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心理學》:究竟是誰在操控你的人生?

2020-10-13 半痴先生

北大女生被PUA致死事情剛被爆出那會兒,一些黑色涉及PUA培訓的產業也浮出水面。

這引發了一場不小的恐慌。不少女孩擔心自己會被伴侶洗腦,也有不少家長擔心自己女兒中招。隨後各種反PUA的「攻略」便開始網上盛行。

但是,不要以為學了那些攻略,就可以擺脫被精神操縱的命運。因為,操控幾乎隨處可見。對你事實精神操縱的人,除了伴侶,還有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朋友、甚至是你的親人。對你實施操縱的人,有的人是有意的,有的是無意識。

同時,還有一個更容易讓人忽視的問題,那就是任何人,都有可能落入一位嫻熟操縱者的圈套。操縱,是在不知不覺中,讓你屈服。

所以,不想被人操縱,那我們就得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活在操縱裡,那就要學會抵抗操縱,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說到這,大家是不是開始在擔心自己是不是容易被操縱的人?我們該如何找出生活中對你實施操縱的人?如何抵抗操縱呢?

《操縱心理學》這本書對精神操縱做了非常全面的解析,關於精神操縱是如何實施,都有哪些手段和方式,什麼樣的人容易成為被操縱者,如何抵抗,如何成為難以攻克的目標等等這些問題,你都能從中找到答案。非常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本書的作者是哈麗雅特·B·布瑞克,她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博士,也是一位有著30年執業經驗的臨床心理醫生。

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人們去識別那些隱身在我們周圍的「操縱者」,並且擺脫他們的糾纏,同時提升自己對操縱的「免疫」。

你是一個容易「上鉤」的人嗎?

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根據作者給出的項目表進行測試之外,我們還要弄清楚自己身上的哪些特徵,會讓我們容易被操縱者盯上。因為,遠離操縱的前提,是離不開一個人對自身弱點的認知的。我們必須了解自身的弱點,才能夠避免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給那些在不停的尋找目標的人。

如何判斷呢?

第一,是否有取悅他人的習慣與傾向,是否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是否很難拒絕他人。

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討好型人格」。這類人往往容易忽視自身的感受,會對他人懷有過度的責任感,他們常常抱著一種「犧牲小我,成全他人」的心態,容易把錯誤歸因到自己身上,會因為拒絕別人而產生愧疚感。同時,他們往往非常缺乏安全感,希望通過獲得別人的認可的方式,來實現自我價值。

第二,是否過分的害怕與他人產生衝突。

生活裡,當兩個人產生衝突時,我們少不了會聽到這麼一句話:「退一步海闊天空。」

是的,但是一個人如果過分的害怕與他人產生衝突。那麼,他們為了避免怒氣、衝突與對抗,就會選擇一次又一次的退讓,甚至讓人覺得這種忍讓毫無底線。

這樣的人,會讓操縱者覺得,他可以肆無忌憚的「恐嚇」你,傷害你。

第三,是否對自我意識不清、對自己缺乏自信。

自我意識不清,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身份,個性,需求等等,沒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認識。一個從小被要求順從的人,就很容易造成自我意識不清。他們會表現得很乖巧,聽話,很少有主見,因此也造成他們對自己非常缺乏自信。

具有以上這些特點的人,非常容易成為那些只關注自身感受的操縱者的「獵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對於操縱者來說,這人不僅容易「上鉤」,而且容易「控制」。

所以,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操縱是如何實施的?

很多人對操縱者如何實施操縱感到好奇,網上也有很多舉例,但是其實很多都沒有說到重點。這本書也給大家總結了操縱的兩個驅動力和主要的六種手段。

兩個驅動力:

一、收穫(回報)。操縱者會承若給予一些珍貴收益或者回報。比如老闆會承若給你升職,然後要求你加班。再比如北大包麗事件中,男友承若只要她做到某事,就一定娶她回家等等。

二、損失(逃避)。操縱者會用使你損失某些東西來威脅受害者。比如,老闆會威脅不加班就辭退你,等等。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當承諾回報不奏效時,操縱者就會惱羞成怒,轉向損失來威脅你,迫使你順從。

