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 新奮鬥 新起點金雞鄉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有盼頭

2020-12-19 雲南網

原標題:新生活 新奮鬥 新起點金雞鄉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有盼頭

習近平總書記在走訪騰衝市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發順一家時說:「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隆陽區金雞鄉,截至目前,403戶建檔立卡戶中已穩定脫貧了396戶,7戶未脫貧戶也達到了退出標準。日前,筆者一一走進昔日的貧困戶家中,去看看他們的新生活。

住上新房,日子「美」起來

在金雞鄉「幸福大院」裡,鄭官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李梅正在家做著手工,72平方米的房子裡,三室一廳一廚一衛,李梅夫婦二人和兒子、女兒都有了自己的房間。2018年,在政府貧困戶危房拆除重建6萬元補助資金的扶持下,李梅家自籌3萬餘元,從破亂不堪的簡易房搬進了「幸福大院」的小高層裡,也是在這一年,她家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脫貧退出。

「對黨和國家的政策,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感謝,我們一家人,前幾年日子過得很艱難,兩個孩子都在讀書,我和兒子又患有疾病,我無法外出務工,只有丈夫李家良一人在外做些建築活,收入既要維持家庭開支,又要給我和兒子治病,住新房在當時是想都不敢想的。」2014年,考慮到李梅家的實際情況,金雞鄉按程序將李梅家納入建檔立卡戶,制定了「低保兜底+健康扶貧+住房保障+金融扶貧」的幫扶計劃,在黨和國家政策6年來的持續幫扶下,脫貧走向新生活的李梅家不僅住上了新房,兒子的病也治癒了,李梅也能免費領取藥物穩定控制病情,丈夫在貸了3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後,與親戚合夥一起發展起了橘子種植,李梅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做些手工補貼家用,一家人年人均收入穩定超過了1.2萬元,日子是越過越美了。

致富帶動,生活「牛」起來

下午五點,牛棚裡傳出一聲聲高亢有力的「哞哞」聲,吳金春抱起一捆青草走進了牛棚。200平方米的牛棚裡,養著22頭西門塔爾牛,這些牛是吳金春家致富的希望。

吳金春是甫家社區的建檔立卡戶,家裡有7口人,妻子和3個老人、2個孩子。2014年,因缺勞動力、收入低,吳金春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戶。為了養家餬口,也為了就近照顧家裡的老人孩子,在鄉村組幹部的動員下,吳金春決定開始養牛。憑著一股「人窮志不窮」的幹勁,短短2年時間,吳金春就因牛脫了貧,現在,不僅養著22頭牛,還有15頭豬,單靠養殖,一年就能收入10萬元。

脫了貧的吳金春不僅自己過上了新生活,還通過自身行動影響了身邊的村民,看著他家的養牛致富路,村民們紛紛加入了養牛隊伍。吳金春家所在的大平地自然村,26戶村民中,23戶在養牛,其中16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家都使出了「牛」勁兒脫貧致富。2019年底,大平地自然村16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退出。

教育扶貧,夢想「亮」起來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雲南大學讀大一的楊繼傑在家裡上著網課,而在華中科技大學讀研一的哥哥已經先去了重慶實習。兩個兒子都非常優秀,考入了好大學,楊忠剛和妻子感到非常欣慰。

金雞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忠剛一家4口人,因妻子患有心臟病、2個兒子正在讀書,靠楊忠剛搬運的收入無法負擔家庭開支,2016年,他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戶。「如果遇不到這樣好的扶貧政策,2個兒子的教育就會成為我們家最棘手的問題,小兒子可能也不會上大學了。」楊忠剛說道。原來楊繼傑讀初三的時候,因為哥哥讀大學,家裡已經捉襟見肘,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楊繼傑與母親商量初中畢業後就去讀職高,這樣可以和讀完本科的哥哥一起就業。夫妻二人一度很猶豫,要鼓勵小兒子繼續讀高中,可大兒子讀大學的費用已經是跟親戚朋友東拼西湊的了,小兒子的學費又從哪裡來呢?也正是這一年,楊忠剛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戶,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安了夫妻二人的心。納入建檔立卡戶後,楊忠剛家從原來老舊小的房子搬入了金雞鄉「幸福大院」,政策上享受了整戶低保兜底、夫妻二人公益崗位、臨時救助、教育幫扶等多種幫扶政策,4年來,各項資金補助近10萬餘元。

「扶貧政策圓了我孩子的讀書夢,我常跟他們說,要懂得感恩,感恩幫助過我們的人,感恩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新生活。」(李華娟)

