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心理學》告訴我們:容易被人操縱的人,都沒那麼「愛自己」

2020-09-13 曉心讀寫社

「操縱」,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算是新鮮事了。

北大女生被男友精神控制的事件給所有人上了沉重的一課。相信看過這件事件的人都會對類似的操縱者敬而遠之,但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吸取的教訓是:反思自身,檢查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容易被操縱者盯上的人。

《操縱心理學:爭奪人生的主導權》(Who's Pulling Your Strings?:How to Break the Cycle of Manipulation and Regain Control of Your Life) 就是一本寫給所有「被操縱者」或「未來有可能被人操縱者」的書。

《操縱心理學》的作者是擁有30年臨床心理學與管理諮詢顧問經驗的哈麗雅特·布瑞克博士(Harriet B. Braiker) 。布瑞克博士在自己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見過了太多操縱與被操縱的案例,她指出,操縱可能發生在任何關係之中,家庭關係、婚姻關係、工作關係、師徒關係、合作關係、同學關係等,操縱者也可能是我們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容易被其他人操縱,那些容易被操縱的人似乎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點。

通過觀察被操縱者,她曾著有《E型女性:如何克服想要取悅所有人的壓力》《取悅症候群:治癒取悅他人綜合症》等多本書。

在《操縱心理學》這本書裡,布瑞克博士總結了容易被操縱者的7個特點,概括來看,這7個特點共同的指向是:

容易被人操縱的人,沒有那麼「愛自己」。

① 容易被人操縱的人可能患有「取悅症」,總是想要取悅他人。

總是想要取悅他人的人,實際上是將自尊完全建立在為他人做了多少事之上,他們會認為,只有滿足了他人的需要,才能獲得愛與自我價值,才不會被拋棄。

而這種想法很顯然會被那些善於操縱的人所利用,操縱者只需要用小小的肯定或關愛,就可以讓取悅症患者聽自己的話。

② 容易被人操縱的人可能會沉迷獲取他人的認可與接納。

沉迷他人認可的人,總是非常擔心自己會被拒絕或拋棄,所以他們總是會犧牲自己的一切來獲得他人的肯定。而操縱者只需要先簡單的承諾要給予這種認可,然後再威脅要拿走渴望的東西,就能達到操縱的目的。

所以,沉迷他人的認可與接納,而非自我認可與接納,相當於將自己的「命門」交到了對方手中。

③ 容易被人操縱的人通常無法拒絕別人。

很多想要取悅他人或想要獲取他人認可的人,通常無法拒絕來自他人的要求,無論要求有多麼不合理,他們也很難說「不」,這是因為拒絕他人會讓他們感到內疚,他們害怕自己的拒絕會讓別人失望或憤怒。

而這一症狀的根源在於,誤以為自己的自尊是建立在為他人的付出基礎之上的。

④ 容易被人操縱的人可能患有「情緒恐懼症」。

情緒恐懼症患者最害怕的情緒是憤怒、敵意、對抗、衝突,他們對於任何可能引發這些情緒的事件和場景都有著非理性的恐懼,因此,他們會做操縱者要求的一切事情來避免這種負面情緒的發生。

⑤ 容易被人操縱的人,自我可能已經「湮沒」。

所謂「湮沒的自我」,指的是有些人對於自己的身份、需求、靈魂深處最有價值的東西,沒有清晰的概念,只有模糊的認識。

當個人的身份很模糊的時候,就會容易被他人所定義,操縱者因此容易趁虛而入,用自己的一套模板培養出自己需要的「玩偶」。

⑥ 容易被人操縱的人,自我依賴意識可能非常低。

自我依賴意識低,也就意味著不相信自己,高度依賴別人,無論是生活中的大小決定,都會傾向於找別人諮詢和求助,這就給了操縱者可乘之機,他們很容易化身為「專業人士」和「知心朋友」,在給予建議和意見的同時,施加自身的影響力。