作者說:操縱往往開始於承若回報,換來的卻是喪失回報的威脅。

六種手段:

操縱會存在於各種關係中,但無論是哪種關係中的操縱,操縱者慣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六種:

一,利用魅力——展現自己的魅力,來引誘受害者。比如知識淵博,有魅力,長得帥等等。

二、沉默以對——用冷暴力對待受害者,直至對方妥協或順從。

三、脅迫。

四、講道理。

五、倒退——以生氣,發脾氣,生悶氣等方式,迫使對方對讓。

六、貶低——貶低自己、博同情等。

操縱者常常會輪流用這六種手段,也就是一項無效時,就會轉換另一種手段。



如何抵抗操縱?

操縱依賴被操縱者的屈服,而每一次屈服,都會強化操縱受害者付出的情感和代價也會越來越多。所以,當你發現你自己身處於一段被操控的關係中,多數情況下,是很難做到果斷而堅決的脫離這種關係的,因為這會加劇受害者內心的痛苦。

不過,作者在書中也給了一個抵抗操縱的七步法。

第一步,緩兵之計。

就是在操縱者要求你去做某事時,為自己留一點短暫時間(注意不是徵求對方許可)。比如,去上廁所,喝個茶等等。然後利用這個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去思考對策。

第二步,壞掉的唱片。

不對操縱者解釋你為什麼需要拖延時間,就只是簡單的拖延。

第三步,調整好自己內心的不良情緒,例如恐懼,內疚等等。

用深呼吸,放鬆身體,聽音樂等方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儘可能的去適應面對恐懼、焦慮、愧疚等這些不適感。

第四步,貼標籤。

給操縱者貼標籤,利用A(行為)B(你的感受)C(可替代的行為)D(情緒)模型句式,說出自己的感受,而非指責。目的是為了讓對方明白你的感受。

第五步,讓操縱失效。

勇敢的邁出腳步,告訴對方,他的手段再也起不來任何作用。

第六步,提出自己的要求條例。

這裡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例如,要求劃清界限,確立自己的邊界等等。

第七步,協商。

在有必要時,共同找出解決的辦法,前提是對方不能夠再操縱你。

在這裡我只是簡述一下七步法的步驟,如果你想真正脫離一份被操控的關係,還是要回到書裡,去認真的學習和領會七步法的真正奧秘。

操縱者無處不在,操縱帶來的往往是痛苦與折磨。當一個人深陷精神操縱中,僅憑自身的意志,很難逃離。有些人即使意識到自己被操縱,也很難與操縱者對抗。但值得欣慰的是,有很多人通過學習,成功的脫離操縱。作者在本書的結尾,也給出了五個成功的案例。

真心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奪回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主導權。

