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永康書記結對幫扶的9戶群眾,如今怎麼樣了?一起去看看哦……

2020-12-25 西安發布

院落整潔乾淨

設施逐漸齊全

民宿精緻典雅

脫貧產業多樣化

這裡農村和群眾的變化

真的讓人欣喜呢!

5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在周至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深入竹峪鎮張龍、丹陽、鴨溝嶺村逐一走訪結對幫扶的9戶貧困群眾。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扶貧思想,學習蘭考率先脫貧和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經驗,「兩不愁三保障」決勝脫貧攻堅,建設「五個美麗」齊奔全面小康。

永康書記一行還實地調研了裕盛苗木花卉城、紅梅基地,要求推廣聯村黨委模式,深化「三變」改革,發展特色產業和集體經濟,加快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

市委副書記韓松,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盧凱一同調研。

小布先帶您看看

——

裕盛苗木花卉城

位於周至縣啞柏鎮裕盛村,2006年開始籌建,是我國西部最大、創建最早的花木市場。總規劃「七區一廳」,即大苗區、小苗區、盆景區、園林資材區、景觀區、自動化無土繁育區、物流區和綜合辦公大廳。

目前已有21個省、市、區前來採購,年銷售各種苗木花卉130億株,年交易額35億元左右,帶動周至縣苗木花卉種植面積17萬畝,從業人員5.8萬餘人。

紅梅基地

位於周至縣丹陽聯村黨委下聯的張龍村、丹陽村、鴨溝嶺村。這個基地根據杏樹可以嫁接紅梅的特徵,進行培育嫁接,成功後,紅梅既可以作為苗木出售,又可以作為旅遊觀光景點,供市民遊人欣賞。

目前基地主要以杏樹嫁接紅梅+新種紅梅為主,每株收益達2000元左右。基地採用「聯村黨委+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農戶」的模式發展苗木產業,並聯合組建西安龍陽溝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收入按照股份比例分紅。

永康書記心裡一直惦記著貧困群眾,去年以來,他多次到周至縣竹峪鎮,走進張龍、丹陽、鴨溝嶺村等貧困群眾家中,了解幫扶政策落實情況。

(連結:永康書記冬日再訪貧困戶,這裡的變化暖進人心坎兒)

昨天

永康書記再次來到這裡

——

張龍村

雷保友家

永康書記首先來到雷保友家,看到他新辦的農家樂乾淨整潔,鄉土氣息濃鬱,很為他高興,叮囑要突出地方風味,保障食品安全,讓遊客體驗更舒適。

院子裡,永康書記仔細察看農家樂「雷家小廚」的菜單,問道:

「農家樂開起來了,開了多久?誰幫忙設計的?生意怎麼樣?賺到錢沒?」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永康書記稱讚說:

「好好經營,好好幹。」

張成銀家

張成銀早早地在門口等著,看見永康書記一行走過來,張成銀激動地說:「感謝書記,我們很想您。」永康書記上前一步,緊緊握住張成銀的手,說:「我們也很想念你。」

如今張成銀家已經大變樣,永康書記看到他不但養豬、養羊,還做豆腐增加收入,鼓勵他轉變生活方式,繼續努力、勞動致富,祝願他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段斌向家

段斌向的家裡,地板乾淨整潔,新房寬敞明亮,之前臥病在床的老母親身體好轉,永康書記非常欣慰,請幫扶幹部向在外打工的段斌向轉達問候。

段斌向的姐姐對永康書記說:「有了您和各級政府幹部的幫助,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永康書記高興地說:

「幫扶幹部觀念轉變了,知道怎麼幫;幫扶對象的觀念也轉變了,樹立了靠勞動致富的理念,大家愛生活、愛勞動,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丹陽村

魯土秀家

在魯土秀家裡,永康書記對照明白卡5項脫貧退出標準,逐項詢問是否達標,他叮囑魯土秀培養孩子成才,讓知識改變命運。

一年來的變化很多,魯土秀列舉著刷牆、拉線、通電……等等,她說:「我們的生活變好了,大家都非常開心。」魯土秀感謝永康書記的關心和幫助,主動邀約合影,永康書記欣然答應。

雲正鳳家

在雲正鳳家,永康書記問他:

