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個媽媽的忠告:10歲前,請不要讓孩子太懂事

2020-11-05 優途教育

前幾天,我看了一檔兒童運動真人秀節目,觀看的過程中,一位叫瑞娜的女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為一次失誤,導致比賽成績作廢。

作為領隊的陳立農一直安慰她,告訴她沒關係,不要難過。

可瑞娜一聲不吭,獨自默默走開,仰著頭,拼命忍住眼淚。

看到這樣的瑞娜,讓陳立農感到特別心酸:這麼小,可以不用這麼懂事。

這樣的瑞娜,也讓陳立農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想的東西會比同齡人更多,比同齡人成熟。

但長大後,他意識到自己那麼懂事,其實內心很累。

說到這裡,陳立農忍不住哽咽起來。

他希望自己不那麼早成熟,也希望更多像瑞娜這樣的孩子能享受到童年的無憂無慮。

是啊,大部分的父母總是喜歡「懂事」的孩子,因為懂事的孩子省心

可是,他們之所以懂事,真的是他們的內心想法嗎?還是單純為了取悅大人?

對孩子來說,過早成熟,過於懂事,父母看他們是成長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是失去了。

孩子太早成熟,其實並不是件好事。


孩子成熟太早,是被迫成長的殘忍


知乎上有這樣一條追問:「懂事的孩子快樂嗎?」

差不多有4000條回答,絕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快樂。

很多時候,越是乖的孩子,長大後越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這些孩子習慣於滿足他人的意願,習慣於在獲得他人首肯後才會行為,卻唯獨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前段時間,馬伊琍在直播中說,自己很後悔當初對女兒管教太嚴格,以至於現在女兒過於「懂事」。

有一次,女兒回家跟她說幼兒園的朋友在遊戲中非要她扮演寶寶,她其實很不樂意。

馬伊琍說:"你可以拒絕她",但愛馬卻回答:「我不敢」。

女兒的膽小,讓馬伊琍感到痛心。

她意識到平時過於嚴格的自己,已經把愛瑪逼成一個「懂事」的孩子了:不敢說出自己內心想法,甚至會委屈自己來取悅別人。

對於孩子來說,過於懂事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它可能會束縛住孩子的手腳,讓孩子負重前行。

從小被迫「懂事」「聽話」的孩子,長大後不會表達自己的欲望,也很難表達自己的不快樂情緒,不會對別人說「不」,不會據理力爭。

其實,真正的懂事,是孩子自己的事。


越懂事的「小大人」,越令人心疼


朋友小A,小時候家裡窮,過年買新衣服的時候,她總會懂事的說:「給弟弟買吧,我不要!」

其實,她內心也非常渴望媽媽能給她買一件。

當然,最後衣服只買給了弟弟。

上了大學,因為擔心給家裡增加太多負擔,每個月只要三四百,為了節約錢,她幾乎從從來不新衣服。

可每次放假回家,她總會用節省下來的錢給爸媽捎帶一些吃的,所有人都覺得她很懂事!

有一次,父親開車被撞,幸好並不嚴重。媽媽讓她打個電話給她爸。

她問媽媽:「告訴弟弟了嗎?」

媽媽回答:「沒有,怕影響他找工作。」

她有點難以理解:「你怎麼不怕影響我的工作呢?」

媽媽說:「你比較懂事啊!」

聽完這個回答,難過了很久。

她覺得,自己的懂事不應該是父母不心疼自己的理由。

你看,早早成熟的孩子,表面上看雲淡風輕,不像調皮的孩子那樣吵著要糖吃。

然而,那不過是「假成熟」,孩子過早的成熟懂事,恰恰地說明了她的家庭存在著很多問題,她的成長環境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有人說,過早成熟,其實就是過早的明白人世間的道理,會讓他們的內心過早的變得冷漠,過早的體會人情冷暖,明白人心易變,找不到幸福的感覺。

