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提醒家長:請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

2020-12-12 騰訊網

期中考試結束,一個班三四十個孩子,有考第一的,有考第二的,有考十二的,也有考三十二的。那是不是註定了「幾家歡喜幾家憂」呢?是不是還沒有開始,我們就知道結局了呢?

我們的關注點在哪裡,孩子的關注點就會在哪裡!當您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時,親愛的家長,我發自內心的向您呼喊:

"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請千萬不要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除了中考和高考這兩次大考之外,我們孩子在整個學生生涯中要經歷大大小小無數次的考試。

您想過每次考試的功能嗎?您想過怎樣充分挖掘每次考試的教育價值嗎?

我想我是幸運的,我每天每年都和這麼多可愛的孩子一起,經歷我自己都數不清的考試,我也有機會去觀察一些現象,進而思考一些問題,下面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不見得對,僅是個人想法,僅供大家參考)

註:以下現象僅是個別情況,切勿對號入座。

家長說

Q:才考了這麼點分?你怎麼學的?你怎麼這麼笨?

點評:

孩子的感受:我很差,我不行。

孩子的自信心會越來越低。

Q:你對得起我和你媽嗎?我們天天起早貪黑的全是為了你!

點評:

孩子的感受:你在邀功,你照顧我心不甘情不願的,我沒讓你為了我啊。

全為了孩子,這個責任太大了,孩子承擔不起。

父母確實不易,教育孩子感恩是應該的,我會在周五、周六早上連續兩天和孩子探討這個話題,也為您期中考試後和孩子分析成績做做鋪墊。

我想我來對孩子說你的父母不容易,你應該感恩,可能更合適一點。

也請您讓孩子早點到校不要遲到。您來對孩子說任課老師們不容易,你應該感恩,我想這樣換位的感恩教育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Q:你看人張三回回考第一,回回100分,我怎麼這麼倒黴生了你這麼個孩子?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呢?

點評:

我們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時,不是為了成就我們的面子,不是孩子考得好我就有面子,孩子考得不好我就沒面子。我的面子,我負責,和孩子無關。

任何一場考試,我們要想盡辦法把他的教育價值挖掘到最大,如果我們最後收穫的只是一個分數,那要求就太低了。我想考試首要的功能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診斷」,是對孩子之前學習過程的檢驗。我們看到孩子的試卷後,和孩子坐下來看看他的答題情況(注意一定先看孩子的答題情況)。

讓孩子說說

(1)哪些題是孩子答得非常好的?

(2)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哪些方面(上課聽講效率、作業完成效率、改錯情況、落實計算、落實基礎、時間的合理安排等等)做得好,才保證了這些題做的好?

(3)哪些題是孩子覺得有問題的地方?問題出在哪裡了?(平時那個學習環節出現問題了)

(4)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你能找到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5)問問孩子,你需要爸爸媽媽幫你做什麼?……然後,再和孩子一起看看孩子的成績。

這樣處理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引導孩子關注學習過程,讓孩子知道只有過程做好了,做到位了,才會有一個理想的結果。學習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關於如何正確看待別的孩子成績和自己孩子的成績

每次考完試後,家長都會關注別的孩子的成績和自己孩子之間的差異,我也會關注別的班的成績和我自己班成績的差異。關注的目的是什麼?

真正的競爭不是為了個人面子,不是為了打敗別人,而是為了成就自己。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互相交換一下,還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你有一個方法,我有一個方法,我們交換一下,我們就各自有兩個方法。

關注別人和自己的差異,是為了更好地認清自己的不足,為了更好地向別人學習好的方法和經驗。這個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去觀察,去對比,去反思,別人怎麼做的,我怎麼做的。我有什麼優勢值得別人學習,別人身上又有哪些閃光點是值得我學習的。這樣,才能成就我們自我的不斷成長之路。

考試除了考孩子對知識的掌握,考察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對人心理素質的考驗。知識只是載體,只是手段,永遠不會是目的。那些能滲透到孩子血液裡的東西,孩子整個過程中的心理的歷程才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

面對自己的成績,他內心的感受是什麼,而對別人的成績,他內心的感受是什麼?讓他談談別人平時的行為是什麼樣的,自己的行為是什麼樣的?過程和結果之間有哪些聯繫?這樣的過程,孩子的主動思維能力會不會增長,孩子的理性選擇力會不會增長。

考得好的孩子,讓他知道是因為平時哪些方面做到位了,他就不會驕傲,這些方面他會繼續保持。考得不好的孩子,你更要鼓勵他,讓他看到希望,讓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個人面對自己無力解決的問題時,他會焦慮,憤怒,抱怨,指責別人(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不願承認自己有問題),甚至會放棄,會破罐子破摔。

但一旦我們幫助他找到方法,他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他就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他就會明白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你不管怨誰,最後自己的路還是要自己走。