「手術後恢復得好不好,光伏發電收入怎樣,對幫扶工作滿意不?」

雲正鳳連說「滿意」,他說,依靠光伏發電,半年就有近2000元收入。

看到雲正鳳家的房前屋後整潔乾淨,永康書記十分欣慰,他叮囑在場的幫扶幹部:

「要繼續加大幫扶力度,幫助鄉親們轉變生活方式,努力構建美麗鄉村!」

張亞利家

在這裡,一排排錯落有序的小樓房映入眼帘,圍繞一片水塘,搭建小橋樓閣,別有一番江南小鎮的感覺,這裡便是美麗的丹陽移民社區。

告別了過去的危舊房屋,張亞利搬進了規劃整齊的社區。永康書記詢問她的居住感受,張亞利說:「沒想到,我們也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永康書記也為她感到高興。

鴨溝嶺村

張隨斌家

走進張隨斌家,永康書記快步上前,握著張隨斌的手,關切地問道:「眼睛怎麼樣了?好多了吧。」張隨斌回答:「眼睛好多了,心情也好了,幹活更有勁了。」永康書記說:

「這樣我就放心了。」

張隨斌夫婦是視力殘疾人士,永康書記曾幫助他們入院治療,夫婦倆手術治療後視力逐漸恢復。永康書記叮囑他們保重身體,要求做好產業幫扶,穩定收入來源。

|王永康曾在市第四醫院看望張隨斌|

永康書記現場詢問市委辦公廳幹部、駐村第一書記康成的工作感受,康成說道:

「深入一線進行幫扶,感到工作更貼近實際,跟老百姓也更親近了,工作本領也得到了鍛鍊。」

宋振生家

宋振生開辦的民宿已試營業,永康書記走進院子,參觀房間,稱讚設計很有特色,要求廚衛汙水截汙納管、集中處理,統一品牌營銷,發展民宿經濟。

永康書記仔細查看廚房的擺設,詢問房間的標準價格,他說:「看起來很精緻,整個面貌煥然一新,環境好,服務好,市場人氣會更好。

永康書記建議向浙江台州市天台山民宿學習借鑑,把民宿經營得越來越紅火。

天台山映山紅民宿

位於國家5A級天台山風景名勝區內的石樑鎮大興坑村,周邊有國清、石樑飛瀑、華頂、瓊臺、萬年寺佛學院等景區。這裡的民宿富有當地特色,客房開窗入景、空氣清鮮,擁有集垂釣、棋牌、住宿餐飲等多種娛樂設施,適合遊人踏春、避暑、摘野果、打雪仗、賞霧凇等,堪稱民宿示範樣板。

賀來世家

賀來世家居住條件改善明顯,客廳裡擺放著沙發、電視、智能音響,人也顯得十分精神。永康書記和他的小女兒賀瑤聊天,翻看她到北京遊學的照片,鼓勵她好好學習,考上理想大學。

面對永康書記,賀瑤說出了自己的願望,那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學,幫助更多的人擺脫貧困,走向新未來。正上五年級的賀瑤現場朗誦了一首唐詩,說把它送給所有努力奮鬥的人們,小布帶您聽聽——

每個月

永康書記都要調研脫貧攻堅

都要去看看貧困群眾

我們衷心希望

貧困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

追趕超越的大西安

決不落下每一個人!

