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職場崩潰,往往是親情勒索開始的

2021-02-14 趙默

01 北上廣的職場年輕人,面臨天花板,舉步維艱

"工作很多年,可是薪水一直停留在溫飽線上,越做越沒成就感」「我現在特別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每天上班像上墳一樣」所有的問題回歸到一點,在他們的前方豎起了一塊職業天花板,他們對未來充滿不安,失去了對未來的掌控感,可是想要改變,卻顧慮重重。經過現場調查後,70%的學員改變的內在顧慮來自外在的羈絆,更多的竟是害怕辜負父母的期望。其實大部分去北上廣打拼的年輕人,都有一份精神的寄託,那就是父母雖不在身邊,但是工作穩定,父母才安心,就這樣伴隨著這份信念,繼續隨波逐流。

最近有一位學員lily也面臨類似的困境,她來自山西的小縣城,8年前畢業於北方的的知名院校,畢業後就被父母安排進了家鄉附近的電力局,可是令她痛苦的是,8年過去,她依舊停留在原地,她是這樣講述她的經歷的。"其實電力局工作不是我的本意,也許是我性格的原因吧,我覺得自己很內向,出去找工作估計也很費力,但是為了去電力局,父母打點各種關係,好不易才進去的,所以這麼多年我都是在熬,工作也是多年固定在出單員,兢兢業業,想要突破但是裡面關係太過複雜,我也不願意參與,所以面臨天花板,可是有時候想到一輩子在裡面,我不禁毛骨悚然,我很多次想離開,可是想到這裡,就覺得對不起父母,怎麼辦?她的這則案例在職場中非常常見,很多人之所以面臨天花板,不在於當下的性格劣勢,也不在於未來的職業定位,更多的是是無法償還的「親情債」,那麼從這則案例引申,我們可以了解到哪些誤區呢?不可否認,我們大多數人儘管再努力,可能一生都無法抵達金字塔頂端,可能要把人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獻給工作,如果工作多年依舊毫無興趣,那就背離了快樂工作的法則,得反思:lily8年前從進電力局之初,就從事出單員工作,長期單調重複的節奏令她苦不堪言,這種熬恰恰是一個信號,低價值的工作起初或許根本就不是她的職業選擇。lily提及自己在多年倦怠的工作中,本就不多的興趣也消失殆盡,工作之餘基本宅在家,基本外界溝通很少。她長期缺乏新鮮感的刺激,興趣點也漸漸退化,重新挖掘新的興趣,多去嘗試,顯得格外關鍵我們嘗試思考下,職業的終極意義到底是什麼?究竟是為了父母的期望,還是自己的成長?lily反覆提及,不敢令父母失望,為了這份工作,父母幾乎付出了自己的所有關係,還承擔了一大筆經濟支持,一旦辭職,不僅付諸東流,更多她不想令父母傷心,她被「親情債」牢牢上了緊箍咒,可是問題是她在乎父母的感受,可是她沒意識到的是,她成全了父母,卻葬送的是她一輩子的職業生涯03 擺脫「親情債」,天花板的正確打開方式

