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的潛意識,正在操縱你喜歡上那些和你有夫妻相的人

2020-12-19 騰訊網

梁文道在《我執》中寫道:「為什麼愛情、死亡和戰爭是人類文學史上三個最重要的主題?可能是因為這三件事物都會將一個無法內化的絕對他者、一種無法掌控的陌生狀態強行置入個體的生命。」

事實上,我們未來會愛上怎樣的人,是由我們潛意識決定的,而不是偶然。

你的潛意識,正在操縱你喜歡上那些和你有夫妻相的人。

所謂的夫妻相,強調的是個性、性格、興趣、脾氣層面的相似性和互補性。又該如何理解?

相似學說

人們會喜歡那些和我們相似的人,或者說是有夫妻相的人,其實為了滿足我們內心對自己的肯定。

格拉姆認為,面部的相似程度是戀愛關係配對成功的關鍵,但是測試的結果與預測相反,面部相似造成了人們的排斥,因此相似指的不是面部的相似。

那麼是興趣和愛好的相似嗎?

其實興趣和愛好只能在關係的初期促進關係的快速發展,而真正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三觀的相似。

例如,一個追求平淡生活的女生如果遇到了一個積極進取的男生,他們在三觀上的差異會導致雙方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

互補學說

榮格在《論潛意識心理學》中把「陰影」稱為「內在的另一個我」,而人格面具,也就是我們扮演的形象,是顯性表露出來的人格。

當我們遇到一個具有我們陰影特質的人時,就會被他們吸引,因為他們表現出了我們所掩蓋的缺乏的特質。

比如說一個情感疏離的男生,從小和他的母親不夠親密、十分疏離,他長大以後就會被情感豐富、喜歡表露情感的女生吸引,因為那個女生表現出了他壓抑的情感特質。

弗洛伊德提出陰莖情結後,有心理學家指出,人天生會嚮往自己沒有的東西,不只是陰莖情結。

這是互補觀點的另一個理論支撐,我們天生會被擁有我們沒有的東西的人所吸引。

《壁花少年》中寫道:「我們只接受我們配得上的愛」,社會「交換」理論強調我們所尋找的伴侶都是和我們外貌相當,能力相當,價值觀相當的人。

「原型意象」學說

原型意象指的是由童年到現在留下的對他人(主要是父母)的潛意識形象,其中涵蓋了我們童年的創傷、未能滿足的童年願望、以及理想父母的樣子。

而我們之所以對他人一見鍾情,就是因為對方符合我們心中勾畫的「原型意象」,原型意象通常是我們理想的異性父母的形象。

例如一個從小被忽視長大的女生遇見了一個溫柔陽光的男生,這個男生滿足了這個女生心中渴望被重視的願望,符合女生心目中的戀愛標準。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貌條件好的人更容易成為「理想原型」。

無論是相似學說,還是互補學說,又或者是交換理論,都有可能成為愛情發生的引子,但都不是決定愛情的因素。

關於愛情發生的原因的另一個分歧是,一部分心理學家認為:「我」是不完整的,所以「我」愛上了另外一個具有我沒有的東西的人。

而另一部分心理學家認為:「我」是完整的,「我」愛上的另一個人也是完整的。

其實無論是看重相似,或者看重互補,都只是一個人內心潛意識信念的反應。

一個遵循「相似」原則的人,是因為他的潛意識裡要滿足他的深層自戀,他沒有能力去欣賞和他不同的人。

一個遵循「互補」原則的人,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不完整的,別人擁有他沒有的東西,他的潛意識是有缺失感和不自信感的。

而一個遵循「交換」理論的人,是沒有被無條件愛過的,他的潛意識不相信他能擁有更好的東西。

潛意識就像一幅人生地圖,每個人的人生地圖都不同。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指出: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亞龍在《當尼採哭泣》中寫道:

「要完全與另一個人發生關聯,人必須先跟自己發生關聯。如果我們不能擁抱我們自身的孤獨,我們就只是利用他人作為對抗孤立的一面擋箭牌而已。只有當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鷹,不需要任何觀眾,才能愛慕地轉向另一個人。只有在那個時候,一個人才能夠去關心另一個存在的生長。」

也就是說,成熟的人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完整的,「看見了對方的存在」,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欣賞。

而不成熟的人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不完整的、不值得擁有愛的,追求愛情的過程在本質上是一種變相自戀,並沒有真正看見對方的存在。

長久的戀愛維持的基礎只能建立在兩個成熟的人的基礎上。

所謂你的潛意識,正在操縱你喜歡上那些和你有夫妻相的人,強調的是個體擇偶過程中個性、性格、興趣、脾氣層面的相似性和互補性,你認可嗎?