 

相關焦點

  • 【精準扶貧譜新篇】易地搬遷搬新屋 安居樂業有盼頭
    【精準扶貧譜新篇】易地搬遷搬新屋 安居樂業有盼頭 2020-03-20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建強入戶走訪幫扶建檔立卡戶
    李建強入戶走訪幫扶建檔立卡戶 發布時間:2020-03-10 13:09:15 來源
  • ...保障,生活越來越有盼頭|清鎮市新店鎮王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沈開宇
    我叫沈開宇,今年42歲,是清鎮市新店鎮王寨村的一名建檔立卡戶。2014年,父親重病在床。母親年紀大,腿腳又極不利索,根本無法照顧父親。在外務工的我不得不辭掉工作,回家照顧父母。他們在了解情況後,便開會討論決定把我納為王寨村田壩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在幫扶幹部、村支兩委的動員下,我開始嘗試養殖肉牛、生豬等。隨後,新店鎮政府補貼了我2頭肉牛、6頭生豬、20隻蛋雞,還為我免繳合醫款,解決了我養殖初期的燃眉之急,也讓我對生活重拾了信心。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是新生活奮鬥的起點丨德江縣長豐鄉黨委書記...
    長豐鄉位於銅仁市德江縣西北部,距縣城32公裡,轄14個村和1個社區121個村民組18621人,11個貧困村(其中8個深度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54戶7074人,貧困發生率38%,是德江縣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尚紅同志走訪群眾時節不居,歲月如流。
  • 三亞羅蓬村吉文:用英語賣椰子的建檔立卡戶
    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吉陽區湧現出一批立脫貧之志、鼓奮進之氣、感扶貧之恩的脫貧先進典型人物。今日起,本報將推出《吉陽:決勝小康奮鬥你我》欄目,將一個又一個脫貧路上不掉隊,身處逆境不低頭的脫貧人物的故事展現出來,挖掘他們身上脫貧的亮點經驗,激勵更多的人奮勇前進,講好吉陽脫貧好故事,唱響吉陽脫貧好聲音。  「以購代捐」「以買代幫」,消費扶貧成為三亞新風尚。
  • 溪南村6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喜提新電視機
    點擊「同心揭陽」 關注我們11月29日上午,普寧市梅塘鎮溪南村黨群服務中心前的廣場洋溢著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致公黨揭陽市支部委員會向溪南村6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捐贈電視機」儀式在這裡舉行。貧困戶代表從工作人員手中領取新電視機,臉上綻放出如花般的笑容。溪南村一位建檔立卡的貧困老人聽說村委會在當天10點鐘要發放電視機,他8點鐘就提前到來,興奮地在現場等待。「好啊,挻好的,想不到有生之年,還能擁有電視機。」這位貧困老人滿臉歡喜地說道,「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去鄰居家佔位看電視,長大以後卻一事無成,窮困潦倒。老來無老伴也無子無女,空虛寂寞常到處遊走。
  • 長沙縣黃花鎮黃花村扶貧工作隊幫助建檔立卡戶修建入戶路
    送項目、送工作建檔立卡戶摘帽子看著小女兒在家門口興奮地玩著,一旁的羅雙紅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羅雙紅告訴記者,自己因為患有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很難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作為家中唯一勞動力的丈夫,也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無法從事高強度工作。
  • 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5097戶16659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江門勠力同心兌現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承諾,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5097戶16659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眾志成城!
  • 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市張北縣後大營灘村:新產業織就百姓新生活
    建設馬鈴薯倉儲窖、開展北京油雞養殖項目、種植藜麥、發展體驗式鄉村旅遊……近年來,後大營灘村大膽創新,因地制宜,努力走出一條有特色、重實效、發展快的脫貧致富新路子。後大營灘村村民合影。全村共251戶、558人,目前在村人口74戶、179人。河北省政府辦公廳駐村幫扶以來,創新駐村幫扶新模式,拓展產業扶貧新路徑,推廣「+旅遊」融合發展,推動土地全流轉、林草地全認養,促進農村產業規模化、集約化、融合化發展,實現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一是傳統產業幹出新花樣。
  • 臨洮縣龍門鎮蔡家莊村的脫貧致富路
    作為臨洮縣僅剩的兩個未脫貧村之一,蔡家莊村緊緊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條主線,找準問題癥結,靶向精準施策,改善民生基礎設施,提升村容村貌,以苦幹實幹的精神啃下貧困「硬骨頭」,2013年以來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1戶372人全部脫貧摘帽。  注重保障民生,基礎設施不斷提升  「水龍頭一擰,就能吃上譁譁流的自來水。」
  • 河北故城4441戶建檔立卡戶全部住上安全保障住房