相關焦點

  • 被操縱的人生無自由!遠離被操縱,操縱心理學了解一下
    如小艾一樣,完全沒有自我意識,除開那些你為別人做的事,你完全不知道你自己究竟是誰,又到底為誰。6、自我信賴低。如果你具有上面這7種典型特性,那麼,請警惕,你是易被操縱人群!05七步擺脫被操縱的人生在《操縱心理學》中,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 《操縱心理學》:識破以「愛」之名的操控詭計
    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哈利亞特·B·布瑞克告訴我們,如果遇到以上的場景。那麼在這段人際關係中,我們可能已經被操控了。 她在《操縱心理學》一書指出了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被操控的人際關係,這樣的操縱關係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
  • 《操縱心理學》:想要獲得人生自由,從擺脫被操縱的命運開始
    類似朋友這樣的經歷很多人都會遇到,在他人的哭訴,威脅聲中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想法,向對方妥協,讓別人影響我們的決定,操縱我們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如何才能擺脫被他人操縱的人生,獲得人生自由呢? 美國心理學博士哈麗雅特•B•布瑞克在《操縱心理學》這本書裡說,操縱存在的原因是它有效果。
  • 《操縱心理學》——是誰在操縱你?為什麼是你?如何反控制?
    拿到這本《操縱心理學》時,我的腦海中下意識地蹦出了這件事。」之所以長篇累牘地介紹一件小事,是因為這事兒可以作為《操縱心理學》的一個完美模型。我們首先要問,在一對關係中,如果出現了操縱行為,誰是操縱者?誰是被操縱者?顯而易見,在以上模型中B是操控者,而A是被操控者。C呢?我們先留個尾巴。B 操控了A,而A深受其害,感到痛苦,但是操控者並不在意被操控者的感受,B的行為動機是——自我利益。
  • 《操縱心理學》:如何走出有求必應,被操控的生活和職場的怪圈?
    《操縱心理學》:爭奪人生的主導權《操縱心理學》這本書告訴你,別那麼悲觀,學會識別操縱者,懂得鑑別操縱者的手段,使用反控制能力來改變你和操控者這段關係的權利平衡,當你不再配合、不再屈服、不再一味取悅他人、不再沉默接受
  • 《操縱心理學》擺脫操縱,奪回人生主導權,你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這本書裡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以及學習擺脫操縱的7個訣竅等。 《操縱心理學》作者哈麗雅特•B•布瑞克擁有30年臨床心理治療經驗,對於操縱心理學有她非常深刻而又有用的方法,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通過作者給出的測試題,測試自己是否容易被操縱,是否處於操縱關係之中。
  • 人生主導權:《操縱心理學》讓你擺脫被動,做舒適的自己
    操縱關係也是我們如今要面對的一種心理疾病。 布瑞克博士是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醫生,擁有30年臨床心理和管理顧問經驗,長期的執業經歷讓他觀察到普通人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心理問題。 在《操縱心理學》一書中,布瑞克博士分析了操縱和被操縱的扭曲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有極強的普遍性。最主要的是操縱者可能是身邊的任何人,不一定就是你的上司,也可能是你的下屬。
  • 想要擁有人生的主導權?建議你要掌握一些操縱心理學
    最近恰巧讀到《操縱心理學》一書,本書的作者哈麗雅特·B·布瑞克,擁有三十多年臨床心理學和管理顧問經驗的心理學博士,通過本書的閱讀,能夠更好地了解人際交往中操縱是如何運作的什麼是操縱在韋氏詞典中,「操縱」的含義是:「運用狡猾、不公、伺機欺騙的手段,控制或利用(某人某事),尤其是為了個人利益;通過狡猾或不公的方式改變別人,以滿足自己的意圖。」本書作者的寫作目的就是要提醒讀者在面對情感與心理上的不愉快的經歷時能夠做到自我保護,從而減少或者避免對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產生的不良影響,擺脫操縱,做真正的自己。
  • 心理學:「操縱與反操縱」你知道自己已經被別人控制了嗎?
    文 / 心理學知識星球「你並不是你自己的主人」或者說,你之所以成為你,除了內在的一些特質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許多外在因素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人影響著你的決定?他們以影響你本來的目的從而達成他們的目的。
  • 生活沒有被操縱的自由,不要被人操縱,學習操縱心理學
    你只能聽我說!你只能做對你有好處的事——即使他不能讓你快樂——悲傷和可怕!你是個容易被操縱的人嗎?在《操縱心理學》中提出,像小艾這樣被操縱的人通常有一些顯著的相似之處。1、你有取悅別人的習慣和傾向。就像小艾,根本沒有自我意識,除了為別人做的事,你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為誰。6、自信心不足。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和反應,不自信。你是誰7、關於習慣性外部控制點的思考。
  • 《操縱心理學》:容易被人操縱,被人欺負,不是你的錯
