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結對幫扶的昭通市、怒江州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廣東結對幫扶的昭通市、怒江州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自2016年起,按照「中央要求、雲南所需、廣東所能」,廣東省東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雲南省昭通市、怒江州結對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如今,昭通市、怒江州現行標準下所有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48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4個貧困縣全部脫帽。

  12月18日至25日,廣東省委宣傳部與雲南省委宣傳部共同組織開展「粵滇扶貧協作」聯合主題採訪活動。粵滇雙方圍繞共同使命,交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高質量答卷。

  貧困戶拎包入住安置點

  一排排樓房整齊簇新,街道乾淨整潔,社區配套完善,小孩子在玩耍,老人在曬太陽……12月20日,記者走進昭通市鹽津縣水田新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幅安居樂業的美好畫面映入眼帘。中山派駐鹽津扶貧幹部、鹽津縣委常委、副縣長陳文權介紹,這是昭通市9個萬人安置點之一,搬遷貧困群眾3068戶14136人。

  去年搬入新居的李永順一家五口,以前居住在高山上的一座土坯房裡,冬天寒冷、雨天漏水。「去年9月搬進新居,再也不用深一腳淺一腳地爬山路。而且這裡配套設施齊全,也不用跑幾十裡路買點東西了。」李永順說。

  新區安置點的易遷群眾來自鹽津縣10個鄉鎮77個村或社區,其中有1000餘位少數民族同胞。各地群眾生活習俗習慣差異較大,剛搬遷到新區時,不少群眾面臨著「融入難、轉變難、適應難」問題。

  「搬進來的貧困戶幾乎不用操心,可以拎包入住。」水田新區易遷點團結社區黨總支書記林小琴表示,中山市社會各界募資600多萬元,為水田安置點的3068戶貧困戶家庭配套「七個一」(一個電飯煲、一個電磁爐、一套沙發、一套餐桌椅、一張床、一個衣櫃、一個鞋架),切實解決搬遷群眾生活物資緊缺難題。

  在採訪中,碰到一個小朋友隨手把糖果紙扔在地上,林小琴立刻上前撿起,並告訴小朋友要扔到垃圾桶。她說:「衛生習慣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要從娃娃抓起,也要經常對老鄉教育。剛開始還有隨意在樓道丟垃圾的情況,現在基本沒有了。」

  「感恩超市」維繫幸福紐帶

  為了讓住戶能更快融入社區,新區黨工委和幫扶工作組也想了很多辦法,「感恩超市」就是其中一個。

  建在新區管委會辦公區旁的「感恩超市」,售賣糧油衣物等生活所需。特殊的是,這裡售賣的東西不用現金結帳,需要積分兌換。

  據介紹,積分以戶為單位,每戶基礎分為100分。片區長、樓棟長、掛鈎樓棟長、黨員群眾代表等每月底會根據易遷群眾的衛生習慣、政策知曉、弘揚傳統美德、學生學習等評分,每戶以評分賺取積分。積分不兌換現金,只用於在「感恩超市」兌換等值物資(1積分兌換價值1元物資)。從去年啟用至今,已有近1000戶貧困戶通過積分在該超市兌換了生活用品,商品價值約10萬元。

  陳文權表示,「感恩超市」裡的商品由廣東中山和雲南鹽津等地的愛心企業和個人捐贈。這種模式進一步激發易遷群眾的內生動力,助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易遷群眾融入新環境、開啟新生活的步伐,營造和諧幸福新家園。

  幫扶「小種子」結出累累碩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廣東的幫扶工作組不僅帶去了資金,還引進了產業。12月21日,「粵滇扶貧協作」聯合主題採訪團來到昭通市昭陽區。在當地的蘋果廠裡,工人們忙碌地打包著蘋果,這些蘋果將銷往東南亞。

