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2020-12-16 騰訊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向下滑動查看詳情

培育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

愛國

愛國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民族情感;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愛國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時代內涵;

愛國主義感召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愛國即熱愛祖國,而祖國的直接體現是同胞,國家的直接體現是政權,祖國與國家不是一回事。公民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國家應該效忠自己的公民。易姓改號,謂之亡國;文化滅絕,謂之亡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文化不滅,則中華不滅。愛國,即愛文化,也就是守護中華傳統文化。

創造卓越成就的精神能量

敬業

敬業貫穿於歷史、現實與未來之中;

敬業在新的歷史時期具有新的時代內涵;

敬業應當成為忠誠事業追求卓越的理想和信念;

弘揚敬業精神必須在教育引導和環境營造上下功夫。

敬業

敬業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及學習負責的態度。道德就是人們在不同的集體中,為了我們集體的利益而約定組成的,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範。所以,敬業就是人們在某集體的工作及學習中,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工作學習態度。

培樹誠實守信的價值取向

誠信

誠信是中華民族取信天下的「金字招牌」;

誠信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

誠信是公民人生成功的不二法則;

誠信缺失是騰飛中國的時代之殤;

重建誠信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共同責任。

誠信

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統稱。泛指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用,一諾千金等等。但一般主要是指兩個方面:一是指為人處事真誠誠實,尊重事實,實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諾。

塑造寬厚包容的道德人格

友善

友善是一種高尚的人品美德;

友善是一種寬容的人生修養;

友善是一種博愛的人文情懷。

友善

友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公民基本道德規範。友善,是人與人之間的親近和睦。幫助他人,減少爭執矛盾也是友善的一種表現。

相關焦點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2020-05-21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現代公民個人價值準則
    順應時代需要,緊跟實踐步伐,整合人民智慧,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把這24個字確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三) 2020-07-26 11: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每個公民的核心價值要求
    原標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每個公民的核心價值要求   桂理昕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公民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概括,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居於基礎地位、起著支撐作用。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2020-12-21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老百姓的幸福之源
    其實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幹好,就是在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一項。 眾所周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12個詞語。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 |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社會的發展,有賴於文明的推動;一個個人的進步,需要文化的哺育。黨的十八大正式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高度概括和凝練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 戰「疫」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核心價值觀的彰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億萬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精誠團結、真誠奉獻、攻堅克難、浴血奮戰,公民個人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彰顯。「愛國」成為絕大多數國人的自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點讚中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看,這就是誠信的力量
    原標題:看,這就是誠信的力量(點讚中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等小蓉鏵的病治好了,你也就熬出頭了。」8月1日,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代會長王頌湯將兩萬元善款支票交到腦癱兒許蓉鏵的母親許翠芳手中。
  • 專家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價值目標
    本期專家:普洱市委黨校講師 許揚陽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價值目標。  「愛國」: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和美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其次,自愛與愛人、愛黨愛人民也是愛國的基本體現,對民主自由的嚮往,對弱勢群體的幫扶,對親朋好友的關心,對法律法規的遵守,對國產產品的支持,這些都是在當今社會愛國的表達方式。另外,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愛國的體現。  「敬業」:是忠於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奉獻社會。體現的是我們每位公民對社會的奉獻精神。
  • 點讚中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想讓漢語走向世界」
    原標題:「我想讓漢語走向世界」(點讚中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世界各國優秀文化一道造福人類。」9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重要講話,讓沈思思激動了好幾天。
  • 深耕誠信「責任田」 文明豈不「花常豔」
    今天,就文明而言,可以說也是「無信不生」,誠信是文明賴以生存的土壤,土壤深厚肥沃,則文明根深葉茂花簇,土壤淺薄貧瘠,則文明羸弱凋敝焉怏。    傳統文化裡的誠信。先師孔子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蒙典《弟子規》有言,「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都是在教育我們為人處世要秉持「誠信」的道德操守。真的有古人認為的「人無信不立」那麼嚴重嗎?我們從傳統文化裡五行的角度來看一下。
  • 【審判專家解讀民法典】常中彥:將友善作為價值取向推動法治建設
    友善在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二庭庭長常中彥看來,在公民個人層面這項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是指公民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敬業是指公民與職業(單位)之間的關係;誠信是指特定人與相對人之間的關係;只有友善體現了公民與不特定主體之間的關係,它與民法典所調整的主體、關係最為直接和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