    《操縱心理學》:容易被人操縱,被人欺負,不是你的錯 但「軟柿子」這種人格在生活中總是處於被同情的一方,原因再明顯不過,別人之所以欺負你,實在是因為你自己好欺負。 比起小事上被欺負,遭受心理的摧殘和身體的傷害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當年,北大女生包麗在腦死亡半年後,還是去世了。而導致她死亡的兇手卻沒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原因是包麗是在遭受精神折磨後自殺而非他殺。
  • 你總是容易被人操縱?這一本心理學的書很實用,助你抵抗操縱
    當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在大眾傳播領域流傳開來時,就有無數人跟著大呼「中槍」,忙不迭地對號入座,比如前幾年的「拖延症」,再到近期的「討好型人格」,等等,似乎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能習得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伴隨而來的,就是心理類書籍的暢銷。最近就有一本在美國各大排行榜排得上號的心理類暢銷書《操縱心理學》出版了中譯本。
  • 《操縱心理學》世界以痛吻你,別心疼世界,扇它啊
    比如上下班總是搭乘你順風車的同事,比如總是讓你幫忙做飯的室友,比如總是讓你體諒的另一半……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34;。美國作家哈利雅特.B.布瑞克所著的《操縱心理學:爭奪人生的主導權》就是專門講述操縱心理的書籍。
  • 《操縱心理學》:擺脫操縱,奪回主導權,你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是誰在操縱著我們的人生>《操縱心理學》這本書通過操縱五幕,一步步解析了我們身邊可能潛藏著哪些操縱者,操縱者的動機,以及他們是如何實施操縱,我們又該如何抵抗操縱等內容。就像是辛迪不想讓鮑勃和朋友一起去打網球時採取的哭鬧及冷暴力,就屬于越界後的剝削操縱行為,由此也能看出辛迪的人格發展是不夠健全的。儘管操縱可能發生在任何一段關係中,但那些能夠在個性認知、安全感、地位、自我價值與自我實現感等方面施加給你最大影響的人,往往也是最有可能操縱你的人。
  • 《操縱心理學》愛需要勇氣,憤怒同樣需要,做真正自我擺脫被操縱
    《操縱心理學》愛需要勇氣,憤怒同樣需要,做真正自我擺脫被操縱人與人的關係:尊重你的自由意志,也尊重對方的自由意志。天性,就是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意志活著,是最幸福的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美國作家哈麗雅特·B·布瑞克良心之作《操縱心理學》去探究操縱的真相與操縱給人帶來的惡劣影響;以及如何擺脫牽線木偶式的悲劇人生,重新按下人生復活鍵,奪取人生的主導權。
  • 「你一邊說愛我,一邊卻操縱我」:警惕心理學中的煤氣燈效應
    後來心理學研究中,這種關係中通過「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實」來操控對方的情感操縱,被命名為:「煤氣燈操縱法(gaslighting)",又稱認知否定。操控者通過長期將虛假、片面或欺騙性的話語灌輸給受害者——傳遞出「你不行」「你有問題」的認知,最後讓受害者質疑自己的認知、記憶和精神狀態,從而達到操控者的目的。
  • 如何擁有不被操縱的人生?
    這篇文章會從頭到尾告訴你關於洗腦的事,也就是被人操縱的事。先上一個小目錄:哪些人容易被操縱有哪些操縱的模式如何擺脫操縱《操縱心理學》這一本書中由淺入深地講述了關於操縱者的心理當你沒有清晰地展現自己的時候,別人就會將自己的意念強加到你的身上,妄圖定義「你是誰」。6.自我信賴意識低的人只要需要做決定,他們就會感到猶豫和焦慮。
  • 《操縱心理學》:為什麼你的生活總是被人得寸進尺?
    為什麼他的生活總是被別人操縱? 擁有30多年執業經驗的臨床心理醫生、心理學博士哈裡亞特·B·布瑞克在他的《操縱心理學》一書中提到,操作不在乎任何關係的邊界,亦無關年齡或者性別。 在《操縱心理學》中,作者也給出了我們妙招。 1、 拋棄取悅他人思維,對操縱者勇敢說不 清晰有效地說「不」,是你應對操縱的第一條防線。
  • 《操縱心理學》: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人得寸進尺?
    不知你是否好奇過,為什麼我們明明抗拒得很,最終卻總會違背本心,明知道按照別人的想法去做自己會不開心,卻還是不由自主地屈服於別人?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人得寸進尺?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操縱,就是用來描述這種現象的。
  • 《操縱心理學》: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人得寸進尺?
    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操縱,就是用來描述這種現象的。美國作家哈利雅特.B.布瑞克所著的《操縱心理學:爭奪人生的主導權》就是專門闡述操縱心理的書籍。作為享譽美國的臨床心理學醫生,布瑞克用自己30年的從業經驗,歸納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指出要防範的9種操縱類型,並且還給出了7個擺脫他人操縱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