  自粵滇扶貧協作以來,昭通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標準現代化蘋果產業,依託「蘋果經濟」輻射帶動作用,數十萬群眾通過就近就業實現脫貧增收。東莞石碣鎮掛職昭陽區扶貧辦的幫扶幹部鄧炳炎表示,東莞幫助昭陽區引進蘋果生產龍頭企業海升集團,並投入2600萬元用於果園種植;項目採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教給農戶「造血」的本領,目前已經有2600多戶貧困戶受益,年產值達到4000萬元。

  作為東西部協作的樣板工程,昭陽工業園區裡聚集了一批東莞引進的優秀企業。亞洲製鞋龍頭企業華堅集團於2017年1月12日與昭陽區人民政府籤訂了合作協議,成為首家進入產業園的企業。雲南華堅鞋業廠長宋嶽明說,公司從入駐園區到試生產僅用了40天,園區給予了5年免租優惠。

  目前,該公司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餘萬元,共啟動生產線16條,2017年至2019年每年招用本地員工450人,一般貧困戶200餘人,年產值超過1500萬元。此外,該集團計劃投資5000萬元,利用昭陽工業園雙創園區的5515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鞋面加工生產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解決當地超過500人的就業問題。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納入園區管理的81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2.49億元,同比增長20.69%;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50.22億元,同比增長28.27%,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5.47億元,同比增長27.56%;解決就業人數12000餘人。

  「閱讀存摺」存知識存智慧

  扶貧要扶智。12月23日,記者走進雲南怒江州瀘水市格力小學,看見四年級的小學生正在參加足球比賽,不遠處的學校合唱隊在排練,還有學生在練習當地的民族樂器「起奔」。在這座被大山環繞的學校裡,歌聲、琴聲、吶喊助威聲與怒江的濤濤聲匯聚一起,響徹群山。

  據了解,格力小學及格力幼兒園是由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為珠海援建瀘水市大興地鎮維拉壩易地扶貧搬遷示範點捐建的配套工程,總投資5000萬元,滿足了維拉壩易地扶貧搬遷點及周邊各村對幼兒園及小學的教育需求。

  「為了孩子們的教育,珠海先後派出了3批14名支教教師,其中包括1名廣東華南虎足球俱樂部青訓隊專業教練。」格力小學校長吳金鳳介紹,今年9月到來的3名骨幹支教教師,在幼兒園全科、小學英語與小學語文等教育教學方面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在格力小學,由珠海引進廣東粵財投資控股200萬元興建的圖書館也特別有意義,珠海市共為孩子們捐贈了4萬餘冊圖書。2019年8月,珠海市支教老師梁偉明為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提出了創建「閱讀存摺」、通過閱讀數量積分抽獎的創意。學生的閱讀字數隻要滿2000個字就可以參與抽獎,獎品有彩色筆、羽毛球。目前,全校已有400名孩子擁有了自己的「閱讀存摺」。

  據統計,珠海累計向怒江投入財政、社會幫扶資金14億多元,先後派出461名幹部、教師、醫生等到怒江開展扶貧和教育醫療幫扶。目前,怒江全州26.96萬貧困人口全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24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獨龍族、怒族、傈僳族、普米族等「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