最後,我想說:「親愛的,孩子沒有好與不好,差與不差。」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各自的長處和不足。

正如華語作家張德芬所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匹好狼和一匹壞狼。最後,那匹狼能存活下來?這取決於你餵養了哪頭狼,哪頭狼就會活下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機會,給孩子的成長提供養分。

家長應該配合老師的事

成績的問題是和各方面因素都有關的很複雜的問題,它不同於孩子觸碰了底線,犯了一個嚴重的品質或是安全方面的大錯,這時不需要家裡的刀光劍影。

每次大考之後的刀光劍影,除了給孩子留下恐懼考試,增加過分壓力的陰影,和發洩我們的怒火外,我沒想出有什麼其它的好處。

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成績過於焦慮,那我想首要的問題是解決我們自己的焦慮,再來談孩子的學習。我們把精力放在引導,督促孩子的過程上,我們用淡定平和的心態坦然面對結果,無條件接納您的孩子。

最後,我還特別想說:

不管是對於家長、孩子還是老師,

學到,悟到,只有做到才能得到!

我們一起共勉!

相關焦點

  •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請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轉給家長)
    真誠地為孩子、家長和老師服務 期中考試剛剛結束,提醒家長:「要和孩子在一起打敗問題,千萬不要和問題在一起,打敗孩子!」 今天這篇文章,好教師建議老師們轉給家長看看,期中考試之後,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提醒各位家長:請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
    親愛的各位家長: 期中考試結束了,您、孩子和我其實都是很關注的。我們都特別想知道孩子的成績,我們都特別企盼孩子能考個「好成績」。當您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時,親愛的家長,我發自內心的向您呼喊: "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請千萬不要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除了中考和高考這兩次大考之外,我們孩子在整個學生生涯中要經歷大大小小無數次的考試。 您想過每次考試的功能嗎?
  • 考試成績出來後,要和孩子在一起打敗問題,千萬不要和問題在一起...
    導讀 考試結束後,提醒家長:「要和孩子在一起打敗問題,千萬不要和問題在一起,打敗孩子!」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們轉給家長看看,期中考試之後,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期中考試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內有資深教師...
    眼下,各個學校已經開始陸續進行期中考試,半學期學習的效果怎麼樣?期中考試反映出孩子的哪些問題? 面對孩子的試卷,家長的心情各有不同,孩子成績好的家長固然心情舒暢,喜笑顏開;孩子成績差的家長則垂頭喪氣,為此著急。
  • 清華附中關於期中考試成績致家長的一封信:「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 請千萬不要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當您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時,親愛的家長,我發自內心地向您呼喊:「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請千萬不要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3)哪些題是孩子覺得有問題的地方?問題出在哪裡了?(平時哪個學習環節出現問題了?)(4)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你能找到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5)問問孩子,你需要爸爸媽媽幫你做什麼?……然後,再和孩子一起看看孩子的成績。
  • 期中考試暴露真相:三流家長看成績,二流家長抓習慣,一流家長……
    考試後,有家長給班主任發來簡訊:自己孩子自己清楚,成績上不去,拖班級和您的後腿,實在抱歉!短短25字,可以看到家長的無奈無助和痛苦,當然也可以看到這位家長對孩子缺失信心。在學習過程中,信心支撐學生渡過一道一道難關;同理,信心也支撐家長面對孩子成績的一道一道難題。心理學家認為,喜悅高興情緒則是內在信心由不穩定到穩定狀態的過渡性表現。
  • 期末考試後,做家長的你,請和孩子一起打敗這些問題!很重要
    一個班三四十個孩子,有考第一的,有考第二的,有考十二的,也有考三十二的。那是不是註定了「幾家歡喜幾家憂」呢?那是不是還沒有開始,我們就知道結局了呢?我們的關注點在哪裡,孩子的關注點就會在哪裡!當您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時,親愛的家長,我發自內心的向您呼喊:「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請千萬不要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 拿到成績單後,請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別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
    當您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時,親愛的家長,我發自內心的向您呼喊:「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請千萬不要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除了中考和高考這兩次大考之外,我們孩子在整個學生生涯中要經歷大大小小無數次的考試。
