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會津大學與TIS合作開發自主移動機器人並進行實證實驗

2020-12-19 人民網

人民網東京12月4日電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位於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市的會津大學與東京IT企業TIS共同開發的2臺自主移動機器人,於11月26日在會津大學開展了行李搬運自動化的實證實驗。機器人將在大樓中進行商品配送,並完成倉庫間貨物搬運的任務,從而實現庫存管理高效化,並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在實驗中,使用專門的應用程式提交訂單後,機器人會將訂單中的毛巾和塑料瓶放入籃子,順利送到了目標房間。機器人可以使用傳感器感知障礙物,並與預先錄入的地圖進行對照,對自己的位置進行精確定位。

TIS公司目前正在建立多個機器人與庫存管理系統之間的合作服務平臺,將來,對於清掃、警備等用途不同的多類型機器人,將建立綜合管理機制。(編譯:楊浩 審稿:陳建軍)

相關焦點

  • 日新型救助機器人可像貓一樣移動 時速3.5公裡
    將機器人的腳落地時的衝擊力蓄積到彈簧上,然後像貓那樣靈活地移動——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的明愛國教授等人開發的4足機器人力爭在災害現場用於跳躍瓦礫等障礙物以展開搜索。在開發過程中,教授等藉助貓行走的影像來分析其動作,並通過組合彈簧和馬達來代替肌肉的功能。  這款機器人的移動時速可達約3.5公裡。今後,還將在腿部的運動方面下工夫,進一步加快速度。
  • 科技合作意向逐步落實 深圳市科協赴日本會津大學開展科技交流
    ,深圳市科協副主席張治平率深圳市科技開發交流中心工作團隊赴日本會津大學訪問,與會津大學校長岡隆一、副校長程子學、理事巖瀨次郎進行座談交流。當天,岡隆一向張治平一行介紹了會津大學辦學歷史及發展情況。會津大學是日本第一所專注於計算機科學及技術的教育和研究型公立大學,以英語教學,致力於培養國際化創新人才。他表示,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創新發展成就卓越,極具創新活力,有良好的創新生態。會津大學非常重視與深圳的交流與合作,多次派出人員前往深圳的企業、院校等學習交流。
  • 基於MSP430的自主式移動機器人設計與實現
    摘要:文章以MSP430系列單片機為核心,提出了一種輪式移動機器人的軟硬體設計方案,闡述了其通過傳感器網絡來進行避障、遍歷等自主控制
  • 日本東北大學小菅一弘教授:在教會機器人跳舞后,我們又有了更遠大...
    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博覽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極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臺。
  • ...這個可靈活移動的機器人,每天工作21.5小時,8天自主發現新型...
    2019年,利物浦大學研究團隊自研了一款AI機器人化學家。這款機器的外觀由一個固定基座和一個靈活機器臂構成,它可以使用精密的實驗室設備,獨立開展研究。聰明又能幹的機器人化學家利物浦大學研究團隊經過一年的研究改造,現在這位AI機器人化學家已具備人形特徵,身高1.75,體重400公斤。雖然體重比較重,但是動作上一點也不顯笨重。此前,AI化學化學家只能固定在基座上,通過靈活的手臂做試驗,而現在它可以在實驗室中有意識的靈活移動。
  • JR東日本擬打造「機器人車站」預防感染 實證試驗即將啟動
    人民網東京12月3日電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為防控新冠疫情,JR東日本公司日前宣布,將在JR山手線的「高輪Gateway」車站進行一項靈活利用機器人的實證試驗,驗證是否可以在人與人不碰面、不接觸的情況下為乘客提供服務。這項試驗將於12月上旬啟動。
  • 日本留學:冷門大學——會津大學
    「單科」大學說到單科大學,倒也沒什麼稀奇的,國內外專注於某一領域的大學數不勝數。比如日本的東京工業大學、東京理科大學、一橋大學、東京農工大學都是單科大學。但是此處的「單科」指的是單純的理工科或文科。而會津大學是一個真正字面意義上的「單科大學」,因為他只有一個院系一個專業——計算機理工系(學部/研究科)計算機理工專業。
  •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團隊開發輕便型四腳機器人
    【環球智能綜合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17日報導,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遠藤玄副教授等的研究團隊近日新開發一種可搬運重物的輕型四腳機器人。關節處的鋼絲採用化學纖維,同時實現機器的輕便化與高功率,與同等重量的機器人相比可達約3倍的輸出功率。
  • 美軍開發對話式AI系統 旨在讓士兵和機器人進行雙向「對話」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美國陸軍正在開發一種對話界面,使士兵和自主機器人系統之間能夠進行雙向「對話」。由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陸軍研究實驗室和南加州大學創新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的 "聯合理解和對話界面"(JUDI)旨在降低訓練成本,提高士兵/機器人的團隊合作能力。隨著機器人在軍事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控制問題變得越來越迫切。