(文章來源:金羊網)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5097戶16659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江門勠力同心兌現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承諾,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5097戶16659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眾志成城!
  • 李建強入戶走訪幫扶建檔立卡戶
    李建強入戶走訪幫扶建檔立卡戶 發布時間:2020-03-10 13:09:15 來源
  • 粵滇協作,廣東幫扶雲南交出脫貧攻堅高質量答卷
    粵滇協作,廣東幫扶雲南交出脫貧攻堅高質量答卷金羊網  作者:林曦 楊奇  2020-12-24 【粵滇扶貧協作】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曦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 河北故城4441戶建檔立卡戶全部住上安全保障住房
    建檔戶在改造後的房屋內。 李洪儒 攝  中新網河北新聞12月16日電 (崔志平 袁立華 王希錄)今年以來,河北省故城縣高度重視農村住房安全工作,堅決把住房安全有保障作為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底線任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部署要求,擔當作為,履職盡責,有效保障了全縣農村住房安全。目前全縣4441戶建檔立卡戶全部住上了有保障的安全住房。
  • 東方:聚焦重點領域精準幫扶 5239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這位曾經一貧如洗的中年男子,乘著扶貧春風,一家人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政府的大力幫扶下,積極進取的他成功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致富路。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如今,邢道金一家的家庭年收入已達10多萬元。致富後的邢道金不忘本,今年以來,他還帶10多名貧困戶去到多個項目基地打工掙錢。  邢道金的致富路只是東方市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縮影之一。
  • 白瓜村1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每年增收超過千元
    原標題:白瓜村1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每年增收超過千元——一張張笑臉 見證村民苦盡甘來   12月11日,時隔一年多,記者再次走進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鎮白瓜村
  • 古丈「百企聯村」民企給利益 聯結建檔立卡戶分紅
    12月20日,古丈縣萬草藥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該縣古陽鎮且茶村牛兒山組為該村2018年度利益聯結建檔立卡戶分紅。  據悉,萬草藥業公司成立於2016年11月,是一家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和營銷的民營企業。該公司已建成各類中藥材種植基地近800畝,帶動農戶分散種植400多畝,累計帶動6個鎮222戶建檔立卡戶991人。
  • 上海廣東對口幫扶雲南脫貧攻堅——迢迢援滇路 悠悠山海情
    就在今年初,雲南昭通市還一隻口罩也生產不出來。如今,這裡已具備日產口罩24萬隻的生產能力。1月,廣東東莞市政府詢問當地企業負責人去昭通發展的意願。了解對口扶貧優惠政策後,夏舉文下了決心,將東莞的機器設備和技術西遷至烏蒙山區。18天後,廠房建成。
  • 溪南村6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喜提新電視機
    點擊「同心揭陽」 關注我們11月29日上午,普寧市梅塘鎮溪南村黨群服務中心前的廣場洋溢著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致公黨揭陽市支部委員會向溪南村6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捐贈電視機」儀式在這裡舉行。為助力溪南村脫貧攻堅,致公黨揭陽市支部委員會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幫扶倡議,為本次捐贈活動共籌措資金30720元,真情助力脫貧攻堅,受到了扶貧戶的普遍好評。近年來,在溪南村舉辦的扶貧慰問活動不少,但與以往送油送米不同的是,這次送的是配套完善的液晶電視機和「地面波機頂盒」以及「天線」,為貧困戶送去「精神食糧」。
  • 臨渭區多校入戶走訪建檔立卡貧困生
    ,紮實安排了對建檔立卡的19名貧困學生走訪入戶,宣傳、落實扶貧政策活動。在宣傳政策的同時,結對的黨員、班主任老師還與孩子的父母面對面親切交談,詢問家庭生活情況,詢問孩子近期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學習情況,及時伸出援手給予幫助,並鼓勵他們要堅定生活的信心,戰勝眼前的困難。走訪活動,為貧困家庭送去了愛心,送去了溫暖,拉近了學校黨組織和貧困家庭之間的距離。  尚德中學  臨渭區尚德中學開展宣講脫貧攻堅政策走訪入戶活動。活動中,幫扶教師全員參與,逐家入戶深入開展。
  • 宿遷開放大學結對幫扶見真情
    宿遷網訊(記者 李傑)2016年以來,按上級扶貧安排,宿遷開放大學掛鈎村(居)為市湖濱新區井頭鄉馬窯居委會,結對農戶93戶。該校按照有關要求制定幫扶計劃、成立扶貧工作組、落實責任人等多項措施。幫扶以來,截至2019年底,累計93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2020年,繼續幫扶,無返貧。2020年馬窯居委會集體經濟收入超30萬元。記者了解到,多年前馬窯居委會土地已經流轉用於三臺山旅遊開發,結對前居委會集體經濟收入為零,也無其它增收渠道。結對建檔立卡低收入戶人均不足6000元。
  • 新生活 新奮鬥 新起點金雞鄉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有盼頭
