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雕塑
毛澤東題詞
中國網5月29日訊 5月21日上午,「銘記歷史同心圓夢」中國·保定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紅色文化走廊之旅——「跟著老電影去旅行」媒體考察團來到革命老區唐縣,抗戰時期,這是晉察冀軍區及其三分區所在地,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柯棣華工作,戰鬥並以身殉職的地方。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已經成為唐縣標誌性參觀景點之一,在國內外乃至海外頗具影響力。紀念館坐落在縣城以北兩公裡的鐘鳴山下,佔地面積4595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從門口處遠遠望去,便被紀念館氣勢浩大,雄偉壯觀的建築風格所吸引。紀念館的大門,是一座高高聳立的花崗巖牌樓,三開門,不鏽鋼柵欄,正上方的純白大理石匾額上鑲嵌著胡耀邦題寫的館名「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入門後約十多米處正中央有兩塊印度紅花崗巖臥牌,上面鐫刻著白求恩、柯棣華的浮雕頭像和介紹他們生平的中英文字——白求恩1890年生於加拿大,1939年11月12日逝世在唐縣黃石口村。柯棣華1910年誕生在印度,43歲上病逝於唐縣葛公村。兩位國際友人,都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付出了寶貴生命。
金碧輝煌的主建築群於四周的蒼松翠柏交相輝映;南低北高的108級花崗巖石階、雲脊碧瓦的迎門牌坊,與四周的青磚灰瓦、錯落有致的圍牆渾然一體。石獅昂首,蒼松參天,翠柏挺立,莊重素雅。據講解員介紹,紀念館所有建築採用中國傳統樣式,現代解構,造型精美,以獨特的風格被編入《中國博物館志》、德國法蘭克福《世界工藝美術大辭典》。
主建築群分為「兩館一堂」,西側是白求恩紀念館,東側是柯棣華紀念館,「紀念堂」有聶榮臻元帥親筆提名。兩館內展詳細介紹了白求恩、柯棣華光榮戰鬥的一生,以大量生動感人的事例反映了兩位國際主義戰士的高尚情操、精湛醫術、無私奉獻精神、高度的責任心和滿腔的工作熱忱。
中軸線上有11米寬條石路,108步臺階,第五個平臺上面是寬敞的廣場、林立的檜柏、參天的雪松、金光燦燦的「兩館一堂」及連接它們的長廊。
所謂「兩館一堂」,即兩側的白求恩紀念館、東側的柯棣華紀念館和中央八角形帶寶頂的紀念堂。兩個紀念館一樣大小,建築面積都是150平方米,都是鬥拱飛簷,都有大天井:紀念堂面積約700平米,專門展覽中藥題辭,舉行各種室內集會、大型研討會、報告會。
白求恩紀念館展線112米,展出圖片180幅,陳列文物145件,內容按白求恩的生活時序,分「坎坷的青少年時代」「投身國際反法西斯前線」「奔赴中國抗日戰場」「戰鬥在晉察冀邊區」「永久的紀念」「不滅的光輝」6個方面,表現白求恩偉大的一生和人民對他的紀念。
柯棣華被晉察冀邊區軍民譽為「第二個白求恩」,她的紀念館規格跟白求恩紀念館一樣,展線同為112米,展示圖片134張,陳列文物119件,按生活時序分為「青少年時代」「遠道來華」「在延安」「晉察冀歲月」「以身殉職」「萬古豐碑」,以此頌揚柯棣華光輝的一生。紀念堂大門兩側的長廊,東西長60米,把「兩館一堂」串聯成一個整體,廊下是紅銅鍛打的深浮雕壁畫,整個浮雕鍛造精細,場面壯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一個外國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不幸以身殉職。這個人就是加拿大共產黨,諾爾曼•白求恩。
1938年5月,白求恩輾轉來到晉察冀抗日前線,擔任軍區衛生顧問和「模範醫院」院長。「模範醫院」毀於戰火,他又設計了一架裝著器械藥品、能手術能包紮的藥馱子「盧溝橋」,進行戰地流動救護。第二年,白求恩唐縣在牛眼溝村建立了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為了給八路軍培養一大批醫務人員。這年10月,白求恩為一個傷員做手術時,左手中指被腿部碎骨刺破,9天後開始發炎,但他仍然堅持為200多名傷員做了手術。11月1日,在為一名頸部患丹毒合併蜂窩組織炎的傷員手術時受到致命的感染,11月12日病逝於唐縣黃石口村。1940年,聶榮臻親自選定墓址,在軍城南關修建白求恩陵墓。
柯棣華1910年生於印度孟買,1938年志願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來華幫助抗戰,1940年來到晉察冀,擔任白求恩學校外科教員和白求恩醫院第一任院長。他以白求恩為榜樣,經常帶領醫療隊到前線去救治傷員。「百團大戰」時,柯棣華在前線工作13天,接收傷員800多名,為其中585人做了手術。戰鬥激烈時,曾連續工作三天三夜。艱苦的環境,繁重的工作,過度的勞累,柯棣華患上了可怕的癲癇病。1942年12月9日由於病情惡化,永遠閉上了眼睛。
幾十年來,白求恩、柯棣華崇高的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人們把白求恩、柯棣華作為時代的風範和楷模,把他們的精神作為行為準則,把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作為陶冶情操的神聖殿堂。紀念館參觀團體絡繹不絕,外事往來頻繁,先後接待來自加拿大、印度、美國等世界82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多名外賓到紀念館參觀訪問。成千上萬的學生、機關幹部、解放軍、武警官兵、醫務工作者紛紛前來參觀學習;新黨員宣誓、新團員入團、小學生入隊,都來這裡舉行莊嚴的儀式。這裡已成為進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的大課堂。1997年,被中宣部列為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榮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河北省誠信旅遊景區」、「河北省優秀網際網路站」、「保定市國防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
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館長陳玉恩說,白求恩、柯棣華是兩位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他們是中國人民的好戰友、好朋友,他們身上閃耀著無私奉獻的精神之光,我們有理由永遠銘記他們,這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這種精神的傳承。
(伍策 森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