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操縱的人生無自由!遠離被操縱,操縱心理學了解一下

2020-09-05 宸媽碎碎念

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95篇原創內容。

全文共計3175字,大約需要3-5分鐘時間閱讀

01羅夏墨跡測驗

羅夏墨跡測驗(Rorschach)是最著名的投射法人格測驗。它被心理學家用來分析人的個性。羅夏墨跡測驗包含10張經過精心製作的墨跡圖,這些測驗圖片以一定順序排列,其中5張為墨跡深淺不一的黑白圖片,2張主要是黑白圖片中加了紅色斑點,3張是彩色圖片。這10張圖片都是對稱圖形,且毫無意義。


羅夏墨跡測驗


在測試的過程中,測試對象會被要求把它們看做畫來「看」。心理學家通過對測試對象的提問,根據測試對象在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反應速度以及回答內容分析出測試對象的具體人格。這項測試的理論是:每個人都會將自己「需要」看到的東西投射到模糊不清的墨跡上去。也就是說,你看到的其實是你自己需要看到的,是你內心真實的投射。

那麼,你的內心真實投射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02被家人控制人生的小艾

「偶爾也會覺得幸福,但有時候,又覺得被困住了。」——小艾

30歲的小艾想要換一份工作。

小艾的人生,用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被安排的人生。

在哪上學,學什麼專業,學什麼興趣特長,結識什麼朋友,到哪工作,和誰過下半生,什麼時候生孩子,生幾個孩子……小艾人生中的所有大事都是被父母安排好的。

小艾現在的這份工作,是畢業後被父母安排的工作。老公也是父母安排的相親對象。

父母都是領導,父親常說一句話:「你是女孩,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幸福過完這輩子吧。」

小艾現在的這份工作唯一的優勢就是孩子可以在這所學校讀書,教師子女減免學費只交生活費和雜費。

小艾抑鬱,很多年,在她的生活中,她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偶爾反抗也會被簡單粗暴的鎮壓,面對強大的父母,她無力反抗。


被操縱的小艾


三十年來,小艾都很聽話,這次想要換工作,是她第一次想要嘗試不聽父母的安排,想要嘗試做自己內心真的喜歡的事情,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她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想要將自己的人生完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家裡所有人都不同意。

不只是小艾的父母,還包括她那個親親老公。他們一致認為,委屈小艾一個人的這份工作,可以換來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解決,值得的。

小艾覺得自己從控制型的原生家庭中似乎又跳入了另外一個控制型的新生家庭,她無力改變,她垂死掙扎,她覺得自己的抑鬱情緒更加泛濫了……

03操縱心理學了解一下

「原來,我們本以為平凡的一天,到處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性別壓迫。」——《82年的金智英》

前兩年爆火的電影《82年的金智英》,那個曾經有夢想有追求的金智英,終於慢慢被生活和家庭磨光了自己的所有菱角,成為了一個全職媽媽,最終患了人格分裂。她的改變,是社會角色帶來的控制,更是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給她的壓力。


《82年的金智英》劇照


美國操縱心理學專家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在她的心理暢銷書《操縱心理學》中寫到:

「操縱不在乎任何關係的邊界。操縱關係會出現在家庭、組織、友誼、工作交際,甚至教堂等場合中。」

「操縱無關年齡和性別。任何年齡、任何性取向的男性女性都可能成為操縱者與被操縱者。」

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有逾30年的開業臨床心理醫生和管理顧問經驗。她創作了許多暢銷的心理自助類書籍,包括暢銷書《取悅症》。


《操縱心理學》封面


在《操縱心理學》這本書中,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用5個典型案例總結了自己在執業期間遇見的各類人際關係類型中的操縱手法,包括朋友、親人、親密關係、職場關係、同學相處。她在書中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防範9種操縱類型,以及學習擺脫操縱的7個訣竅。

比如羅夏墨跡測驗中顯示出來的你的人格,可能就是被人操縱後對外凸顯的人格,或壓抑或焦慮而不自知。

再比如小艾,就是典型的被操縱人群。從小被父母告知「我是為你好」,所以「你得聽我的」,聽我的好好讀書,聽我的好好工作,聽我的好好戀愛、結婚、生子……

小艾自己呢?

