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沒糖吃?孩子不需要太懂事,他需要的是快樂

2020-12-19 飛豔人

自從看了《都挺好》的電視劇後,小編就對蘇明成這個人物印象十分深刻。相信小時候的蘇明成一定就是爸爸媽媽口中會撒嬌,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典型代表者吧,看到這個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孩子長大後竟然變成一個啃老族,小編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相反,小編對一些被大人誇獎為懂事的孩子,有著深深的同情。

乖巧聽話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懂事,不用父母操心。但是太過於懂事真的好嗎?也許對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孩子就比較好帶,父母也省心很多,但對孩子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情。

越是懂事的孩子,父母對他的關注就越少,慢慢地父母就會將精力集中在一些比較調皮,會哭鬧的孩子身上,而忽視懂事的孩子。因為父母覺得懂事的孩子能自己照顧自己,不需要太過於關注,而且他會體諒自己的,殊不知父母的這些自以為是對的思想,對於懂事的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傷害。

而一旦懂事的孩子嘗試通過一些不懂事的方法引起父母對自己的重視的時候,父母會直接受不了,說他明明之前很懂事的,怎麼變成這樣了,太失望之類的話。所以到最後不管孩子怎麼樣都無法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懂事的孩子就會越來越難受,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孤僻甚至叛逆。

不管是對家裡的懂事的孩子還是懂得撒嬌、典型「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孩子,家長都不能因為一個容易帶一個難帶,就將注意力集中在難帶的孩子身上,從而忽視了那個懂事的孩子,這樣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不公平的,而且對他們以後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會撒嬌,典型「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不能太過縱容,否則只會害了孩子

1:撒嬌的孩子依賴性強,獨立性差

確實,一般來說會撒嬌,會哭鬧的孩子更能贏得大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這樣的孩子其實很聰明,知道可以通過這種最簡單的方法,來贏得家長的關注,甚至可以用這種方法達成自己的目的。

比如說他第一次通過哭鬧,讓家長妥協給他買了他最喜歡的麵包,他的意識裡就會認為,哭鬧等於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第二次他就會故技重演,得手後,就會有第三次,第四次,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習慣和依賴性,自己任何需要的東西都通過哭鬧來獲得,而忽視了生活中有些東西需要自己努力才能實現,得到的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獨立性會非常地差,遇到事情第一時間不會想著自己嘗試去解決,而是依靠別人,讓別人來幫忙解決。

2: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

會哭鬧的孩子說實話比較自私,因為他不像懂事的孩子會站在家長的角度為家長考慮,而是一直以來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從沒有考慮過父母辛不辛苦,只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才可以,所以在本質上,懂得通過哭鬧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孩子是自私的。

3:可能會導致孩子啃老

蘇明成的人生就是一個會哭鬧孩子的典型案例,蘇明成通過撒嬌的手段從自己的母親手上要了很多東西,最終導致蘇明成只要一有事情就下意識地要找自己的媽媽。

可能在蘇明成媽媽的心裡是這樣想的吧:蘇明成比蘇明玉更加會討自己的歡心,而且蘇明成就像長不大的孩子一樣,自己得多上心,多關愛他才可以。

就是因為蘇明成媽媽的這種偏愛和溺愛,導致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最終甚至覺得只要向父母撒個嬌或者哭鬧下,就可以輕而易舉得到自己需要努力很久才能買到的車,房,既然有捷徑可以走,為什麼不走呢?慢慢地,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懶散,整日都依賴在父母身邊,慢慢地變成啃老一族了。

過於懂事的孩子,人生會是怎麼樣的

懂事的孩子,真的是太懂事了,面對家長的偏心,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將這些委屈藏在心裡,雖然很委屈,但是他們更害怕父母對自己的失望,甚至害怕父母拋棄自己,所以即便心裡有不盡的委屈,他們還是很努力地裝成一個懂事的孩子。

1:懂事的孩子人生很累

試著想想,什麼委屈,害怕都不能和別人說,而且整天還在擔憂中度過,這樣的孩子心理該承受多少的壓力,大人承受太大的壓力都會感覺累,何況這只是一個孩子呢?