⑦ 容易被人操縱的人,通常是外控型的人。

外控與內控型個體是心理學裡的一種分類,指的是人們認為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控制事件的發生。外控型的人普遍認為,自己很難控制自己的生活,身邊發生的大部分事件都是外部因素引起的,可能是運氣或其他人的作用。

正因如此,外控型的人很難有很強的自信心,他們對生活喪失了掌控感,也因此容易成為操縱者的目標。

仔細分析上述7個特點會發現,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低自尊、低自信、低自愛。

容易被人操縱的人,總是將自身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對於他們而言,並沒有清晰的概念,反而是交給別人去評價和塑造的。這就導致,為了滿足他人的需要,他們會願意犧牲自己的需求;一旦操縱者憤怒或不滿,他們也會將錯誤歸因於自己身上。長此以往,他們很難、也不敢愛自己。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操縱發生的時機

「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目前是一名著名的「老年模特」,她在花甲之年後再次來到事業巔峰。

在她的自傳裡《人生由我》中,梅耶回顧了自己被丈夫「操縱」的第一段婚姻:

她的丈夫是一個性格特別暴劣的人,在婚禮上就大發雷霆,蜜月裡就對梅耶大打出手,即使在梅耶即將臨盆的時候,還強迫她乾重體力活。此外,他還切斷了梅耶與家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不許梅耶給父母和兄弟姐妹打電話溝通,從精神上操縱梅耶順從自己。

當時的梅耶只有21歲。

梅耶的丈夫之所以能夠得逞,很大的原因在於,那時的梅耶剛剛大學畢業,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壓力之下身形走樣,變得非常肥胖,她很擔心自己再也找不到愛自己的人、害怕自己被嫌棄、恐懼自己嫁不出去。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知道對方是渣男、曾經劈腿,她依然選擇了接受求婚,走入了恐怖的婚姻生活。

可見,操縱者總是會選擇時機,在被操縱者最脆弱的時候趁虛而入。

而被操縱者在最脆弱的時候,往往是對自己最沒有信心、最無法愛自己、最想找個依靠的時候

布瑞克博士在《操縱心理學》一書中,為容易被操縱的人深刻而全面地分析了操縱發生的時機、背景、機制。最重要的是,她苦口婆心地勸到:只有被操縱者自己意識到自身的處境,並且願意改變思維與認知習慣,才有可能剪斷自己身上的「操縱之線」,從而逃出這種不健康的關係。

要改變自己的思維與認知習慣,最重要的是,拿出勇氣,找回自信,關愛自己,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相關焦點