    原標題:新生活 新奮鬥 新起點金雞鄉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有盼頭習近平總書記在走訪騰衝市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發順一家時說:「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隆陽區金雞鄉,截至目前,403戶建檔立卡戶中已穩定脫貧了396戶,7戶未脫貧戶也達到了退出標準。
  • 廣西發放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補助金18億元
    中青在線訊(周仕敏 黎萬婷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謝洋)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8年廣西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暨教育系統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推進會上了解到,目前廣西共下達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補助金18.38億元,資助人數94.98萬人次。
  • 瑞寶街領導班子赴貴州省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座談會上,他們聽取了奉合村脫貧攻堅「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工作匯報。據了解,奉合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95戶共1146人在2019年底實現了全部脫貧,該村主要通過發展蜂糖李、枇杷、板慄、中藥材種植以及挖掘就業創業帶頭人來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同時,楊堅主任在會上提到希望奉合村繼續發展特色種養,並表示瑞寶街將積極搭建平臺,在農特產品銷售和勞務輸出等方面給予幫助。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白雲區派駐水城縣結對幫扶工作組...
    2018年4月,白雲區委組織部選派我到六盤水市水城縣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水城縣轄30個鄉鎮188個村(居),總面積3607.82平方公裡,總人口96.6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4.58萬人,少數民族人口42.25萬人。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貴州省16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8年,水城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11.6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15.95%。
  • ...我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全省貧困發生率超過20%,27個深度貧困縣貧困發生率超過30%;貧困人口數量最大的一個州(市)昭通市,貧困發生率曾經超過40%。大家會後要去的怒江州,貧困發生率曾經超過50%,怒江州有一個貧困縣福貢縣,貧困發生率曾經超過70%。貧困是雲南千百年來的典型特徵,擺脫貧困,是雲南人民世世代代的夢想。
  • 三亞羅蓬村吉文:用英語賣椰子的建檔立卡戶
    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吉陽區湧現出一批立脫貧之志、鼓奮進之氣、感扶貧之恩的脫貧先進典型人物。2020年4月17日下午,吉陽區舉行精準脫貧愛心幫幫幫志願服務活動,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羅蓬村33戶建檔立卡戶帶來的30多種「土特產」銷售一空,賣出79068.6元。消費扶貧「挖掘」出不少優質農產品,滿足市民消費的同時,也讓建檔立卡戶收穫滿滿。  吉陽區建檔立卡戶吉文就是其中一位。  會說一些英語的吉文不僅收穫頗豐,  還成了羅蓬村明星「帶貨員」。
  • 長沙縣黃花鎮黃花村扶貧工作隊幫助建檔立卡戶修建入戶路
    送項目、送工作建檔立卡戶摘帽子看著小女兒在家門口興奮地玩著,一旁的羅雙紅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羅雙紅告訴記者,自己因為患有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很難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作為家中唯一勞動力的丈夫,也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無法從事高強度工作。
  • 專轉本建檔立卡專項計劃|貧困戶建檔立卡方法和步驟
    「建檔立卡貧困生」被列入了專轉本專項計劃,投檔比例1:1。相信很多人比較關心「什麼是建檔立卡貧困生」、「建檔立卡貧困生的認定方法和步驟是什麼」...相信看完本文就可大致了解。一、工作目標建檔立卡對象包括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通過建檔立卡,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對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進行監測和評估,分析掌握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為扶貧開發決策和考核提供依據。
  • 雲南省聚焦聚力迪慶州、怒江州和烏蒙山片區、石漠化片區等深度...
    33.15萬,這是我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縣——鎮雄縣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總數,這片曾打響烏蒙山迴旋戰的土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努力擺脫貧困的「圍堵」。46歲的貧困戶馮登友,是鎮雄縣6萬多搬入新居的貧困群眾中的一員,在教育扶貧政策幫扶下,他的3個兒子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在位於鎮雄縣以勒鎮廟埂村的中潤服裝加工扶貧車間,39歲的貧困戶吳傳敏和丈夫陳章田每天步行10分鐘就能到廠裡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