2:懂事的孩子會失去自我

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懂事的孩子會慢慢將自己的小脾氣,小任性給收斂起來,甚至為了讓父母感到高興,刻意把自己往父母喜歡的方向發展。比如,親戚家來做客,看到孩子手裡的玩具非常喜歡,十分想要,媽媽二話不說就將玩具送給親戚了,要知道那個玩具是孩子最喜歡的,而媽媽的一句你要懂事,讓著弟弟妹妹。孩子只能忍著不舍,將玩具送了出去。

就為了父母一句誇獎,孩子就得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送出去,心中的不舍,傷心只能咽在肚子裡面,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一切東西都不會屬於我的,你們想要就拿走吧,對所有事情都保持無所謂的態度。不僅如此,為了讓父母高興,他們會慢慢違背自己的內心的想法,變得做任何事情都得考慮別人的感受,慢慢地變得沒有自我了。

3:懂事的孩子太獨立了

懂事的孩子在做什麼事情的,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都不會主動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哪怕是自己根本就處理不了的,他也很難不願意尋求別人的幫助,這樣的人在別人眼中是固執,但其實他們是害怕麻煩別人,從小到大,父母和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懂事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弟弟妹妹的事情也要幫忙做。

即便有些孩子他做不了,尋求父母的幫忙,父母都會搪塞一句:你懂事了,得自己學會處理這些東西。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不麻煩別人。

結語

說實話懂事的孩子真的是讓人太太心疼了,作為家長,小編希望大家能把懂事這個自以好的標籤從孩子身上拿走,孩子真的不需要用一個標籤來定好壞的。孩子本就是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懂事真的不是他們的天性,不要為了省事而強迫孩子變成你們心目中的樣子,這樣是在傷害孩子,而不是愛孩子。

不僅如此,孩子是脆弱的,他們有時候會缺乏安全感,家長有時候一個粗心的動作可能就會傷害到孩子,讓孩子心裡有了委屈,這個時候父母看到孩子不開心的樣子,請不要第一反應就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先安慰孩子,然後問孩子是怎麼了,為什麼會不開心呢?如果是家長的錯,麻煩家長誠懇地給孩子道歉,要知道給孩子道歉並不是一件令人很難堪的事情。

面對所謂會哭就有糖的孩子,家長不能一味地偏愛寵溺,而是應該嚴肅地告訴孩子,你不要妄想通過這樣的方法,讓我屈服,自己的事情還是得你自己做的。

這樣直接了當地扼殺了孩子企圖通過撒嬌來到達目的的想法,讓孩子明白撒嬌這條路在任何地方都是行不通的,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就老老實實靠自己的努力。

