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本來的想法是好的,但事情常常向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
比如,你和愛人大吵一架,吵完後你有些後悔,走過去想哄哄她,結果又變成了爭吵,甚至升級到用各種狠話來傷害對方。
其實這個是你潛意識不想服輸,你害怕這次服輸,以後就會一直是你在忍讓。
這就是潛意識在作怪。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95%的決定都來自於潛意識,只有5%的選擇是我們前意識決定的。
心理學裡把意識分為前意識和潛意識,前者是我們通過判斷分析得出結果,後者往往是瞬間的選擇,看似盲目卻有自己的理由。
選擇決定了我們得到結果,正是因為95%的選擇來自潛意識,所以人們總是覺得並非自己掌控。
於是為了解決自己的不安全感,我們把那些不能掌控的叫做命運。當我們把這些責任推給上天后,也就不會恐慌,順理成章的接受了結果。
既然潛意識決定了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那麼擇偶自然也是相同的道理。
當你總是覺得自己選錯了對象,數次感情都往往是痛苦收場。
這時候你應該想想是不是某些潛意識幫你做了決定。
我們用關大美人做個例子,關之琳曾經在節目中說過,她嘗試了和各種男人交往,都沒遇到合適的。她的想法很奇葩,她說自己結婚或沒結婚的男人都交往過,對於自己做小三的那段時光,她甚至認為很值得懷念。
到底是什麼樣的潛意識讓她有這樣的選擇?
分析她的情感史不難發現,她的男朋友基本都是有錢人,並且捨得給女人花錢的人。
她為得到這些情感不惜做小三,甚至發生深夜去醫院取高爾夫球這樣的醜聞。
為什麼她這麼執著於金錢,但是又不承認自己為了是錢,她覺得只是碰巧自己愛上的男人都是有錢的。
其實不然,她的這種心理狀態是源自於她的原生家庭。
關之琳從小父母離異,沒有父愛,並且家境貧寒,關之琳長大的過程中吃了很多錢上的苦。這也就是為什麼她後面對錢有這樣的強烈的追求,但是甚至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原因。
還有中國演員張雨綺的兩段婚姻,她和王安全以及袁巴元。
張雨綺也是很小父母就離婚了,所以從小張雨綺就沒有父愛。母親一直在她身邊灌輸男人靠不住,女人必須自強的觀念。使得張雨綺成了一個灑脫的女強人。
但是因為從小缺少父愛,所以張雨綺的戀愛經歷,就是她尋找父愛的旅程!
王安全和袁巴元都大她很多,這就是潛意識裡她在尋找父愛,便更鍾情於年長程度的男性。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的愛情是盲目的,就是因為潛意識在我們思考前已經做了決定了。
本我裡的衝動、原生家庭造成的影響以及環境薰陶等,塑造了一個人的潛意識,而潛意識也塑造了一個人的性格,人格。
如果潛意識的決定,給了很多你無法承受的結果,該怎麼辦?
其實我們是有辦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的,很多潛意識的決定,當我們找到它的來源和本意之後,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多半了。
因為當你找到了潛意識的根源,知道了為什麼會這麼做,它就已經不再是潛意識了,而是變成我們可以掌控的前意識了。
剩下的就是提醒自己多在這方面注意,或者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三思而後動,先審視一下,再把決定付諸於行動。
最後分享一個來訪者的故事。要提到這個故事的原因,是它有很強的代表性。來訪者和老公離婚了,原因是性格不合,其實是因為消費觀念和生活理念不同。她是大山裡的孩子,小時候家很窮,知識改變了命運,她歷盡千辛萬苦,在大城市裡紮下了根,並且讓三個弟弟妹妹,都讀上了書。為了供弟妹讀書,一塊錢掰碎了了花,並且讀書期間一直在打工。而老公是本地人,家庭中產,從小雖不是大富大貴,但是也是衣食富足。花錢總是大手大腳,沒有對未來的打算。並且工作上雖然按部就班,但是沒有太多上進心。不希望累死累活的去拼。所以兩人總是為消費觀念,和生活態度爭吵。久而久之就離婚了,離婚後她交往了幾個朋友,都是特意的區別於自己丈夫的類型找的,甚至找到一個和她有類似際遇的人,同樣的消費觀念和生活理念。然而可能出乎你意料的是,最終她還是選擇回去找前夫複合了。其實她再回去找前夫還是潛意識在作怪,潛意識裡她希望自己也能向丈夫那樣無憂無慮,但是生活在她身上留下的烙印,不允許她活的那麼輕鬆。所以她和丈夫的爭吵,就像極了她身體裡的兩個自己在爭論不休。
朋友們,你覺得她的選擇是對?還是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