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聚金融——一站式完成跨境資產配置
香港麻疹蔓延,截止今日(3月28日),2019年香港已錄得31宗確診個案,累計的麻疹個案已經超越去年全年宗數,更是4年來新高。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承認,香港的情況已屬於麻疹「爆發」!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今午(3月28日)就麻疹情況舉行記者通報會。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公布,香港新增一宗麻疹個案,涉及一名17歲菲律賓男旅客,本月23日來港,25日出紅疹,屬輸入個案,令個案總數增至31宗。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麻疹在港的患者主要是集中在機場和航空公公司。香港已確診的31個病例中,11宗涉及機場和航空公司員工。
上個月,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公布了第一宗麻疹病例,感染者是一名41歲國泰航空公司的外籍男機師。中心指他於3月12日出現發燒及開始出疹。僅一天後,防衛中心再次發布信息表示,這位機師在病毒可傳染期間,曾駕駛9班航班,涉及7班往來新加坡及泰國的航班,所以可能進一步造成麻疹病毒的傳染。現在該名機師仍在留院接受治療。
由於麻疹病毒透過空氣進行傳播,即使沒直接接觸或沒見過面,只要患者本人在機場或航班上與其他人曾出現在同一地方,也有機會傳播。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香港僅有2%市民沒有麻疹的中和抗體,這些人若遇到麻疹,有90%機會受感染,對有胎兒及免疫力系統有毛病的人士尤其高危,建議會出發前往高危地方的人士要接種第2針疫苗。
袁教授表示,暫時就麻疹個案做出6個基因排序,當中4個一樣,故有理由相信,涉及機場相關的11宗個案,有部分個案是同一源頭,亦有一兩個是不同源頭,因是從不同疫區輸入香港。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現時31宗個案中有7人曾到過菲律賓旅遊或來自當地,當中包括菲傭。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
麻疹病毒是人類已知的最具傳染性的病毒之一。麻疹傳播力較流感更強,流感靠飛沫傳播,只可傳播1米距離,但麻疹是經空氣傳播,病毒可飄得較遠,傳播距離可達3米以上。假如一位麻疹患者在房間內咳嗽,數小時後,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就有95%的可能從屋內的空氣中感染病毒。
沒有其他病毒可以做到這一點。一名麻疹患者可以傳染12~18個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相比之下,一名伊波拉病毒感染者通常會傳染兩例,SARS一般為4例。
接種都中招 機場關員「驚悚」
香港海關關員工會透露,在機場工作的33歲海關關員的家人透露,他曾經接種麻疹疫苗,現時在機場停機坪工作,主要負責檢查行李,較少機會與旅客直接接觸。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上周起已在機場禁區及機管局行政大樓設置衛生站,為機場員工接種疫苗,26日起更增設晚上接種時段,至今已為逾1,600人接種。
香港衛生署為機場工作人士以先派籌後打針方式接種麻疹疫苗,大批員工為拿籌提早排隊
有員工表示,在工作範圍內或有可能感染,接種疫苗可作為預防措施;也有航空公司地勤職員表示,擔心自己感染並傳染給家中的孩子,所以接種。
有員工確診麻疹的國泰航空宣布會為職員接種疫苗,員工可於6月底前到公司指定的診所接受防疫注射,相關診金、查症及疫苗費用全數由公司承擔。
並非所有人接種後有97%有效保護率
接種兩劑預防麻疹疫苗的有效保護率為97%,保護率相當高,但隨著時間影響,保護率會開始下降。
有研究發現接種兩劑疫苗15年後,麻疹抗體水平為初期接種後的三分一,但大多數接種人士(88%)仍然受保護。還有一些特別情況,也會影響疫苗的有效保護率:
2%-5%小童接種第一劑預防麻疹疫苗後仍不會有免疫反應,原因可能是小童體內母傳抗體殺死疫苗的減活病毒而不能產生免疫反應。
不適當的疫苗貯存。
接種者體內的抗體可能隨時間而降低至不能作出保護的水平。
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或接種時已服用兩星期或以上的高劑量類固醇人士。
政府響應:下月中會有3萬劑麻疹疫苗來港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3月27日在立法會回答議員提問時表示,衛生署已接觸疫苗供貨商,預料4月中起會有3萬劑疫苗來港,六月中亦會有多1萬劑供應。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
陳肇始表示,政府目前先針對三個優先群組預留疫苗,包括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機場員工和醫管局醫護人員。
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統計,按照目前的麻疹疫情來看,香港在1967年至1985年出生、即現年34至52歲的市民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60年代早期出生的人士,透過當年感染麻疹而有免疫力。