文:馬彥龍 | 圖:李學東

編輯:尚爾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相關焦點

  • 廣東結對幫扶的昭通市、怒江州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
    原標題:廣東結對幫扶的昭通市、怒江州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 結對一家親 幫扶促發展
    各鎮鄉街道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根據貧困戶數量、貧困類型和貧困程度等情況,按照「一幫一」「一幫幾」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統籌安排幹部職工結對幫扶。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幫扶幹部11994名,幫扶貧困戶31390戶,做到幫扶不漏戶、戶戶見幹部。明晰職責任務確保結對幫扶有的放矢2018年,在區人民醫院宣傳科工作的向宗城被派駐到南門鎮高明村擔任扶貧幹部。
  • 湘潭市審計局赴湘潭縣花石鎮九如村開展9月份結對幫扶活動
    近日,湘潭市審計局組織幹部職工赴湘潭縣花石鎮九如村開展9月份結對幫扶活動。 為開展好本次結對幫扶活動,9月3日,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何愛蓮帶隊,赴九如村開展扶貧調研行動,聽取了九如村扶貧工作匯報,共同研究解決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9月7日,該局黨組書記彭建平主持召開扶貧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此次結對幫扶工作。
  • 「背包書記」鄢宏回村「探親」 被幫扶戶為啥三次落淚?|回家·駐村...
    老楊頭是鄢宏結對幫扶過的貧困戶,名叫楊美信,年過七旬。悄悄抹去眼淚後,老楊頭滿臉堆笑,盛情地將鄢宏拉進新房子,捧出一大盤乾果招待,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回想起三年前鄢宏幫他危房改造的點點滴滴,老楊頭禁不住再次落淚:「要不是你盡心盡力幫扶,我哪有今天哦……」仁義村是中國華融精準扶貧示範村楊美信原本長年在新疆務工,2017年回村,想著日後能落葉歸根。十多年沒住的房子,變成了危房。
  • 【結對幫扶】商會領導春節期間回鄉慰問白埕村困難戶
    2019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三)上午,西安市福建漳州商會會長曾凱東、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盧國元、副會長林藝勇、副會長兼商會水仙花公益服務中心主任、商會團工委副書記莊麗娜、理事陳國財、會員張林召等一行,來到東山縣陳城鎮白埕村回鄉對接漳州市「同心121」工程結對幫扶困難群眾
  • 宿遷開放大學結對幫扶見真情
    宿遷網訊(記者 李傑)2016年以來,按上級扶貧安排,宿遷開放大學掛鈎村(居)為市湖濱新區井頭鄉馬窯居委會,結對農戶93戶。該校按照有關要求制定幫扶計劃、成立扶貧工作組、落實責任人等多項措施。幫扶以來,截至2019年底,累計93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2020年,繼續幫扶,無返貧。2020年馬窯居委會集體經濟收入超30萬元。記者了解到,多年前馬窯居委會土地已經流轉用於三臺山旅遊開發,結對前居委會集體經濟收入為零,也無其它增收渠道。結對建檔立卡低收入戶人均不足6000元。
  • 裡水企業結對幫扶雲浮羅定四個村居
    ■一方製藥結對幫扶羅定市松南村。 珠江時報訊(見習記者/陳志健攝影報導)為紮實推進「萬企幫萬村」行動,日前,裡水一方製藥、匯泰龍、固特家居、永華毛巾、笙傑輕鋼房屋五家企業與雲浮羅定市泗綸鎮的松南、雙壩、沙底、雙龍四個村居開展結對幫扶,希望通過村企結對,在產業、項目、商貿、就業等深入幫扶,助推被幫扶村在農業產業發展、農民致富增收、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建設取得成效。
  • 貴州農信結對幫扶書寫「務川樣板」
    按照中央「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重要指示精神,貴州農信社制定《貴州省農村信用社結對幫扶務川自治縣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實施方案(2020—2022年)》,投入新一輪戰鬥,助力務川提升脫貧攻堅成色,實現同步小康目標。
  •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一行赴扶溝出席校地結對幫扶聯席會
    8月26日上午,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周春輝一行赴扶溝縣考察調研有關學校和企業,召開了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校地結對幫扶工作聯席會。特別是通過援建農村書屋、村級醫務室、農田水井建設等幫扶項目,給困難戶捐贈棉衣棉被,開展農村小學教學一體化建設,捐贈學生桌椅、教學設備等幫扶活動,補群眾所缺,解群眾所急,讓群眾感受到了真情,受到了廣泛好評,相關工作受到了上級領導表揚和肯定。周春輝在講話中回顧了學校近年來在扶溝縣的幫扶工作,明確了今後的幫扶工作重點。