沒有。

一個成年人,卻不能獨立,任何企圖獨立的行為和意識,都不被允許!你,只能聽我的!你只能做這個為你好的事——即便這個事情讓你並不愉悅——可悲又可怕!

04你是易被操縱人群嗎?

《操縱心理學》中提出,像小艾這樣的被操縱人群往往有一些顯著的共性。

1、你有取悅他人的習慣和傾向。

問問你自己,你是否會因為無法忍受內疚感,所以會滿足他人對你提出的任何要求,即便這些要求讓你不愉快。

2、你沉迷於獲取他人的認可和接納。

操縱


3、你有「害怕恐懼症」——你害怕負面情緒。

當你面對身邊人的負面情緒時,你第一反應是害怕,然後就會沒有任何原則的向ta妥協。比如對方一發火,你馬上就認慫,願意妥協一切以息事寧人。

4、缺乏魄力,無法拒絕別人。

5、湮沒的自我。

如小艾一樣,完全沒有自我意識,除開那些你為別人做的事,你完全不知道你自己究竟是誰,又到底為誰。

6、自我信賴低。

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和反應,不自信。

你是誰?


7、習慣性的外控制點思考。

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被外界所控制和影響的,不習慣用內在自我的原因來積極思考。

如果你具有上面這7種典型特性,那麼,請警惕,你是易被操縱人群!

05七步擺脫被操縱的人生

在《操縱心理學》中,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提出擺脫被操縱的人生你可以通過以下這七個步驟這樣做:

1. 緩兵之計

緩兵之計是讓你在面對操控你的人和事時,記得要先拖延時間,給自己留出喘息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以應對當前可能會重複出現的操縱重演。

擺脫操控

2. 勤練話術

你需要提前練習一些話術,以應對操縱你的人,當劇情上演的時候,你才可以熟練的說出以前根本不習慣或者不會說出來的話以擺脫被操縱。

3. 鈍化焦慮

之所以你會被習慣性的操縱,源於你自己的內心的焦慮、恐懼等等諸多情緒。應對操縱,你需要積極運用心理學中的脫敏療法,在一個足夠心理安全和放鬆的環境中反覆回憶及練習那些讓你因為內心的焦慮、恐懼等情緒而最終做出錯誤的被操縱的行為的人和事,讓自己的心理鈍化這些負面情緒。


鈍化焦慮


4. 有勇氣揭露操縱事實

心理學中有一個處理事情的操作法則:「陳述事實+說出你的感受」。現實是,操縱關係中,被操縱者很難有勇氣揭露出自己被操縱的事實,僅僅是陳述事實都已經很難。所以,這個步驟,需要你給自己勇氣,說出自己面對的事實。

5. 鍛鍊妥協和協商技巧

適度妥協,堅持底線,有技巧的協商才是成熟的應對操縱的最佳方法。面對操縱者時,記得時刻在心裡提醒自己的底線在哪裡,要留出一定妥協的空間,有技巧的協商,最終讓操縱者明白,曾經的操縱手段在你這裡不再行得通了。


擺脫操縱


6. 冷靜的力量

任何時刻,記得提醒自己要冷靜。

冷靜的力量在任何時刻都大於情緒激動!

做一個冷靜的人,利用冷靜的力量讓自己脫離被操縱的人生!

7. 對時間有耐心

時間是好東西,要堅定的相信時間的力量。

也許不是現在立刻馬上就能看到效果,但是一定會在某個你堅持改變的時刻凸顯作用。所以,堅持自己的改變吧!