據優聚金融了解,香港政府於1967年開始提供麻疹疫苗注射,但當年只接種一劑,至1996年起才推行兩劑疫苗,並為學童補接種,接種了兩劑疫苗的保護率約97%,所以1985年後出生及在港讀小學的市民,絕大多數都曾接種兩劑麻疹疫苗。
港府曾於1997年曾進行血清調查,發現香港的麻疹免疫水平已經下降,因而曾舉辦大型麻疹疫苗接種運動,為當時1歲至19歲、即1978至1984年出生的市民接種疫苗,若有關市民接種了兩劑疫苗,同樣也有免疫力。但當年數據顯示,只有74%合資格的市民有參與接種,因此相對其他年齡組別,於1967年至1985年出生、即現年34歲至52歲的市民有較大的可能沒有麻疹免疫力。
亞洲麻疹爆發 日本成重災區
除了香港之外,可以看到,不少熱門的旅遊地點今年以來都出現了嚴重的麻疹疫情,包括日本、臺灣、澳門、菲律賓等;當中又以菲律賓的情況最為嚴峻,今年至今菲律賓的麻疹案例已達22,967宗,其中至少333宗已死亡。
此次,日本也成為了麻疹暴發的重災區。據當地媒體報導,日本面臨著10年來最嚴重的麻疹疫情,今年已累計222名確診病例,全國47個縣市中的22個都出現了麻疹病患,佔去年一整年282名患者的將近8成,其中以大坂府的77名患者最多,其次則是三重縣的49人、愛知縣20人,而東京也有14人。
日本面臨著10年來最嚴重的麻疹疫情
由於不少香港旅客喜愛在長假期間赴日遊玩,這也大大增加了可能感染的概率。特別是清明長假、復活節長假即將來臨,計劃出行的人士要特別注意麻疹爆發的地區。
全球多地爆發,疫情形勢加劇
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指2018年全球出現的麻疹個案數量急增大約50%,總數達到230萬例,顯示打擊這種疾病的成果正「逐步倒退」,就連疫苗涵蓋率向來很高的富有國家也不例外。
在此之前,鼠疫曾奪走中世紀三分之一歐洲人的生命,天花肆虐了3000多年、收割了眾多帝王人頭。核彈出現之前,瘟疫可能是最讓人類懼怕的武器。
後來,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現接種牛痘可以免疫天花病毒,並把牛痘病毒命名為「疫苗」。在不同疫苗的防護下,那些噩夢般的傳染病已經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裡。
可是現在,作為「第一世界」的歐洲,不得不面對一個更嚴重的局面:僅2018年上半年的麻疹病例就超過4.1萬人。發病人數第二多的義大利,麻疹疫苗的覆蓋率「和非洲納米比亞差不多」。
而產生這一現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球的「反疫苗」運動。這導致不少地區的麻疹疫苗接種率下降,病毒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時機。
2008年時,法國只有約89%的兩歲兒童接種了一劑MMR(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這一年法國麻疹疫情爆發。到2011年時,法國已經報告了2.2萬例麻疹病例,近5000人住院,其中10人死亡。
2015年,WHO估算,只有88%的羅馬尼亞兒童接種了麻疹疫苗。兩年後,羅馬尼亞成為歐洲麻疹病例最多的國家。
全球掀起反疫苗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全球防止疾病傳播的部分阻礙,是民眾對疫苗採取的懷疑態度,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有人宣稱疫苗會帶來種種不良反應,社會正在對疫苗產生誤解。
例如倡導淨化身心、食用天然食品的日本宗教組織「MC救世神教」,鼓吹藥物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應該避免施打疫苗,日本三重縣感染麻疹的49人之中,有超過一半患者去年曾參與「MC救世神教」的宗教聚會。
2000年,美國宣布「已經消滅麻疹」。但這個依靠近40年努力才換來的勝利,正因為一則已經被證偽的謠言,和一些「反疫苗」組織的活動,變得岌岌可危。
一切都是從一則謠言開始的。
1998年,英國腸胃病學家安德魯·韋克菲爾德(Andrew Wakefield)和12位共同作者在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結論:MMR疫苗接種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引發自閉症。在西方公共衛生安全領域,這篇論文造成的影響就像一場爆炸。很快,英格蘭的疫苗接種率開始下降,從90%以上降至80%以下,遠低於對麻疹群體免疫力所需的水平。與此同時,麻疹病例開始上升:1998年威爾斯和英格蘭僅確診56例,到2008年超過1300例確診。不少名人也加入了「反疫苗」陣營。因為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閉症,好萊塢明星金·凱瑞(Jim Carrey)公開反對兒童接種MMR疫苗。就連美國總統川普,都曾在推特上發表「反疫苗」言論。6年後,韋克菲爾德發表這篇論文的真實目的被媒體揭露:論文真正服務的對象是一些針對疫苗生產商的律師,韋克菲爾德為他們量身打造了這把趁手的武器。緊接著,曾經的12名共同作者中,10名撤銷了有關疫苗與自閉症之間關係的解釋。此後大量流行病學研究也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不存在這種聯繫。2010年,英國綜合醫學委員會裁定韋克菲爾德「在進行和發表研究過程中從事過不當行為」。隨後,《柳葉刀》正式撤回了論文。同年5月,韋克菲爾德被禁止在英國執業。