相關焦點

  • 《操縱心理學》:防不勝防,你的親人、愛人可能正在悄悄操縱你
    這些其實都屬於操縱行為,而我們能夠成為被操縱對象也跟我們自己本身有很大關係。哈麗雅特·B·布瑞克是美國的一名心理學醫生,她根據30多年的臨床經驗,對日常行為中的操縱行為進行了分析總結,並寫出了《操縱心理學》這本書。
  • 你的潛意識,正在阻止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這才是你的世界,潛意識裡有個聲音告訴他,這是你的疆域,你的領土,你與生俱來是君臨天下的王。——銀河帝國之刃 弗洛伊德在《圖騰與禁忌》中有這樣一句話,從某種角度上說,每個人都想成為最好的自己,但並非人人都意識到,你的潛意識正在阻止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 心理學家:潛意識正在決定你的命運,你卻一無所知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眾所周知,「潛意識」源於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中的專業術語詞,「潛」字就十分生動形象的說明了它在人的內心深處,是看不到的那塊。但看不見,並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性,只是人類心理活動未被覺察的部分罷了。
  • 你總是容易被人操縱?這一本心理學的書很實用,助你抵抗操縱
    當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在大眾傳播領域流傳開來時,就有無數人跟著大呼「中槍」,忙不迭地對號入座,比如前幾年的「拖延症」,再到近期的「討好型人格」,等等,似乎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能習得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伴隨而來的,就是心理類書籍的暢銷。最近就有一本在美國各大排行榜排得上號的心理類暢銷書《操縱心理學》出版了中譯本。
  • 孫儷和鄧超越長越像?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會有夫妻相
    當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長相更相似,則更有可能是命中注定的「骨與肉」「身與靈」「亞當與夏娃」。所以,最美的愛情表白莫過於:「我是你身上掉下的那根肋骨,請你好好愛我,愛我就等於愛自己「我是你天生的依靠,因為我是你苦苦追尋的亞當之身,跟我在一起,我可以給你本能一樣的愛的呵護」……「夫妻相」是指夫妻兩個人在相貌上長得很像,而且隨著兩個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兩個人越來越像的現象。
  • 再婚老人被離婚有苦難言,操縱心理學:為何被人得寸進尺的總是你
    這種關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操縱關係,得寸進尺的人是操縱者,而被得寸進尺的人是被操縱者。什麼是操縱?有著30多年臨床心理學與管理顧問工作的臨床心理學博士哈麗雅特·B·布瑞克,在《操縱心理學》一書中,對操縱一詞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 心理學:假如你被人追殺你會逃到哪裡?簡析你潛意識的想法
    心理學:假如你被人追殺你會逃到哪裡?簡析你潛意識的想法!測試開始:題目:假如你在荒郊野外正在被人追殺,你會躲在哪裡?這反映出你的個性比較克制,有拘謹的一面。在人群中你會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表現的過分突出。你不喜歡成為人群中的焦點,和大家都合群。在集體中的你,個性被泯滅,留下的是與環境共存的共性。有時候太過於妥協,就找不到自己了。不過,為了生存,誰又能怪誰呢?C、潛意識裡缺乏應對壓力的經驗你潛意識缺乏安全感,所以在你看來無論躲避在哪裡,都會被發現。所以,你認為只有一直跑一直跑。
  • 心理學家: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之為命運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01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之為命運!我們日常的思想、行為和決策這些「有意識」的念頭,只佔5%,其餘 95% 都是隱藏在水面下的潛意識。潛意識,全息地隱藏著我們大部分的生命秘密,操控大部分人的命運。
  • 心理學:潛意識正在操控著你的人生,想要阻斷它,請先做到這一點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就需要心理學,歡迎來到付費專欄《自我發展心理學50講》第50節。作者:相先生,心理諮詢師,百度金芒計劃籤約作者。以下是本節摘要:摘要:1、「潛意識正在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為命運」,想要改變命運,阻斷潛意識的操控,就請先看見自己的人生真相。事情有真相,人的心理也有,所謂的心靈地圖、心理面貌就是一個人的心理真相,這個真相蘊含在一個人的性格裡,最終蘊含在一個人的潛意識裡。
  • 《操縱心理學》:為什麼你的生活總是被人得寸進尺?
    為什麼他的生活總是被別人操縱? 擁有30多年執業經驗的臨床心理醫生、心理學博士哈裡亞特·B·布瑞克在他的《操縱心理學》一書中提到,操作不在乎任何關係的邊界,亦無關年齡或者性別。 那麼是否有這些特質的人的生活就只能是一團糟,只能被周圍的人相左右而得寸進尺,自己很痛苦但卻無還手之力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在《操縱心理學》中,作者也給出了我們妙招。
  • 夫妻相代表了什麼?那些感情不好的婚姻,不會有夫妻相