突破了上述的思維誤區,我們進一步思考,擺脫擺脫「親情債」,突破天花板的正確打開方式究竟是什麼呢?也許你會說,同樣的天花板,有的也許從一開始不接納父母的意願,可以選擇奔赴北上廣,追求自己的夢想,相反或許還可以重塑一條新的道路,但是這個世界上唯獨沒有後悔藥,奔赴遠方的孩子註定無法感受父母在身邊的溫暖。但是最重要的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既已經選擇在家鄉的體制內發展,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從我過往多年的職業經歷來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活出自我」,回歸到本案,通過系統的排查和診斷後,依據她的性格和職業特質,我給出了三點有效的建議:內疚感從起初是一種非常正常且重要的道德情感,但是過多的內疚感,就會漸漸轉變為情感勒索。《情感勒索》一書曾提及:當親密關係和安全感被摧毀以後,孩子的幸福感與心理健康也就隨之消亡,被家長情感勒索的孩子會陷入突如其來、有苦難言的窘境。正如本案中的lily,她反覆提及害怕父母失望,在她的價值觀裡,她覺得離開就是最大的不孝,她會更加痛苦,是一種赤裸裸的情感勒索,我鼓勵她放下對父母的情感包袱,一方面鼓足勇氣,和父母傾訴她當下8年來所面臨看不到邊的痛苦,獲得精神支持,同時通過「活出自我」的冥想中,慢慢找尋曾經壓抑多年的內在小孩,畢竟只有自己才可以掌控未來的職業幸福。很多人說興趣一旦上升為職業,就會喪失興趣,但是還有這樣一部分人,長期的一成不變,竟連興趣也沒有,這才是最可悲的。本案中的lily提及,自身性格內向,8年一直在電力局櫃檯做著單一低價值的工作,那麼內向者是否興趣點就會更加狹隘呢?當然不是,內向不是天生的,很大一部分是內在信心的缺乏,我鼓勵她回憶她過往學生和職業經歷的亮點,層層剝離後,她沉思了很久,終於想到她10年前也就是大學期間,曾經是藝術社的美術達人,她也曾經花了兩年時間專注的研究,但是鑑於父母的遏制,他們覺得美術成不了氣候,被打壓不得不放棄,但是她的繪畫作品曾經有在校內獲得了1等獎。你瞧,興趣放棄彌足可惜,但是失而復得同樣是非常珍貴,我建議她重新拾起她曾經的興趣,充實自己的生活,給鬱悶的自己,增添亮色。僅僅有興趣,是否就足夠了呢?當然不是,興趣決定了你努力的動力,但是優勢才是最終實現的加速器。通過lily的職業和性格探索來看,結合DISD和霍蘭德綜合來看,她先天有非常獨特的藝術天賦,優勢也非常明顯,她對事物的洞察力很強,綜合她過往的職業曲線,我們共同討論她可以從第二職業做起,這份職業是美術工作室,一方面她覺得當下所在的城市,優質的成人美術機構非常稀少,她有過之前名師的指點,美術技術很過硬,另外一方面,她的藝術特質以及商業的洞察力,可以幫助她創造更多驚豔的作品,同時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體驗慢生活,釋放精神壓力,在繪畫中自我解壓。當我們共同梳理出她未來的藍圖後,她如釋重負,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深深的知道,她未來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是突破內在的心魔,釋放自己的潛能,她已經邁開了新生活的起點,我也衷心祝福她的未來一切都好。人類的慣性思維有時候是很糟糕的。雖然人們知道肥皂泡裡面有空氣,但因為眼睛看不見,就常常忘記了它的存在,這樣一來,我們生命中很多東西就被忽略了。-東野圭吾

趙默

心管家創始人

職業瓶頸導師

企業瓶頸突破教練

上海臨床心理諮詢督導會員

智聯招聘資深職業顧問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國家人力資源一級管理師

擁有超過10年的企業團體培訓和團體&個體諮詢經驗。致力於職業瓶頸&個體性格修復心理學的研究與修煉,用心理諮詢和職業高效認知思維來做職業瓶頸諮詢培訓,立足實效,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積累了5000多起職業瓶頸&個體性格修復實戰案例,受邀大中型企高管瓶頸教練,眾多大中型企業的生涯發展顧問。

報名諮詢:報名諮詢助理雯雯老師微信號,可獲取公開課免費試聽資格和課程詳情。

其他注意事項:

1、知識服務課程,一經購買成功即鎖定名額,概不退款,可以轉讓或者作為後期線上研修營名額使用,請您理解;

2、如需開具發票的夥伴,需要另外收取費用200元。

  

PS:需要報名的朋友也可直接掃碼添加客服微信,敲門「研修營」,客服在看到的第一時間會予以回覆:

相關焦點

  • 「家長會上一位父親大哭」,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
    成年人的世界,是現實的世界,沒有太多的「心靈雞湯」,只有冰冷的「人情世故」。成年人的內心往往是壓力重大的,就像洪水困於閥門之前,一旦觸碰到某個爆發點,那麼必然衝破閥門。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需要互相體諒,互相支持。
  • 親情勒索,以愛之名的情緒綁架,就算是愛也不能為所欲為
    這麼一句話,帶出了被親情勒索者最深刻的感受。親情勒索是什麼「我是為你好!」、「如果你不聽我的話,那就是你不夠愛我!」、「當初辛辛苦苦把你養大...」,這些話不曉得對大家而言是否熟悉?親情勒索往往存在於無形,也傷人於無形。在華人文化中,我們總是被賦予「孝順至上」、「忍讓」的美德。
  • 如何擺脫家人親情勒索?吳卓林:從做純粹的自己開始
    數年間,母女幾度「交鋒」,吳綺莉認為,自己給女兒選擇的「一定最好」,卻少有顧及女兒的感受和意願,面對母親一廂情願的「親情勒索」,吳卓林的走過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呢?頭頂「小龍女」的光環,吳卓林一直是媒體追逐的寵兒,吳綺莉也淡出舞臺,沒了明星光環加持,收入銳減的吳綺莉自尊心大受打擊,自暴自棄、酗酒、情緒崩潰,從小耳濡目染,導致小卓林的心理成長環境不太健康。
  • 李誕:成年人的崩潰從算了開始
    今天微博熱搜有幾個話題,我想和你聊聊「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傅首爾說:藏不住的崩潰只是傷痕,藏起來的崩潰才是勳章,這個話題挺好的,社會發展的速度越快,人們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崩潰的點就越多。很對。但是我特別喜歡李誕說的那句:「面對崩潰,人最可怕的就是騙過自己。成年人的崩潰,就是從『算了』開始的。」真的很戳心了。
  •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從「算了」開始,要不要藏起來?
    今早起來打開微博,發現話題「成年人的崩潰從算了開始」佔據熱搜榜前十五。傅首爾說:藏不住的崩潰只是傷痕,藏起來的崩潰才是勳章,這個話題挺好的,社會發展的速度越快,人們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崩潰的點就越多。很對。但是我特別喜歡李誕說的那句:「面對崩潰,人最可怕的就是騙過自己。成年人的崩潰,就是從『算了』開始的。」
  •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那一瞬間!
    我一個人,經歷這些事情的時候,我都沒有覺得什麼,我都可以做得更好,但是,讓我最後崩潰的是擰不開瓶蓋,想來也可笑吧,為啥我就在這一瞬間,我就崩潰了呢?其實一直以來我已經習慣一個人了,但是往往一個人時間待久了之後,有些陌生人總會想闖進你的生活,然後讓你覺得這個人就是你生命中,你想託付終生的那個人之後,他就會想盡辦法擺脫你,各種理由和各種藉口。
  • 公關英劇第二季第四集劇評: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在一瞬間
    對於危機公關事件戲份的嚴重縮減,本菜雞公關已經習慣了,在這一集裡,戲份基本為0,所以,就讓我們坐下來好好聊聊主角團的親情線吧。伊芙:小鎮女孩和城市姑娘與明星企業家沉入愛河的伊芙,在這一集裡收到了弟妹的邀請函,和母親一同參加了婚前派對。
  • 重症監護室一天1萬:疫情下成年人的崩潰,從沒錢開始。
    成年人的崩潰,也可以從生病開始! 一 這幾年成年人各種崩潰,有從加班開始的,有從借錢開始的,有從剁手開始的,歸根結底,還是從沒錢開始的!
  • 爸爸在家長會上嚎啕大哭: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
    ,往往就在一瞬間。」每個為生活拼命奔波的成年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老人、孩子、工作、家務……每一樣都是抗在成年人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作為家裡的頂梁柱,我們往往不敢病、不敢死、不敢失業,甚至不敢不堅強。,往往就在一瞬間。
  • 中國土特產商城: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是一瞬間
    #社會百態#當代打工人,崩潰往往只需要一瞬間前兩天看到一個抖音,連續加班兩周,女司機找不到家崩潰大哭。為什麼我只是不小心撞你一下,你就突然火山爆發;為什麼我只是隨口說了一句你今天的飯做得不好吃,你就摔筷不吃了;為什麼你只是沒趕上地鐵就崩潰大哭……那是因為在那之前已經受過很多委屈,無處發洩,而恰好那一件小事成了他情緒崩潰的突破口,成年人的世界,真的不容易。12月23日早上9點27分許,在湘府路大橋上,一臺車的行車記錄儀拍下驚險一幕:有人在橋上棄車後,翻越護欄跳進了湘江。
  • 爸爸在家長會上號啕大哭: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
