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麥田新平臺上線啦】更多純英文影片,每日更新,文末登錄哦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TVB的古裝專業戶馬浚偉?
陳小春版《鹿鼎記》裡的那個討喜的康熙帝「小玄子」,真的是童年回憶啊!
而近日他因#北大碩士畢業#、#畢業論文查重率0.77%#再次受到大家的關注。
1
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
7月11日,49歲的馬浚偉高興地分享自己北大碩士研究生畢業了的消息。
不少網友紛紛點讚,馬浚偉本人也謙虛回應。
不僅如此,他還透露自己之後的行程安排:9月去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學習,12月份上個短期課程。
有粉絲透露,馬浚偉好學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他一直在實打實地學習,還時不時跟網友分享自己的學習生活。
而這,還不是馬浚偉的全部日常。
有網友總結了馬浚偉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涯,堪稱不折不扣的「時間管理大師」:
可能很多人會感嘆,他真的有那麼多精力去做這些事情嗎?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Time is made up of minutes and seconds, those who are good at adapting, and using sporadic bursts of time, will yield great achievements.
或許現在馬浚偉所做的一切,都是彌補和追回自己前半生的時光,那些因家裡親情牽絆、工作責任而擱淺的夢想。
正如心願能夠激發夢想,夢想也能夠激發心願。
As wishes inspire dreams, dreams may too inspire wishes.
2
家境貧寒、抑鬱多年
都打不敗強韌的意志力
提到馬浚偉,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都是文質彬彬的「貴公子」,但其實他是不折不扣的貧民出身。
父親是公交司機,媽媽是工廠工人,家裡姐妹眾多,生活艱難。為照顧家庭,14歲到雪糕店做兼職,16歲在圖書館當管理員,空閒時間大多是在兼職中度過。
多年後,演戲事業逐漸順利,本以為有能力撐起整個家庭時,生活卻再次狠狠打了他的臉。
他媽媽在他6歲的時候患上了鼻咽癌,每年深受病痛的折磨。1999年,病情惡化,需要做手術,可已經病重到沒法說話的母親寫下——「動手術就是要我死」。
最終媽媽心軟了,為了兒子接受手術。但命運弄人,手術後因為併發症他媽媽突然離世,連媽媽最後一面也沒有看到。馬浚偉將所有的過錯歸納到自己身上,開始不斷自責。
由於傷心過度,加上自責情緒日益蔓延,馬浚偉患上了抑鬱症,每天通過酗酒喝醉緩解痛苦。最嚴重的一次,馬浚偉想跳樓自殺,但想到年邁的父親,他才恢復理智。
別哭泣,別嘆息,別呻吟,悲傷喚不回流逝的時光。
Weep no more, nor sigh, nor groan. Sorrow calls no time that's gone.
患上抑鬱症的那幾年,他的事業並沒有停滯,甚至還成為TVB的「收視福星」。
沒有人知道,其實他「撐」得很辛苦,人前他是專業演員,樂觀積極,人後他卻備受抑鬱折磨。
「大家不知道表面樂觀的我,其實笑得很假」。
在強韌的意志力下,他仍然拍出不少好戲。
苦難是人生最偉大的老師。
Suffering is life's most powerful teacher.
七步成詩的曹植、《帝女花》中的苦命鴛鴦、《金牌冰人》中和張可頤飾演的一對歡樂鬥氣冤家,還有周世顯和長平公主,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點擊播放 GIF 4.4M
可惜,被稱為「收視福星」的他,直至解約也沒有拿過視帝。
3
保持生活的熱忱是年輕的秘訣
如今,馬浚偉在熒幕中出現較少,但重新出發的他,比做演員更加充實。
一直以來,沒有讀大學是馬浚偉人生一大憾事,他曾說:「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可能不會選擇進入娛樂圈,而是去讀書,想學法律或者醫學。」
他在成為北大EMBA的學員後,每個月飛一趟北京,順利完成了16個模塊的全部課程,疫情期間,他和萬千學子一樣,守在家裡上網課、寫論文。
馬浚偉說讀書是因為知道自己的不足,投資百萬換取知識,他說:「好值得!」
除此之外,他還熱衷公益,傳播正能量,比如探望唐氏症候群兒童,探望老人院的老人家。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都在感嘆馬浚偉的外貌沒有改變,是被上天眷顧的人。
但或許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熱忱和對世界的求知慾,才是馬浚偉能一直保持年輕的秘訣吧?
我所能奉獻的沒有其它,只有熱血、辛勞、眼淚與汗水。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4
可怕的不是別人優秀
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其實,娛樂圈內像馬浚偉這樣的好學上進藝人還有很多。
32歲放下演藝事業,前往紐約茱莉亞學院修讀為期四年的戲劇碩士課程的陳法拉;39歲開始演藝事業與教育生活並行的生活的廖碧兒;
2019年退出娛樂圈,徹底進修自己的徐子珊;「考證達人」之稱的香港藝人衛詩雅;
還有因「阿朱」爆紅劉錦玲,42歲離開娛樂圈,前往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完成學業。畢業後主修社會學並輔修心理輔導,同時修讀了30個心理學課程的學分,並繼續申請讀碩士學位。
作家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裡寫過一段話:
每個人的心裡,有多麼長的一個清單,這些清單裡寫著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們總是被推遲,被擱置,在時間的閣樓上腐爛。
為什麼勇氣的問題,總是被誤以為是時間的問題?
而那些沉重的、抑鬱的、不得已的,總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娛樂圈有太多太多好學上進的藝人了。
他們拍戲唱歌這麼忙都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人生苦短,若虛度年華,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
Life is short, spend your time wisely.
(來源於網際網路公開內容)
— THE END —
【麥田英語】是個不錯的公眾號哦
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