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日的瘋狂哄搶,到排隊退卡,到宜家裡那些永遠「叫不醒的人」,Costco會再次被玩壞嗎?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 · ·
Costco開業一周後,排隊的人依然很多,不過不是排隊結帳,而是排隊退卡。
在前幾天的文章裡,我們已經見識到了上海阿姨們在Costco裡搶購的盛況,剛忙完「垃圾分類」的上海市民們,又轉身投入了搶購的大軍。
「堪比春運」
「結帳排隊2小時」
「有人被擠到骨折」
……
豬肉、茅臺、燒雞,甚至是幾萬塊的奢侈品包包,不管是什麼,搶到就是賺到。
人們甚至開始懷疑,這還是我們印象中「見過大世面」的上海人嗎?
但是很快,Costco裡就發生了變化。
據每日人物報導,現在賣場內排隊退卡的現象很明顯,工作人員甚至到了兩點還沒吃上飯。
現在的Costco裡,1498元一瓶的飛天茅臺沒有了;原本售價32.9元兩瓶的牛奶也漲價了;水井坊的特價酒賣完了;原本賣919元的五糧液也調價至1069元了。
那些刺激人們消費的因素都消失後,可不就只剩下退卡了麼?
1.
今年,有3場著名的「賽跑」。
第一場,坐標星巴克。
2月26日,星巴克咖啡在中國門店發售的貓爪杯,很快被炒火了。
各路人馬紛紛衝到店內開始搶貨,有人還推倒了陳列櫃:
還有人大打出手:
有的人甚至在星巴克門口安營紮寨,就為了第一個衝進店裡搶杯子:
而這個小小的貓爪杯,也從原價199炒到了七八百甚至是上千塊。
第二場,坐標優衣庫。
6月3日,優衣庫的捲簾門還沒完全打開,搶購的人群就如同「喪屍」一般貼著門縫往裡鑽了,為的就是搶到KAWS和優衣庫的聯名款T恤,場面一度非常混亂。
也不管尺碼和款式,搶到了一個算一個:
貨架上的被搶光了,他們就扒模特的衣服,不好扒不要緊,卸掉模特的胳膊就行了:
第三場,也就是剛剛結束的上海Costco賣場「搶灘登陸戰」。
其實搶購的場面每年都有。
去年9月9日的酒博會,當時茅臺展會提供了一批折扣價的茅臺酒,每瓶只要1500元,每人限購4瓶,於是出現「瘋搶」的場面,現場人山人海,場面十分壯觀!
2017年,全球最大的星巴克烘焙工坊在上海開業,一大早,整個吳江路就被排隊人群承包。
任何一個城市的宜家開業,都能掀起一次大型運動會。
人們在這一場場跑步比賽中奮力衝刺,生怕錯過任何一次首批體驗的機會。
2.
人一多,體面就少了。
Costco賣場裡的「人間百態」看了讓人心寒。
還沒結帳的商品不想要了,就隨意地放在各種地方:
▲圖片來源:董小姐康樂(ID:JustMissDong)
▲圖片來源:董小姐康樂(ID:JustMissDong)
▲圖片來源:董小姐康樂(ID:JustMissDong)
本來放在冷櫃裡的雞翅,被拿出來後丟棄在一邊,沒過多久就開始融化、滴水……
▲圖片來源:董小姐康樂(ID:JustMissDong)
蛋糕吃了幾口又重新塞回了盒子裡,放在了一邊:
▲圖片來源:董小姐康樂(ID:JustMissDong)
更讓人噁心的是,小朋友尿急,家長乾脆抱起來讓孩子在垃圾桶裡解決:
▲圖片來源:董小姐康樂(ID:JustMissDong)
在超市的出口位置,退卡的隊伍越來越長。
在第一天遭到瘋搶的招牌烤雞也遭遇退貨,原因很簡單:「東西買太多了,想要退掉。」
終於排完了兩個小時的長隊,累得夠嗆的人們乾脆脫了鞋在沙發上休息。
等等,這一幕,好像在哪裡見過。
這不是「最好睡」的宜家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宜家成了一個除了家之外可以免費睡覺的地方。
夏天這麼熱,在宜家裡吹著冷氣睡覺才是最舒服的事情。
曾經有一位網友看不下去了,召集了幾位朋友去宜家提供「叫醒服務」。
方法很直接:「哎呀,這床看起來不錯,墊子也挺好的!」
不少人被叫醒之後,自認理虧,於是默默離去。
但也遇到了有「起床氣」的人,比如這位大爺。
被叫醒了之後破口大罵:「我正睡得香呢!你們幹嘛呀!」
最經典的來了:「你們這些人,怎麼這麼沒素質啊!」
「混蛋!」
不能被叫醒的除了裝睡的人,還有在宜家睡覺的人。
再後來,叔叔阿姨們發現,這麼好的宜家光用來睡覺太可惜了,於是在宜家的餐廳裡開發出了「相親角」。
還有網友拍到疑似兩位阿姨為了一個叔叔爭風吃醋,一言不合掄起椅子就開始互毆,還發起語言攻擊:弄則野雞,弄則野雞!!