    建檔戶在改造後的房屋內。 李洪儒 攝  中新網河北新聞12月16日電 (崔志平 袁立華 王希錄)今年以來,河北省故城縣高度重視農村住房安全工作,堅決把住房安全有保障作為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底線任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部署要求,擔當作為,履職盡責,有效保障了全縣農村住房安全。目前全縣4441戶建檔立卡戶全部住上了有保障的安全住房。
  • 2020年農村建檔立卡戶有哪些補貼?跟低保戶有何區別?2020建檔戶政策解讀
    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仍有部分家庭較為貧困的農戶,他們的收入較低,生活方面難以得到保障,為了讓人們能早日過上小康生活,脫貧致富,國家也對貧困戶給予了一定的補貼。因各農戶貧困的程度不同,領取的補貼也有區別,那麼建檔立卡戶都有哪些補貼呢?它跟低保戶有何區別?相信被評為建檔立卡戶的朋友都想了解,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來解讀下2020的建檔立卡戶政策。
  • 延生書記再次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調研
    延生書記再次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調研 2020-03-24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結對幫扶的昭通市、怒江州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
    原標題:廣東結對幫扶的昭通市、怒江州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 東方:聚焦重點領域精準幫扶 5239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這位曾經一貧如洗的中年男子,乘著扶貧春風,一家人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政府的大力幫扶下,積極進取的他成功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致富路。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如今,邢道金一家的家庭年收入已達10多萬元。致富後的邢道金不忘本,今年以來,他還帶10多名貧困戶去到多個項目基地打工掙錢。  邢道金的致富路只是東方市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縮影之一。
  • 古丈「百企聯村」民企給利益 聯結建檔立卡戶分紅
    12月20日,古丈縣萬草藥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該縣古陽鎮且茶村牛兒山組為該村2018年度利益聯結建檔立卡戶分紅。  據悉,萬草藥業公司成立於2016年11月,是一家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和營銷的民營企業。該公司已建成各類中藥材種植基地近800畝,帶動農戶分散種植400多畝,累計帶動6個鎮222戶建檔立卡戶991人。
  •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是這個樣子嗎?現在到底有沒有貧困戶?
    辦理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很嚴格的,需要農戶申請,審核評議。在審核評議過程中是要派人實地調查,核實真實情況後再召開村民大會聽證、評議後方可確定貧困戶的。而且必須每年審核一次。對達到國家脫貧標準的貧困戶是要取消的。
  • 這個項目為全市建檔立卡戶兒童築起「防護網」已有6名兒童獲助9萬元
    宿遷網訊(記者 張又千)「太感謝了,這5萬元,可算幫了我們家大忙了……」近日,因意外火災被燒成重傷的王愛娜,成為2019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建檔立卡戶少兒病殘救助項目首例受助兒童。來自省婦聯、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的5萬元項目救助金,被及時送到正在住院的王愛娜手中。
  • 「生活越來越有盼頭!」——廣西隆安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幸福新生活
    新華社南寧1月19日電 題:「生活越來越有盼頭!」——廣西隆安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幸福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  「從沒想過能夠過上這樣的生活,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家住廣西隆安縣易地扶貧搬遷震東社區和鑫佳園45歲的易地扶貧搬遷戶王德松笑著說,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王德松的老家在都結鄉隴割村,距離隆安縣城約四十公裡。「以前我們住的老房子很小,而且環境不太好,一樓養牲口,二樓住人,生活很不方便。」回憶起過去的生活,王德松感嘆道。  為了維持生計,王德松與妻子2010年前往福建打工。「在福建的時候,一年都不一定能回老家一兩次。」
  • 石門農藝師進山村為建檔立卡戶培訓柑橘技術
    3月31日,湖南牧耘耕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邀請石門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杜方明到三聖鄉北流溪村,免費為全村40多個建檔立卡戶舉柑橘栽培技術培訓班,並每戶贈送了一盒葉面肥,全面助力村民復工復產。農藝師杜方明下村講課針對三聖鄉北流溪村海拔高,缺水等特點,去年才成立的湖南牧耘耕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大力扶持村民發展產業,特別是幫助土地流轉戶提供柑橘樹苗、化肥、技術上的支持,還與農民籤定收購合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