在這裡希望各位家長面對兩個孩子的教育上,能做到一碗水端平,這樣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有很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孩子,其實你不需要太「懂事」
    總是在意見不統一的環境裡看大人的臉色,孩子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和判斷力。那麼,這個細膩、聰明、看似很懂事的孩子,他能照顧到身邊每一個成人的情緒,他自己快樂嗎?媽媽聽完心裡一驚,她從沒想過孩子懂事會是缺點。原來女兒生活得這麼小心翼翼,這麼累,這麼不快樂。
  • 「懂事」的孩子其實並不快樂,想讓孩子快樂成長,別強迫孩子懂事
    孩子的童年本應就是快樂的、自由的、天真無邪的,若總是想著讓孩子快速增長經驗,讓孩子早一點兒懂事,那孩子的童年就會受到社會現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得不快樂,孩子也就無法快樂的成長。小傑從不會向父母索要什麼或者要求什麼,而且非常的聽話,不跟父母吵架也不鬧脾氣,對其父母來說特別的省事,有次孩子經過玩具店的時候停頓了一下,向裡望去,他可能是想要那個變形卡車的玩具,但是他沒有進去也沒有告訴媽媽想要的東西。
  • 懂事的孩子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請教會他「不懂事」
    莉莉(化名)有2個妹妹,年僅6歲的她就顯得格外懂事,媽媽出門帶著姐妹3個出去買衣服,2個妹妹總是拉著媽媽買這件買那件,唯獨莉莉一聲不吭等著媽媽給她選好。最後買完了,2個妹妹都買了2套衣服,可莉莉就只有一件衣服。回到家,媽媽直誇莉莉很懂事,知道給媽媽節約錢,2個妹妹太不懂事了,以後要多向姐姐學習。
  • 孩子太懂事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要讓他學會「不懂事」,父母注意了
    毋庸置疑,大家一般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覺得父母能教育出來這樣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父母,所以大家看到懂事的孩子,除了誇讚孩子,更佩服能帶出這樣優秀孩子的家長。但也有人會感到疑惑,孩子太懂事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
    導讀: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我很懂事,但我並不快樂
    德善雖然說「不用管我」,可是她也愛吃荷包蛋,愛吃雞腿,可那麼懂事的德善,卻只能在東西不能同時滿足三個孩子的時候,選擇了醃豆子和雞翅。孩子只能表示,我很懂事,但是我並不快樂。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因為在生活中的確是這樣的。
  • 懂事的孩子並不快樂,只要有一次「不懂事」,就會被念叨一輩子
    」,結果霖霖回道「可不嘛,懂事的孩子才有糖吃」,對於這個結論蘭媽認為可解也可不解!在懂事的孩子有糖吃裡,我就是那個懂事但沒有糖吃的孩子因為母親早逝的原因,一直寄存在親戚家裡面的寄養日子一刻都不敢越矩,為了不給被寄養的親戚找麻煩,每次都是儘量多幹活、少說話,平時有糖吃也不敢表現出想要的欲望,也並不是被苛待、而是希望更懂事可以被人多關注一些,但一直被「懂事」籠罩的童年也一直影響至成年。
  • 為什麼孩子越懂事,家長越需要注意?
    然而那些未被接納的情緒,未被理解的感受,未被看見的需求,並不會消失,而是混合著扭曲著,埋在孩子心底某個角落,終有一天會全面爆發出來,擊潰他的心理和思維。演員馬伊琍曾經提到自己非常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對女兒管教過分嚴格,把女兒養得太懂事。
  • 好的愛情,不需要你太懂事
    事後,小希跟我分享了她的感受: 「好的愛情,是不需要你太懂事的 如果你很重要的話,是不需要自己大半夜打車回家? 如果你真的很重要,他答應你的事是不會轉頭就忘的? 如果你真的無可替代,他是不會還跟別的姑娘聊天曖昧的?
  • 鄭爽說太早懂事的孩子不快樂:懂事孩子背後,都站著不懂事的父母