  • 期中考試後,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各位家長:晚上好!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已經看到孩子的成績了。剛剛分析完孩子們的100份試卷,看到手機上有很多的未讀消息,有微信、有簡訊,還有未接來電。有說孩子進步,欣喜感謝的;有說孩子退步,詢問原因的;還有說孩子沒有成績單,是不是沒發的。當然,成績單肯定是每個人都發到手上了的。
  •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老師給家長提了幾條建議,眾多家長羞愧不已
    期中考試分數出來後,不管孩子考得是否理想,都建議家長不要太在乎這一次考試的成績高低,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做好下面這4件事,幫助孩子總結策略,吸取教訓,提升能力,端正態度,期末考試一定能考得更好!期中考試剛結束,許多成績好的孩子,第一時間就去找家長索要獎勵,而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孩子,一回家就受到了家長劈頭蓋臉的責罵。對於這兩種現象,我都很不贊成。學校舉行期中考試,是為了檢驗孩子上半學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與不足。
  • 蕪湖一家長:孩子期中考試成績,花錢才能查到?
    大江晚報訊   學生考完試後,學校公布成績是理所當然,為何還需要花錢才能獲悉?近日,市民王先生通過今日蕪湖客戶端反映:他家孩子所在的中學,要求家長下載一個手機APP,並繳納數百元後,才能查詢考試排名等信息,這讓他想不通。據王先生介紹,孩子今年剛上初一,前不久孩子學校進行了期中考試。
  • 關於期中考試,老師給家長的一封信
    期中考試結束時,家長們被提醒:「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戰勝問題。我們決不應該把孩子和問題一起打敗!」今天的文章,建議家長看到,中考後,正確對待孩子的表現,將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不要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
    周六,我提醒小晨做作業,他說:「難道就沒有一天是用來休息的嗎?明天再做作業不行嗎?」我想了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況且當天,我的精力並不是那麼充足,也就懶得管他了,任由他自己安排。但是,我又想起上周班主任在線上家長會說,下個月中就期末考試了,在接下來的幾周既要學新課又要複習,學習任務重,希望家長在家多督促孩子學習。想到我們班那可愛又可敬的語文老師,我不讓自己成為拖後腿的那個人呀。我對小晨說:「你不是喜歡黃老師嗎?那你還給她拖後腿,這樣就不夠意思了。」小晨說:「什麼意思?」
  • 期中考試成績揭曉 家長焦慮怎麼辦
    原標題:期中考試成績揭曉家長焦慮 孩子成績掉得厲害不指責是重點不少學校上周進行了期中考試,成績揭曉後,心理聊吧來了幾位焦慮的家長:孩子總是在優勢科目失手;以優異成績進入初一的孩子,成績卻在短短兩個月掉到班級中等……心理老師表示,考試也是技術活,複習狀態、身體狀況、心理素質、試題偏好等等,任何因素不匹配都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考試發揮
  • 期中考試結束,智慧的家長都這樣問孩子……
    相信很多家長比孩子還緊張,緊張可以但是不要著急上火!我整理了《考試歸來黃金五問》分享給大家,和大家共勉!本周要做的三件事郭老師給各位家長提醒本周要做的三件事:1、考試完別問考的好不好,先給孩子一個大擁抱,再請孩子好好吃一頓,畢竟他們也辛苦自學了三個月了!
  • @全體家長:拿到成績單後,請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而不是相反
    您想過每次考試的功能嗎?您想過怎樣充分挖掘每次考試的教育價值嗎?我想我是幸運的,我每天每年都和這麼多可愛的孩子一起,經歷我自己都數不清的考試,我也有機會去觀察一些現象,進而思考一些問題,下面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 重點班班主任在期中考試前寫給家長的一封信!初中生家長看看吧
    馬上就到期中考試了,孩子們都在緊張地備考,相信各個家長們也同樣為孩子的考試擔心,生怕孩子考不好。下面是一位一線班主任在期中考試前給家長們的一封信,迅速刷爆了朋友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親愛的家長:您好,無論您的孩子成績好壞,請想想: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還沒有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 期中考試後,老師如何組織開家長會?向老班主任學習溝通技巧
    隨著本學期期中考試的結束,家長會的召開成為了班主任的首要工作目標。很多新老師不知道該如何開家長會,怕被家長刁難,也不知道有哪些溝通上的技巧。可能花了好幾天做了期中考試總結報告,家長會上就被一個問題全程拷問,連PPT展示的機會都沒有。
  • 高三第一次期中考試後,家長要重視孩子這三個問題,至關重要
    高三第一次期中考試後,對於高三的孩子和家長來說,是一個重大考驗的關鍵點。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各位家長進行談談。一、孩子能否堅持,會不會選擇放棄或者自暴自棄,這是個關鍵點進入高三以來的第一次期中考試,考試過後,很多學校和班級都會公布學生的班級排名和年級排名。這個排名公布後,孩子會根據學校往年考取的人數,衡量一下自己有沒有希望考取大學。
  • 期中考試成績揭曉家長焦慮 孩子成績掉得厲害不指責是重點
    不少學校上周進行了期中考試,成績揭曉後,心理聊吧來了幾位焦慮的家長:孩子總是在優勢科目失手;以優異成績進入初一的孩子,成績卻在短短兩個月掉到班級中等……心理老師表示,考試也是技術活,複習狀態、身體狀況、心理素質、試題偏好等等,任何因素不匹配都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考試發揮,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調整對「失誤」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