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拿錢,未經父母允許,算不算偷

2020-10-03 育兒漫話


大多數人覺得這個問題有的愚蠢,甚至對此不假思索的回答,這肯定是偷嘍。

其實答案是什麼對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我們說孩子這是偷錢的時候意味著什麼?

毋庸置疑,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組成一個整體-家。

我們肯定不會認為爸爸或者媽媽在家拿錢,未經另外兩人允許是偷錢,因為爸爸和媽媽是大人,並且還能自己掙錢。

但是假如一個孩子20多歲了,還在家啃老。此時,未經父母允許在家拿錢,我們也不會認為孩子是偷。

所以按孩子是否是大人和能否能掙錢這兩個標準,根本不能使得我們認為「孩子在家拿錢,未經父母允許是偷竊」成立。

最本質的原因是,我們認為太小的孩子沒有足夠的判斷力可以拿著這些錢去做正當的事。

事實可能是孩子拿錢去買了自己喜歡的玩具或零食,但是因為「手段」,所以無論動機是什麼,我們都會認為孩子做的不正當。

不看動機和結果,就因為手段判斷行為的性質,這有點不可思議。可是在成人的世界裡我們 經常這麼幹。

這或許也是為了給衝動的父母找到一個藉口,以便樹立他們的權威。

所有有過類似經歷的父母都會承認,雖然認為孩子未經允許拿錢算是偷,但不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個壞孩子。

當然了,如果孩子拿別人家的錢,那就不一樣了。失去了家庭這個紐帶,無論什麼原因或者做了什麼,都算是偷。

這其中的區別是只有是家庭的一份子,才有權利使用家庭裡的財產。

所以既然我們承認孩子是家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無論他是不是大人,有沒有能力掙錢,未經允許在家裡拿錢都不算偷。

而父母應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孩子為什麼拿錢和去做了什麼。輕易給孩子的行為定性,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也容易使孩子自卑和沒有安全感。

