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被PUA致死事情剛被爆出那會兒,一些黑色涉及PUA培訓的產業也浮出水面。
這引發了一場不小的恐慌。不少女孩擔心自己會被伴侶洗腦,也有不少家長擔心自己女兒中招。隨後各種反PUA的「攻略」便開始網上盛行。
但是,不要以為學了那些攻略,就可以擺脫被精神操縱的命運。因為,操控幾乎隨處可見。對你事實精神操縱的人,除了伴侶,還有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朋友、甚至是你的親人。對你實施操縱的人,有的人是有意的,有的是無意識。
同時,還有一個更容易讓人忽視的問題,那就是任何人,都有可能落入一位嫻熟操縱者的圈套。操縱,是在不知不覺中,讓你屈服。
所以,不想被人操縱,那我們就得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活在操縱裡,那就要學會抵抗操縱,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說到這,大家是不是開始在擔心自己是不是容易被操縱的人?我們該如何找出生活中對你實施操縱的人?如何抵抗操縱呢?
《操縱心理學》這本書對精神操縱做了非常全面的解析,關於精神操縱是如何實施,都有哪些手段和方式,什麼樣的人容易成為被操縱者,如何抵抗,如何成為難以攻克的目標等等這些問題,你都能從中找到答案。非常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本書的作者是哈麗雅特·B·布瑞克,她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博士,也是一位有著30年執業經驗的臨床心理醫生。
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人們去識別那些隱身在我們周圍的「操縱者」,並且擺脫他們的糾纏,同時提升自己對操縱的「免疫」。
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根據作者給出的項目表進行測試之外,我們還要弄清楚自己身上的哪些特徵,會讓我們容易被操縱者盯上。因為,遠離操縱的前提,是離不開一個人對自身弱點的認知的。我們必須了解自身的弱點,才能夠避免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給那些在不停的尋找目標的人。
如何判斷呢?
第一,是否有取悅他人的習慣與傾向,是否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是否很難拒絕他人。
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討好型人格」。這類人往往容易忽視自身的感受,會對他人懷有過度的責任感,他們常常抱著一種「犧牲小我,成全他人」的心態,容易把錯誤歸因到自己身上,會因為拒絕別人而產生愧疚感。同時,他們往往非常缺乏安全感,希望通過獲得別人的認可的方式,來實現自我價值。
第二,是否過分的害怕與他人產生衝突。
生活裡,當兩個人產生衝突時,我們少不了會聽到這麼一句話:「退一步海闊天空。」
是的,但是一個人如果過分的害怕與他人產生衝突。那麼,他們為了避免怒氣、衝突與對抗,就會選擇一次又一次的退讓,甚至讓人覺得這種忍讓毫無底線。
這樣的人,會讓操縱者覺得,他可以肆無忌憚的「恐嚇」你,傷害你。
第三,是否對自我意識不清、對自己缺乏自信。
自我意識不清,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身份,個性,需求等等,沒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認識。一個從小被要求順從的人,就很容易造成自我意識不清。他們會表現得很乖巧,聽話,很少有主見,因此也造成他們對自己非常缺乏自信。
具有以上這些特點的人,非常容易成為那些只關注自身感受的操縱者的「獵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對於操縱者來說,這人不僅容易「上鉤」,而且容易「控制」。
所以,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很多人對操縱者如何實施操縱感到好奇,網上也有很多舉例,但是其實很多都沒有說到重點。這本書也給大家總結了操縱的兩個驅動力和主要的六種手段。
一、收穫(回報)。操縱者會承若給予一些珍貴收益或者回報。比如老闆會承若給你升職,然後要求你加班。再比如北大包麗事件中,男友承若只要她做到某事,就一定娶她回家等等。
二、損失(逃避)。操縱者會用使你損失某些東西來威脅受害者。比如,老闆會威脅不加班就辭退你,等等。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當承諾回報不奏效時,操縱者就會惱羞成怒,轉向損失來威脅你,迫使你順從。
作者說:操縱往往開始於承若回報,換來的卻是喪失回報的威脅。
操縱會存在於各種關係中,但無論是哪種關係中的操縱,操縱者慣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六種:
一,利用魅力——展現自己的魅力,來引誘受害者。比如知識淵博,有魅力,長得帥等等。
二、沉默以對——用冷暴力對待受害者,直至對方妥協或順從。
三、脅迫。
四、講道理。
五、倒退——以生氣,發脾氣,生悶氣等方式,迫使對方對讓。
六、貶低——貶低自己、博同情等。
操縱者常常會輪流用這六種手段,也就是一項無效時,就會轉換另一種手段。
操縱依賴被操縱者的屈服,而每一次屈服,都會強化操縱受害者付出的情感和代價也會越來越多。所以,當你發現你自己身處於一段被操控的關係中,多數情況下,是很難做到果斷而堅決的脫離這種關係的,因為這會加劇受害者內心的痛苦。
不過,作者在書中也給了一個抵抗操縱的七步法。
第一步,緩兵之計。
就是在操縱者要求你去做某事時,為自己留一點短暫時間(注意不是徵求對方許可)。比如,去上廁所,喝個茶等等。然後利用這個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去思考對策。
第二步,壞掉的唱片。
不對操縱者解釋你為什麼需要拖延時間,就只是簡單的拖延。
第三步,調整好自己內心的不良情緒,例如恐懼,內疚等等。
用深呼吸,放鬆身體,聽音樂等方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儘可能的去適應面對恐懼、焦慮、愧疚等這些不適感。
第四步,貼標籤。
給操縱者貼標籤,利用A(行為)B(你的感受)C(可替代的行為)D(情緒)模型句式,說出自己的感受,而非指責。目的是為了讓對方明白你的感受。
第五步,讓操縱失效。
勇敢的邁出腳步,告訴對方,他的手段再也起不來任何作用。
第六步,提出自己的要求條例。
這裡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例如,要求劃清界限,確立自己的邊界等等。
第七步,協商。
在有必要時,共同找出解決的辦法,前提是對方不能夠再操縱你。
在這裡我只是簡述一下七步法的步驟,如果你想真正脫離一份被操控的關係,還是要回到書裡,去認真的學習和領會七步法的真正奧秘。
操縱者無處不在,操縱帶來的往往是痛苦與折磨。當一個人深陷精神操縱中,僅憑自身的意志,很難逃離。有些人即使意識到自己被操縱,也很難與操縱者對抗。但值得欣慰的是,有很多人通過學習,成功的脫離操縱。作者在本書的結尾,也給出了五個成功的案例。
真心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奪回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