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3月16日上午9時開始,浙商銀行 在香港進行為期5天的公開發售,計劃本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證券代號為2016,預計募集資金淨額117.67億港元左右。
截至去年9月30日 , 浙商銀行已設立128家分支機構 , 包括35家分行、1家分行級專營機構及92家支行, 總資產約為10043億元人民幣。早在2010年,浙商銀行的上市傳言一直不斷,但是由於國內IPO閘門沒有真正放開,不少商業銀行轉道香港。
上一次浙商銀行被公眾視野的集體關注,發現在一度轟轟烈烈的寶萬之爭時期,這讓一直相對低調的浙銀資本浮出了水面。浙江浙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 「浙銀資本」 )被認為是給「寶能系」 輸出資金中核心的環節。這個易被忽略的環節為代表的浙銀資本系列運作,被視為對綜合資管道路的探索。
浙銀資本的一盤大棋
浙銀資本是浙商銀行的子公司。當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不斷擠壓存貸款利差,表內外 「全資產運營」 已經是整個銀行業的一條出路。
浙銀資本在下的一盤大棋,並不止合作「 寶能系」 這一招。浙銀資本作為控股股東,下面還有多個子公司。
浙銀資本作為實際的大股東,又選了10個市場夥伴,每家給予相當量的額度,並且給這個合作以考核時間期限。據其觀察,合作方均頗為積極,以求儘早將額度投出換取利潤回報。
「 棋手 」 張長弓
「 張長弓副行長來了以後,中間業務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名浙商銀行人士說。浙商銀行理財通過浙銀資本的系列運作,正是張長弓分管的領域。在今年 10 月 14 日浙銀資本更改法人代表、董事長兼總經理前,這些職位均由張長弓擔任。
法學博士張長弓是從 興業銀行 轉戰浙商銀行的,以銀監會的任職資格批覆來計算,張長弓是於今年 4 月始任浙商銀行副行長一職。據了解,今年前 9 個月,浙商銀行的貸款業務同比增長為 「 超過 3 成 」 ,但總資產增長 「 超過 50%」 ,信貸資產在總資產中的佔比為 33% 。而根據該行去年年報計算,去年末信貸資產在總資產中的佔比為 39% 。這一數據顯示 「 全資產經營 」 已經成為浙商銀行的戰略。
熟悉張長弓的人知道,他有兩條理念頗為清晰:第一,商業銀行要去主動擁抱 「 大資管時代 」 ,藉助資管的多元化產品配置資產和負債,堅守傳統的存貸款做法是沒有出路的;第二,金融跨界越來越明顯、邊界越來越模糊,商業銀行應該是其中的 「 樞紐 」 ,匯集多種資管主體、工具、渠道、產品。
當股份制銀行同業們還在掂量是否需要成立資管子公司、或擬成立資管子公司尚待批覆時,浙商銀行已經悄然做成了 「 大單子 」 ,不知道算不算 「 全資產經營 」 的典型一例?
關於浙商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是十二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也是唯一一家總部設立在浙江省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全資產經營」戰略為導向,業務快速增長、運營穩健高效、資產質量優良。
在 2015年《銀行家》公布的「全球銀行業 1000強」榜單中,浙商銀行按總資產排名位列第145位,並於 2015年獲中誠信國際給予AAA主體信用評級,為中誠信國際授予中國金融機構評級中最高等級。
民享淵源: 2016 年初成為民享財富股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