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北大女生被男友精神控制事件之後,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關於如何反控制的語錄。
突然發現這一套其實用在家庭關係上,非常實用。
以下幾個對話取材於電視劇或者個人生活經驗。
Q:我媽辛辛苦苦過來幫你帶孩子,你就不能體諒她嗎?
A:搞得好像孩子不是你的一樣,你媽是幫你帶孩子好麼!再說了,當初我說不要那麼早生孩子,是你媽自告奮勇說要幫忙帶孩子的!
Q:你怎麼就不知道管好孩子,那學習成績能看嗎?
A:那也是你的孩子,你每天回家就知道玩手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輔導作業是我一個人的責任嗎?
Q:我爸媽養大我不容易,彩禮多一點怎麼了?
A:你爸媽養大的是你,你這是打算賣了自己給他們養老?還是打算拿了彩禮之後就不打算孝順他們了?
Q:我爸媽養大我不容易,還把他們一輩子的積蓄拿出來給我買了房,就不能對他們好點嗎?
A:說的好像房子有我一份一樣,我是嫁到你們家又不是賣到你們家,憑什麼總要我受委屈?
其實想想也知道,那個關於彩禮問題的,基本上都會告吹了。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這種回懟的方式,雖然可能會讓對方有些不舒服,但是自己是絕對的舒爽,並且從某種角度上也是有理有據的。
當然,上述所說畢竟是少數,能夠堅定地回懟的,更是寥寥無幾。
我們在生活中,在家庭關係,職場,戀愛,交友等方方面面,就是有一些無法拒絕別人的時候。明明內心十分抗拒,卻總覺得無法拒絕。
比如上下班總是搭乘你順風車的同事,比如總是讓你幫忙做飯的室友,比如總是讓你體諒的另一半……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34;。
美國作家哈利雅特.B.布瑞克所著的《操縱心理學:爭奪人生的主導權》就是專門講述操縱心理的書籍。
作者布瑞克博士總結了自己30多年的臨床心理學和管理諮詢顧問的經驗,親眼見證了不同背景、個性迥異、年齡不一、經濟教育狀態與社會地位截然不同的病人與客戶,如何因操縱而受到痛苦且極具破壞性與摧毀性的影響之後,用《操縱心理學》這本書,為讀者深入解讀&34;背後的真相。
最近,我覺得我的一個小夥伴陷入了她丈夫的操控之下,已經彌足深陷無法自拔了。
起因很簡單,某天的一個中午,我們四個人約了在其中一個小姐妹家裡煮火鍋。
吃飽喝足之後四個人一起葛優躺在姐妹家的沙發上看電視。
眼看著時間推進到了四點,小夥伴直接提出要早點回去了,原因是,她老公一個人在家裡沒有飯吃,她要給他打包外賣回去。
於是出現了以下對話:
我們三個:他沒有手不會自己點外賣嗎?
小夥伴:一個人點外賣配送費不划算!
我們三個:他一個大男人在家裡還能餓死嗎?
小夥伴:他工作也挺辛苦的!
我們三個:……
突然想起來這個小夥伴當年,剛生完孩子,哺乳期,每天中午回去給孩子餵奶的同時,要先買菜回家做飯把家裡的丈夫和婆婆餵飽!
最近,那個小夥伴正在努力生二胎,還必須是要兒子的那種。
她說,他老公家叔叔伯伯好幾個,但是堂姐妹一大堆,第三代就他這麼個兒子,他是必須要生兒子的。
她說,他老公在家裡的壓力也特別大。
她說,不願意花十幾萬做試管,是因為費用太高,也要考慮未來的生活。
她說……
說白了,就是個自己經濟不獨立,靠著家裡買了車子房子,工資沒有她高,卻對她有千萬種要求的媽寶男罷了。
我將小夥伴的事件用《操縱心理學》這本書對號入座了。
01 操縱是如何實現的
操縱者無非就是兩個目的,想要讓人做某事,讓人不再做某事。為了達到目的,還會用多種手段讓人屈服。
小夥伴的丈夫不想讓她外出和姐妹們聚會,採取的方法通常是,讓小夥伴在家裡帶孩子。
很顯然,家裡有爸爸,有奶奶,媽媽缺席一個下午,並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任何影響。
但是孩子的父親會經常說,他下午有工作,孩子的奶奶下午又有什麼事情不能看孩子……
總而言之一句話,那個下午,孩子沒有母親陪在身邊,那是萬萬不能的。
這就導致了,小夥伴跟我們出來一個下午,就會產生濃濃的愧疚感,一頓飯都吃不安生。
甚至有時候為了出來,還會欺騙她丈夫說是公司搞團建,必須參加的那種。
02操縱者使用的方法
操縱者會使用多種手段來讓被操縱者服從,以滿足他們煽動或者阻止你的需求。
作者研究發現,以下六種手段也是操縱方法,可以幫助被操縱者對於被人的操縱意圖保持敏感。
利用魅力,包括讚美,表現出自己的魅力,師徒表現親密浪漫,送小禮物等等。
沉默以對,這就是冷暴力,除非你做什麼,否則我就一直忽視你。
脅迫,強制要求對方去做什麼事情,或者批評對方所做的某件事情。
講道理,告訴對方你為什麼應該去做什麼事情。
倒退,一直生氣,直到對方去做什麼事情。
最後就是貶低,放低自己的姿態,讓對方去做某件事情。
小夥伴的丈夫催生二胎的時候,用的就是苦肉計。
比如私下裡和小夥伴說自己的無奈和來自家庭的壓力,訴說自己一個人承受來自叔叔伯伯爺爺奶奶的壓力到底是多麼沉重。
他們家雖然沒有皇位要繼承,但還是要生個兒子的。
於是小夥伴就會覺得,愧疚。因為一胎不是兒子而產生的的愧疚。
至於不讓小夥伴出來和姐妹們約會,則是用孩子,如果小夥伴留在家帶孩子,會施捨一般誇讚她是個好媽媽,會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私生活,放棄和小姐妹約會的機會。
03 如何擺脫操縱,拿回人生主導權
我們幾個小姐妹其實給那個小夥伴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建議,但最終還是她自己的想法佔據了主導地位。
那個被家庭操縱的小夥伴,是嚴重的討好型人格。
她的婚姻其實並不幸福,她結婚之後就處在婆家強大的陰影之下,討好婆家人,似乎已經成為了習慣。
哪怕有些事情對她來說是不開心的,但是只要是婆家希望的,她就會去做。
所以哪怕很想偶爾和小姐妹們聚會,但是因為婆家不喜歡,她就逐漸疏遠了我們。
所以哪怕工作再累,都會在忙碌的工作後還要回家勤勤懇懇地操持家務。
所以哪怕再不願意,也要按照婆家的要求去生一個註定是兒子的二胎。
但是我們生活中,要如何去破除這種思維呢?
《操縱心理學》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糾正思維,從&34;到&34;的轉變,不要強迫自己&34;的需求,學會自私,糾正&34;的思維等等……
但是對於我的小夥伴來說,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自信。
她很好,長得好看,工作也還可以,自己也有能力和上進心,但是總覺得她的自信心被打垮了,總覺得自己這不好那不好。
這種情況下,她要破除被操縱的命運,第一件事就是要審視自己。
她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不是作為某某的媽媽或者某某的妻子,而是作為她自己這個人。
套用一句最近《脫口秀大會》王勉的一句話,世界以痛吻你,不要報之以歌,世界以痛吻你,你扇它巴掌啊!
《操縱心理學》一書雖然不會讓你扇世界巴掌,但是會讓你重新正視自己的生活,擺脫被操控的命運,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