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無處不三國,三國遺蹟遍當陽。娘娘井就是當陽的三國遺蹟之一。
娘娘井位於當陽城區,從太子橋往西行五、六百步,就是娘娘井,又稱糜夫人井。
相傳,糜夫人抱著阿鬥從拱橋出來,去找避風的地方,向西走了五、六百步,找到一堵被火燒壞的斷牆。這堵斷牆正好東西向,擋住了北風,糜夫人就抱著阿鬥坐於牆下一口枯井的旁邊。
再說那趙子龍救了甘夫人,又返回來尋找糜夫人,迎面碰到了曹將夏侯恩,夏侯恩身佩曹操送給他的「青釭」寶劍,那青釭劍雖砍鐵如泥,鋒利無比,但在趙子龍面前卻象鐵片一塊,二人交戰幾個回合,趙子龍便一槍刺死夏侯恩,奪得那口寶劍,繼續去尋糜夫人。尋了一夜,不見其人,趙子龍心中十分焦急。第二天,他找到被火燒壞的土牆旁,看見糜夫人抱著阿鬥,坐在枯井旁哭泣,急忙下馬跪拜。
糜夫人見子龍來救,哭著說:「妾得見將軍,阿鬥有救了!」這時,曹兵喊殺聲由遠而近,趙子龍急忙請腿有箭傷的糜夫人上馬,自己步行,保夫人和小阿鬥突出重圍。糜夫人辭謝說:「將軍不可無馬,你還是把孩子救走吧!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只有這點血肉。古話說,春秋之義,母以子貴。請將軍救了阿鬥,見得他父親一面,妾死也無怨!」
眼見曹兵從四面圍了攏來,趙子龍急得兩眼直冒金花。眼下只有一匹戰馬,救得了太子,救不了娘娘;救得了娘娘,救不了太子。
糜夫人看見趙子龍為難的樣子,祈求地說道:「妾已重傷,死了也在所不惜,誠望將軍抱起太子快走吧,不要為我連累了你們,誤了大事!」
趙子龍卻說:「夫人心地善良,抱了太子,讓甘夫人先逃,自己卻負了重傷,我怎能忍心丟下你不管?再說,主公將全家老小交託於我,如果不能使之團圓,自是我的罪過。」於是又請糜夫人上馬。
糜夫人見趙子龍如此執意,便靈機一動,隨手朝他身後一指:「將軍,你看,那不是主公來了嗎?」趙子龍轉身去望,哪知糜夫人乘機將阿鬥放在地上,翻身投井自盡了。
趙子龍迴轉身來,見糜夫人已投了井,頭碰在井壁上,鮮血淋淋,不覺淚流滿腮,仰天拜地,對井呼喚:「糜夫人--!你這樣去了,我怎生向主公稟報啊!」
聽到哭聲,曹洪的部將晏明手持三尖兩刃刀向枯井這邊殺來,趙子龍擔心曹軍盜屍,就將土牆推倒,掩蓋住枯井,解開絲腰帶,放下護心鏡,將阿鬥兜在懷中,綽槍上馬迎戰晏明。趙子龍手舞剛才從夏侯恩手中奪過來的青缸劍,與晏明戰了兩、三個回合,就刺死晏明,殺散敵軍,衝開一條血路,突圍而去。
以後,人們把這口枯井叫做「娘娘井」(糜夫人井),並在井旁建有「糜後祠」(娘娘廟)。糜後祠因年長日久,風雨剝蝕,已漸漸毀廢了。娘娘井如今仍常溢不涸,水清如鏡。周邊老百姓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