06後記

在《操縱心理學》的最後,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列舉的5個案例都成功的擺脫了被操縱關係影響的人生,他們終於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而小艾,也在閱讀了《操縱心理學》後,開始繼續奮鬥在和家人的操縱與反操縱中,並逐漸找到自己內心的力量。

擺脫操縱

作為一本心理自助科普書,我認為《操縱心理學》這本書可讀性很強,畢竟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不可避免的都會遇到操縱與被操縱,了解更多的心理學常識,對於自己的日常生活而言無疑是有益的。

閱讀《操縱心理學》,我們可以通過書中給出的測試題,測試出自己是否容易被操縱或者是否處於操縱關係之中。通過測試,了解自己被操縱的可能性。然後再通過練習7個小技巧,讓讀到本書的讀者可以改變「軟柿子」性格,成為難以攻克的對象,或擺脫情感操縱,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如果你是如小艾一般或者如金智英一樣感覺自己不知不覺的被操縱,那不妨深

讀本書,按照書中的方法去一步步的有意識的改變,相信你能找到一條最適合你自己的路。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當然有權利對任何人任何事說NO!

擺脫被操縱,享受自由的人生,也許你就只是差一本《操縱心理學》,讓你意識到你苦惱的問題其實根本不是出在你自己身上!

我是宸媽,專注於青少年教育教養,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點讚、關注和評論,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本人!謝謝!