  • 生活沒有被操縱的自由,不要被人操縱,學習操縱心理學
    她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想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家裡每個人都不同意。不僅僅是小艾的父母,還包括她的親戚老公。他們一致認為,錯誤的小艾一個人的工作可以換取兒童教育問題的解決,這是值得的。一個成年人,卻不能獨立,任何試圖獨立的嘗試都是不允許的!你只能聽我說!你只能做對你有好處的事——即使他不能讓你快樂——悲傷和可怕!你是個容易被操縱的人嗎?在《操縱心理學》中提出,像小艾這樣被操縱的人通常有一些顯著的相似之處。
  • 《操縱心理學》:容易被人操縱,被人欺負,不是你的錯
    《操縱心理學》:容易被人操縱,被人欺負,不是你的錯 「軟柿子」在漢語裡是一個略帶貶義詞,指的是性格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被人欺負和控制的人。但「軟柿子」這種人格在生活中總是處於被同情的一方,原因再明顯不過,別人之所以欺負你,實在是因為你自己好欺負。 比起小事上被欺負,遭受心理的摧殘和身體的傷害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當年,北大女生包麗在腦死亡半年後,還是去世了。而導致她死亡的兇手卻沒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原因是包麗是在遭受精神折磨後自殺而非他殺。
  • 《操縱心理學》: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人得寸進尺?
    不知你是否好奇過,為什麼我們明明抗拒得很,最終卻總會違背本心,明知道按照別人的想法去做自己會不開心,卻還是不由自主地屈服於別人?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人得寸進尺?作為享譽美國的臨床心理學醫生,布瑞克用自己30年的從業經驗,歸納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指出要防範的9種操縱類型,並且還給出了7個擺脫他人操縱的訣竅。下面,我們將從操作是如何實施的、操縱的機制以及如何擺脫操作三個方面入手,一起來了解該如何擺脫他人的操縱,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 《操縱心理學》: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人得寸進尺?
    伊萬明明有自己十萬火急的事情要處理,最終卻因為對母親心懷愧疚,不得不放下自己的事情,陪母親旅遊以達成她的心願。這樣的場景,在家庭生活中並不少見。有時候,我們明明很不情願、很不樂意家人要我們去做某些事,但往往,他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總是能讓人心生愧疚,從而違背自己的本意,不得不去做。
  • 你總是容易被人操縱?這一本心理學的書很實用,助你抵抗操縱
    當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在大眾傳播領域流傳開來時,就有無數人跟著大呼「中槍」,忙不迭地對號入座,比如前幾年的「拖延症」,再到近期的「討好型人格」,等等,似乎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能習得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伴隨而來的,就是心理類書籍的暢銷。最近就有一本在美國各大排行榜排得上號的心理類暢銷書《操縱心理學》出版了中譯本。
  • 《操縱心理學》擺脫操縱,奪回人生主導權,你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這本書裡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以及學習擺脫操縱的7個訣竅等。 《操縱心理學》作者哈麗雅特•B•布瑞克擁有30年臨床心理治療經驗,對於操縱心理學有她非常深刻而又有用的方法,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通過作者給出的測試題,測試自己是否容易被操縱,是否處於操縱關係之中。
  • 《操縱心理學》:識破以「愛」之名的操控詭計
    每當在一段關係中遇到這樣的問題,都會讓我們產生疑惑,焦慮和壓力。這到底是怎麼了? 隨著PUA這個名詞在這些年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我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所在的人際關係。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哈利亞特·B·布瑞克告訴我們,如果遇到以上的場景。
  • 《操縱心理學》:擺脫被操縱的扭曲關係,建立健康舒適的人際關係
    你是否感覺自己被當作牽線木偶被別人操縱,強迫自己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你是否也曾想過要掙脫束縛,但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如果你想擺脫這種狀況,那麼這裡就有一本書為你而寫《操縱心理學》。30年的開業臨床和管理顧問經驗,幫我們認識操縱的機制,學習擺脫操縱的不二法門。
  • 被操縱的人生無自由!遠離被操縱,操縱心理學了解一下