相關焦點

  • 如果孩子偷拿錢,你會怎麼做?看看一位高情商爸爸的做法
    導讀:如果孩子偷拿錢,你會怎麼做?看看一位高情商爸爸的做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孩子偷拿錢,你會怎麼做?看看一位高情商爸爸的做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經常從家裡「拿錢」,父母該如何教育?
    第一、我們可以了解孩子偷拿錢的原因。我記得以前的一個諮詢者說:發現家裡的零錢總是會不見,後來發現是孩子偷拿家裡的錢了,但是很納悶,家裡的零食和玩具也不缺,孩子拿錢去做什麼呢?於是,她決定和孩子談談,孩子發現媽媽察覺後有些不好意思,他鼓勵孩子說出拿錢的原因。
  • 孩子偷了東西,父母應該怎麼辦?
    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拿了別的東西,我們大可不必為其扣上偷竊的帽子。但我們依然需要明確的告訴他們,偷拿東西是一種錯誤的行為。然後,從物品所有權的角度,讓他們明白未經他人允許就拿走東西是不對的。但是,父母們要記住,理解孩子偷竊行為背後的原因,不等於這種行為是被允許的。對於年齡較小還沒有建立物權概念的孩子來說,父母有必要多提醒他們,從他人那裡搶走東西是錯誤的,這會讓其他人很傷心。父母可以指派孩子作為自己物品的負責人,從而幫助他們了解物權的概念。
  • 孩子偷家裡的錢,同居偷對方的錢,夫妻偷拿共同財產算盜竊嗎?
    那麼,在社會生活中,如果孩子偷拿了家裡的錢算不算盜竊?同居期間偷拿了另一方的錢算不算盜竊?夫妻一方偷拿共同財產是不是盜竊?本文將一一進行揭曉,並重點論述婚內盜竊問題。一、孩子偷拿了家裡的錢算不算盜竊是盜竊【王某甲盜竊案一審刑事判決書 常寧市人民法院 (2015)常刑二初字第66號】案情:2015年6月16日11時許,被告人王某甲趁其父母在家做事疏忽之機,溜入父母臥室,在臥室衣櫃裡一布制錢包內盜走現金6900元,後被賭博輸掉。
  • 孩子背著父母偷偷拿錢?先別急著罵,了解原因再做決定也不遲
    小到孩子的吃喝拉撒,大到孩子的生命安全,很多事情都需要父母操心。感覺孩子都是一個問題的結合體,而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則是為孩子解決問題的人。相信有很多父母,都經歷過孩子偷拿家裡錢的情況,有了孩子拿的少。但是為了應急,夫妻倆會在家中的床頭櫃放上幾百元現金,以備不時之需。有一天,小王爸爸在家裡做飯的時候,煤氣突然沒有了。他打電話叫人把煤氣罐送到家之後,這樣直接去床頭櫃拿錢準備付款。可是沒有想到,把床頭櫃一打開,裡面的幾百元現金卻不翼而飛。
  • 教育爭議:孩子拿別人東西算不算偷?瑞士教育專家早已指明答案
    本來只是簡單的一件事,但卻引起了網友們的劇烈爭論:一部分網友認為孩子拿別人東西就是在偷東西,這是品質問題,一定要嚴肅處理,給孩子一點適當的懲罰,讓孩子認識到這是錯誤的不應該做的;而另一方則認為孩子拿東西不算偷,不是大事,只是因為喜歡而已,告訴孩子不能在別人不同意的情況下拿就可以了。
  • 孩子偷拿東西,怎麼辦?
    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偷別人東西,去幼兒園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回來。還有一種就是在家偷拿爸媽的錢,當然偷錢的性質會比拿玩具的稍微嚴重一些.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驚慌失控。
  • 孩子總是「偷拿錢」?掌握「零花錢5C標準」,養成正確金錢觀念
    金錢教育其實也是品格教育02 孩子偷拿錢後家長該怎麼辦?如果孩子多次拿錢,而且還是在以前需求都被滿足的情況下,父母就不能再再無條件的滿足他內心的欲望了,一般來說,只有情感極度缺失的孩子,才會出現過度虛榮和戀物的行為,本質上是情感的缺失,用金錢永遠也無法填滿,這個時候家長平時就要注意多陪伴孩子。
  • 父母須知孩子偷拿行為背後的原因及其對策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在進入幼兒園或學校後,家長經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孩子經常會把其他小朋友的東西拿回家,小的孩子可能是其他小朋友的卡片,玩具,鉛筆橡皮等等。家長發現後問孩子,孩子可能會說是小朋友給的,或者是撿的。大一點的孩子甚至還會偷偷從父母或別人的錢包裡拿錢。父母發現孩子的偷拿行為後,責罵過,體罰過,可孩子甚至還是屢教不改。
  • 父母打罵教育孩子算不算家暴
    日前,惠州市婦聯、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惠州站)等聯合開展調查顯示,36%的受訪者認為父母打罵教育孩子不屬於家暴。 據介紹,此次調查是為了深入了解惠州市民對家庭暴力的認識和新法知曉度,了解分析惠州家庭暴力現狀,為惠州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更好地宣傳普及《反家暴法》提供參考依據。調查實際回收有效問卷8 5 2份。
  • 記者調查 | 偷拍出軌算不算合法取證?