相關焦點

  • 《操縱心理學》:想要獲得人生自由,從擺脫被操縱的命運開始
    類似朋友這樣的經歷很多人都會遇到,在他人的哭訴,威脅聲中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想法,向對方妥協,讓別人影響我們的決定,操縱我們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如何才能擺脫被他人操縱的人生,獲得人生自由呢? 美國心理學博士哈麗雅特•B•布瑞克在《操縱心理學》這本書裡說,操縱存在的原因是它有效果。
  • 生活沒有被操縱的自由,不要被人操縱,學習操縱心理學
    小艾覺得她已經從原來的控制類型跳到了另一個控制項類型的新家族中,她無法改變,她快死了,她覺得自己的抑鬱症更加嚴重……03了解操縱心理學「原來,我們本以為平凡的一天,到處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性別壓迫。」《的金智英》的劇照在她的心理暢銷書《操縱心理學》中,Harriet美國B布瑞克(HarrietBBraiker)在她的心理學暢銷書《操縱心理學》中寫道「操縱不在乎任何關係的邊界。操縱關係會出現在家庭、組織、友誼、工作交際,甚至教堂等場合中。」「操縱無關年齡和性別。
  • 《操縱心理學》愛需要勇氣,憤怒同樣需要,做真正自我擺脫被操縱
    《操縱心理學》愛需要勇氣,憤怒同樣需要,做真正自我擺脫被操縱人與人的關係:尊重你的自由意志,也尊重對方的自由意志。天性,就是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意志活著,是最幸福的事。,而選擇就是自由,如果你有選擇的機會,那你就是自由的,你的生命就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 《操縱心理學》擺脫操縱,奪回人生主導權,你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經被當作牽線木偶操縱,被強迫去做自己不願意的事,或是被強制放棄自己想要繼續的事?你是否曾經試圖掙脫束縛,卻發現每一次徒勞的掙扎都只能讓自己越陷越深? 如果你有上面的煩惱,那麼你很可能已經陷入了被別人操縱的關係中,這個操縱你的人,可能是你的愛人、父母或者是同事,他們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選擇犧牲你的自由、自我方向或者自我控制。
  • 《操縱心理學》:究竟是誰在操控你的人生?
    操縱,是在不知不覺中,讓你屈服。所以,不想被人操縱,那我們就得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活在操縱裡,那就要學會抵抗操縱,奪回人生的主導權。說到這,大家是不是開始在擔心自己是不是容易被操縱的人?我們該如何找出生活中對你實施操縱的人?如何抵抗操縱呢?
  • 想要擁有人生的主導權?建議你要掌握一些操縱心理學
    最近恰巧讀到《操縱心理學》一書,本書的作者哈麗雅特·B·布瑞克,擁有三十多年臨床心理學和管理顧問經驗的心理學博士,通過本書的閱讀,能夠更好地了解人際交往中操縱是如何運作的什麼是操縱在韋氏詞典中,「操縱」的含義是:「運用狡猾、不公、伺機欺騙的手段,控制或利用(某人某事),尤其是為了個人利益;通過狡猾或不公的方式改變別人,以滿足自己的意圖。」本書作者的寫作目的就是要提醒讀者在面對情感與心理上的不愉快的經歷時能夠做到自我保護,從而減少或者避免對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產生的不良影響,擺脫操縱,做真正的自己。
  • 《操縱心理學》:擺脫被操縱的扭曲關係,建立健康舒適的人際關係
    你是否感覺自己被當作牽線木偶被別人操縱,強迫自己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你是否也曾想過要掙脫束縛,但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如果你想擺脫這種狀況,那麼這裡就有一本書為你而寫《操縱心理學》。但凡心理學類的叢書,都有著與主題相應的心理測試題,當然本書也不例外,面對操縱者來說,你是否好上手嗎?
  • 人生主導權:《操縱心理學》讓你擺脫被動,做舒適的自己
    操縱關係也是我們如今要面對的一種心理疾病。 布瑞克博士是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醫生,擁有30年臨床心理和管理顧問經驗,長期的執業經歷讓他觀察到普通人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心理問題。 在《操縱心理學》一書中,布瑞克博士分析了操縱和被操縱的扭曲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有極強的普遍性。最主要的是操縱者可能是身邊的任何人,不一定就是你的上司,也可能是你的下屬。
  • 《操縱心理學》:防不勝防,你的親人、愛人可能正在悄悄操縱你
    這些其實都屬於操縱行為,而我們能夠成為被操縱對象也跟我們自己本身有很大關係。哈麗雅特·B·布瑞克是美國的一名心理學醫生,她根據30多年的臨床經驗,對日常行為中的操縱行為進行了分析總結,並寫出了《操縱心理學》這本書。
  • 《操縱心理學》告訴我們:容易被人操縱的人,都沒那麼「愛自己」
    「操縱」,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算是新鮮事了。北大女生被男友精神控制的事件給所有人上了沉重的一課。相信看過這件事件的人都會對類似的操縱者敬而遠之,但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吸取的教訓是:反思自身,檢查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容易被操縱者盯上的人。《操縱心理學:爭奪人生的主導權》(Who's Pulling Your Strings?
  • 爭奪人生的主導權:擺脫被操縱的命運!
