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95篇原創內容。
全文共計3175字,大約需要3-5分鐘時間閱讀
羅夏墨跡測驗(Rorschach)是最著名的投射法人格測驗。它被心理學家用來分析人的個性。羅夏墨跡測驗包含10張經過精心製作的墨跡圖,這些測驗圖片以一定順序排列,其中5張為墨跡深淺不一的黑白圖片,2張主要是黑白圖片中加了紅色斑點,3張是彩色圖片。這10張圖片都是對稱圖形,且毫無意義。
羅夏墨跡測驗
在測試的過程中,測試對象會被要求把它們看做畫來「看」。心理學家通過對測試對象的提問,根據測試對象在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反應速度以及回答內容分析出測試對象的具體人格。這項測試的理論是:每個人都會將自己「需要」看到的東西投射到模糊不清的墨跡上去。也就是說,你看到的其實是你自己需要看到的,是你內心真實的投射。
那麼,你的內心真實投射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偶爾也會覺得幸福,但有時候,又覺得被困住了。」——小艾
30歲的小艾想要換一份工作。
小艾的人生,用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被安排的人生。
在哪上學,學什麼專業,學什麼興趣特長,結識什麼朋友,到哪工作,和誰過下半生,什麼時候生孩子,生幾個孩子……小艾人生中的所有大事都是被父母安排好的。
小艾現在的這份工作,是畢業後被父母安排的工作。老公也是父母安排的相親對象。
父母都是領導,父親常說一句話:「你是女孩,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幸福過完這輩子吧。」
小艾現在的這份工作唯一的優勢就是孩子可以在這所學校讀書,教師子女減免學費只交生活費和雜費。
小艾抑鬱,很多年,在她的生活中,她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偶爾反抗也會被簡單粗暴的鎮壓,面對強大的父母,她無力反抗。
被操縱的小艾
三十年來,小艾都很聽話,這次想要換工作,是她第一次想要嘗試不聽父母的安排,想要嘗試做自己內心真的喜歡的事情,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她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想要將自己的人生完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家裡所有人都不同意。
不只是小艾的父母,還包括她那個親親老公。他們一致認為,委屈小艾一個人的這份工作,可以換來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解決,值得的。
小艾覺得自己從控制型的原生家庭中似乎又跳入了另外一個控制型的新生家庭,她無力改變,她垂死掙扎,她覺得自己的抑鬱情緒更加泛濫了……
「原來,我們本以為平凡的一天,到處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性別壓迫。」——《82年的金智英》
前兩年爆火的電影《82年的金智英》,那個曾經有夢想有追求的金智英,終於慢慢被生活和家庭磨光了自己的所有菱角,成為了一個全職媽媽,最終患了人格分裂。她的改變,是社會角色帶來的控制,更是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給她的壓力。
《82年的金智英》劇照
美國操縱心理學專家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在她的心理暢銷書《操縱心理學》中寫到:
「操縱不在乎任何關係的邊界。操縱關係會出現在家庭、組織、友誼、工作交際,甚至教堂等場合中。」
「操縱無關年齡和性別。任何年齡、任何性取向的男性女性都可能成為操縱者與被操縱者。」
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有逾30年的開業臨床心理醫生和管理顧問經驗。她創作了許多暢銷的心理自助類書籍,包括暢銷書《取悅症》。
《操縱心理學》封面
在《操縱心理學》這本書中,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用5個典型案例總結了自己在執業期間遇見的各類人際關係類型中的操縱手法,包括朋友、親人、親密關係、職場關係、同學相處。她在書中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防範9種操縱類型,以及學習擺脫操縱的7個訣竅。
比如羅夏墨跡測驗中顯示出來的你的人格,可能就是被人操縱後對外凸顯的人格,或壓抑或焦慮而不自知。
再比如小艾,就是典型的被操縱人群。從小被父母告知「我是為你好」,所以「你得聽我的」,聽我的好好讀書,聽我的好好工作,聽我的好好戀愛、結婚、生子……
小艾自己呢?
沒有。
一個成年人,卻不能獨立,任何企圖獨立的行為和意識,都不被允許!你,只能聽我的!你只能做這個為你好的事——即便這個事情讓你並不愉悅——可悲又可怕!