    這位爸爸的話,讓無數網友看到了困境中的自己:「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每個為生活拼命奔波的成年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老人、孩子、工作、家務……每一樣都是抗在成年人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作為家裡的頂梁柱,我們往往不敢病、不敢死、不敢失業,甚至不敢不堅強。
  • 這不是愛,是勒索——心理學:愛與「情緒勒索」的3個區別
    治療師朱迪斯 p.西格爾在《情緒勒索》一書中,闡述了親密關係中一系列的「情緒勒索」行為。很多時候,我們會將「情緒勒索」等同於「愛」。這種錯誤的認知,是親密關係中壓迫感形成的一種重要原因。那麼,「情緒勒索」與「愛」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成年人的崩潰,從一把雨傘開始
    莫泊桑《一生》都說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可成年人就是成年人,和小孩子是不一樣的。經過社會的歷練,我們已經可以忍受大事上面的不如意,親人的生病、工作上的加班、金錢的壓力,我們總能安慰自己,忍一忍就過去了。在外人看來,你堅強無比,刀槍不入,總能讓不如意和自己達成和解。
  • 靈魂一問: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
    「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擊中無數人,該話題在微博已超10億閱讀,引發20餘萬人討論。成年人的崩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覆蓋有關於事業、家庭、兒女、父母的各個方面,你永遠也猜不到成年人的心理防線會被哪一根稻草突然壓倒。
  • 安徽一家四口遇害案真相曝光: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在一瞬間
    確實,人生實苦,壓倒我們的往往不是大事,而是日常小事積累起來的情緒。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在一瞬間。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成年人的崩潰,從受委屈開始所以,作為成年人,我們不要一直讓自己忍耐,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在平時一點點的消化,把不快樂釋放出來,才有更多的空間來容納變化,生活才會越過越順遂。正如安徽一家四口滅門案,如果曹某能將自己的負面情緒消化或是釋放,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一家人還能幸福的生活。
  • 成年人的崩潰,就在這個瞬間開始的
    Part.01不願透露姓名的崩潰家長1知道我們學校下周一開學,我的內心是崩潰的。老師在群裡說了各種文具的需求,我就去買了。告訴自己:「苦」中作樂也是珍貴的生活體驗啊~Part.02不願透露姓名的崩潰家長2感覺過了一個超長超長的假日!
  • 家庭心理:女子打工多年,積蓄被父母拿來給弟弟買房,警惕你身邊的「親情勒索」
    ,「歸根結底,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了這個家,也是為了你好……」                  我不需要所謂的 「為我好」  這種以 「為你好」 為藉口的行為,在心理學上叫作親情勒索。  親情勒索者往往用言語和肢體行為貶低勒索者,勒索者會懷疑他的存在價值,覺得不被需要,或者隨時可能被拋棄或淘汰。      嚴重的話,人會對自己產生甚至數天的懷疑,甚至造成永久性的心理創傷。尤其是雙方關係越密切,傷害越大。
  • 明道哥哥欠債自殺:親情勒索的夢魘,至死方休
    一度遭遇親情勒索的明道,對此表示震驚和難過。同是一個貧苦家庭出身的兄弟倆,截然不同的人生令世人唏噓。為什麼會被親情勒索?家境貧苦的明道從小就在菜市場幫父母賣乾貨。成為演員之後,為了能夠盡力保障雙親的生活、還清哥哥的欠債,他一直是工作最努力的一個。
  • 熊浩:成年人的崩潰,不要藏.
    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作為一道大有爭議的職場題,節目播出後不久就被頂上了微博熱搜。戳中了無數經歷過崩潰或在崩潰邊緣打轉的「打工人」的心。因為不斷追求績效、流量的現代商業組織正在被職場人冠以這樣一種印象標籤:「他們希望員工是一顆螺絲釘,嵌到一個巨大的機器當中,跟隨這個機器永恆地運轉,然後他向你不斷地提出要求,要加班、要努力、要996。那他們怎麼會允許你哭呢?因為一顆會哭的螺絲釘,會生鏽啊。」
  • 成年人的崩潰,從孩子開始
    成年人的生活裡,從沒有容易二字。他打開門,看見乖巧的女兒坐在椅子上,一手捧著書,一手打著手電筒,桌子上擺放著剛剛吃完的餃子,碗裡還冒著熱氣,他略一低頭,看見那本書的封面上寫著——《活著》。突然,他感覺眼睛裡像是有什麼東西快要溢了出來,視線也開始模糊了起來,他背過頭去,轉身走進了廚房,黑夜裡,什麼都看不見,一切都靜悄悄的,可是只有他知道,只有他自己能夠聽見,眼淚落在地板上的聲音。儘管那聲音微不可聞,但只有他知道,那是一個成年人最後的自尊和底線。