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組圖]

2020-12-22 圖片中國

8月19日拍攝的中國建築科技館(無人機照片)。 當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展館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採取預約制參觀,遊客提前一天預約。在開館當天,「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覽」也在此開展。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8月19日,參觀者在中國建築科技館內參觀。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8月19日,參觀者在中國建築科技館內參觀。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8月19日,參觀者在中國建築科技館內觀看展出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內部模型。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8月19日,參觀者在中國建築科技館內觀看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覽。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

相關焦點

  • 李祖原大師新作: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外觀形似「種子」
    8月19日,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在這顆建築的「種子「裡,所有「建築迷」將可以自由穿越於7000年的中國建築隧道。
  • 武漢科技館新館今日開館 每周三至周日免費開放
    武漢科技館新館總建築面積3.06萬平方米,展出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這意味著,加上老館,武漢科技館的總規模已進入全國特大型科技館行列。新館設有宇宙展廳、生命展廳、水展廳等8大常規展廳和1個1000平方米的樓頂室外展廳,其中水展廳、光展廳是全國首創。展品達600餘件,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精心「創造」。
  • 武漢再添一地標 全國首家建築科技館在漢開館
    中國建築科技館外觀。記者李永剛 攝8月19日,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在這顆建築的「種子」裡,所有建築迷將可以自由穿越於7000年的中國建築隧道。位於武漢光谷高新大道的這座展館,外形整體構造非常有創意,水波狀的「葉片」包裹著「種子」向天際延伸,象徵著中國建築科技館將作為建築文化與思想的孵化器;裙房部分則採用合院形式,象徵著孕育建築種子的土壤。
  •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開館時間定了!
    江河湖北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開館時間定了!】湖北再建一座科幻建築湖北省科技館新館建設傳來最新消息!目前,湖北省科技館新館項目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展教工程正陸續進場施工,預計2021年7月1日開館。湖北科技館新館外形猶如湖北人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也如電腦的晶片,寓意「光谷之芯」。
  • 重慶市半導體科技館在兩江新區開館
    10月26日,重慶市半導體科技館正式開館。圖為館內晶片展示場景。新華網 王龍博 攝  新華網重慶10月26日電(王龍博 謝力)位於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重慶市半導體科技館26日正式開館,將成為集半導體產業成果展示、科技普及等為一體的科普載體。
  • 中國科技館恢復開館,最全參觀攻略來了!
    中國科技館恢復開館,最全參觀攻略來了!>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中國科技館
  • 武漢科技館自7月25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這也是武漢科技館實體館因新冠肺炎疫情閉館186天後的首次開館。武漢科技館作為我市大型科普場館,在閉館期間積極遵循「防控不鬆懈、工作不暫停」的原則,在有效落實防控責任的基礎上,為合理有序恢復開放作準備。
  • 關注| 武漢科技館自7月25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這也是武漢科技館實體館因新冠肺炎疫情閉館186天後的首次開館。武漢科技館作為我市大型科普場館,在閉館期間積極遵循「防控不鬆懈、工作不暫停」的原則,在有效落實防控責任的基礎上,為合理有序恢復開放作準備。武漢科技館自7月25日起有序恢復開放開館當日正值周六,陸續有觀眾經過網絡預約、掃健康碼、測量體溫、自助取票、通過安檢等環節有序進館。
  • 西藏首個青少年科技館正式開館
    西藏首個青少年科技館正式開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11 14:46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拉薩10月11日電(記者 許萬虎、索朗德吉)10日上午,西藏首個青少年科技館——拉薩市青少年科技館正式開館運營,並於當日起面向全區青少年免費開放,填補了西藏青少年公共科普場所的空白。
