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設計意圖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國的萬聖節,這是國外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充滿神秘的節日,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感受這一獨特的節日氣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除了讓孩子感受以外,我還和孩子一起討論有爭議的“鬼”這個話題,讓孩子正視它,培養孩子的膽量和分辨能力。
活動目標
1、 通過扮演,進一步感受萬聖節的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2、 鍛鍊孩子的膽量和辨別能力。
3、 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 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 創設一個“鬼屋”
2、 幼兒打扮成各自想像的“鬼”
3、 水粉顏料、毛筆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進入“鬼屋”,和客人們玩“猜糖果”的遊戲
二、互相介紹萬聖節,玩萬聖節的遊戲
1、 教師:今天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日,是什麼節日?
2、 教師:萬聖節是一個怎麼樣的節日?
(幼兒自由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來講述)
3、 教師小結:萬聖節是外國的一個慶祝秋天豐收的節日,傳說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會把鬼召集來嚇唬人,膽小的人會非常害怕,而膽大的人就會扮演鬼,講鬼故事,點上南瓜燈來做遊戲,玩的可開心了。
4、 教師:真的有鬼嗎?
(幼兒討論)
5、 遊戲:魔鬼、魔鬼在哪裡?
三、製作萬聖節面具
1、 教師:你想像中的鬼會是什麼樣的?
2、 萬聖節裡人們都來畫鬼臉驅邪,今天我們都給自己話了個鬼臉,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幹,那麼幫客人們也畫個鬼臉,好嗎?
3、 幼兒操作畫鬼臉。
四、遊戲:勇敢者的遊戲。
附:萬聖節的來歷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叫“鬼節”,又稱萬聖節。
如今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氛圍成了主流,西方人喜歡以古靈精怪的造型組織狂歡,而象徵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被描繪成可愛和滑稽的面具。大班的孩子們和老師就開展了這次萬聖節活動,很多戴著面具的幼兒正在玩樂,傳統意義上的萬聖節,孩子們要去人家的家門口按門鈴,然後問大人要糖,裝在自己的口袋滿載而歸。但我們今天的活動中,讓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把自己討來的糖果去分給弟弟妹妹們,和他們一起過節。這些孩子大都打扮成各種各樣的造型,一個男孩穿著黑色的長袍,頂著尖尖的高帽子,面部被一個黑色的面具覆蓋,正隨著音樂起勁地蹦跳著。一旁的小女孩則一身白紗,臉上戴著一個蝴蝶形狀的面具,手裡拿著一把紙糊的掃把,還有打扮成花仙子、奧特曼、小公主等等造型,都是孩子們和家長共同準備的。
活動反思
1. 幼兒對面具有了一定的認識,並能製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兒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經常練習。
2. 孩子對面具非常感興趣,能體驗到製作面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