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精子庫鬧「饑荒」 碩士博士成捐精主力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碩士博士成捐精「主力」。

  高學歷的人逐漸成為廣東精子庫的獻精「主力部隊」。成立整整四年的廣東精子庫負責人昨天透露,經過幾年的努力,精子庫質量有了較大飛躍,從以前大學生佔主導地位,變成現在的研究生博士佔據半壁江山,捐精最高學歷者更是從外國留學回來的「海歸」博士後!

  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廣東精子庫仍處於嚴重「饑荒」狀態,面對每年1600多對接踵而來的「求精夫婦」,他們也只能滿足其中兩成人的需要。

  「海歸」博士後也來捐精

  去年,一名30多歲的男子來到廣東精子庫捐精。工作人員一開始並沒有注意這個溫文爾雅的男子,可是當他填寫了個人資料之後,眾人才發現,他不僅是「骨灰級」高學歷——博士後,更是曾留學國外的「海歸」派。據稱,他在國內某大學做教授,已經結婚生子,這次是專程來精子庫捐精,他對自己的智力和體力都相當自信,「捐精可以幫助別人。」他一語概括。

  廣東省計劃生育專科醫院人類精子庫的主任醫師唐立新介紹說,精子庫是2003年1月經國家衛生部批准成立的社會公益性機構,主要是招募和接受捐贈精液的志願者,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精液冷凍保存以及向經衛生部批准開展輔助生殖技術的醫院提供冷凍精液及相關服務。

  八成捐精者為大學生研究生

  唐立新介紹說,其實對於捐精者,國家只規定身體健康、智力正常,並沒有提出學歷的要求。但是在捐精的人群中,卻出現高學歷潮流。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成了捐精主力,佔總人數近八成。研究生的上升幅度最為明顯。

  他解釋說,本科生前幾年擴招,現在數量穩定了,現在研究生也擴招,所以升幅較明顯。一般來說,大學新生初來乍到,還沒找到捐精門路,而畢業生都忙著找工作。在讀的一、二年級研究生自然便成了捐精族中最踴躍的一群。在捐精的高學歷人群中,在讀的一、二年級的研究生佔了一半。此外,博士、博士後等也佔了總人數的一成多,初中等學歷的捐精者倒成了鳳毛麟角。「文化水平高的人,較能接受新鮮事物。而且大多身體素質好。」唐說。

  「獵精特工」專盯研究生

  「有人在研究生樓派發號召學生『獻精』的宣傳單張!」華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一位男生報料。他說,前幾天在學校食堂門口接到一張號召學生「獻精」的宣傳單張,「我順手拿到了宿舍,有同學發現上面的內容居然是要男生捐精」。一名讀IT的男生說:「這是做好事,還可以免費體檢,我要試一下。」在場幾個人也躍躍欲試,還打賭看誰能被精子庫「選中」。

  唐立新說,那些宣傳單是技術人員利用業餘時間往高校派發的,專門挑研究生樓派發。「目前只能每隔一到兩個月『光顧』捐精『重點地區』,以後會考慮加人手或者請義工參與。」

  精子庫僅能滿足1/5需要

  儘管如此,廣東精子庫卻依然年年鬧「饑荒」:去年1600對夫婦排隊「求精」,只有300對被幸運輪上。從2001年起,4000多對夫婦到省計生專科醫院登記做人工授精,目前正在做的只有幾百對。

  近日來到廣東精子庫,八名捐精者捐精後剛離開,工作人員正在做精液檢測。他們說,只有確定精液質量合格,沒有血液病、傳染病和遺傳病,才能被存放起來,提供給有需要的人。走入精庫,地上擺放著很多個類似煤氣罐形狀大小的冰箱。當工作人員打開這些零下196℃的液氮罐時,記者看到,精液的液氮儲存器像一個個抽屜,每個「抽屜」放有13個盒子,一盒存放著一人的精液,共100支試管。在液氮低溫下,冷凍精液可以存放約10年,但實際上,一有新的合格精液,沒多久就用出去了。(來源:新快報;作者:陳鳳瓊 孫麗 趙心賢)