也許身在其中的他們,並不覺得活得比同齡人成熟有什麼問題。

但是當長大後,回過頭來,他們一定有數不盡的遺憾。

自己錯過的童年,再也回不來了,對於生活,只敢報以最低的標準和要求。


孩子的自然成長,是幸福一生的保障


「懂事」這個中國式詞彙,成了大人對孩子的最高讚譽。

但又有多少懂事的人,終身壓抑著自己,隱藏著自己的真實需求,迎合著所有人,內心卻是消極和封閉的,甚至是絕望的。

所以,我不想讓孩子太懂事,這不是標榜,更不是吹噓,而是我作為媽媽心底裡最柔軟的期待,這期待是,只要她能安心做自己,不那麼懂事,這很好。

願所有父母能讓孩子自然成長,也願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

點關注,不迷路~您的關注是我們創作最大的動力!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10歲前,請不要讓孩子太懂事
    ,是被迫成長的殘忍陳立農9歲那年,因家庭緣故隨爸爸去了臺南,從此開啟了自己半工半讀的人生。很多像他那樣早早就成熟懂事的孩子,何嘗不是被迫呢?12歲的舒奧華,是一名直播小網紅。每天晚上放學後,回到家吃了飯就開始直播。
  • 孩子10歲前,請不要讓他太懂事,聽完原因家長脊背發涼
    也許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早點懂事成熟是件好事,這樣就無須家長過多操心。很多像他那樣早早就成熟懂事的孩子,何嘗不是被迫呢?12歲的舒奧華,是一名直播小網紅。它是指,孩子因為內心得不到足夠的關愛,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看上去很成熟懂事,實際上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
  • 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
    導讀: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對不起,媽媽不該讓你太「懂事」
    知乎上曾有一個關於「什麼樣的孩子會讓人心疼」的問題,其中有一條高贊回覆:「太懂事的孩子最讓人心疼!」是啊!對一個太懂事的孩子,他被懂事的「條條框框」所束縛,能不讓人心疼嗎?,不懂得反抗前幾日朋友跟我抱怨:「我家孩子太不懂事,太調皮了,我為此非常苦惱。」
  • 「媽媽,我不要」,孩子的懂事背後,隱藏著令人心疼的現實
    聽話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喜歡,會被人稱讚懂事。而那些不喜歡聽父母話的孩子,永遠都是大人們批評的最佳對象。你是想要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還是想要一個不聽話的孩子?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問題以後,都會說想要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畢竟和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比起來,聽話的孩子總歸是更好管理一些的,會讓家長很省心。可孩子太懂事了,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懂事的孩子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請教會他「不懂事」
    莉莉(化名)有2個妹妹,年僅6歲的她就顯得格外懂事,媽媽出門帶著姐妹3個出去買衣服,2個妹妹總是拉著媽媽買這件買那件,唯獨莉莉一聲不吭等著媽媽給她選好。最後買完了,2個妹妹都買了2套衣服,可莉莉就只有一件衣服。回到家,媽媽直誇莉莉很懂事,知道給媽媽節約錢,2個妹妹太不懂事了,以後要多向姐姐學習。
  • 來自育兒專家的忠告:這幾個年齡段孩子不能打,再生氣也要忍住
    來自育兒專家的忠告:這幾個年齡段孩子不能打,再生氣也要忍住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怎麼辦?打他一頓就好了。類似這樣的「經驗」你是不是也經常在用呢?很多父母都表示,孩子小的時候調皮任性,更多時候還胡攪蠻纏,沒辦法的時候就只能寄希望於「打」了,打孩子,雖說某些時候也確實有效果,只是弊端也不少。
  • 我寧願要一個熊孩子,也不要他太懂事!
    點擊↑↑藍字微信號關注我們↓↓跟美國媽媽學習怎麼帶娃「懂事」是個中國式詞彙。
  • 孩子,希望不要再做那個「懂事」的孩子了
    前不久,親貝網小編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女兒的抱怨,小時候家裡窮,過年買新衣服的時候,她總會說:「給弟弟買吧,我不要!」其實,她的內心是多麼渴望一件新衣服,甚至暗暗希望,媽媽也會給她買一件。當然,最後衣服只買給了弟弟。上大學的時候,每個月的生活費不超過五百,穿著土氣臃腫的衣服。
  • 孩子太懂事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要讓他學會「不懂事」,父母注意了
    毋庸置疑,大家一般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覺得父母能教育出來這樣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父母,所以大家看到懂事的孩子,除了誇讚孩子,更佩服能帶出這樣優秀孩子的家長。但也有人會感到疑惑,孩子太懂事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請不要誇「孩子真懂事」,沒有自我的孩子,活得很累