    Braiker)用5個典型案例總結了自己在執業期間遇見的各類人際關係類型中的操縱手法,包括朋友、親人、親密關係、職場關係、同學相處。她在書中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防範9種操縱類型,以及學習擺脫操縱的7個訣竅。比如羅夏墨跡測驗中顯示出來的你的人格,可能就是被人操縱後對外凸顯的人格,或壓抑或焦慮而不自知。
  • 《操縱心理學》愛需要勇氣,憤怒同樣需要,做真正自我擺脫被操縱
    《操縱心理學》愛需要勇氣,憤怒同樣需要,做真正自我擺脫被操縱人與人的關係:尊重你的自由意志,也尊重對方的自由意志。天性,就是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意志活著,是最幸福的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美國作家哈麗雅特·B·布瑞克良心之作《操縱心理學》去探究操縱的真相與操縱給人帶來的惡劣影響;以及如何擺脫牽線木偶式的悲劇人生,重新按下人生復活鍵,奪取人生的主導權。
  • 《操縱心理學》:想要獲得人生自由,從擺脫被操縱的命運開始
    類似朋友這樣的經歷很多人都會遇到,在他人的哭訴,威脅聲中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想法,向對方妥協,讓別人影響我們的決定,操縱我們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如何才能擺脫被他人操縱的人生,獲得人生自由呢? 美國心理學博士哈麗雅特•B•布瑞克在《操縱心理學》這本書裡說,操縱存在的原因是它有效果。
  • 再婚老人被離婚有苦難言,操縱心理學:為何被人得寸進尺的總是你
    每每妻子說這些話時,鍾林濤總是心裡暖暖的,恨不得把所有的都給了這對母子。如今看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鍾林濤一直被妻子用假意的溫柔操縱著,讓他覺得再婚妻子和繼子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自己的親生兒子實在冷酷無情,不要也罷。
  • 《操縱心理學》:防不勝防,你的親人、愛人可能正在悄悄操縱你
    這些其實都屬於操縱行為,而我們能夠成為被操縱對象也跟我們自己本身有很大關係。哈麗雅特·B·布瑞克是美國的一名心理學醫生,她根據30多年的臨床經驗,對日常行為中的操縱行為進行了分析總結,並寫出了《操縱心理學》這本書。
  • 心理學:「操縱與反操縱」你知道自己已經被別人控制了嗎?
    當你和這類人相處時會常常有種不愉快的情感體驗,他們會用一些「技巧」把你搞得摸不清頭腦,然後將他們的思想「滲透」進你的思維中,讓你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被他繞進去的,你也不知道怎樣解決這種無奈、困惑卻又無法拒絕的事情。這裡我們要解決三個問題。操縱者的操縱手段是什麼?如何判斷誰是你身邊的操縱者?
  • 《操縱心理學》:擺脫操縱,奪回主導權,你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操縱心理學》這本書通過操縱五幕,一步步解析了我們身邊可能潛藏著哪些操縱者,操縱者的動機,以及他們是如何實施操縱,我們又該如何抵抗操縱等內容。作為一個社會一員,我們對於愛,聯繫,意義與安全感的需求,都來自於健康的親密關係。
  • 《操縱心理學》:為什麼你的生活總是被人得寸進尺?
    為什麼他的生活總是被別人操縱? 擁有30多年執業經驗的臨床心理醫生、心理學博士哈裡亞特·B·布瑞克在他的《操縱心理學》一書中提到,操作不在乎任何關係的邊界,亦無關年齡或者性別。 1、 缺乏魄力,無法拒絕別人的人 我們還來看朱之文,他走紅之後,村民都來向他借錢,不管金額多大,幾萬幾十萬,他都來者不拒。 他曾經說過自己借出一百多萬,但是一分錢都沒有收回來。然而別人再來借,他依然還是會借給他們。
  • 人生主導權:《操縱心理學》讓你擺脫被動,做舒適的自己
    操縱關係也是我們如今要面對的一種心理疾病。 布瑞克博士是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醫生,擁有30年臨床心理和管理顧問經驗,長期的執業經歷讓他觀察到普通人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心理問題。 在《操縱心理學》一書中,布瑞克博士分析了操縱和被操縱的扭曲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有極強的普遍性。最主要的是操縱者可能是身邊的任何人,不一定就是你的上司,也可能是你的下屬。
  • 讀完《操縱心理學》才明白:想用愛感化「操縱者」,只是痴人說夢
    安嘉和採取了很多操縱者都會使用的辦法:在暴力之後又情真意切地承認錯誤,苦苦哀求妻子原諒對方,並表示自己的一切都是因為太愛對方。而梅湘南的反應,又恰恰是被操縱者的大忌,她誤以為這真的是愛,然後,試圖用自己的愛去感化一名操縱者。
  • 《操縱心理學》告訴你擺脫控制的要訣
    年底要提報加薪名單,我們部門就2個名額。這就看平時大家累計的加班時長了。沒工資,沒調休,你還願意加班,這就代表了你對這份工作的熱忱。現在的付出,明年加薪成功,一下子就都有了」。於是身為打工人的小王,天天心甘情願的義務加班,美滋滋的等待領導幫他提報加薪。但資深打工人都明白,這種承諾的兌現度有多低。
  • 《操縱心理學》:究竟是誰在操控你的人生?
    同時,還有一個更容易讓人忽視的問題,那就是任何人,都有可能落入一位嫻熟操縱者的圈套。操縱,是在不知不覺中,讓你屈服。所以,不想被人操縱,那我們就得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活在操縱裡,那就要學會抵抗操縱,奪回人生的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