  • 好久不見,中國科技館6月2日開館啦!
    疫情爆發後,中國科技館根據防疫部門要求進行了閉館。閉館期間,小編的同事們都沒閒著,一直為恢復開館做各種準備。如今,疫情的烏雲逐漸消散,我們終於可以開館啦!小編的心情也是激動得咚咚跳,連夜做了一份詳細的開館參觀指南,請仔細閱讀哦!
  • 甘肅科技館明日開館,裡面有什麼?先睹為快!(組圖)
    元旦假期(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1日)正常開館運行,1月2日至3日閉館。阿甘哥為您提前揭開面紗甘肅科技館坐落於蘭州市安寧區銀安路568號,概算總投資8.66億元,佔地面積56.57畝,建築面積50075平方米,建築體長168米,寬81米,高40.2米,分地上五層、地下一層。
  • 呼圖壁縣首家社區科技館開館(圖)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餘露、安培茹)12月4日,呼圖壁縣首家社區科技館——呼圖壁鎮花城社區微型科技館舉行開館儀式,呼圖壁縣科協為這家科技館捐贈了科普書籍,花城社區組織廣大居民前來參觀。開館儀式上,花城社區幹部向前來參觀的居民介紹了社區微型科技館的基本情況。
  • 自來水科技館開館
    本報訊 (實習生 徐媚記者胥柳曼)昨天,國內首座自來水科技館上海自來水科技館正式開館,市民在這裡既可以翻閱水的歷史,又能體驗這個最古老的生命物質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上海自來水科技館位於楊樹浦水廠內,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館按樓層劃分為三個展區:「歷史·源頭」、「現代·科技」和「未來·規劃」。
  • 遵義市科技館正式開館 每周三至周日免費開放
    12月28日上午10時,歷時6年建設、總投資3.5億元的遵義市科技館正式開館。  遵義市科技館位於遵義市新蒲新區溼地公園內,總佔地面積26268.21平米,總建築面積18500平米,是集科普教育、科技創新與探討、青少年科普活動開展為一體的公益性社會文化項目,場館共四層,一層包括3個大型展廳、4D影院與獨立的辦公、培訓用房,二層主要包括入口大廳、2個展廳、報告廳與球幕影院,三層包括1個展廳,四層包括了4個科學工作室。
  • 上海自來水科技館上午開館(圖)
    請到國內第一座自來水科技館探個究竟。今天上午,上海自來水科技館開館。副市長嚴雋琪出席了開館儀式。  上海自來水科技館坐落於中國最古老的地表水源自來水廠——上海自來水市北有限公司楊樹浦水廠內,展示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在原上海自來水展示館基礎上提升改造而成。按樓層共劃分為三個展區:「歷史源頭」、「現代科技」和「未來規劃」。
  • 中國科技館夜間開館「不打烊」!2019年「科學之夜」正式售票
    記者從中國科技館獲悉,2019年「科學之夜」活動從27日起開啟售票通道。活動將在10月2日至7日、16日至18日兩個時間段的19:00-21:00舉行。晚上的中國科技館是什麼樣子的?會像電影《博物館奇妙夜》一樣神秘、刺激嗎?想知道答案的小朋友不妨安排時間去一探究竟!
  • 上海科技館今日開館
    拔地而起於蒸蒸日上的浦東,蘊含宇宙、生命、智慧、創造的上海科技館,今天向渴望科學真知的公眾敞開胸懷。  上海科技館建築面積達9.8萬平方米,建築外形西低東高、螺旋上攀,如巨翼翔升,騰飛,其昂揚特立的身姿風採,在全世界科技館家族中獨一無二。每個展區,每項展品,追求的都是中外一流。  巨翼起飛任翱翔!
  • 武漢再添打卡地!國內首家建築科技主題展館免費開放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倩倩、通訊員鍾三軒、實習生陳奕帆)8月19日,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從河姆渡時期的建築到對未來城市的想像,館內全方位展示了中國各時期的建築文化,遊客提前一天預約,即可暢遊於7000年建築科技的海洋。據悉,該科技館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並運營,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展館展陳面積約6000平方米,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科技館整體設計感十足,外形猶如一粒包裹著「嫩芽」的「種子」。
  • 中國科技館恢復開館,醫護人員免費參觀、專屬活動...
    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已由二級調整為三級,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與中國科技館實際情況,中國科技館於7月23日起有序恢復開放,先期只開放主展廳。中國科技館將採取「總量控制、分時限流、實名預約、憑證入館、體溫必檢、監控流量」的措施,最高日接待量限制在2000人。
  • 漯河市科技館通過驗收,即將開館迎賓,效果圖搶先看
    日前,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漯河又一地標性建築——漯河市科技館通過驗收,即將開館迎賓。漯河市科技館漯河市科技館是市政府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我市的重要民生工程。市科技館整體設計為海螺造型,設計理念源於漯河"螺灣河鎮"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