  • 成電創業者|專注自主移動機器人之「芯」,睿芯行啟動Pre-A輪
    天虎科技聯合電子科技大學創投聯盟開設《成電創業者》欄目,長期聚焦致力於發展硬核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力爭市場上遊的電子科技大學校友們,從中發掘優秀的創業者。本期,我們將關注一家專注於打造面向低成本、高智能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專用智能處理晶片及控制器的成電校友企業。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更新迭代,自主移動機器人(AMR)以其便捷性、高效性和智能性開闢了廣闊的應用市場。
  • 騰訊四足移動機器人Jamoca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打開APP 騰訊四足移動機器人Jamoca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機器人技術與應用 發表於 2020-12-11 15:20:59
  • 中國機器人和日本機器人真正的差距在哪裡
    ☞2.走進世界頂尖大學-東京工業大學 東京工業大學是工程技術與自然科學的日本頂尖、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到目前為止已經開發出150款以上的機器人,感受東京工業大學嚴謹的科研思維,先進的實驗技能。
  • 洗澡用的淋浴管也能造軟體機器人!日本開發了水蛭形狀機器人
    來自日本豐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Tomoaki Mashimo博士和劍橋大學工程系機器人學博士Fumiya Iida就成功開發了這樣一款水蛭形狀的機器人——「LEeCH」
  • 機器人自主移動與SLAM技術不可不說的那些事
    機器人自主移動與SLAM技術不可不說的那些事   智能服務機器人正成為行業的風口浪尖,從清掃機器人開始,家庭陪伴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陸續進入公眾視線。機器人如何實現路徑規劃和自動導航?到底什麼樣的掃地機器人才算智能?   這些問題,小編將為你一一解答,帶領大家了解機器人自主移動的秘密。   今天,我們先從SLAM說起。
  • 給老年人的便利:鞋內傳感器和移動機器人
    據了解,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兼機器人與自動化實驗室主任Yi Guo和機械工程助理教授兼可穿戴機器人系統實驗室主任Damiano Zanotto正在與史蒂文斯文理學院助理教授Ashley Lytle和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Ashwini K. Rao博士合作,將一個輔助移動機器人伴侶與可穿戴的鞋內傳感器結合在一起,設計一個系統,幫助老年人維持他們健康生活所需的平衡感和運動能力。
  • 觀光引導AI機器人將在日本大阪車站試點實驗
    原標題:觀光引導AI機器人將在日本大阪車站試點實驗 據日媒報導,隨著AI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如今日本已經開發成功了能向外國遊客等進行鐵路和觀光指導的機器人,10月2日在大阪車站進行了試點實驗。
  • 日本研發出可變形摩託的機器人 中國移動設立雄安產業研究院
    日本研發出可變形摩託的機器人 中國移動設立雄安產業研究院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7-16 09:57:44 1.
  • 移動機器人自主工作需要哪些傳感器?
    在許多情況下,機器人平臺的自主工作能力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特性,即通過導航系統來監視並控制機器人從一個位置移到下一位置的運動。管理位置和運動時的精度是實現高效自主工作的關鍵因素,MEMS(微機電系統)陀螺儀可提供反饋檢測機制, 對優化導航系統性能非常有用。圖1中所示的Seekur機器人系統就是一個採用先進MEMS器件來改善導航性能的自主系統。
  • 日本開發蛇形機器人
    原標題:日本開發蛇形機器人 1 近日,日本東北大學等組成的團隊開發出一款蛇形機器人,可通過噴射空氣抬高配備攝像頭的前端部分,穿越較高障礙物在廢墟內部展開搜索。
  • 仙知機器人|日本國際機器人展觀後感,國產機器人的機遇和挑戰
    川崎展示會行走的人形機器人Kaleido而在工業機器人細分領域移動機器人(AGV、AMR、自動叉車)的展現卻寥寥無幾,所帶給觀眾的展示也僅僅是單純的產品展現,難以感受其中的技術魅力。其中,仙知機器人展臺上展示的SLAM雷射導航移動機器人,「機器人自主搭乘電梯」「機器人在滑梯上疾馳」「多輥筒機器人對接」「自動叉車搬運機器人」等眾多精彩的技術呈現,豐富的SLAM雷射導航移動機器人產品展示,在展會歷史上應該前所未有,同時也吸引了眾多中外專業觀眾的圍觀和讚嘆,充分說明我們在移動機器人這個細分領域擁有獨特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