近年來,美國多地爆發了大規模麻疹疫情,2019年至今已有383宗確診個案。
美國紐約州南部城鎮羅克蘭郡為了應對麻疹疫情擴散,26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30日,禁止任何沒有接種麻疹防疫疫苗的18歲以下進出公眾場所,違反有關禁令最高可被判監禁半年。這項緊急狀態定義的「公共場所」是指「10人以上聚集」之處,包括公共運輸系統。
麻疹疫苗
雖然美國的兒童在上學前也會被要求進行免疫接種,但是家長也可以申請「免疫豁免」。美國所有州都可以因孩子身體原因不適合接種而進行醫療豁免,47個州允許由於宗教信仰豁免,17個州允許因模糊不清的個人原因豁免。而爆發麻疹的地區,恰恰是這些免疫豁免人口最集中的地區。
麻疹病毒是人類已知的最具傳染性的病毒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在1963年麻疹疫苗問世之前,全球每年有260萬人因麻疹喪生。由於兒童更易感染,麻疹也是全球主要的兒童殺手之一。
儘管已具備安全有效的疫苗,但麻疹仍是造成全球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估計約有89780人死於麻疹,其中多數是5歲以下兒童。
麻疹是什麼
麻疹由麻疹病毒所引起,可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透過被鼻喉分泌物弄汙的對象傳播的機會則較低。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病人從出疹前4天至出疹後4天內可把病傳染給別人。
麻疹的潛伏期一般為7到18天,但可長達21天。麻疹患者應避免與未有免疫力人士接觸,尤其是抵抗力弱人士、孕婦及未滿一歲的兒童。
麻疹的第一體徵通常為高燒,一般始於接觸病毒後大約10到12天,高燒可持續4到7天。發病早期症狀為流涕、咳嗽、眼結膜充血、流淚以及頰黏膜上出現小白斑。
數天後,通常病人的面部和上頸部出現皮疹,皮疹在大約3天內擴散,可至手腳部位。皮疹持續5到6天後開始消退。皮疹平均在與病毒接觸後的14天出現(範圍為7至18天)。
大多數與麻疹相關的死亡由麻疹併發症所致。嚴重的併發症常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和30歲以上成人。最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失明、腦炎(導致腦腫脹的感染)、嚴重腹瀉及其導致的脫水現象、耳部感染和嚴重呼吸道感染(如肺炎)。
雖然現時未有特定療法,但可處方藥物紓緩病徵,亦可採用抗生素醫治由細菌引致的併發症。
高危人群有哪些?
重度麻疹常見於營養狀況差的幼兒,尤其是維生素A缺乏,或因愛滋病毒/愛滋病及其它疾病導致免疫系統功能減弱的幼兒。未接種過疫苗的幼兒患麻疹的危險最高,同時發生併發症(含死亡)的危險也最高。
在嚴重營養不良(尤其是維生素A缺乏)和缺少適當衛生保健的人群中,麻疹病人死亡率大約在3-6%。在流離失所的人群中,麻疹病人死亡率高達30%。
未接種過疫苗的孕婦也面臨危險。妊娠期間發生感染的婦女面臨出現嚴重併發症、流產或者早產的危險。麻疹患者痊癒後將獲得終身免疫力。
但是任何未獲得免疫的人(即未接種疫苗或未產生免疫力的人)均可受到感染。
在很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麻疹仍是常見病。絕大多數(超過95%)的麻疹死亡病例發生在人均收入較低和衛生保健設施薄弱的國家。
在經歷著自然災害或衝突或處於衝突後及災後恢復階段的國家中,麻疹疫情可能尤其具有致命性。對衛生保健基本設施和衛生服務造成的破壞,會使常規免疫活動出現中斷,並由於收容營地人群擁擠不堪,感染麻疹的危險會大大增加。
怎樣預防麻疹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睛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汙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停止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儘早向醫生求診。
· 病童在出疹後的4天內應留在家中休息,不應返回學校/幼兒園/幼兒園暨幼兒中心/幼兒中心,避免將疾病傳染給未有免疫力的人。
2.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
· 定期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家俬、玩具和共享對象。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汙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汙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 - 30分鐘後, 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3.免疫接種
· 防疫注射是最有效預防麻疹的方法。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一歲及小一的兒童接種含麻疹疫苗。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優聚金融平臺。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