周一,叔叔阿姨們在人民公園幫兒女相親,周二周四,他們就會自帶食物和茶水,成群結隊的長時間霸佔座位,準時出現在宜家為自己站臺。
逼得上海宜家貼出公告:現在的宜家餐廳只服務購餐的客人,先選餐,後入座。
有人問他們為什麼選擇來宜家相親,叔叔阿姨們回答:「寬敞、明亮、有腔調。」
3.
很多人都在嘲諷,說現在排隊退卡的人是佔了便宜之後就翻臉不認人,丟了中國人的臉。
有網友說,這個結果是Costco沒摸透中國大媽,在這裡,沒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但是話說回來,你主打的不就是低價嗎?不然大家大老遠的老上海跑到一個快到崑山的地界,圖個啥呢?
大眾點評上的上海網友們叫苦不迭。
上廁所,排隊排到天荒地老:
沒看到什麼便宜的東西,於是就把299當押金,出門就把卡退了:
結帳混亂、商品沒有想像中的好:
還有人買到了在保質期內發黴的麥芬蛋糕,想退款卻遭到了拒絕: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Costco曾多次售假。
Tiffany&Co在2013年向曼哈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狀告Costco售賣Tiffany品牌的假婚戒。
原因是2012年11月,一個在加州Costco購物的消費者抱怨看到超市裡Tiffany做促銷感到很失望,在該Costco一克拉的鉑金鑽戒標價6600美元,而Tiffany最便宜的鉑金鑽戒都需要11000美元。
隨後的調查發現,Costco銷售的為貼牌產品,並非真的Tiffany產品。
2017年8月16日,時隔四年半,Tiffany終於在對Costco的售假訴訟中獲勝,並得到了至少1940萬美元的賠償。
而對於這次在上海Costco遭到瘋搶的愛馬仕包包,也有媒體採訪了品牌中國區的公關,對方表示並不清楚貨源來自哪裡。
既然沒那麼便宜,還如此擁擠,路途又過於遙遠,茅臺也下架了,奢侈品也無法追本溯源,為什麼還要留著這張299的會員卡呢?
嘗過了被ofo押金支配的恐懼,大家都學會了退款要趁早的道理。
4.
Costco的退貨政策,堪稱瘋狂,除了電腦、數位相機和投影儀等一些電子產品需要在購買後90天內進行退換外,其它商品沒有退貨期限。
包括那張299元的會員卡,在會員卡有效期限內,顧客有任何不滿意,都可以隨時取消,Costco將全額退還當年度會員費。
也就是說顧客在購買後,隨時都可以拿著商品無理由退換,而且不需要提供購物收據。
據說有人成功退掉已經發爛的桃子、吃到只剩一顆的巧克力盒、使用了多年的掃地機器人等。
有網友調侃,只要你有一張Costco會員卡,就能養活自己。
在國外市場徵戰多年的Costco,正是用這種無條件退款的策略打遍天下,反而退貨率特別低。
等等,是不是又浮現了眼熟的情景?
▲圖片來源:北美省錢快報
在上海遭遇滑鐵盧,也就不足為奇。
據鳳凰網財經報導,Costco對於退貨的態度是「都要銷毀掉」。
▲圖註:退貨的商品都放在鐵架子上,有不少生鮮食品:牛奶、麵包、四大盒酸奶、冷凍雞腿(圖片來源:啟陽路4號)
因為首家門店的火爆,Costco的股價一度達到歷史最高值294美元,市值暴漲70億美元。這可把Costco的高層都高興壞了,他們決定,最早明年底開上海第二家店。
不知道他們做好了退貨計提減值損失的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