    生活中,我們總是能看見這種特別懂事的孩子,他們身上沒有其他孩子身上的那種天真爛漫,那種童真童趣,從小就活得像個「大人」一樣。很多家長都說這樣懂事兒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這種懂事兒對於孩子來說講,就未必是好事兒了。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懂事的孩子太委屈逼孩子懂事的家長太殘忍小S曾在綜藝節目中自曝,三個孩子中,二女兒是最懂事的那個,但也是最對不起的那一個。而逼孩子懂事的家長,太過於殘忍,他們看不到孩子的種種問題,只是一味的誇獎孩子的懂事,卻不知道,孩子內心的恐慌與不安全感。請各位家長別忘了:再「乖」的孩子,在那個年紀,終究也只是個孩子。
  • 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我想做父母的大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那得多省心呀,不發脾氣也不犟嘴,沉迷學習還端茶送水。但是今天,圈圈就要講講懂事的副作用,講講我為什麼不希望孩子太懂事。大哥認真地告訴父親他想要書,但父親卻不喜歡這個回答,把他批評了一頓。葉藏也喜歡書,但看著父親慍怒的神色,他遲疑了,只說了句「我還沒想好」。半夜時,他偷偷翻開父親的筆記本,寫上了父親曾希望他提出的禮物——「獅子舞」。後來,葉藏的「懂事」舉動自然得到了父親的歡心,他也就此學會了將情緒藏進心中,披上一層天真快樂的外衣。
  • 孩子,對不起,媽媽不該讓你太「懂事」
    知乎上曾有一個關於「什麼樣的孩子會讓人心疼」的問題,其中有一條高贊回覆:「太懂事的孩子最讓人心疼!」是啊!對一個太懂事的孩子,他被懂事的「條條框框」所束縛,能不讓人心疼嗎?,不懂得反抗前幾日朋友跟我抱怨:「我家孩子太不懂事,太調皮了,我為此非常苦惱。」
  • 太懂事是好事嗎?這樣的孩子活得並不快樂,過早「成人化」罷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懂事、聽話、乖巧」如果有人這樣評價你的孩子,我想你的內心定是欣喜的。做父母的都希望有一個懂事的孩子,毋庸置疑,懂事是褒義詞,可是孩子太懂事真的是好事嗎?孩子太懂事不見的好事,太乖的孩子「不快樂」不諳世事、天真無邪,這本應是孩子的代名詞,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可以肆意的在父母懷中撒嬌。
  • 你快樂嗎?懂事的孩子
    什麼是懂事的孩子?一言以概之就是盡力去滿足大人的要求、而很少或從不向大人提出要求的小孩。這種小孩為什麼對大人沒有要求?是他們不需要嗎?當然不是,是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的拒絕、不被允許甚至斥責,所以這些需求都被壓抑掉了。
  • 孩子,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不需要「太懂事」
    「懂事、聽話、乖巧」如果有人這樣評價你的孩子,我想你的內心定是欣喜的。「懂事」的孩子一定是這樣的:聽話,這是第一的,然後對父母體貼,守規矩,主動為家庭承擔部分責任,十分的讓父母開心、放心。但是,「懂事」的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嗎?
  • 不用管,孩子也很懂事?家長先別急著高興,孩子也許並不快樂
    蔣方舟在上學時捨不得花母親給的錢買早餐,就撿地上同學吃剩的零食吃,實在太餓的時候就拿尺子或者橡皮擦在嘴裡舔一舔。即便後來她包裡攢下了200元零花錢,她還是捨不得花,繼續在地上撿東西吃,一直持續到五年級。
  • 你覺得一個懂事的孩子,他會很快樂嗎?
    每一個孩子懂事的背後,都是他承擔了他這個年紀本不該承擔的事。我們可能會經常聽到過別人說過的一句話:這個孩子真懂事啊!那時候我們家裡,一共有三個孩子,我是家裡排行老二,因為那時候家裡不是很有錢,我們兄弟三個人穿的衣服,都是哥哥穿小了,弟弟再穿。家裡炒菜時炒的肉菜,都會吃剩到第二頓去,我想讓媽媽吃,媽媽捨不得自己吃,想讓我吃,於是就這樣剩到了第二頓去。
  • 太懂事的孩子,竟然有這三個缺點
    先別著急著羨慕,其實,孩子太懂事,未必是件好事。小孩天性就是幼稚又愛玩的,也正是因為這種幼稚,讓他們在不懂事的年紀裡獲得了許多成長的快樂。太懂事的孩子往往一輩子都不開心。太懂事的孩子,可能很自卑上次去朋友家做客,就見到了一個十分懂事的小孩。他是朋友遠方親戚的兒子,來朋友家暫住一段時間。或許是因為寄人籬下,他顯得十分懂事,一進門,他立馬送上拖鞋,端茶倒水,捏肩捶背,時時刻刻關注著客人需要什麼,他馬山遞上來。
  • 太懂事的孩子,大都活得不幸福
    媽媽指著他手裡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非要買棉花糖不可。媽媽沒辦法,只好同意了。小男孩終於拿到了棉花糖,開心地對小糖人說:「大聖你看,你的筋鬥雲來了!」這個不到100字的故事,差點把我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