轉自中新網

相關焦點

  • 廣東精子黑市大揭秘 捐精多不需性行為
    原標題:廣東精子黑市調查:捐精者多不願性交捐精    連結:  捐精過程揭秘 捐精室內部實景圖片   廣東捐精補貼將提高到5000元 最快本月執行   廣東精子庫告急 計生委呼籲大學生和白領捐精   30歲的劉敏(化名)一直在尋覓合適的捐精者,她希望能儘快懷孕。兩個月前,她向廣東精子庫提交了申請,被告知最少要等一年。
  • 浙江每年千人捐精僅三成合格 現可免費冷凍精子
    浙江每年千人捐精僅三成合格 現在去捐可免費"冷凍精子"  送檢查、發補助、免費「冷凍精子」 浙江精子庫喊你來捐精  (記者 鄭名智)合格捐精者補貼5000元,送價值1800元檢查,還免費保存精子10年!日前,浙江省人類精子庫調整捐精政策,鼓勵健康男性捐獻精子。
  • 四川精子庫每天僅10人捐精
    在身邊有這麼一家專業的精子庫,聽起來很不錯。但若要問精子庫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可開展得不大理想:運行兩年多,前去捐精的志願者總共不到600人,合格率還低於三成…… 為了鼓勵更多的健康男性前來捐精,精子庫已經提高了對捐精者的補貼費用。
  • 精子庫捐精主力是學生:成功可拿五千元補貼
    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和環境的改變,人類的精子質量也在下降,導致不育不孕的人群逐漸上升。在此背景下,精子庫也應運而生。據媒體報導,四川省人類精子庫籌建於2003年,於2012年11月在華西第二醫院正式掛牌成立,是四川省內目前唯一合法開展人類精子庫技術的醫療機構。
  • 揭秘捐精過程:捐精你必須知道的7個真相
    11天時間內先後4次捐精,武漢在讀博士捐精猝死。事發後,捐精猝死的在讀博士家屬將高校、生殖中心等相關單位告上法庭索賠四百多萬元。
  • 安徽首個人類精子庫試運行一個月,捐精志願者八成不合格!
    記者了解到,目前,前期已有80多位捐精志願者報名,經過初步篩查,僅有16位志願者的精子質量符合要求,合格率不足20%。「用於捐獻的精液質量有著嚴格的要求,以保障最優質量。」賀小進介紹道。根據《人類精子庫技術規範》的要求,捐精者必須是年齡22歲到45歲的中國公民,身體健康,沒有傳染病、遺傳病等。
  • 安徽第一個精子庫今年建成,大學生成捐精主力!網友:我也要捐
    因為對於女人來說,自己一個人過的好好的,找個對象萬一不好反倒成了自己的負擔。不過雖然很多人不願意結婚,但是孩子還是想要的,因此也誕生了現在非常先進的醫療手段,人工受孕。目前人工受孕的成本也是非常之高的,因為人工受孕最主要的是精子庫。精子庫中精子的來源,則主要是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當然,這其中高校大學生一直都是精子庫的主力軍。
  • 河南省精子庫再告急 「懸賞」5000元尋找捐精者
    □記者李曉敏實習生安玥 微博求助 5000元尋找捐精志願者 「河南省精子庫再度告急,『懸賞』5000元尋找捐精者,我們呼籲廣大男兒加入到捐精的行列中來,我庫將免費為正式捐精志願者保存一份精液標本30年,如志願者需要,可向我庫申請使用。」
  • 捐精合格率不到10%!精子不行了?!
    本文來源於「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微信號近日,從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傳來消息,捐精志願者在通過層層的篩選後,精子的合格率僅有不到10%。精子不行了?!一時間,眾說紛紜,人心惶惶。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資深男科專家江峰副主任醫師鄭重向大家解答:事實上,捐精對精子的活力等各方面標準比正常健康精子的標準高很多。
  • 親,你夠格捐精子嗎?(圖)
    1精子庫捐獻者95%是大學生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目前,廣州市多家大學都有在校的捐精宣傳員,廣東省人類精子庫主任醫師唐立新說,通過各種宣傳,不少在校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來到廣州梅東路廣東省人類精子庫進行捐精。據了解,目前為止,該精子庫95%以上的捐精者都是大學生。
  • 廣東精子庫全解密 一份精子最多只能供5女受孕
    廣東精子庫全解密  陳楓 姜芝樹  核心提示  廣東千人排隊等精子、捐獻精子可能有「亂倫」隱患、每份捐精標本不得使5名以上婦女妊娠……今年以來,精子庫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要完成一次完整的捐精,至少要9個月到一年!」廣東精子庫負責人文任乾告訴我們。成為正式的捐精者後,供精者必須每1—2周內向精子庫供精一次,一共要進行4—5次。在捐獻之前,一般要禁慾5—7天,這主要是為了確保精子的質量。  更嚴格的是,供精者必須承諾在停止供精半年後,再到該庫做一次HIV的血液檢查。