    比如,不喜歡吃芒果的人,另一半喜歡吃芒果,慢慢這個人也會開始吃芒果,至少不會像以前那麼排斥;不喜歡運動的人,另一半喜歡運動鍛鍊,慢慢這個人也會開始進行一些運動鍛鍊。看到對方的優點,學習和模仿。3、人經常照鏡子,對自己容貌很熟悉,看到跟自己相像的人會格外順眼,也更容易有好感,在交往的選擇上,潛意識會偏好選擇與自己相似的人。
  • 生活沒有被操縱的自由,不要被人操縱,學習操縱心理學
    心理學家根據測試對象在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反應速度和回答內容來分析測試對象的特定個性。這個測試的理論是每個人都將他們在「需要」中看到的東西投影到一個模糊的墨水上。也就是說,你看到的其實就是你需要看到的,他是你心靈的真實投影。那麼,你的內在投射是如何形成的?
  • 心理學: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著你的命運,而我們卻一無所知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王陽明心學和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似乎都強調過一個事實:心不喚,物不至。你周圍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內心世界的顯現。但實際上,潛意識卻在不同程度上「操控」著我們,比如開車的時候,你可以邊聊天,邊想事情,你不必去操心如何踩油門剎車的事。走進電梯,你會習慣性的對立著門站著而不會背靠著門;吃飯的時候,你會不自主的拿起右手去夾菜;睡覺的時候,你的潛意識已經進入休眠狀態,但你的潛意識依舊活躍,於是便出現了夢境。我們要使用一樣東西,首先得知道它的存在,而後是了解它,才能使用它。
  • 《操縱心理學》:容易被人操縱,被人欺負,不是你的錯
    《操縱心理學》:容易被人操縱,被人欺負,不是你的錯 「軟柿子」在漢語裡是一個略帶貶義詞,指的是性格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被人欺負和控制的人。但「軟柿子」這種人格在生活中總是處於被同情的一方,原因再明顯不過,別人之所以欺負你,實在是因為你自己好欺負。 比起小事上被欺負,遭受心理的摧殘和身體的傷害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當年,北大女生包麗在腦死亡半年後,還是去世了。而導致她死亡的兇手卻沒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原因是包麗是在遭受精神折磨後自殺而非他殺。
  • 潛意識心理學:你的購物習慣,早已暴露了你的內心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好的關係,同時也能活出自己。歡迎來到付費專欄《活出自己的心理學大課100講》第17節。本專欄的100節陸續更新,詳情請查看專欄簡介。作者:相先生,心理諮詢師,百度金芒計劃籤約作者。以下是本節摘要:摘要:1、一個人的購物習慣,往往是其內心的一種投射,很多時候之所以自己意識不到,這主要是因為這個投射反應發生在潛意識裡,當你要認識自己的時候,就可以去分析這種習慣。
  • 心理學家榮格: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為命運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就需要心理學,歡迎來到《自我發展心理學50講》第1講,以下是本節摘要。摘要:1、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大弟子,精神分析流派的「王儲」榮格曾說過,「你的潛意識正正在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為命運」。
  • 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喜歡」的真相
    你想知道怎樣與陌生人成功進行搭訕嗎?為什麼廣告商會請名人代言呢?讀完此篇文章,你便會知道,這實際上是人們的「喜好偏見」在作祟。學習一點心理學知識,讓你在職場上多一分淡定。「喜好偏見」一詞表面上聽起來很直白,也就是說人們會更喜歡他們認為有吸引力的人或事物。然而,到底是什麼在暗處操縱人們的喜好,從而促使他們做出決定呢?心理學家們已經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得出的結果卻令人震驚。
  • 《操縱心理學》:究竟是誰在操控你的人生?
    但是,不要以為學了那些攻略,就可以擺脫被精神操縱的命運。因為,操控幾乎隨處可見。對你事實精神操縱的人,除了伴侶,還有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朋友、甚至是你的親人。對你實施操縱的人,有的人是有意的,有的是無意識。
  • 心理學:懂得運用這三種潛意識,你的內心會越來越強大
    1.學會用心語:用潛意識改變你的內在行為每個人的命運其實是由內在的觀念、習慣、性格、氣質、道德水平、文化修養,這些可以後天改變的東西慢慢決定的,就像是植物的枝葉,所以你若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讓你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只要你願意,你可以調整好自己的習慣,學會洞察自己,去掉那些生命中消極的話語,你會發現,自我已經重塑了。
  • 《操縱心理學》——是誰在操縱你?為什麼是你?如何反控制?
    拿到這本《操縱心理學》時,我的腦海中下意識地蹦出了這件事。」之所以長篇累牘地介紹一件小事,是因為這事兒可以作為《操縱心理學》的一個完美模型。很可能,A是一個有取悅他人心理偏好的人,而這是不顯性的,但是可以確定的是,A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和接納——從她之前與C談到自己與B及前同事群關係不錯就可以佐證,畢竟長年累月搭車這種事,要不就是關係特別親密,要麼就證明A很善良,善於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