  • 瑞寶街領導班子赴貴州省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辦事處副主任鍾玫婷、石溪和瑞寶經濟聯合社相關領導以及工商聯代表等15人赴貴州省都勻市歸蘭水族鄉奉合村、福泉市陸坪鎮翁羊村和仙橋鄉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據悉,自石溪經濟聯合社2017年結對幫扶翁羊村以來,每季度均安排聯社幹部赴村開展幫扶活動,目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10戶共1132人均已實現脫貧。
  • 晉城市食藥監局赴陽城縣六甲村開展「心連心手牽手」結對幫扶活動
    本報訊 6月14日,晉城市食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作富帶領班子成員、局機關黨總支全體黨員一行70餘人,深入結對幫扶聯繫點陽城縣河北鎮六甲村,開展「心連心手拉手」精準扶貧和黨員幹部走村入戶「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
  • 結對幫扶成「親戚」 扶貧路上心連心——中國建築集團定點幫扶康樂...
    「鞋墊書記」羅恆已經成了何家溝村最受歡迎的「親戚」。本組圖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鬱婕 攝近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甘肅31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區序列,臨夏州康樂縣榜上有名。「咱的辛苦沒白費!」「現在還不是鬆勁的時候!」
  • 「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湖北十堰黨員幹部結對扶貧記事
    王發軍是十堰市較為偏遠的鐵爐村的貧困戶,十堰市委書記周霽與他結成「親戚」,多次翻山越嶺來到他家,給他出主意當參謀。  近兩年來,他利用房前屋後空閒場地,養殖了十幾頭牛、幾頭豬,還在坡地種上了十幾畝核桃樹。王發軍說:「書記幫我選好了致富門路,好好幹幾年,自己也能奔小康了。」  十堰像王發軍一樣的貧困戶,如今都結上了新「親戚」。
  • 第一書記霍海鴻/群眾放心上 責任在肩上
    我叫霍海鴻,山西省忻州市人,2018年8月13日受單位晉能集團委派,任河曲縣沙泉鄉神樹咀村駐村第一書記。河曲縣沙泉鄉神樹咀村,位於沙泉鄉高山區,全村常住人口45戶83人,其中貧困戶常住30戶43人,這些人中有不少為老弱病殘者。
  • 梁智良院長帶隊到錢排鎮開展「多對一」結對幫扶工作
    為落實信宜市委關於未脫貧戶「多對一」結對幫扶分工部署,3月24日,信宜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梁智良帶隊前往錢排鎮開展「多對一」結對幫扶工作。
  • 湘潭縣林業局結對幫扶茶恩寺橋市村
    湘潭在線6月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希臺 通訊員 肖凌君 夏智武)湘潭縣林業局一直重視結對幫扶工作,組織黨員幹部分批深入基層開展「幹群一家親、黨群心連心」走訪慰問活動。近日,今年第二批幫扶責任人來到茶恩寺鎮橋市村,走訪慰問貧困戶。
  • 李建強入戶走訪幫扶建檔立卡戶
    : 志丹縣政府網站 縣委書記李建強深入保安街道辦事處楊條村入戶走訪幫扶建檔立卡戶,了解他們收入情況和生活狀況,
  • 福建省僑聯開展聯村助戶精準幫扶工作小記
    日前,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的山海大廈小會議室裡其樂融融,福建省僑聯與福州歸僑聯誼會、越柬老聯誼會、印尼蘇北同學聯誼會的多名老歸僑相聚在一起拉家常、敘舊情。 「僑是福建最大優勢、特色,不光要準確了解和把握歸僑僑眷基本情況,更要進一步做好睏難歸僑僑眷的幫扶工作。」
  • 恆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首批項目開工 馬飈講話
    恆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首批40項重點援建工程和200個農牧業產業化基地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馬飈講話 陳敏爾出席 孫志剛講話 周伯華 李成玉 王富玉等出席 許家印宣布開工  多彩貴州網訊  2月27日上午,恆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首批40
  • 南陽市內鄉縣:因案制宜 「結對幫扶」架起連心橋
    上午八點多,內鄉縣紀委副書記陳德強和兩名同事來到餘關鎮東王莊村,精準「結對幫扶」該村57歲的女支書朱春梅,對她近段時間的工作情況和心理狀態關心問詢。「陳書記,天這麼冷,你們還冒雪到村裡來了。對我有哪些要求,我還有哪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儘管提出來,我堅決接受,虛心改正!」朱春梅安排完聽課的學員,誠懇地對陳書記他們說道。「朱書記,你放心,我們這次來看看你,順便了解一下你這段時間工作有什麼困難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