    -02-孩子從小便學會察言觀色,帶上面具我有一個外甥女,叫瑩瑩,5歲了,乖巧恬靜的小姑娘。去年過年的時候,親戚們聚到了一起,小孩子們都見了面,很快玩鬧了起來。怎麼這麼不懂事?!」我表姐大吼道。瑩瑩嚇得愣住了。頓時眼睛紅了,噙著淚水,努力不讓眼淚掉下來。她偷偷撇了一眼一臉嚴肅的媽媽,默默地走了過去,然後就小心翼翼地在沙發上坐了下來。瑩瑩的媽媽看到這一幕,不但沒有安慰瑩瑩,也沒有向瑩瑩解釋原因,反而向親戚們誇述著她的育兒心德。
  • 金星:比暴力溝通更可怕的,是要求孩子「太懂事」
    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他必須做真實的自己,不能只會討好大人,不能把真實的自己包裹起來,偽裝成為一個「太懂事」的孩子。很多父母深知,吼孩子會讓孩子不自信,會讓自己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氣。然而,很少有父母知道,要求孩子「太懂事」,也會把孩子推入萬劫不復。
  • 千萬別對老公和孩子太好!34歲媽媽的扎心忠告,被無數人點讚
    導讀:「千萬別對老公和孩子太好!」34歲媽媽的扎心忠告,被無數人點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千萬別對老公和孩子太好!」34歲媽媽的扎心忠告,被無數人點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親子閱讀的10個忠告,送給0-12歲孩子父母
    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在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的時候,家長還要注意以下10點忠告,只有這樣孩子的閱讀之旅,才會走得很順暢。二、不要總給孩子讀太簡單的書。越是小寶寶越是可以嘗試深刻、複雜、哲理性的閱讀材料。而且,大人手裡的報紙,正在閱讀的時事新聞,街頭小報,一則廣告,等等,也都可以是閱讀對象。總之,記得豐富孩子的閱讀素材。三、不要把孩子單純扔給音頻故事。
  • 來自16個兒科醫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這些事最好不要做
    導讀:來自16個兒科醫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這些事最好不要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來自16個兒科醫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這些事最好不要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只是一個孩子,可以不用那麼懂事的
    這一段喊話直接讓臺下的媽媽淚流滿面,回應道:「你的懂事讓媽媽心疼…媽媽更希望你能把剛剛這一番話對自己說一遍,你不用取悅所有人,做你自己,不要太委屈自己!」講述中,楊栩楠說:「我從小都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因為懂事,所以在住校期間怕爸爸媽媽擔心,很少主動打電話給他們。」
  • 育兒心得:給予新手媽媽的八個忠告
    不知不覺,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已經將近10年了,這個帳號的建立,只為幫助更多朋友在養孩子、教育孩子的路上,能少一些誤區,讓自己省心,也讓孩子快樂。 照顧孩子固然重要,但養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適當和家人溝通,讓丈夫、長輩幫忙照顧分擔一些,有條件的可以僱一個月嫂幫忙照顧,或者去月子中心,照顧好寶寶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健康問題。 忠告三 · 科學餵奶更省心
  • 2歲兒子每天幫媽媽做飯,乖巧懂事網友自愧不如:比不上一個小孩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2歲孩子能夠做什麼?有的孩子2歲的時候還在顫顫巍巍地學走路,有的孩子卻已經能夠用自己微弱的能力,替爸爸媽媽分擔家庭瑣事,幫助爸爸媽媽緩解壓力了。小暖男」走紅,每天幫媽媽做飯很熟練,網友: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小男孩名叫思睿,今年2歲了。
  • 懂事的孩子沒糖吃?孩子不需要太懂事,他需要的是快樂
    相信小時候的蘇明成一定就是爸爸媽媽口中會撒嬌,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典型代表者吧,看到這個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孩子長大後竟然變成一個啃老族,小編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相反,小編對一些被大人誇獎為懂事的孩子,有著深深的同情。乖巧聽話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懂事,不用父母操心。但是太過於懂事真的好嗎?
  • 「媽媽喜歡就好,我無所謂」:每個太懂事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弟媳說,侄女(7歲)現在很有自己的想法,前幾天帶她去買鞋子,弟媳覺得綠色的鞋子好看,侄女就覺得粉紅更好看,不管媽媽好說歹說,小丫頭堅持要買粉紅的。當然,最後還是買了粉紅。我還是會繼續說:我覺得藍色更好看點,你要不要挑藍色的?剛開始孩子還會堅持要紅色,可在看到我表現出不太贊同的表情後(孩子可能擔憂我不買,或怕媽媽不高興),他慢慢就不再堅持自己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