《操縱心理學》中提出,像小艾這樣的被操縱人群往往有一些顯著的共性。
1、你有取悅他人的習慣和傾向。
問問你自己,你是否會因為無法忍受內疚感,所以會滿足他人對你提出的任何要求,即便這些要求讓你不愉快。
2、你沉迷於獲取他人的認可和接納。
操縱
3、你有「害怕恐懼症」——你害怕負面情緒。
當你面對身邊人的負面情緒時,你第一反應是害怕,然後就會沒有任何原則的向ta妥協。比如對方一發火,你馬上就認慫,願意妥協一切以息事寧人。
4、缺乏魄力,無法拒絕別人。
5、湮沒的自我。
如小艾一樣,完全沒有自我意識,除開那些你為別人做的事,你完全不知道你自己究竟是誰,又到底為誰。
6、自我信賴低。
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和反應,不自信。
你是誰?
7、習慣性的外控制點思考。
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被外界所控制和影響的,不習慣用內在自我的原因來積極思考。
如果你具有上面這7種典型特性,那麼,請警惕,你是易被操縱人群!
在《操縱心理學》中,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提出擺脫被操縱的人生你可以通過以下這七個步驟這樣做:
1. 緩兵之計
緩兵之計是讓你在面對操控你的人和事時,記得要先拖延時間,給自己留出喘息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以應對當前可能會重複出現的操縱重演。
擺脫操控
2. 勤練話術
你需要提前練習一些話術,以應對操縱你的人,當劇情上演的時候,你才可以熟練的說出以前根本不習慣或者不會說出來的話以擺脫被操縱。
3. 鈍化焦慮
之所以你會被習慣性的操縱,源於你自己的內心的焦慮、恐懼等等諸多情緒。應對操縱,你需要積極運用心理學中的脫敏療法,在一個足夠心理安全和放鬆的環境中反覆回憶及練習那些讓你因為內心的焦慮、恐懼等情緒而最終做出錯誤的被操縱的行為的人和事,讓自己的心理鈍化這些負面情緒。
鈍化焦慮
4. 有勇氣揭露操縱事實
心理學中有一個處理事情的操作法則:「陳述事實+說出你的感受」。現實是,操縱關係中,被操縱者很難有勇氣揭露出自己被操縱的事實,僅僅是陳述事實都已經很難。所以,這個步驟,需要你給自己勇氣,說出自己面對的事實。
5. 鍛鍊妥協和協商技巧
適度妥協,堅持底線,有技巧的協商才是成熟的應對操縱的最佳方法。面對操縱者時,記得時刻在心裡提醒自己的底線在哪裡,要留出一定妥協的空間,有技巧的協商,最終讓操縱者明白,曾經的操縱手段在你這裡不再行得通了。
擺脫操縱
6. 冷靜的力量
任何時刻,記得提醒自己要冷靜。
冷靜的力量在任何時刻都大於情緒激動!
做一個冷靜的人,利用冷靜的力量讓自己脫離被操縱的人生!
7. 對時間有耐心
時間是好東西,要堅定的相信時間的力量。
也許不是現在立刻馬上就能看到效果,但是一定會在某個你堅持改變的時刻凸顯作用。所以,堅持自己的改變吧!
在《操縱心理學》的最後,哈麗雅特•B•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列舉的5個案例都成功的擺脫了被操縱關係影響的人生,他們終於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而小艾,也在閱讀了《操縱心理學》後,開始繼續奮鬥在和家人的操縱與反操縱中,並逐漸找到自己內心的力量。
擺脫操縱
作為一本心理自助科普書,我認為《操縱心理學》這本書可讀性很強,畢竟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不可避免的都會遇到操縱與被操縱,了解更多的心理學常識,對於自己的日常生活而言無疑是有益的。
閱讀《操縱心理學》,我們可以通過書中給出的測試題,測試出自己是否容易被操縱或者是否處於操縱關係之中。通過測試,了解自己被操縱的可能性。然後再通過練習7個小技巧,讓讀到本書的讀者可以改變「軟柿子」性格,成為難以攻克的對象,或擺脫情感操縱,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如果你是如小艾一般或者如金智英一樣感覺自己不知不覺的被操縱,那不妨深
讀本書,按照書中的方法去一步步的有意識的改變,相信你能找到一條最適合你自己的路。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當然有權利對任何人任何事說NO!
擺脫被操縱,享受自由的人生,也許你就只是差一本《操縱心理學》,讓你意識到你苦惱的問題其實根本不是出在你自己身上!
我是宸媽,專注於青少年教育教養,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點讚、關注和評論,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本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