    「非正常拍攝算不算合法取證」話題引起網友和市民的廣泛討論。非正常拍攝該如何定義?拍攝出軌證據怎樣才算合法?遭遇家暴又該如何取證?對此,記者結合這一話題對昆明市民和律師進行了採訪。有7名市民認為,只要在公共場合經過他人允許都屬於正常拍攝,未經他人允許且採取一些特殊方式拍攝的都屬於非正常拍攝。「比如現在有很多攝影師在街上街拍,雖然是公共場合,但有些攝影師沒有經過他人允許就拍攝,我覺得這種行為也屬於非正常拍攝。」市民羅女士說。
  • 「孩子偷拿父母100元」,有這行為不要緊,關鍵看父母如何引導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不少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偷偷拿過父母的錢吧,小到一毛兩毛,大到幾十一百,有人將孩子偷父母錢的行為定義為偷,認為這是道德品質敗壞的表現。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孩子偷拿父母錢是正常行為,可以說是孩子成長之路必經的,而孩子偷拿錢後父母的態度,引導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
  • 孩子偷東西後,父母沒及時做到這4點,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提起偷,可能讓很多父母為之一驚。 我們也經常收到很多父母這方面的困擾: 我家孩子偷東西,怎麼辦? 發現孩子偷拿我錢包裡的錢,我該怎麼處理? 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父母既擔心又害怕。
  • 孩子總是偷拿零花錢,父母該如何處理?
    孩子成長一小步,就能讓父母歡欣鼓舞,同時,孩子走錯一小步,也能讓父母心驚肉跳。就像孩子私自從家裡拿錢這件事。有人主張嚴厲,用「偷」這樣的字眼警告,或者直接動手打孩子。有人會不以為意,認為這只是孩子小時的不懂事而已,自然對待就好。碰到這樣的情況,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
  • 「女兒偷了家裡的錢,該怎樣教育」:看完文章後再說好嗎?
    提前不教育,事發後放縱應激反應,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控制不住發飆的家長,才是真正的無能又愚蠢。在後臺看到這個留言,心裡就有點吃不住勁,唯恐過度負責的寶媽衝動行事,趕忙回信,一邊寫一邊祈禱:千萬等看完我的回信再說,別急著跟孩子算帳啊!關於孩子不經允許擅自拿錢(原諒我不願說出那個字)的問題,時常聽聞,寶媽寶爸的處理方法千差萬別。
  • 王金海:發現孩子偷拿家裡的錢不承認,我們該怎麼辦?
    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是發現孩子偷家裡的錢還不承認我們父母該怎麼做,那麼有媽媽找我來諮詢,說發現自己包裡少了200塊錢,已經確定是自己11歲的兒子偷的,並且平時在家裡抽屜裡放的一些零花錢也經常都不見了。我就直接問孩子,是不是你從我的包裡拿了200塊錢,孩子死活不承認說沒拿,那麼我該怎麼處理這件事?
  • 女童商場偷東西親媽報警:父母沒及時做到這3點,會影響孩子一生
    但其實,孩子並不知道這種行為屬於「偷」。家長們請仔細想想,在孩子第一次發生這種行為之前,你們是否告知過孩子:1、不告知對方的拿取屬於「偷」2、即使對方是父母,也有獨立的物權界限。如果沒有,就先別急著給孩子扣上「小偷」的道德帽子,充其量是模仿了家長從盒子裡拿錢的行為而已,並沒有人去禁止她,告訴她這個行為是「偷」。2. 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在年紀小的孩子的觀念裡,錢沒有價值,他獲得的東西才有價值。
  • 孩子偷錢屢教不改?不打不罵,聰明父母三步走,不會再有下次
    從某種意義上講,錢可以滿足一個人的欲望,尤其是當正常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對欲望控制不強的孩子,便會採取不合理的手段去獲取金錢。尤其是當是非觀沒有完全建立之前,孩子或許並不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加之有的父母沒有為孩子講述物主權,他們或許覺得拿自家錢的行為並不等於偷。
  • 家裡孩子偷錢,家長第一時間不該打罵孩子,而是反思對孩子的態度
    很多孩子都曾有過偷拿家裡的錢或物的經歷,輕則被父母訓斥,重則可能遭受皮肉之苦,這種教育方式後患無窮。孩子偷家裡的錢,確實很容易激起父母心中的怒火,如果孩子小時候有"偷"的錯誤行為,家長不及時糾正,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錯誤,甚至對社會造成危害。
  • 孩子偷拿媽媽一百元炫富,高情商媽媽設套數追兇,家裡錢再沒少過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偷竊的行為,都會變得異常震驚,轉而憤怒,覺得孩子現在偷小錢,長大後會偷更值錢的東西,走上歪路,一輩子都毀了。大多數家長就會馬上找到孩子質問,或是直接暴打孩子,家長粗暴的行為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還會抵消孩子內心的愧疚感,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甚至是再去偷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