  • 廣東捐精者需捐40份精液 可獲近5000元補貼
    (原標題:合法供精服務廣東並不缺 捐精者可獲近5000元補貼)很多人選擇地下試管嬰兒,也因其有地下捐精服務。作為生育的另一環,精子庫沒有卵子庫的建設難度那麼大。記者昨日從廣東省人類精子庫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該庫合格捐精者300多名,按照1名捐獻者至多可服務5對夫婦的規範,可解決1500多對夫婦的不孕問題。
  • 美國精子銀行決定 讓孩子與捐精者見面
    本報今日消息 美國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認為,利用捐獻的精子通過人工授精出生的孩子在年滿18歲時,有權了解自己的身世,知道捐精者(他們不被稱為父親)是誰,在徵得捐精者同意的情況下,雙方可以見面。在美國,第一批由捐獻者的精子人工授精出生的孩子已將近18歲,加州的某些精子銀行破天荒地決定讓這批孩子和捐精者會面,時間安排在今年秋季,結果是喜是憂,是否會出現倫理糾紛、感情偏差等,我們只能等到見面那一天後才會知道。
  • 上海精子庫捐精合格率已降至25%,哪些習慣影響精子健康?
    上海市人類精子庫的捐精合格率正在下降。2013年,捐精合格率高達40%;2014年,合格率下降到35%;今年,捐精合格率已經降到了25%。「捐精合格率在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整體人群的精子水平在下降。」上海市人類精子庫負責人陳向鋒坦言,也正因為整體水平在下降,就更需要優秀、健康的精子能成功捐獻。
  • 記者探訪海南首家精子庫 揭秘捐精全過程
    捐精者完成取精後,將精子標本放入這個金屬櫃,工作人員則在檢查室打開柜子的另一頭,取出精子樣本進行檢查。   據了解,工作人員主要對捐精者的精子樣本進行精子常規檢查,以檢測精子的密度、形態和活力。確認精子情況符合要求後,捐精者還需要進行抽血檢查。「抽血主要是為了檢查捐精者的傳染病和遺傳病。」梁培育介紹,這個檢查過程至少需要三至四周時間。
  • 捐精者寡!中國精子庫供不應求你知道嘛-虎嗅網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病診療中心主任姜輝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精子庫於2015年正式運 營,這是「北京第二家、全國第20家精子庫」。供給的情況是,「自精子庫建立至今,每個月平均約有10個志願者前來捐精。」而需求端,「目前在我們中心排隊等待供精的患者有上千人,排隊至少需要1-2年。」
  • 精子庫運行80多人報名捐精,最高學歷博士後,捐精室貼美女圖片
    近年來隨著大家生殖觀念的進一步開放以及試管技術的不斷提升,捐精和精子庫在一些年 輕人的觀念裡不再是羞恥的代表,而變成了一種神秘的存在。圖為精子在零下196度液氮保存。精子庫10多平米的取精室對於捐精者來說,是一個安全 、保密的場所。攝影師看到,捐精室內一張床,一盒衛生紙和一張美女的圖片。此外捐精室與工作室有對接窗口,捐精者可通過對接窗口與工作人員「隔空交流 」,這樣的設計避免了捐精者與工作人員面對面的尷尬。圖為取精室內貼著美女圖片。
  • 記者探訪人類精子庫,神秘的精子庫長啥樣?揭秘捐精、採精全過程
    前不久,安徽省迎來了省內首個人類精子庫,成為了全國第27家經過國家批准的精子庫。大家一定很好奇,神秘的人類精子庫究竟是什麼樣子呢?那些前去捐精的人又都是一些什麼人呢?我們的記者走進了安徽省首家精子庫進行了實地的探訪,來為我們大家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
  • 陝西精子庫告急!捐精者斷崖式減少,大學生資源減少是主因
    2017年陝西省捐精者有1800人,到2018僅756人,減少近6成;捐精者合格率2016年17.7%、2017年16.4%、2018年15.29%,呈下降趨勢。有關專家稱這一現象全國普遍存在,已引起圈內高度重視。
  • 廈門目前暫無精子庫 捐精不是你想捐就能捐
    今天,我們繼續關注「不能生」的那些事,介紹供精人工授精技術,故事的主角是:精子。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壓力的增加,男性生殖能力不斷下降已成事實。無精子症、少精子症、畸形精子症等精液異常問題,困擾著不少男性及其家庭。而隨著「供精人工授精」等技術的開展,廈門越來越多不孕不育的家庭,迎來新的機遇。據了解,目前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正在向省衛計委申報該技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