汗
    今天我們聊聊孩子汗多問題,展開這個話題前,家長首先要學會區分孩子正常出汗和異常出汗:同一個環境之下,家長不能認為孩子比自己出汗多,就是虛不固表,自汗虛汗。兒童新陳代謝旺盛,正常汗量是成年人的3倍左右,比大人出汗多再正常不過。另一個家長常問的問題:我家孩子一睡覺就出汗,是不是體虛?
  • 經常夜間盜汗,中醫告訴你這個偏方,只要1把樹葉就很管用
    今天呢,我們來說一說盜汗,因為我堂哥出差來南方嘛,突然就出現了腦血管的病症,在icu住了好多天了,情況也不太好,其實,我心裡挺難過的,他很年輕,對我們都打擊特別大,就是想不到會出現這種情況。醫生問我嫂子,說之前他有什麼症狀,我嫂子說,他之前晚上休息,會有盜汗和打呼嚕的情況。
  • 產後試試這麼做,讓你減輕汗多的困擾
    讓我們來聽聽醫生怎麼說~01 產後多汗的表現中醫認為產後多數是氣虛自汗,所謂自汗,就是動則汗出,伴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等氣虛的表現。也有產婦表現為陰虛盜汗,其表現是夜間醒來出汗不適,伴有口乾舌燥,渴不欲飲,煩躁易怒、五心煩熱等陰虛症狀。但如果產後1周後,產後寶媽仍然大汗淋漓,汗出不止,就是異常現象了。
  • 治療感冒別盲目依賴蔥白水等小偏方
    網上也流傳出很多感冒的小偏方,尤其在一些媽媽群裡,小偏方流傳得很廣,比如做蔥白水、紅糖生薑水、鹽蒸橙子、冰糖橘皮。  一位媽媽向記者提供了這些偏方的做法:  蔥白水,取幾段蔥白,水中煮開即可。和紅糖生薑水一樣,這個對初起的感冒有解表作用,很多媽媽表示,喝蔥白水和紅糖生薑水,能讓寶寶發汗。只要汗發出,病就好了一大半。
  • 【偏方大全】專治失眠的民間偏方匯總
    中醫認為,失眼是思處勞倦,內傷心脾,陽不交陰,心腎不交,陰虛火旺,肝膽擾動,心膽氣虛以及胃中不和所致。而使用中藥偏方可有效緩解失眠的問題酸棗仁粥  【組成】酸棗仁50~100g,粳米或糯米或大米100~150g。  【做法】酸棗仁用水榨取汁,入米煮為粥,或酸棗仁搗碎,煎取濃汁,煮熟。早晚空腹服食,可酌加白糖。
  • 體虛出汗吃什麼好 汗多飲食有何原則
    天熱出汗尚且情有可原,即使是在秋冬季節,稍微活動一下身上就會有汗,這可能就是體質問題了。中醫將體質虛弱稱體虛,體虛就容易出汗。很多當代人工作、家庭的壓力特別大,加之飲食不注意忌口,作息不規律,縱慾過度等原因導致了身體發虛出汗的情況。下面來說一說體虛出汗吃什麼吧。
  • 盜汗是個嚴重的健康問題(陰陽兩虛)!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中醫艾灸養生其實這是中醫所說的盜汗,說明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要及時調理。什麼是盜汗呢?平常運動出汗,只要出得恰到好處,這都是正常的。盜汗就不正常了。盜汗就像一個賊,人在那兒睡覺,有一個賊偷走了人體的心液,所以盜汗不僅是陽虛了,更是陰虛。如果長期盜汗,那人就會越來越消瘦。林黛玉就是這樣,天天盜汗淋漓。陽虛還只傷六腑,陰虛就五臟都傷了。陰虛盜汗的人,喜歡冷飲,但人很精神。
  • 醒酒止吐 中醫教你幾個小偏方
    所以酒醉是常事,既然無法避免喝醉的事實,那就學幾招喝醉後醒酒止吐的小偏方吧。烏梅烏梅性味酸、澀、平,有斂肺、澀腸、生津之功效。取烏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後煩渴。桑葚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陰補血、潤腸作用。解酒時可取鮮桑葚150克搗汁飲用。
  • 五味子是功效卓著、男女皆宜的養陰固精補劑之一 。
    2、養陰固精,男女皆宜五味子是功效卓著、男女皆宜的養陰固精補劑之一,能促進性事持久力及增進女性外陰的刺激感受性。它能激活一氧化氮的產生,進而增強男性的體力和持久力。3、保護及增強心臟機能五味子有利於組織細胞的氧氣交換,而且在一些缺氧和心肌受損的個案中,已獲證實能對心臟組織產生保護作用。它也能平緩心跳頻率和紓解高血壓。
  • 寶寶出汗多怎麼辦?自汗和盜汗怎麼區分?除了缺鈣,警惕3種疾病
    晚間或睡夢中有出汗的現象稱之為盜汗,表現為睡夢中出汗,醒來後出汗消失的一種病症。中醫認為是寢汗。出現盜汗現象有兩種,分別是生理性和病理性。身體健康的嬰幼兒由於代謝旺盛,生性活躍愛動,出汗往往比大人更多,很多是生理性盜汗。而嬰幼兒出現病理性盜汗常見於患上結核病和佝僂病的孩子。
  • 盜汗原因一次說清!
    但奇怪的是,卻有不少人偏偏白天不出汗,夜裡不熱卻汗一身。 60多歲的沈大爺平時身體良好,不抽菸也不喝酒,但某段時間常常咳嗽,還半夜出汗。到醫院一查,體溫37.8℃,竟然是感染了肺結核。這種奇怪的半夜出汗症狀,我們叫做盜汗。有人說盜汗是因為溼氣重,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肺結核也會引起盜汗?
  • 除了陰虛,盜汗還有這三種病因
    臨證於盜汗屬陽虛陰虛的辨別,在於有火無火,陽虛盜汗,汗出清稀,皮膚清冷,伴倦怠乏力,惡寒身踡,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濡緩。喻老治療陽虛盜汗,多從治本著手,選用補中益氣湯。手足冷甚加炮附子,平素易感風邪者,參合玉屏風散。汗多之時,酌加固澀之品如浮小麥、五味子、煅龍牡之類。例2袁某,女,幹部,34歲。
  • 山茱萸能滋陰斂汗補肝疏肝
    山茱萸具有收斂之功,又兼開通之力,中醫指出,山茱萸能滋陰斂汗補肝疏肝,可以養肝。滋陰斂汗肝為厥陰,其虛極之時,可見虛汗淋漓,或但熱不寒,汗出而熱解,或又熱又汗之危候。因肝膽相為表裡,厥陰肝經之忽熱忽汗之症,尤如少陽膽經之寒熱往來之候,治療需補肝滋陰以除寒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