    劉喆平愛林妙可這一點毋庸置疑,只不過她愛的方式有誤,她卻不得而知,無意識中她無時無刻都在操縱著林妙可的人生。這種操縱卻讓一個原本有著美好前景的孩子,走過了一段不太美好的道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同樣的,作為孩子需要學習如何化解或者減弱父母不良的操縱,而不是一味的妥協或者強勢的拒絕,了解操縱背後的原理、操縱的目的和化解操縱的方法,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與家人相處。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有逾30年的開業臨床心理醫生和管理顧問經驗。
  • 《操縱心理學》——是誰在操縱你?為什麼是你?如何反控制?
    拿到這本《操縱心理學》時,我的腦海中下意識地蹦出了這件事。」之所以長篇累牘地介紹一件小事,是因為這事兒可以作為《操縱心理學》的一個完美模型。你要明白,操縱是很複雜的,正如書裡所言,沒有人完全免疫的,但是被操縱就是被操縱了,你依然不能因為這種事兒時有發生會規避掉自己的痛苦,也不能因為在另一段關係中未被操縱就能讓這段關係中的操縱之感變得更容易接受。A在喋喋不休的控訴中,一直糾結一個問題「為什麼」。
  • 心理學:「操縱與反操縱」你知道自己已經被別人控制了嗎?
    文 / 心理學知識星球「你並不是你自己的主人」或者說,你之所以成為你,除了內在的一些特質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許多外在因素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人影響著你的決定?他們以影響你本來的目的從而達成他們的目的。
  • 如何擁有不被操縱的人生?
    先上一個小目錄:哪些人容易被操縱有哪些操縱的模式如何擺脫操縱《操縱心理學》這一本書中由淺入深地講述了關於操縱者的心理《操縱心理學》一、哪些人容易被操縱?了解雙方的立場,探討在利益衝突時是否又可以選擇的第三條路亦或是採用輪流做主的方式。這裡的關鍵在於妥協和協商是有可能性的。如若矛盾無法調和,你可以隨時選擇脫離這段關係和這個環境。
  • 《操縱心理學》:擺脫操縱,奪回主導權,你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是誰在操縱著我們的人生>《操縱心理學》這本書通過操縱五幕,一步步解析了我們身邊可能潛藏著哪些操縱者,操縱者的動機,以及他們是如何實施操縱,我們又該如何抵抗操縱等內容。就像是辛迪不想讓鮑勃和朋友一起去打網球時採取的哭鬧及冷暴力,就屬于越界後的剝削操縱行為,由此也能看出辛迪的人格發展是不夠健全的。儘管操縱可能發生在任何一段關係中,但那些能夠在個性認知、安全感、地位、自我價值與自我實現感等方面施加給你最大影響的人,往往也是最有可能操縱你的人。
  • 你總是容易被人操縱?這一本心理學的書很實用,助你抵抗操縱
    當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在大眾傳播領域流傳開來時,就有無數人跟著大呼「中槍」,忙不迭地對號入座,比如前幾年的「拖延症」,再到近期的「討好型人格」,等等,似乎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能習得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伴隨而來的,就是心理類書籍的暢銷。最近就有一本在美國各大排行榜排得上號的心理類暢銷書《操縱心理學》出版了中譯本。
  • 《操縱心理學》: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人得寸進尺?
    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操縱,就是用來描述這種現象的。美國作家哈利雅特.B.布瑞克所著的《操縱心理學:爭奪人生的主導權》就是專門闡述操縱心理的書籍。作為享譽美國的臨床心理學醫生,布瑞克用自己30年的從業經驗,歸納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指出要防範的9種操縱類型,並且還給出了7個擺脫他人操縱的訣竅。下面,我們將從操作是如何實施的、操縱的機制以及如何擺脫操作三個方面入手,一起來了解該如何擺脫他人的操縱,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 《操縱心理學》: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人得寸進尺?
    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操縱,就是用來描述這種現象的。美國作家哈利雅特.B.布瑞克所著的《操縱心理學:爭奪人生的主導權》就是專門闡述操縱心理的書籍。作為享譽美國的臨床心理學醫生,布瑞克用自己30年的從業經驗,歸納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指出要防範的9種操縱類型,並且還給出了7個擺脫他人操縱的訣竅。
  • 《MANIPULATION》|人生就是人與命運之間操縱與反操縱的一場博弈
    當他準備再次創作的時候,不小心打翻了顏料盤,使得卡通人物的頭與身體自行結合成為了一體,與顏料在動畫臺上展開了你追我趕,動畫師見狀也參與了進去,與卡通小人兒開始了一場操縱與反操縱的鬥爭。影片中,動畫師作畫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在規劃自己的人生,而卡通小人就是動畫師的命運。動畫師與卡通小人的鬥爭,就是他與自己的命運之間操縱與反操縱的一場博弈。
  • 《操縱心理學》:容易被人操縱,被人欺負,不是你的錯
    《操縱心理學》:容易被人操縱,被人欺負,不是你的錯 如果你決心改變自己的這種受氣狀況,那麼你需要識別出你身邊誰是操縱你的人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在幫助被操縱者知道操縱者是如何運作的,幫助被操縱者強化自己的性格,學會規避的方法,幫助被操縱者擺脫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